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名曾经在生产线上奋战了2年的工程师眼中的“替代中国制造”

 king9413 2014-12-18
近来一段时间,以酱鹰、牛牛、汉斯猫、傻公鸡为代表一些国家,发出了重振制造业的吼声,企图借着各种高新科技打败中国制造。雷声很响,吓到了不少外行兔子。作为一名曾经在生产线上奋战了2年的PE工程师,发个干货帖来给大家安安心。
  说到制造业,那自然离不开工厂了。那么工厂有哪几个关键要素呢?
  1、人的要素——合格的工人,良好的管理人员,优秀的工程师——三者缺一不可。大户家缺的是合格的工人(没有玩命加班的精神也好意思自称工人?)猴子、三哥家不缺人,但是这三者一样都没有!当年和印度的airtel合作的时候,已经见识过了所谓的“总监级工程师”和他们的“核心优秀工人”。各种真心无语。白象没有自己起码的产线工程人员。举个实际案例——给airtel援建手机厂的时候,那个黑心呀——剪钳,国产5文,我们报15 USD;拉带50K RMB,我们报价40K USD;一台临近报废的CMD55,我们全给换成了全新的CMU200,报价100K USD……援建工程师月薪6000RMB,印度方伙食补贴100USD/天! 在深圳加班5天就能排好的生产线,在阿三手上愣生生排了35天,后面试产的时候,合格率在70%徘徊了近2个月!亲哦,看清楚哦,这是2000年以后的印度工厂!不抽风10年的中国工厂哦!产品合格率70%,随便哪个中国的厂早该关门大吉了。因为考虑到阿三们妖孽的学习能力,当初哥花了2周时间,重制了全部工艺流程文件——全部都是绘图版!就差没上漫画版的了!当时我向老板拍了胸脯——只要智商不低于85的人,拿着这份文档,都能做出产品来!很不幸,我还是高估了阿三工人的IQ。三极管能插反、电阻插错、还好,电容个头大,弄错的比较少,但是插反后爆浆的绝对不少……国内一个工人插件,差的能同时插4种物料,好的能同时兼顾7种物料。到了阿三这里,一个工位上绝对不能超过3种物料,不然一定出问题!
  2、优秀的工厂需要起码、完备的基础设施——水、电、气三通,是起码的了。没有这三个样,怎么建设现代化工厂?可是,猴子和白象有? 还是用airtel援建工厂说事儿。前面说到排拉花了妖孽的35天,这35天是各种痛苦,各种纠结。事情太多,写出来估计要200页的事故报告了。挑简单点的事儿说吧——电压问题。白象的供电系统是个奇葩,一开始国内带来的变电设备经常爆。实际测试后,发现其供电系统不稳定,标称的220V电居然波谷90V,波峰能上380!如果是工业电,更加妖孽,浪涌能上450V!还有苦逼的各种停电。为此,不得不先自建一个变电中心,把变电器和UPS之累的全备齐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建设。 其次是厂房洁净度的问题——该死的海风,该死的盐份。不知为啥在深圳就没这个问题。我们援建的工厂位置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海风吹来了大量的水汽同时,还带了了海量的,肉眼不可见的盐分。这些类似灰尘一样漂浮在空中盐分加上水汽使得电路出现各种电化学腐蚀。每天光清洗PCB的化学**就是一个巨大的开销!
  3、优秀的工厂还需要先进的物流通路。阿三、猴子有物流概念? 说到物流,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交通。这个我不想吐糟了,知道白象家交通很糟。但是物流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仓储!为什么我说白象家没有物流概念?且听我来吐糟吐糟。关于电子物料保存的问题——PCB也好,芯片也罢,必须要先进先出,仓储时间不可超过6个月。除非放在充氮仓库中,否则必然有轻微氧化,到时候焊接成品率会直线下降。然而……妖孽的三哥同学,居然能把物料放进仓库中2、3年不知道……配套的2种开关电源居然公用一个物料代码;不同厂家供货的同型号物料居然完全混用;进货没有IQC抽检机制;出货没有产品代码追溯机制,以至于某台机子售后退货的时候,居然搞不清是那个二级代理卖出去的……这也罢了,那么好歹我进口了一单芯片,白象海关同学您总得告诉我到哪里接货吧?我们的跟单、采购工程师花了2天时间才从码头上找到我们的货柜……各种奇葩事件层出不穷,我们苦逼的国产工程师们真的敖红了眼睛。
  以上三点,是作为一个工厂起码的三要素。这起码的活儿都做不好,还指望某些小国来抢我们生意?做梦!
  再聊聊发达国家的制造业。 别以为有个3D打印就怎么怎么牛叉了。哥们的CNC中心做不了?99%的东西都能做,而且做得更快,更精致,成本更低。更不要说普通零部件用模具的注塑成型了——这是应用最广,成本最低的生产方式了。 其次,3D打印也好还是CNC也好,都极度依赖生产经验——您没看错,是经验!我举个案例——电路上用的FPC,之前我公司生产的坏品率为0.5%,而富士康生产的不到1个PPM。经过4名失效分析工程师的专项研究才搞明白,原来富士康的同型号FPC剪切扣为圆角,而我公司为直角——安装过程中弯折应力集中在直角处导致坏品率偏高;还有**芯片,电流输出口上要加1欧姆电阻作为分流配平,会减少电流倒灌的概率(厂家的Datasheet上根本没有这个说明)……这些各种各样的经验,难道是一帮科班出身的菜鸟加上几个“机器人”就能搞定的?而这些经验,全都是我们这些工程师亲临一线,用眼睛看,用仪器测,用实验模拟了上千次才得到的宝贵结果。没有十几年的工作积累,20年不开工的发达国家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说说配套的事儿——产品配套非常重要,特别是在产品升级的情况下——某些发达国家,产业都不配套的情况下,一个改型就足够要他们的命了。举个实际案例——我之前做的某产品做升级改进,深圳厂在原产品模具上修模,当天上午设计定稿,下午东莞的模具就送来,晚上就开工试产了,三天内即可量产;但是若是某“发达国家”,那就歇菜了——设计稿从荷兰发到韩国改稿,然后韩国改模具,试产,定型,再将模具发到荷兰,荷兰开始量产——亲,您就是全程打飞的,也是1周后的事儿了。这种速度,怎么和我们竞争?!
  所以,我很有底气的说一声,想要打败中国制造?先打败我们这2000万产业工人\工程师的吧!by the way——当时airtel手机厂刚建厂的时候,生产的是无线座机,而非手机——连扎古都做不好的,凭什么去造钢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