分享

(1)[转载]中藏经小肠寒热

 johnney908 2014-12-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匮要略【 汉 张机】

  小肠寒热

  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中藏经【 汉 华佗】

  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心为表里也,太阳是其经也。心与小肠绝者,六日死。绝则髮直如麻,汗出不已,不得屈伸者是也。

     又心病久,则传小肠,小肠欬,则气欬一齐出也。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疮。虚则伤寒,寒则泄脓血,或泄黑水,其根在小肠。

     又小肠寒则下肿重,热久不出则渐生痔疾。若积多发热则上病,若气多发冷则腰下重,食则窘迫而难,是其候也。小腹胀,则小腹膜胀,引腰疼,厥则邪入小肠,则梦聚井邑中,或咽痛颔肿,不可回首,肩如杖,脚如折。

     又黄帝曰:心也者,神之舍也。其臟周密而不伤,伤则神去,神去则身死矣。故人心多病,病即死,不可治也,小肠受病也。又左手寸口阳绝,则无小肠也,六日死,病则脐旁小腹中有疝瘕也。右手寸口实大者,小肠实也,有热,小便赤濇。

     又实则口疮,身热去来,心中烦满,体重。

     又小肠主于舌之官也,和则能言,而机关利健,善别其味也。虚则左寸口脉浮而微,软弱不禁按,病惊狂无所守,下空空然不能语者是也。

  千金方【 唐 孙思邈】

  小肠腑脉论

  小肠腑者,主心也,舌是候也,心合于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号监仓吏。重二斤十四两,长二丈四尺,广二寸四分,后附嵴,左回叠积。其注于回肠者,外傅脐上,回运环反十六曲,常留水谷二斗四升,其一斗二升是水,一斗二升是谷,应主二十四气也。

     脣厚人中长,以候小肠。小肠病者,小腹痛,腰嵴控睪而痛,时窘乏,復耳前热,若寒甚,独肩上热,及手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滑者,此其候也。

  小肠实热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实者,手太阳经也。病苦身热来去,汗不出,心中烦满,身重,口中生疮,名曰小肠实热也。

  小肠虚寒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阳虚者,手太阳经也。病苦颅际偏头痛,耳颊痛,名曰小肠虚寒也。

  河间六书【 金 刘完素】

  控睪证【 主小肠】

  小肠病结于腰上而不下,痛衝心,肺邪所系,茴香楝实丸主之。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