満江红—题于公祭日
作者:壶公评论2014/12/13
风雨凭栏,惊鸿远,金陵笛咽。 三十万,又伤屠绝,莆阳旧传。(1) 将帅若名戚继光,鼓锣应庆歼倭宴。(2) 恨只恨,人事久荒嬉,三军乱。
扬州寂,虞山返。(3) 南京死,义宁叹。(4) 井深藏【心史】,感动文翰。(5) 十三亿民同大道,五千年史图新变。 公祭日,一鼎写春秋,铭忧患。(6)
1、1562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夜半,倭寇攻陷兴化府城(今莆田市),和平的莆田民众被迫奋起反抗,因孤立无援而失败。倭寇对民众割舌断胫,火焚钉死,无所不用其极,鬼域之地惨不忍睹。倭寇占据府城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葬尸达四十九墩。
5、承天井:1638年(崇祯戊寅年)冬,承天寺僧人掘得一物,函内石灰复锡匣,匣内蜡漆又包纸,外题“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字样,包内楮墨犹新、古香触鼻,乃折叠成卷之手稿也,竟是宋元之际福建寓苏文人郑思肖(所南)秘密沉藏于古井的【心史】。诗文记述南宋失国之痛,揭露入侵者血腥之恶。【心史】惊诧晚明仕子,学者曹学佺(未久壮烈殉难于抗清)作序,【心史】遂流行于天下,激励中华。1645年(南明隆武元年),郑思肖故乡福建又有新的刻本,激励莆阳子弟揭竿反清,遂有南少林之难,而南少林五祖名垂青史矣。 6、南京大屠杀: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二月,隋军攻入建康(今日南京)城,俘陈后主,夷建康为荒地;
1864年7月14日(同治三年),湘军攻克天京(今日南京),赵烈文在【日记】中记:城内“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遭杀死。。。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砍戮以为戏。。。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哀号之声达于四远。”7月28日,曾国藩到金陵,见“万室焚烧百物荡尽。。。群尸山积。。。白骨山积。。。自五季以来,生灵涂炭,殆无逾于今日。”这里说的“五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史称杀戮最烈时期。 但是,都不如开始于1937年12 月13 日的南京大屠杀。当其时,日军攻破南京,在那个面积约6600平方公里,比文莱面积略大的华东古城,短短六周内,30多万人被侵华日军屠殺——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逝。 南京大屠杀,比罗马人在迦太基的屠殺或是二战中猛烈的空袭还要残酷!死亡人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屠杀中名列第二: 广岛大屠杀:1945年8月6日8时15分,美军向广岛市内投下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铀弹,造成广岛市24.5万人中的20万人死伤,整个城市化为废墟。 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有上百万人在这里被德国法西斯杀害,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该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公里,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40多座集中营的总称。该集中营是纳粹党卫军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1940年4月27日下令建造的。 “淡淡的龙井”七律:
南京屠城恨未消,鬼子霍霍又磨刀。 斩草留根终为患,挖地三尺开水浇。 重整植被牧豘甲,环保养生龟苓膏。 环球公园无国界,除害良策可推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