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隶书范本之《张迁碑》拓片(之一)

 隨风飘逝 2014-12-13
隶书范本之《张迁碑》拓片(之一)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又称《张迁表颂》。东汉中平三年(186)二月立。明初在山东东平县出土,现存山东泰安岱庙。碑高2.92 米,宽1.07米。碑阳隶书十五行,满行四十二字,共五百六十七字,字径3.5厘米。碑阴刻立碑官吏四十一入衔名及出资钱数,共三列四十一行三百二十三字,隶书,字径3.5厘米。碑主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曾任谷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迂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而立。
    《张迁碑》的用笔,有时波磔分明,有时四角方折,似完全不讲笔法。对此,清万经的话倒是有点道理。他说:“余玩其字颇佳,惜摹手不工,全无笔法,阴尤不堪。”所说“摹手不工”,应该还包括刻工的不佳,许多魏碑的方折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但《张迁碑》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种全新的气象,临习汉隶,如果要求变,则《张迁碑》是极好的范本。它的字体方整中多变化,朴厚中见媚劲,外方内圆,内捩外拓,方整而不板滞,是汉隶中的上品。
    《张迁碑》是东汉晚期作品。此碑通篇为方笔,方整劲挺,棱角分,结构谨严,笔法凝练,初看似乎稚拙,细细品味才见精巧,章法、行气也见灵动之气,沉着有力,古妙异常。近代书家李瑞认为《张迁碑》上承西周《盂鼎》书风,四平满,严正朴茂,而且接近楷法,开启北魏《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一路书法。
《张迁碑》,全名《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篆额,有碑阴。原石在山东东平县,现置于山东泰安岱庙。书风古茂朴厚,方劲雄浑。运笔多采“方笔”,笔道粗细介于二分笔与三分笔之间。波画的提按过渡不甚明显,有别于孔庙三碑的大撇重捺。字形偏于古拙一路,虽字迹多漫漶,然端整雅练,剥落之痕亦复天然,结字运笔已开魏晋风气。北魏《郑文公碑》、《始平公造像记》等石刻、造像无不与它有着嫡乳关系。《张迁碑》字迹看似规正古拙,实则结字巧丽,临写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注意点画之间的笔势往来,谨防古板僵木。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转载]书法汉隶名作欣赏-张迁碑

   汉字是由点画组成的,也就是用点、横、竖、撇、捺、折、钩等变化丰富的笔画搭配组成数以万计的汉字。隶书取代篆书,变篆书的圆转为方折,改纵长取势无横宽布列,有了粗细、巧拙的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汉字书法的用笔,对后来楷书、行书和草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篆书的笔形很简单,就是直、横和弧,但其弧则有左弧、右弧、上弧、下弧、圆弧、方弧之多种变化,但却无有钩、点,隶书则点、横、竖、撇、捺、折、钩、挑八法齐备,而且还有波形强和被照等笔画。所以,要写好隶书,自然要先认真学习隶书的笔画,研究它们的不同形态以及在每个字里的长短、粗细、方圆、斜正等变化,并学会在实际书写中灵活运用。下面我们对《张迁碑》的笔画形态进行分析:
    1.点
    点是所有笔画的开端和基础。点无论大小、长短、方圆,皆为一个完整的笔画。点如字的眉目,全靠此顾盼精神,能够体现汉字气势连贯的生动的特点。篆书没有点,自从隶节出现后,赋予了点重要的使命和作用,即顾盼协调,照应连贯。《张迁碑》的点生动多变,形态各异,尤以方点多而引人注目。
    方点方而短,棱角分明,一般用藏锋折笔的方法写成。收笔有时回锋,有时则以侧锋切成方头。如下面的从、芬、苑、戎、幕字。

1.jpg

2.jpg
    尖点应稳住笔锋而求含蓄,尖而不锐。尖点由四面出锋而形成,方向不同,形态自然不同,写时应不断变换方向,力求生动多变,如下面的京、全、奚、淑、隐字。

3.jpg

圆点  圆而曲,形态较小,像蜷曲的小虫子一样,圆曲而生动,形态多变,如下面的尚、汉等字。

4.jpg

5.jpg

长点  是以上三种点的延伸,所以有方、尖、圆等变化。写的方法和上面三种点一样,只是形态较长。但要注意不同的方、尖、圆形态的区别如下面的忠、治等字。

6.jpg

2.横
    横是汉字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笔画。横如字的栋梁,字要稳,横须先稳,或平或斜,重在得势,要平直,又要生动多变。《张迁碑》的横分为波磔横(又称主笔横)和平横(又称副笔横)两种。

    波媒横  为主笔横,对整个字起到平衡作用。《张迁碑》的波磔横出锋而不锐,力求含蓄,不过分夸饰张扬,无飘逸的笔势,沉着、稳重,在含蓄沉稳中出锋,如下页的之、其、生等字。

7.jpg

平横  为副笔横,没有被磔横那样过大的起伏变化,而是以平匀取胜。头尾或出尖,或切方,或回锋,都力求含蓄平和,如下面的夫、友、等、克、吏字。

8.jpg

3.竖
    竖是字的骨干,在汉字中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竖有直、斜之变化,亦有方、尖、圆之区别。《张迁碑》中的坚有直坚和弯竖两类,但不论是直竖还是弯竖,又都有方头、尖头和圆头的变化。

    方头竖  头尾皆取方形,且短而直。起收皆回锋,形体略有变化,如下面的中、卿、俗、斯、平字。
9.jpg

    尖头竖  或是尖头或是尖尾。该出尖时应出锋,劲利挺拔,精神外显,如下面的不、新、东、南、帷字。

10.jpg
11.jpg

弯头竖  是隶书特有的笔画,向左弯曲,或挑尖或停笔,皆自然多变,如下面所示。

12.jpg

4.波挑
    波挑是向左挑出的一笔,有弯、斜、直三种,斜度不同,各具变化。

    弯波挑弯度稍大,取圆势,且尾部上扬,或用钝笔,或出锋为尖,如下面所示。

13.jpg
14.jpg

斜波挑  取斜势,不上扬,经常和波磔配合使用,左波右磔和谐舒展,如下面所示。

15.jpg

直波挑  线条多直而弯,有时又称其为弯竖,是隶书别具韵味的一笔,如下面所示。

16.jpg
17.jpg

5.波磔
    隶书的波磔,楷书中变为捺,是向右伸展的一笔,用以显示隶书八分舒展的特点。《张迁碑》的波磔虽有粗细变化,尾部亦较上扬,但却不过分飘展和张扬,而出之以含蓄内敛,敛而不发,具体有斜波磔和平波磔之分。

    斜波磔  其势斜而长,头细尾粗,纵笔右放,放而能收,力度内含,如下面的於、良、狄、不、股字。

18.jpg

平波磔其势稍平,尾部上扬,不突出,不飘展,配合得宜,多用于走车底,如下面的通、进、迁
等字。

19.jpg

6.折
    篆书无折,遇弯时,笔画改变方向,以圆转出之。隶书变圆转为方折,棱角分明。《张迁碑》的折笔稍方,不上耸,不断开,而折为棱角,方尖劲利,别具一格。

    横折由横和竖结合而成,其势平而直,方棱方角,精神外耀,如下面所示。
20.jpg

竖折  由竖和横或竖和磔组合而成,连接处方棱方角,磔尾稍平,笔末稍上扬,如下面的也、纯、世、路、昆等字。
21.jpg

斜折多为三角形,在隶书中应用较多。撇斜横平,其形尖而方,如下面所示。
22.jpg

弯折  势弯而圆,不露棱角,转以成圆,朴拙而具情趣,如下面的除、岐、为、披、乡字。

23.jpg

7.钩
    篆书无钩,若遇钩时,皆写成圆弧状,隶书产生,出现了钩,但与楷书的钩不同,形体弯转而含混,有时形同弯竖,且有尖、方之分。

    尖钩其形尖细而长,末笔出锋露尖、锐利尖细。写钩向外挑尖时不要过分轻飘,而应稳住笔锋向外推出,如下面的子、存、永、等、旬字。

24.jpg
25.jpg

方钩  其形方而租,拙而钝。写到末尾时,顿笔或回锋或不回锋,皆应朴厚方拙。如下面的刊、对、子、孝、孙字。
26.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