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刚:券商研究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zz)

 联合参谋学院 2014-12-16

传统卖方研究面临产能过剩问题,证券研究机构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高举转型大旗。研究的转型需要结合公司和行业的整体发展进行,更需要重视政策研究,推动整个券商业务转型。

  

  首先,关于传统卖方研究面临产能过剩问题。

  

  自1991年中国证券市场起步以来,券商研究在黑暗中摸索了很多年。早期并没有真正的证券分析师,主要是股评家。后来,券商研究定位于对内服务。直到2000年的时候,大家发现可以对投资者服务、获取佣金,于是逐渐向卖方研究转变。尤其2003年新财富评选开启后,研究员开始进行排名,个人价值得到很大提高,卖方研究员在证券公司内部的影响力也相对在提高。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但是好景不长,就像中国股市牛短熊长一样,好日子刚刚抬了个头,马上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券商研究转向卖方业务,问题逐步显露。前5家券商的基金佣金分仓份额从2004年的37%下降到2011年的24%左右,集中度越来越低;参选“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分析师数量由2004年的450人骤升至目前的1100人;每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超过10万份,大部分基本属于重复劳动。研究员主要的工作范畴是分析逻辑、信息变化以及向客户销售服务,A股市场近几年快速的牛熊转换,已经使得投资者对经济、市场和公司的分析逻辑不再陌生,而新的信息知识传播模式也快速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信息和分析不是一传十、十传百,而是一传万、万传亿,这些环境变化使得研究员研究的垄断地位在下降,传统的、同质化的研究方式也渐渐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未来,就像所有的行业一样,券商研究要正视自己的困难、寻找新的商业模式。现在市场不好,但参与原有商业模式的证券公司越来越多,这个行业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像电商、钢铁等行业一样的问题——产能过剩。所以,未来券商研究行业面临的挑战应该是挺大的。

  

  事实上,不仅研究业务,证券公司的其他业务同样面临困境,只是程度差异大小而已。尤其是像一些传统业务领域,竞争已成红海。例如,经纪业务形势不断恶化,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分散,行业平均佣金率从2007年的0.17%下降到目前的0.08%左右,并且成本费用率不断上升;股票承销方面,随着IPO大项目渐渐退去,业务门槛下降得很快,市场集中度也是一路下降;债券承销难以突破,依然是商业银行的天下;而资产管理业务在银行理财、信托理财、股市低迷等因素的多重夹击下,同样举步维艰。可以说,证券公司的其他业务也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整个行业在金融版图中逐步被边缘化。

  

  其次,研究转型需要结合公司和行业的整体发展。

  

  正如前面所说,卖方研究遇到的问题在证券公司内部并不是孤立的。并且,我始终认为,证券研究的发展依赖于证券公司的整体战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在寻找新的商业模式的过程中,我们的研究部门一定要结合公司各个部门的业务平衡地发展。事实上,随着客户群的扩大,券商研究实际上可做的事情很多。下一轮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从投资的角度还是从融资的角度,包括为中小型企业的服务,可做的事情非常多。

  

  对于中信证券来讲,最近这两年我们各条业务线都高举转型大旗,在原有的业务之外,要开拓蓝海,寻找新的增长点。今年年初,中信证券提出了将转型作为未来主要的经营策略,这种转型包括:一是要从同质化的竞争转向差异化的竞争,就是从原来大家都是做通道,转向做一些其他业务。第二条转型就是要从以股为主的商业模式,转向股债结合的商业模式,以适应债券市场的大发展;第三条转型是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全产品服务。因此,结合公司的业务转型,研究业务有很多可以开拓的领域。

  

  举几个例子。现在经纪业务在转型中,逐步加大金融产品销售和开发力度,向财富管理方向迈进。对于研究部门来说,新的研究模式就要紧跟公司在该领域的发展,需要有专门的人员对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特征进行研究,为零售客户提供适合的产品和组合。这既有利于通过内部服务(支持经纪业务)来创造价值,未来也可以通过提供外部咨询服务来创造收入。

  

  例如,随着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对冲基金将逐步壮大。对于研究业务来说,同样需要抓住这个趋势,紧密配合公司证券金融业务的发展。在选股方面,证券研究可以逐步调整“看多”的惯性,为融券卖空的客户提供合适标的;在投资策略方面,证券研究可以在量化投资方面多下功夫,为对冲基金等提供交易策略服务。

  

  此外,中小企业私募债、结构化债券、衍生品等等,都是证券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中信证券来说,差异化、股债并重、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型策略,为我们的研究业务提出了很多需求,这些都是我们寻找新的商业模式的着力点。我不相信证券研究仅仅会因为短期市场的不好,或者说某一些费用下调而丧失其生命力。我坚信证券公司的研究在未来仍然会取得很大的发展。当然,这仍然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和探索。

  

  第三,需重视政策研究,推动公司业务转型。

  

  对于券商研究业务,我还想强调一下政策研究。记得10年前,我们证券公司的研究职能之一就是做政策研究,呼吁改造或者改革我们的行业。但是,10年下来,我们的研究所已经基本没有了这样的功能,基本上对现在的行业变革提不出我们的意见。未来,我们各家研究所应该要重视政策研究,重新把它建立起来。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政策很重要,制度上没有明确允许的业务,国内都不能干;相反在海外,只要不是法律明确禁止的业务投行都可以干。我们的卖方研究以及整个证券行业转型所面临的困境,根源都在于已有的一些政策安排,如行政管制、券商基础金融功能缺失等。证券公司业务要转型,就必须深入研究这些政策,一为公司业务本身参考,二为呼吁改革创新,三为决策层参考。只有重视政策研究,才能够推动公司业务转型,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拓展研究的价值。这是券商研究在变革时期一个很重要的使命。

  

  例如,证券行业创新大会召开以后,创新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但是,当证券公司摩拳擦掌准备创新之时,却发现一些基本的金融功能不具备,如支付、托管、交易等,这严重制约了证券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作为研究部门就必须对这些政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呼吁决策层给予支持,为决策层提供参考。事实上,中信证券在政策研究方面就做了这件事情。今年8月6日,中信证券联合了6家国内大型证券公司,包括国信证券、安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兴业证券,联名发表了一篇长文《再造中国证券公司作为投行的基础性功能》,这篇文章的发表得到了6家公司董事长的大力支持,他们都亲笔改过这篇文章。我们呼吁希望证监会能够放松对证券公司的管制,呼吁赋予证券公司三大基础性功能:第一个功能就是支付功能,券商没有支付的功能,所有的客户资金都是在银行;第二,是托管的功能,21万亿的股票市值不算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只是托管在结算公司,不能变成券商能够运用的资产;第三,是交易功能,券商所有的交易功能都在证券交易所。正是这三大功能的缺失,使中国的证券公司只是变成了服务客户的中介机构,失去了金融最基本的属性。这篇文章发表的当天早上,相关部门领导就打来了电话,证券业协会也是反响很强烈,相信这些都将推动我们这个行业发生变革。

  

  总之,证监会姚刚副主席10多年前讲过一句话,他说证券公司最重要的竞争力是两个:一个是研究,一个是销售。那么在未来,无论怎么改变,肯定是产品越来越多、服务越来越多、客户越来越多、服务的方式越来越多,需要我们提供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因此,我觉得证券公司的研究实际上前途光明,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能不能敏锐地察觉这些变化,不仅自己要及时跟上,而且要推动公司的业务转变,推动我们各自的公司寻找蓝海,进行差异化的竞争,实施转型。未来,随着管制放松,金融需求的扩大,大家还是要坚守我们研究的这块阵地,把这块业务做得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