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小说)孤独的茶场之夜 卡莎(Kasahelen)

 半点寒心 2014-12-15
 


 

(小小说)孤独的茶场之夜   卡莎(Kasahelen) - 卡莎 - 卡莎(Kasahelen)的博客 


 
(原创)巫山一段云*雪舞    卡莎 - 卡莎 - 卡莎(Kasahelen)的博客


 

(小小说)孤独的茶场之夜


作者:卡莎(Kasahelen)

(根据我的已发散文《孤独的留守》改写)

 

天边一抹玫瑰色,夕阳西下。


知青场长甘伟伦问:“卡莎,今天的活干完了吗?”


我查看了一下,规定范围种茶树的梯土,被大家松得好好的,比较突出的茶树枝条也修整完毕,男知青们挑出来的农家肥也淋完了。看来,今天的劳动任务完成地蛮好。于是,茶场副场长的我一声喊号:“今天的活干完了,大家辛苦了,收工!”


收工后,干活的农民们下山回家了。我们知青扛着干活的锄头,跳着粪桶,提着撮箕,拿着剪刀,从茶山的小路上往茶场的知青宿舍鱼贯地走着。重庆男知青范世华和官尚勤唱起了歌,几位男知青跟着哼唱,女知青蒋虹也跟着哼唱。女知青穆少秋和另外几位开心的闹着,唱着、甚至舞着,我们愉悦地走着。


我和知青们今天真开心,源于一个让我们激动和高兴的通知。由于茶场没有安装电话,下午,公社通讯员翻山越岭,走了一个小时的山路,到茶场来给我们带信:今晚,在双桥公社的院子里,将有一场电影《甲午风云》。


于是,那晚发生的事情,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一个深刻记忆。现在,我用文字把它写下来,作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到任何不愉快事情时的鼓励。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所在的茶场情况:


那是我插队落户的第二年,上世纪70年代,那是一个物质和文化精神生活及其缺乏的年代。


大队决定在公共林地建立大队茶场。于是,在农闲季节,调集全大队壮劳力,在多年前曾是茶厂的原址开垦出了占地近八十亩的一梯梯茶园。建场初期,大家都住在原生产队。早饭后上山修建茶场,傍晚下山回家。起初山上一无所有,一切从零开始。我们从砍树砍竹、制砖制瓦、烧窑出窑、、砌砖盖瓦等开始干,几个月后,一幢崭新的大房子矗立起来了。


在大队所属的大山沟里,沿着一条陡峭的青石板路,可直接到达我们茶场,到达我们自己建起的那座大房子。


房子的格局是这样的:正中为大厅,两边是一条两米宽的过道,过道两边是一一对应的寝室,右侧住女知青,左侧住男知青。男知青寝室过道的尽头,是厨房,厨房后面有水井,下面是猪圈。在男女寝室的尽头后面,分别有其他生活设施。离房子大约三四十米远处,有一个大堰塘,里面的水很清澈。


房子修好,全大队二十几名知青就成为了茶场成员,住进了这幢房子里。同时,大队委派一名党支部副书记担任茶场场长,委任大队支部委员老莫、我和另一名重庆男知青担任副场长。


从此,我们开始了一种崭新的、有规律的生活。白天,有部分农民上山到茶场来干活,傍晚下山回家。他们下山以后,就只有我们知青在茶场了。


那时下乡知青的我们,每天都做着重复的茶场劳动,过着没有文化精神享受的简单生活。


看到这里,您就明白,那天我们为什么那样兴高采烈。


今晚的电影《甲午风云》!这真是一个欢欣鼓舞的好消息,终于可以去看一场电影了!


回到宿舍,隔壁伙房里,退伍军人的炊事员老熊已经为我们烧好了一大锅热水。大家抓紧时间,拿着脸盆,从伙房打来热水,把脸盆一溜排开,放在我们宿舍外面的屋檐下,洗脸,洗脚。完毕,大家把脸盆和面巾放回到宿舍,去伙房里打饭了。


饭后,我和知青们积极地准备着用于照明的竹子火把,因为,从茶场到公社,将有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和田埂路要走。


临出发,一个问题摆出来了。茶场养着几头猪,还有为数不少的羊,场里人全走了,猪、羊丢了谁负责?


当时,茶场由我和甘伟伦负责。


“谁愿意留下来守茶场?”我问。无人吭声。那时,文化娱乐活动极其贫乏,全国人民都只能听那八个样板戏的广播,很少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面对这么难得的娱乐机会,谁愿意放弃呢。


当时,甘伟伦正和一位女知青走地很近,不用说,他肯定要去看电影。我也能理解他。


怎么办?作为副场长的我为难了。“实在不行,我留下来吧。”我暗动心念,“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那时候我们就是这么接受的教育,就是这么想的。


我又想到:上次我在寒冷的冬天掉到冬水田里,全身湿透,冷得直打哆嗦,是农民刘胜英把我带到她的家里去,给我烧火取暖,还把她九成新的棉嫁衣给我穿上取暖,给我熬姜汤喝。想想,人家农民那样的善良淳朴,那样的心灵美好,我放弃看一场电影,留守茶场一次,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十八岁的我还年轻,今后,看电影的机会会有很多。


于是,我对大家说:“你们都去看电影吧!我留下来守茶场。你们看完电影后,今后给我讲内容哈。”


我和知青们说了再见后,目送着看着他们拿着手电筒和竹子火把,鱼贯的离开茶场。他们都高兴地一路欢歌,我独自一人留了下来。


大家离开后,看着空空的房子,和逐渐来临的夜晚,我也后悔了。我心里真是非常胆怯。我将独自面对孤独,面对黑夜,面对恐惧。无人来帮忙,一切只有靠自己。为壮胆,我唤来了茶场养的看门大狗,把它安置在房子前面,关好房子大门,点上煤油灯,取出一本励志的书,慢慢地阅读起来。


“扑通”,外面一声巨响,吓我一大跳,守场的狗也跟着狂吠起来。这声音来自屋外,估计在食堂后面的堰塘边。我不敢外出查看,只好等着时间的宣判。结果,可能是一块山石,随着风化而掉进了离房子不远处的堰塘里。


“窸窸窣窣”,大厅里有声音,我的心随之而紧张,还是等等再去查看吧。一分钟以后,我打着手电筒,来到大厅里巡视,结果是几只老鼠在大厅里游行。


“哗啦哗啦。”一小点声音在寝室里响起,我的心又提在了嗓子眼。我仔细查看,是平日里,同寝室的知青吃的东西堆在桌子上,它的一部分掉在了房间的角落里,原来有一些蟑螂在那里舞蹈。


听着外面阵阵呼啸的山风,阵阵松涛,阵阵蛙鸣,面对空空的茶场,我心想,要是我和大家一起去看电影,该是多么惬意呀!要是那样,我走在弯弯的山路上,可以把沿途的美景尽收眼底,可以倾听到鸟儿们那悦耳的声音,可以和迷人的大自然和谐相伴;在途经生产队时,可以顺路看望和拜访那里的农民;在公社看电影时,可以欣赏到影片中人物、故事、神韵、音乐、美工等方面的美丽,得到一种文化底蕴的熏陶和享受,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感悟。


要是那样,就是那个年代里最难得的文化精神享受了;要是那样,我就不会面临此时此刻的孤独了。我不断地问自己,今晚我这么做,对吗?有必要吗?矛盾中的我,又不能改变当时的状况,只有靠书中的一个个故事,靠那种励志精神来鼓励和支撑自己,慢慢地熬着那一夜的时光。


终于,我熬到了半夜。


看门的狗叫起来了,喧哗声近了,知青们回来了。


看到他们满面笑容,我问他们:“电影好看吗?”


他们都说:“很好看,谢谢你守茶场。”


我听他们兴奋地交谈着、议论着当晚所得到的收获。看到他们那么高兴,我心里也很欣慰,毕竟,我为集体、为我的知青同行们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那一晚上我面临的孤独值了。而且,在那一晚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也成长起来了。


那以后,只要再有看茶场知青下山去电影的机会,我就自觉地留守茶场。


 (原创现代诗歌)让梦飞翔     卡莎 - 卡莎 - 卡莎(Kasahelen)的博客

 
(原创现代诗歌)让梦飞翔     卡莎 - 卡莎 - 卡莎(Kasahelen)的博客
  
 

卡莎感谢好友紫嫣精心制作模板,也感谢网络图片制作者。 

 

紫嫣模版   谢谢光临 


 


 

(小小说)孤独的茶场之夜   卡莎(Kasahelen) - 卡莎 - 卡莎(Kasahelen)的博客 


 
(原创)巫山一段云*雪舞    卡莎 - 卡莎 - 卡莎(Kasahelen)的博客


 

(小小说)孤独的茶场之夜


作者:卡莎(Kasahelen)

(根据我的已发散文《孤独的留守》改写)

 

天边一抹玫瑰色,夕阳西下。


知青场长甘伟伦问:“卡莎,今天的活干完了吗?”


我查看了一下,规定范围种茶树的梯土,被大家松得好好的,比较突出的茶树枝条也修整完毕,男知青们挑出来的农家肥也淋完了。看来,今天的劳动任务完成地蛮好。于是,茶场副场长的我一声喊号:“今天的活干完了,大家辛苦了,收工!”


收工后,干活的农民们下山回家了。我们知青扛着干活的锄头,跳着粪桶,提着撮箕,拿着剪刀,从茶山的小路上往茶场的知青宿舍鱼贯地走着。重庆男知青范世华和官尚勤唱起了歌,几位男知青跟着哼唱,女知青蒋虹也跟着哼唱。女知青穆少秋和另外几位开心的闹着,唱着、甚至舞着,我们愉悦地走着。


我和知青们今天真开心,源于一个让我们激动和高兴的通知。由于茶场没有安装电话,下午,公社通讯员翻山越岭,走了一个小时的山路,到茶场来给我们带信:今晚,在双桥公社的院子里,将有一场电影《甲午风云》。


于是,那晚发生的事情,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一个深刻记忆。现在,我用文字把它写下来,作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到任何不愉快事情时的鼓励。下面我介绍一下我所在的茶场情况:


那是我插队落户的第二年,上世纪70年代,那是一个物质和文化精神生活及其缺乏的年代。


大队决定在公共林地建立大队茶场。于是,在农闲季节,调集全大队壮劳力,在多年前曾是茶厂的原址开垦出了占地近八十亩的一梯梯茶园。建场初期,大家都住在原生产队。早饭后上山修建茶场,傍晚下山回家。起初山上一无所有,一切从零开始。我们从砍树砍竹、制砖制瓦、烧窑出窑、、砌砖盖瓦等开始干,几个月后,一幢崭新的大房子矗立起来了。


在大队所属的大山沟里,沿着一条陡峭的青石板路,可直接到达我们茶场,到达我们自己建起的那座大房子。


房子的格局是这样的:正中为大厅,两边是一条两米宽的过道,过道两边是一一对应的寝室,右侧住女知青,左侧住男知青。男知青寝室过道的尽头,是厨房,厨房后面有水井,下面是猪圈。在男女寝室的尽头后面,分别有其他生活设施。离房子大约三四十米远处,有一个大堰塘,里面的水很清澈。


房子修好,全大队二十几名知青就成为了茶场成员,住进了这幢房子里。同时,大队委派一名党支部副书记担任茶场场长,委任大队支部委员老莫、我和另一名重庆男知青担任副场长。


从此,我们开始了一种崭新的、有规律的生活。白天,有部分农民上山到茶场来干活,傍晚下山回家。他们下山以后,就只有我们知青在茶场了。


那时下乡知青的我们,每天都做着重复的茶场劳动,过着没有文化精神享受的简单生活。


看到这里,您就明白,那天我们为什么那样兴高采烈。


今晚的电影《甲午风云》!这真是一个欢欣鼓舞的好消息,终于可以去看一场电影了!


回到宿舍,隔壁伙房里,退伍军人的炊事员老熊已经为我们烧好了一大锅热水。大家抓紧时间,拿着脸盆,从伙房打来热水,把脸盆一溜排开,放在我们宿舍外面的屋檐下,洗脸,洗脚。完毕,大家把脸盆和面巾放回到宿舍,去伙房里打饭了。


饭后,我和知青们积极地准备着用于照明的竹子火把,因为,从茶场到公社,将有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和田埂路要走。


临出发,一个问题摆出来了。茶场养着几头猪,还有为数不少的羊,场里人全走了,猪、羊丢了谁负责?


当时,茶场由我和甘伟伦负责。


“谁愿意留下来守茶场?”我问。无人吭声。那时,文化娱乐活动极其贫乏,全国人民都只能听那八个样板戏的广播,很少有其他文化娱乐活动,面对这么难得的娱乐机会,谁愿意放弃呢。


当时,甘伟伦正和一位女知青走地很近,不用说,他肯定要去看电影。我也能理解他。


怎么办?作为副场长的我为难了。“实在不行,我留下来吧。”我暗动心念,“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那时候我们就是这么接受的教育,就是这么想的。


我又想到:上次我在寒冷的冬天掉到冬水田里,全身湿透,冷得直打哆嗦,是农民刘胜英把我带到她的家里去,给我烧火取暖,还把她九成新的棉嫁衣给我穿上取暖,给我熬姜汤喝。想想,人家农民那样的善良淳朴,那样的心灵美好,我放弃看一场电影,留守茶场一次,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十八岁的我还年轻,今后,看电影的机会会有很多。


于是,我对大家说:“你们都去看电影吧!我留下来守茶场。你们看完电影后,今后给我讲内容哈。”


我和知青们说了再见后,目送着看着他们拿着手电筒和竹子火把,鱼贯的离开茶场。他们都高兴地一路欢歌,我独自一人留了下来。


大家离开后,看着空空的房子,和逐渐来临的夜晚,我也后悔了。我心里真是非常胆怯。我将独自面对孤独,面对黑夜,面对恐惧。无人来帮忙,一切只有靠自己。为壮胆,我唤来了茶场养的看门大狗,把它安置在房子前面,关好房子大门,点上煤油灯,取出一本励志的书,慢慢地阅读起来。


“扑通”,外面一声巨响,吓我一大跳,守场的狗也跟着狂吠起来。这声音来自屋外,估计在食堂后面的堰塘边。我不敢外出查看,只好等着时间的宣判。结果,可能是一块山石,随着风化而掉进了离房子不远处的堰塘里。


“窸窸窣窣”,大厅里有声音,我的心随之而紧张,还是等等再去查看吧。一分钟以后,我打着手电筒,来到大厅里巡视,结果是几只老鼠在大厅里游行。


“哗啦哗啦。”一小点声音在寝室里响起,我的心又提在了嗓子眼。我仔细查看,是平日里,同寝室的知青吃的东西堆在桌子上,它的一部分掉在了房间的角落里,原来有一些蟑螂在那里舞蹈。


听着外面阵阵呼啸的山风,阵阵松涛,阵阵蛙鸣,面对空空的茶场,我心想,要是我和大家一起去看电影,该是多么惬意呀!要是那样,我走在弯弯的山路上,可以把沿途的美景尽收眼底,可以倾听到鸟儿们那悦耳的声音,可以和迷人的大自然和谐相伴;在途经生产队时,可以顺路看望和拜访那里的农民;在公社看电影时,可以欣赏到影片中人物、故事、神韵、音乐、美工等方面的美丽,得到一种文化底蕴的熏陶和享受,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感悟。


要是那样,就是那个年代里最难得的文化精神享受了;要是那样,我就不会面临此时此刻的孤独了。我不断地问自己,今晚我这么做,对吗?有必要吗?矛盾中的我,又不能改变当时的状况,只有靠书中的一个个故事,靠那种励志精神来鼓励和支撑自己,慢慢地熬着那一夜的时光。


终于,我熬到了半夜。


看门的狗叫起来了,喧哗声近了,知青们回来了。


看到他们满面笑容,我问他们:“电影好看吗?”


他们都说:“很好看,谢谢你守茶场。”


我听他们兴奋地交谈着、议论着当晚所得到的收获。看到他们那么高兴,我心里也很欣慰,毕竟,我为集体、为我的知青同行们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那一晚上我面临的孤独值了。而且,在那一晚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也成长起来了。


那以后,只要再有看茶场知青下山去电影的机会,我就自觉地留守茶场。


 (原创现代诗歌)让梦飞翔     卡莎 - 卡莎 - 卡莎(Kasahelen)的博客

 
(原创现代诗歌)让梦飞翔     卡莎 - 卡莎 - 卡莎(Kasahelen)的博客
  
 

卡莎感谢好友紫嫣精心制作模板,也感谢网络图片制作者。 

 

紫嫣模版   谢谢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