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向思维与道家的教育智慧

 我的天堂111 2014-12-12

逆向思维与道家的教育智慧


   逆向思维是一种反习惯、反传统、反常规的思维方式,它与一般的、传统的或群体的思维方式相区别而独具特色。

逆向思维最早可以追溯到道家文化中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理论为出发点。这种思想,就是逆向思维的智慧。

逆向思维体现着道家的人生智慧。人应该怎样生存于世呢?老子为我们探索了富有启示的生存之路。老子认为,首先就要对“道”进行认识和把握。这里的“道”即规律,老子称之为“常”。只有把握了它,才能以一驭万,以不变应万变,一生平安。

其次,老子认为,这种人生之大道,最根本的是“反者道之动”(《道德经》第40章)和“逝曰远,远日反”(《道德经》第25章),这里的“反”,一是指“道”本身所蕴含和具有的两种对立相反的力量。正是由于这种作为内在活动机制的对立相反的力量和作用,才使得“道”具有了运动的本性,使其“周行而不殆”。二是指“物极必反”。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可能会转化成它们的反面。这里,“反”实际上通“返”,即返回之意。老子把返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称之为“复归其根”。之所以要“复归其根”,是为了从根本处获得新的生命力,重新聚集能量,再次投入到新一轮循环。

    再次,老子认为,处世的方法要符合“道”的规律。想要得到某些东西,就要从其反面入手;想要保持某些东西,就要容纳一些相反的东西。谁要想变强,就必须从“弱”开始,等等。

一、反身求己

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诫我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人生当自知、自胜、自强。惟有如此,才能实现天地之志。庄子在其《杂篇·徐无鬼》中也有过这样的论述:“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诚。”在道家看来,伟大而又完备的,莫过于天地,然而天地根本不求取什么。伟大而又完备的人,没有追求,没有丧失,没有合弃,不因外物而改变自己的本性。

    道家认为,圣人“无待”,即不依赖于外界。世人皆务“外求”,备受其累,却不知“出之弥远,知之弥少”,而道家却努力引导修学者变“外求”为“内观”,认为“内观”“取诸于身,游之至也”,而“外求”则“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列子·仲尼第四》)道家重视引导学生追求“不行而能,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的至学境界。

反身求己是人生的大智慧,这种智慧亦为儒家所推。孔子强调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孟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射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谙己而己矣”。(《孟子·公孙丑》)等等,无不证明儒家把它作为修身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以此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以反求约

孟子在《孟子·离娄下》提出:“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指出学习深造的正确途径不仅要博学,更要善于由博返约。博是约的基础,须在博的基础上求约。道家认识论则将以反求约推向极致。道家经典多处体现这种思想:“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道德经》第41章)欲求大德、至善、达道,须与道同体,致“虚”、致“无”。  故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庄子·知北游》)认为层层否定之后,方能达到认识的极点。而常人则处于是是非非、繁文缛节的框架之中,当然就无法得“道”。只有脱去繁杂的思虑、礼数的枷锁,才能返璞归真,恢复“人性”。因此,老子主张“以反求约”:“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48章)为学是指包括读书学问在内的追求知识的活动;为道是指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活动。老子认为,学习知识以不断增加和积累为特征,提高精神境界则以不断减损欲求为特征。因此要“损之又损”。在求学上,也认为,“少则得,多则惑”,力求去“小”去“多”。

庄子在《内篇·大宗师第六》中,借孔子、颜回师徒之口,讲述了一个“坐忘”中超越“人为”而复归自然的过程:忘仁义、忘礼乐,之后又“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日常修学中,道家亦强调“少则得,多则惑”,力求质朴、简约,以达于自然本色。

三、正言若反

老子认为,人们在学习中,往往蔽于物之一面,只从一面看问题,而没看清事物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规律。因此,老子在讲道的时候,非常注意把握人们的这种常规心理,体现在教学中,便常常以“正言若反”的方式来进行教化,以期打破常规思维模式,起到独特的教学效果。

老子说: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盅(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纳。”(《道德经》第45章)用“正言若反”的语言,讲述了如何成为一个有道之人,以此说明事物的表面现象往往与实际情况相反。

在促进事物的转化上,道家的一贯主张是:“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道德经》第36章)“微明”,即一种看不见的聪明,或深沉的聪明。在“明道”中,则表现为“好似暗昧”一样,故“进道如退”。逆向思维,使道家最透彻地理解、最准确地把握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四、无为而治

“无为”,是道家的又一极为重要的哲学思想。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将其译为“禁止违反自然的行为”(refraining from action to nature)。阴变阳合有其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改变。事物的变化乃“自化”过程,干预它,便会走向发展的反面。因此,顺应自然而为,无背道之行,即“无为”,乃治世之良方、成就事业之关键。

无为,并非无所事事,而是“为而不争”。为而不争,是“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有机统一。《礼记·中庸》曰:“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由此看来,传授知识者要有所作为,就要扎扎实实苦练内功,做到博厚、高明、悠久,在认识事物、分析规律、创造发展转化的条件上充分作为。有所不为,即在事物发展内力不足、时机不到、条件不成熟时,不强为、不妄为,知和、知常、知足、知止、不过为,不图一时名利而行“短视”之为。

教学师法自然,无为而治,应以“不争而善胜”为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教育目标,坚定成功的信念;要讲究教育策略,以不争而取胜。教育者不急于求成,不越俎代疤,学生方能多思多问,以心领,求神会,增长悟性;对学生的发展不横加干预,才能因势利导,长善救失,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教育者“悠今,贵其言”,而“功成名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此可谓“太上之治,不知有之”。

    道家的逆向思维、无为观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美国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将“无为而治”奉为座右铭。这说明,研究道家的逆向思维智慧,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信息来源:中国民族报)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www./article-528343-1.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