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晓彻天地立根基

 johnney908 2014-12-16

晓彻天地立根基

… 石清峡士 …

 
作为医学,中医核心的研究对象当然是人体,否则,那就不是医学了。中医之所以能够成为独立于其他医学传统之外的医学巨系,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将人体生理系统的存在及其意义置基于天人偕应这一宏大的诠释框架之上,并从天地变化之道之于人体的影响这一视角,反思人体生理系统的运行法则及其形成机制。洞察天地之往来,以窥测人体生理系统内在的变化及其法则,“推天道以明人事”,也就成为中医研究人体生理的核心思路与方法。如此,不知天文地理,则无以知人,天文物候不再是独特于人体之外的自然现象,而是人体生理内在变化及其法则得以形成的终极依据,通晓天文地理也就成为业医者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内经》再三强调,习医者要上知天文,下悉地理,中晓人事,便是这个道理。只是到了后来,医家们多汲汲然于临床,以善辨证候为首务,对于那些基础性的东西,认为只须照着《内经》去做便行了,已很少有人会去探讨天文学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当今的中医界,如见有人去谈什么天文历数,恐怕会被人视为空谈家的。

然而,中医的基础理论毕竟是与天文历数密切相关的。如不懂天文历数,就不可能深入把握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思路,做到知根知底。在古代,天文历数是一门显学,深邃而庞杂,决非平庸如我等的人所能窥测的。好在中医所需的天文历数方面的知识要简单得多,都是些最基本的。因此,本章仅就中医所涉及的天文历数方面的基本知识作扼要的说明。

 

1.  月系统

古代历数方面的基本知识都是以视觉所能观察到的天文现象为基础,至于这些天文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古代人是不可能窥知此中真相的。因此,要想知根知底,在介绍这些基本知识之前,有必要先简述一下这些历数基本知识的天文学基础,即地月系统的运行法则。

地球,人类所居的星球,是一颗绕日行星,沿椭园轨道绕日公转的同时,绕地轴自转。公转的方向与自转一致,都是自西而东。地球公转并非均速运行的,其平均周期是恒星年,一恒星年为365699.5秒,是真正的公转周期。回归年是指地球从这一次春分日到下一次春分日的平均时间,一回归年为36554845.6秒,比一恒星年略短一些。地球自转速度呈不规则状态,且总体看逐渐变慢。在目前的状态下,平均角速度为15/小时,周期为23小时564秒。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自转过程也就是向阳面与背阳面动态更替的过程,从而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公转轨道面称之为黄道,自转轨道面与自转轴成90°,称之为赤道。黄赤交角23°27'且在公转过程中这个角度始终不变,因此在一年之中,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形成气候寒热周期性的更迭。

月球是绕地卫星,其直径约为太阳的1/400,而离地距离约为太阳的1/395,因而,在视觉上与太阳大小相似。月球沿椭园轨道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而东,公转轨道面与黄道成5°9′夹角,公转周期为平均277小时4311秒。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同,从而形成奇特的天体现象:月球总以同一半面向着地球。

由于月球同样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阳光的照射,形成明亮的向阳面与黑暗的背阳面;由于向阳面的亮度约为太阳的1/50,因而,一般在日落或夜晚才能观察得到。因月球环绕地球的公转运动,人站在地球上观察,就会出现月相明晦的动态变化。且以以地球为支点,当地日连线与地月连线之间呈0°角,即两者完全重叠时,背阳面正对地球时产生的月相,称之为朔。所谓朔,即日月合朔的意思;呈90°角时,此时月相称之为上弦。《释名·释天》中说: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似张弓施弦也;呈180°时,向阳面正对地球时产生的月相,称之为望。《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呈270°时,称之为下弦。古人把朔望交替的周期,称之为朔望月。由于受地球公转的影响,朔望月约为29.5天。

 

2.  天体视运动

古人并不了解地月系统的真相,对天体运行的认知都是基于视觉直观之上的。由于地球自西而东自转,人站在地球上观察,就会发现所观察到的天体在天空中自东而西绕地而行,现代天文学称之为视运动的天文现象,因此,古代天文学以地心说为基础,以天体的视运动法则为基准。具体天体的视运动法则,古代历学诸书多有详载,但是,这些视运动的法则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或许本人所阅有限,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少见。因此,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古代历法之所以然,仅依本人的领会,展开相关的论述。

2.1  巡行定位系统

天体巡行于天空之上,无有终始。倘要纪述天体视运动的规律,首先必须解决巡行方位的测纪定位问题。因此,古人借用星辰的视觉定位作为视运动测纪定位的基本依据,并建立了以二十八宿及其跨度为基础的定位坐标系统。《论衡·谈天》说:“二十八宿为日、月舍,犹地有邮亭,为长吏廨矣。邮亭著地,亦如星舍著天也”,《素问·八正神明论》中说:“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类经·六六九九以正天度而气数立》中说:“太虚廖廓,本不可测。所可测者,赖列宿周旋,附于天体,有宿度则天道昭然”。

2.1.1  二十八宿

古人把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称为黄道,并把地球赤道在天空中的平面延伸面,称为天赤道。二十八宿,又称二十八舍,是指位于黄赤道上空带状区域内的恒星群,因被划分为二十八个星区而得名。至于起源,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不过可以确定,迟至战国,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以北斗为核心的二十八宿定位体系。古人将二十八宿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大区域,每区域中的七星称之为七曜星。东方七宿为角、亢、氐、房、心、尾、箕,包括四十六个星座,三百余颗星,构状如苍龙,故命名为苍龙七宿;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共六十五个星座,八百余颗星,构状如蛇龟,故称为玄武七宿;西方七宿为奎、娄、胃、昴、毕、觜、参,五十四个星座,七百余颗星,构状如虎,故称之为白虎七宿;南方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计有四十二个星座,五百多颗星,构状如朱雀,故称之为朱雀七宿。此即所谓的“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古人以年周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之一而立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并按照各宿的跨度,划定其所跨的天度,用以更精确地定位。由于二十八宿本身也是变化不已的,因此,所配的天度也是变更着的,如汉时与明时的界定就有所不同,这里不作介绍了。

 

 《类经图翼·二十八宿说》中说:“二十八宿,史记作二十八舍。如角亢氐房心尾箕,为东方七宿,位应苍龙,共计七十五度。斗牛女虚危室壁,为北方七宿,位应玄武,共九十八度四分度之一。奎娄胃昴毕觜参,为西方七宿,位应白虎,共八十度。井鬼柳星张翼轸,为南方七宿,位应朱雀,其一百一十二度。自房至毕十四宿为阳主昼,自昴至心十四宿为阴主夜,此经星之不动而分主四方昼夜者,总计一百六十八星,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以成周天之额数,而凡阳阳气数之变化,莫不昭著于此,医家不可不知”。

 

2.1.2  十二辰与十二次

至于区域性定位,古人常采用十二辰、十二次。所谓的十二辰,就是二十八宿的基础上,自东而西划分为十二分区,并以十二支来表示。至于十二辰的起源,至今也没有确切的说法,在这方面,郭先生的《释干支》值得一读。后世医家亦有以日月十二会来解释,唐宗海《医易通说·地支》中认为:“盖创立十二辰之始,因日与月会,每年大约十二会而一周天。虽间有闰月,然闰为闰余,每年十二月乃其常度也。故将三百六十五度划分为十二方,以纪日月会合之舍次,名之曰十二地支”;所谓十二次,则是依十二辰相反的走向,并以牛宿所在的星纪作为首次,依次序列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折木。至于十二次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基于岁星,也就是木星,十二年为一周的视运动规律。今将二十八宿、十二辰、十二次之间的对应关系列为下图(注:因宿度史上所载不一,又忘记了当初绘制此图所列宿度的出处,这次修改,也没有兴趣去找资料核实。因此,读者能会其意即可,不可拘泥)。

晓彻天地立根基

2.2   北天极及北斗视运动

2.2.1   北天极与北辰

所谓北天极,就是地球自转轴在北极上空的延伸点,故而不会出现视运动现象。倘若站在北半球仰观天象,在视觉上,北天极居中不动。周边星体围绕北天极进行着循环往复的东西视运动,因不受地球公转的影响,故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约为24小时。因此,我国古代天文学以北天极为天穹的核心所在,东西绕行24小时一周为天的运行速率,并以此作为测纪星体视运动速率的基准。《类经·六六九九以正天度而岁气立》中说:“天地有气运,气运有元首,元首立而始终正矣。天有其端,北极是也”。

北天极所在或附近的星体称之为北极星。由于地球自转轴处于周期性的摆动中,周期约为26000年,北天极也随之形成周期性的极其缓慢的移动,同时,天体本身也是处于运动之中的,因此,北极星是历时变动着的,故《吕氏春秋·有始》中说:“极星与天俱游而天极不移4800年前,北极指向天龙座α星(中国古代称它为右枢)。至宋初,北天极移向小熊座α星(古中国星名勾陈或北辰),其间距约为6°,在目前的情况下,距极点不足1度,是北天极最近的亮星,因此,立小熊座α星为北极星。

2.2.2   北斗

北斗七星位于大熊星座的的背部和尾部,因状似斗勺而得名。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依次命名为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ε、大熊座ζ和大熊座η,我国古代分别把它们称作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前四颗星呈斗状,或勺身,称之为“斗魁”,又称璇玑;后三颗称斗柄,又称玉衡。 古有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七政,有多种解释)”。循天璇、天枢方向,约五倍于两者间距处,即北极星,故又把天璇、天枢两星称之为指极星。在《灵枢·九宫八风》中,所谓的“太一”即北极星,“招摇”即斗柄。

北斗的视运动以北天极为核心。由于地球的自转,北斗视运动自东向西而行,同时受到地球公转,逐日自西向东位移1/365.25周的影响,从而形成北斗视运动逐日东西而行一周之后,还前移1/365.25周的现象,经365.25日前移一周于天的年周视运动现象。如此,春则斗柄指于东,夏则斗柄指于南,秋则斗柄指于西,冬则斗柄指于北,四时十二月时令节序可以通过观察斗柄所指来确定,故《史记·天官书》中曰:“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古人依据北斗年周视运动,将斗柄所指之辰位称之建某月。《类经图翼·斗纲解》中说:

 

一岁四时之候,皆统于十二辰。十二辰者,以斗纲所指之地,即节气所在之处也。正月指寅,二月指卯,三月指辰,四月指巳,五月指午,六月指未,七月指申,八月指酉,九月指戌,十月指亥,十一月指子,十二月指丑,谓之月建。天之元气,无形可观,观斗建之辰,即可知矣。斗有七星,第一曰魁,第五曰衡,第七曰杓,此三星谓之斗纲。假如正月建寅,昏则杓指寅,夜半衡指寅,平旦魁指寅,余月仿此。

 

2.3  日月视运动

2.3.1   日视运动

日视运动因受到地球自西而东公转,逐日位移1/365.25周的影响,逐日实际巡行(1-1/365.25)周天,较之于天少行1/365.25周天(注:即地球公转逐日逆向偏移数),故有天行速,日行迟的说法。古人因之而立1/365.25周天为一个天度,故有逐日“日行一度”的说法,如此便形成了365.25日少天一周的年周性的周期行为。

 

张氏《类经图翼·气数统论》中说:“天之行速,故一昼一夜,行尽一周而过日一度。日行稍迟,每日少天一度,凡行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少天一周,复至旧处与天会,是为一岁。故岁之日数,由天之度数而定,天之度数,实由日之行数而见也”。《类经·六六九九以正天度而岁气立》中说:“然则周天之度,何以考证?乃于日行之数,有以见之。日之行度,不及于天,故以每日所经之数,纪为一度。凡行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之一,竞天一周,复会于旧宿之处,故纪天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

 

依据太阳年周性的位移取向,其运行应该是自西向东而行,似乎与日视运动自东向西而行相反,这不是相抵触的吗?日视运动自东向西而行,这是确然无疑的,不会变的。所谓年周性运行走向自西向东而行,应当理解为在日视运动自东向西而行的过程中,其始终处自西向东逐日退移,经365.25日退移一周于天的年周视运动现象,并非太阳真的会自西向东运行。参照斗建的年周运行法则,以十二宫为运行坐标系,如以子初与日交会为基准,随着时间的推移,斗建之终始逐日自东向西偏移1天度,日之终始逐日自西向东退移1天度,这样便形成了斗建在子,太阳出没于丑宫;斗建在丑,太阳出没于子宫;斗建在寅,太阳出没于亥宫;斗建在卯,太阳出没于戍宫;斗建在辰,太阳出没于酉宫;斗建在巳,太阳出没于申宫;斗建在午,太阳出没于未宫;斗建在未,太阳出没于午宫;斗建在申,太阳出没于巳宫;斗建在酉,太阳出没于辰宫;斗建在戍,太阳出没卯宫;斗建在亥,太阳出没于寅宫,复于子初交会的年周性天文现象。

由于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呈现出年周性的往复摆动,从而形成气温寒热周期性更迭的现象,春温,夏炎,秋凉,冬寒,从而形成了日年周视运动轨迹在南北之间的往复移动,并与气温同步变化的周期性现象。冬至之后,自南而北,气温渐升;夏至之后,自北而南,气温渐降,此即古人所谓“南北往来以定寒暑”。

2.3.2  月视运动

月视运动现象同样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由于月亮是绕地行星,因此,月视运动不会受到地球公转的影响,但是,月亮本身却存在着绕地公转现象,自西而东,逐日偏移 1/ 27.3周天,体现于月视运动,月视运动在每一日中的实际行程为(1-1/27.3)周天,倘若换算成天度,则(1/27.3/1/365.25)≈13.37912天度,故有逐日“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的说法。如此,月视运动在自东向西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其终始处逐日自西向东退移13度有余,经(365.25/13.38)≈27.298日,少天一周天,从而形成27.3为一周的月视运动周期。由此可见,月视运动周期性的位移走向也是自西向东。

2.3.3  日月交会

通过分析日月视运动,两者之间的运行速率是不一样的。日行速,月行迟,月视运动比日视运动每一日少行12度有余。如以日视运动在各日中的终始处为基准,月之终始处自西向东逐日退移12度有余,历经(365.25/13.37912 -1))≈29.51日,退行一周于天,日月再次交会在一起,从而形成以29.5日为一周的日月交会周期。反映在天象上,在上半月,且以日落时为准,初二三时月居西方,初七八时月居天中,到十四五时则月居东方;在下半月,如以日出时为准,十六七时月居西方,廿三四时月居天中,到了月底时,日月又逐渐交会在一起。随着日月之间相对方位的动态变化,月相呈现出朔望周期性变化。月底日月交会时则月朔,古人称为合朔,到了月中日月相对时则月望,处于两者之间时则上下弦。月相朔望变化的周期为29.5日。

日月间的交会周期是以日视运动为基础的,而日视运动本身也存在着年周性的运行周期,这样,各月日月交会之所也会随着日视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建在子,则会于丑;建在丑,则会于子;建在寅,会于亥;建在卯,会于戍;建在辰,会于酉;建在巳,会于申;建在午,会于未;建在未,会于午;建在申,会于巳;建在酉,会于辰;建在戍,会于卯;建在亥,会于寅。《类经图翼·十二辰次六合解》中说:“十二辰次者,如星纪、析木之类,十二次也;斗杓所指之月,十二建也;日月所会之次,十二辰也。如子月日月会于星纪,乃在牛宿度中;丑月日月会于玄枵,乃在虚宿度中,天地之气建在子,会在丑;建在丑,会在子;建在寅,会在亥;建在亥,会在寅。十二宫相合皆然,所以谓之六合”。

晓彻天地立根基

《图翼·奎壁角轸天地之门户说》说:“予尝考周天七政躔度,则春分二月中,日躔壁初,以次而南,三月入奎娄,四月入胃昴毕,五月入觜参,六月入井鬼,七月入柳星张;秋分八月中,日躔翼未,以交于轸,循次而北,九月入角亢,十月入氐房心,十一月入尾箕,十二月入斗牛,正月入女虚危,至二月复交于春分而入奎壁矣”。这种说法恐怕是有问题的。在古代有多种建正之法,夏历建寅,殷历建丑,周历建子,秦历建亥。自汉武颁太初历建正在寅之后,此后二千多年间,基本上沿用夏正。按照张景岳所述的七政躔度,如果建正在寅,那么,各月及其日躔所在存在着一个宫度的误差;倘若建正在丑,各月及其日躔所在倒是相吻合了,那么,他为什么要用殷正呢?在我的印象中,明历也是采用夏正的。依我的猜想,象张景岳这样学贯天人的大牛人,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很可能是智者千虑之一失,只是后世医家们只晓得照搬引用,居然没人察觉到此中的问题,这就有些不正常了。当然,并不排除此中另有深意,那就有待于高明者指正了。

 

3.   古代历法系统

古代通用的历法系统多以日月的视运动及其周期为基础的,总的说来,主要有三大类型:以月亮的朔望周期为基础而制订出的历法系统称之为太阴历,简称为阴历。由于月亮的朔望周期是最容易被人观察到的,因此,在太阳回归年没有被发现之前,人类早期的文明都是采用太阴历法系统的,中国当然不能例外。该历法系统虽然能够反映月亮朔望周期的变化,但由于没有将日视运动的运行周期考虑在内,无法与年周性的物候变化相同步,因此,后人很少使用,现存最典型的代表当是伊斯兰教历;以太阳视运动的运行周期为基础而制订出的历法系统称之为太阳历,简称为阳历。该历法系统并不考虑月相的朔望周期,世传的公历与彝历就属于这一历法系统;将太阳与月亮的视运动周期综合在一起,从而制订出的历法系统称之为阴阳合历,简称为阴阳历。以太阳的视运动周期365.25日为一个太阳年,以月亮的朔望周期29.51日为朔望月。为了便于纪数,朔望月分为大小月,大月为三十日,小月为廿九日。这样,一个太阳年就相当于十二个朔望月有余,于是十二个朔望月为一年,实际闰余365.25-29.51*1211天有余,那么,该怎样处理这闰余的问题呢?这需要置闰。几经摸索,一般采用197闰的解决方案(注:365 1/4–( 365 1/ 4÷12 7/9 )*12*19 = 205.083日≈ 7月),并形成一种76年的大周期(注:76=76*365 1/4 =27759=4*(19*12+7)=940月),即从历元时刻起,经过76年之后,合朔与冬至时刻又回到同一天的同一时刻。在后世流传统的历法中,犹太历与农历就是这一历法系统的典型代表。

我国古代通行的历法是阴阳历,古代俗称之为夏历,近代人则称之为农历。在该历法中,立太阳年365 1/4日为一岁,古有所谓四分历,就是得名于此。因“岁有十二会”,故立十二个朔望月为一年。由于存在着置闰的问题,又将闰月之年称为闰年,不闰月之年为平年。因此,岁与年在古代有着不同的涵义。一年之首,称之为正月。夏历建寅月为正,殷历建丑月为正,周历建子月为正,此即所谓三正。到了秦代,虽改以亥月为岁首,但并不称十月为正月,也不改正月(秦历称为瑞月)。汉初沿用秦历,汉武采用太初历,改用夏正之后,除王莽和魏明帝时改用殷正,武则天和唐肃宗时改用周正外,两千多年间一直沿用夏正

然而,四时天气物候的变化是以太阳年为一个大周期的,置闰的办法固然能够调整太阳年与朔望周期之间的时差,却不利于统一纪述时令物候的变化规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约在战国时期,古人又将太阳年大致等分为二十四,建立二十四节气系统。节气,古人称之为节或气,每节气各主15.219日,如此,每月各主两个节气,在前者叫做节气,在后者叫做中气。由于每节气各有15日有余,时间跨度比较大,不利于精确纪述,到了东汉时,古人又将二十四节气细分为七十二候。如此,每节气各主三候,每候仅为5日有余(即5.07日)。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系统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太阳历,并与阴阳历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我国古代完整的历法体系。

另外,五行是古代诸多术数之类的思想基础,十分盛行。然而,阴阳合历与五行框架并不十分匹配,因此,古人以五行论天人时,多采用五行历数,即将一年等分为五时,每时各主七十二日,并与十干相配合,形成诸如甲乙为春,主行七十二日,丙丁为夏,主行七十二日之类的规律,由此可见,五行历数在历法上彝历相类,属于地道的太阳历在中国古代历法史上,此类历法的形成与盛行年代应该比阴阳合历要早。自秦汉之后,随着五行术数的盛行与繁衍,五行历数成为古代历律的必备之学,大约到了明代之后,才走向衰落。

 

4.  推天地之道以明人事

我始终认为,不必有的,那就是多余的。假如可以通过对生理系统本身的直接观察与分析,而不必假助什么天地之道,便可获取相应的知识,那假天道以明人事的研究方法即便不是多余的,也只能是辅助性的,至少在人体生理的研究过程中是这样。换种说法,中医之所以会将天人相参作为研究人体生理的核心思路之一,必然有其非此不能解决的问题。

仅凭最原始的观察经验,我们便可以知道人体生理系统是以各生理组织的生理结构及其系统定位为基础的,《内经》当然不会否认这一点,并认为与生俱来的组织结构及其定位可以通过“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因此,这些方面的生理知识完全可以通过对生理系统本身的观察与分析而获得,观察到怎样就怎样,看不见有天人相参的必要。《内经》就载述了大量的古代人体解剖方面的知识,在后世,了解藏腑人形也被列为习医者入门必备的基本功。因此,有人或谓中医不重视解剖,这不符合史实。当然了,如依现代人的眼光,中医这方面的知识与现代医学简直没得比,但要知道,现代医学也是到了近代才取得突破,因此,在古代,应该还是很超前的。

然而,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解释生理活动得以形成的内在基础。试想,一切的生理活动以及内在节律等等,怎不可能凭空形成,总得有其内在的物质基础,那么,它们所基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内经》认为,那就是气血与藏气。这样一来,生理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其系统定位仅是生理系统的表层框架,气血与藏气才是一切生理活动及其内在节律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从而成为生理系统的内在核心所在,更何况生理系统的组织结构及其系统框架已经通过“度量切循”、“其死可解剖”等方法得以解决,至少在古人看来这方面的知识已经差不离了,于是便将生理研究的重心聚焦到如何测纪气血与藏气的运行变化这一更为核心的问题上来。

然而,气血与藏气及其运行变化,都是超越于形质之上的。既无形质可稽,无论“度量切循”,或是“其死可解剖”,都不可能“得之”、“视之”。现代医学不是自认为很先进,很牛B的吗?研究摸索了这么多年,所谓营卫气血,还不是照样摸索不出什么东东来,更何况在古代?因此,那只能另辟蹊径了。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生理难题呢?《内经》给出的解决方案便是,可以依据人与天地相参的道理,假天地之道推而知之。正是因为生理系统的核心问题必须借助天地变化之道才能解决,天文历数因此而成为中医学的必备基础。

我们知道,天地是超越于人体之上的客观存在,因此,天地间的变化法则取决于天地自身,与人体生理如何无关。人体就不同了,作为天地所生之物,人体生理与生共俱地受到天地变化的影响。因此,所谓人与天地相参,只能是人参应于天地,而决非天地参应于人。这一点务必搞清楚,否则,就会陷入天人感应论的泥淖中,陋儒们的观点,对中医有害无益。那么,人体生理又如何参应于天地呢?且看天地之间,唯变而已,唯变不变,稽之于人身,唯有那些变动不居的东西才能参应天地之变化而变化。诸如藏腑人形之类的生理结构,都是定死的,生得咋样就咋样,如何参应得来?气血与藏气则不然,始终是动态变化着的,因此,能参应天地变化者,只能是气血与藏气之类。那么,气血与藏气又如何参应于天地变化呢?

4.1   参应对象的定位问题

先来谈谈古人眼中的天地变化模型。天地变化必以四时为周期,而四时往来之序又以斗建为纲纪,因此,斗建是四时往来之序的循时定位系统。那么,在四时之中,天地之间又会形成哪些方面的运行变化呢?古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者日月之逆顺往来,二者节气之循环交替。在人体之中,气血与藏气的内在变化既能参应于天地,那么,所能参应的变化对象各是什么呢?《内经》认为,气血的运行变化法象于四时日月之行,藏气的盛衰更替法象于四时节气之变。这样,天人之间,能参与所参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4.2   同步模型的映射问题

然而,气血与藏气往来变化于经藏之中,而日月与节气却往来变化于天地之间,彼此悬隔殊异,究竟怎么个参应法呢?所谓参应,实际上是气血与藏气在经藏中的运行变化同步偕应于日月与节气在天地中的往来变化,说到底,就是彼此如何同步偕行的问题。因此,能参与所参既定之后,还必然解决彼此如何同步偕行的问题。

说句大实话,天人之间,渺茫得很,即便存在着彼此同步偕行的关系,也无从观察与证明,那古人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这就需要假助五行理论来解决了。甲乙主春,在五行属木,在人身为胆肝;丙丁主夏,在五行属火,在人身为小肠心;戊己主长夏,在五行属土,在人身为胃脾;庚辛主秋,在五行属火,在人身为大肠肺;壬癸主冬,在五行属水,在人身为膀胱肾。这样,以五行为媒介,气血与藏气之所行参应于日月与节气之所行的同步模型便确立起来了。众所周知的藏气法四时模型,以及稀为人知的流注学演绎原型,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因此,中医谈生理,总是口不离曰五行如何,就是因为生理不外乎天人,而天人之间非五行不能解决。

4.3   假天地之道推而知之

人与天地相参的道理大致如是。既然气血与藏气在经藏中的运行变化与日月与节气在天地间的运行变化相偕而行,在气血与藏气变化于体内而难以察知,而天地间日月与节气的四时变化却昭然在目的情况下,何不假助人与天地相参的道理,通过观察日月与节气在四时中的变化法则,推知气血与藏气的内在变化呢?这样,中医生理学的核心问题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么?简单如藏气在四时中的盛衰变化,复杂如气血在各时日中的运行变化,等等,都是通过这一思路解决的。既然人体生理的内在变化必须通过观察天地间的运行变化推而知之,不知天则无以知人,天文历算也就成为中医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这也就是《内经》为什么要再三强调业医者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原因所在。

由此可见,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医之所以要将天文地理视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基础之一,不过是想假天地往来变化的规律测窥人体内在的生理法则,最终的目的并不在天上,而只是在人上,这是医学之为医学的基本宗旨所决定的。

 

附注:《解深密》(上部)全书 下载地址:http://vdisk.weibo.com/s/F2so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