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六十一岁,又有心脏病,身体这样差,能练吗?我站在队伍前,不知所措。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位中年男士,他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先在后面跟着练,别害怕。后来我才知道他就是我们的教练王玮老师。 初次练习非常吃力,汗水直淌,衣裳湿尽。还好我坚持下来了,六点半到八点,前所未有的漫长,回到家,浑身像是散了架,躺在床上脑子一片空白,刚打完拳的动作和名称一个也记不住。然而我竟然坚持下来了!我仿佛看到了希望。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此后,我风雨无阻。 我有时会想,像我这样的老人,肢体僵硬,打拳的动作应该很难看吧?然而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对身体有益,何必在意外形是否漂亮呢?于是我跟在王老师后面,一招一式,一遍又一遍,直到练完十遍为止,天天如此。 后来王老师送了一本他出的书《赵堡太极拳阐秘》和《太极拳珍藏版》光碟给我,让我尽快熟悉太极拳的内意。为了记住动作名称,我把赵堡太极拳75式招数和名称全部写到一张纸上,每天苦思冥想,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无意中我发现可以将之分成三个段落来记忆,终天有了突破。 有一天打完拳后,我正转身要走,王老师喊住我,问:“你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了吗?现在你的脸色明显红润了。”是啊,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太极拳的奇效在我身上慢慢体现出来。不知不觉中,我的气血通畅了许多,脸色由苍白变为红润,而在无意之间一弯腰手挨着地,使我僵硬的腰背及四肢变得灵活柔软,更让我对练拳信心自足。 是的,我的生命正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相守 赵堡太极拳非常悠久,拳法融健身技击、吐纳养生和道家哲学为一体,有很深的文化渊源。王老师练习赵堡太极拳已经几十年了,不但要我们学习拳法,也要修炼气功,气功是疏洗五脏法与内气吐纳按摩术,这是练好拳的根基。 赵堡太极拳的核心要领是中、正、平圆、轻、灵、柔、活,以意运气,以柔胜刚,在意不在形,在气不在力。要使演练的拳法优美、架构充实有力、完整,动若浮云,行若流水,就要不断完善自己,把自己当做一个作品,从心灵里来雕刻。比如吸气时要舒胸宽肩,呼气时徐徐下蹲,右脚为实,左脚为虚,有了沉降之感,动作开展才轻松自如,周身顺畅。最难的金刚三大对,左手转掌心向上,右手转掌心向下,扭腰转胯,呈右弓步,脚尖随身转向移动。右臂肱骨对右腿股骨上下相对,左手不过中线,手、身、脚之力和合到右。捋是身手脚力相合于一方,此整劲有如拔河之力,知道了力运用得当,方知身体扭转自如。 王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想像自己就是演员,这就是你的舞台,你必须把美的一面展示出来。”是的,赵堡太极拳的姿势很美,注重里、侧、外三条点线面修炼,三条线展现流线美,从流线中能知点、线、面和三维空间中的流通和架构。 我很用功,但动作还是僵硬。王老师让我尽量放松,他说:“打拳要放松。柔而有刚,柔能通顺,肢松可不用力,心不用劲,只有松静周身心静气沉,丹轮运转,真阴为虚,太极由虚无中来,轻灵柔活是太极的体像,中正平圆是太极拳形象。”我把心劲放下后,再练拳时,呼吸均匀了许多,不再急喘,身心也自如起来。一层功夫一层境界啊,就这样,我的拳艺上了一层。 练拳的日子久了,我逐渐感受到赵堡太极拳的神秘、奥妙和魅力。它深深吸引着我,让感觉到它的生命和灵魂。我爱上了它,它开始眷顾我。我的身体发生着更奇妙的变化,气血足了,四肢柔软了,动作也越发柔美了。 2013年1月29日,我练拳做到金刚三大对动作时,手往前一伸,身随手走,眼前突然开阔起来,很宽阔,远处仿佛有白亮的光,我似乎看透看穿,而身边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后来我把这件事说给王老师听,老师说这就是天人合一。我欣喜万分:“我真的内外合一了吗?心身合一了吗?真的达到天人合一?” 拳是修炼出来的。一遍、十遍、百遍、千遍、万遍,我会源源不断地将拳练下去。我特别认同王老师常说的那句话:身体是自己的,不要把自己交给病痛,要交给自己来管理。我也相信有了赵堡太极拳相伴与相随,我会更加从容地生活。什么心脏病啊、冠心病啊,就让他们随风化解在太极拳的行云流水中吧。 练习赵堡太极拳的一年里,我的生命出现了奇迹般的变化。是太极拳让我重新获得了力量和欢乐,让我的生命尽情欢唱。我的所有深情,正如王老师那首歌所说—— 歌唱吧!日复一日。 朗朗吧!年复一年。 韵动的诗歌,和声共鸣, 它的最强音,奏出希望和美好共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