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之“用”

 庸庸学馆 2014-12-16

读书之“用”

作者:杨建民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1627

半安排半自选的,准备了一门讲座课:中国古代文学概观。内容是我较为熟悉,也是十分喜欢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经》;“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孔子;“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李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李商隐;更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东坡居士……光想想就叫人神驰心醉。但不敢马虎,四个课时花了二十多天功夫。大约准备充分,讲课受到学员的欢迎,特别是年轻人,说喜爱也是不过分的。
  其实我知道,自己的水准是并不高明的。讲课之所以受到欢迎,主要是沾了陶渊明、李白、杜甫、李煜、李清照们的光。听学员反映,他们在学校的大多数课程,都是相对实用的。譬如经济、法律等等。这些课,读后有许多收获,但大体偏重在认识、操作层面;侧重人的精神层面,与那或阔大、或淡远、或自在、或沉郁的作品接触的机会,却很少了,因而连“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普通的课,听起来也有些新鲜感了。
  人生的知识需求,是很有意思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从一个书籍颇为有限的时期,发展到书籍多到铺天盖地,叫人有些手足无措的地步。随着时代的需求,许多直接服务社会发展的书,譬如计算机,譬如经济配置,法律咨询……越来越销得旺盛。作为表现经济发展的起伏节奏,这真是叫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充分表达。可是,与这些相对实用的读本有些距离的中国古典文学课,为何仍受到人们的欢迎呢?
  其实,人的精神是有多个层面的。从生活计,从现实着想,人必然会努力学习许多应用的知识。就如我们在大学去学习外语,学习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等等一样。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这种对新知识的探寻和学习将是大量和必须的,可是,这种学习和求知,对于人的精神世界需求说来,只是一部分。所以,尽管学子们一方面用去大量时间阅读专业教本,另一方面,对于诸如诗歌、音乐、绘画、小说之类著作,仍有着相当的兴趣。在书店的文化艺术门类书籍架前,永远都有着焦渴的读者群。这些书,可能与他们的专业相去甚远,甚至没什么关系,但是,与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有关,是精神渴求驱使他们挤出时间,拿出金钱来追寻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大学又一次复兴。数十万计的莘莘学子经过严格的知识考核,重新坐进讲堂。大学的教学,由许许多多专业构成,学科设置自然大相径庭,但是,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先生,却倡议并首先在南京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这个倡议随即获得全国许多高校的响应。这门课,并非仅仅在文科院系开设,而是扩大到所有学科,无论文、法、理、工。此课程的开设,受到学子们的广泛欢迎。由华东师大和南京大学联合倡议,有二十所高校共同编出的“大学语文”教材,很短时间便发行数十万册。
  可是,眼下一些学校,专业课程偏僻起来,似乎除去市场相关的课程之外,其余“余”事,尽可能不开或少开。一个人,在中专、大专或本科学习若干年,也没有听过有关文学艺术之类人的精神修养需求的课,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几个层次。在这里,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是基本的,但处在人需求的较低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里,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和强烈的审美感等等表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升和越过较低层次需求,这时,高层次的精神渴求便极大地强烈起来,这也许是中国古典文学之类课程受到人们喜爱的一个缘由。
  但有意思的是,一些课程设置者,却并不注意或观察这一点,他们常常以“有用”来安排学生的课程和阅读。这“有用”,大约就是今天听了明天就可以用它谋生甚至发财,就可以照葫芦画瓢得到操作技能之类;而以“无用”之名,将诸如文学艺术历史……闲散搁置。使人们强烈的精神呼吸欲望,缺乏有效与外界连接的通道。
  事实当然不应如此。人生的真正和最终目的,是使人更尊严、更高质量地生存。而尊严、高贵地生存,恰恰更多与人的精神层面直接相联。这种愿望在生存的一般需求满足后,会显得格外强烈和极为值得关注。文学和艺术等知识,正是养涵人的内在精神的便捷通道。这些难道“无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