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根据如上统计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是: 一、在全宋词一千多个词牌群中,真正常用词牌只有41个。这41个词牌出现的频率为全部词牌出现频率的50.32%; 41个词牌作品数为全部作品的59.64%。而41个词牌只占词牌总数的3.70%。这就说明:还不到百分之四的词牌,其出现频率和作品总数都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因此应该认为这41个词牌就是宋词中的“常用词牌”。 二、值得注意的是,在41个词牌中,出现频率最高,也是作品数量最多的前十名词牌依次是:
1浣溪沙、2水调歌头、3鹧鸪天、4临江仙、5念奴娇、6菩萨蛮、7西江月、8满江红、9点绛唇、10清平乐。
这些词牌,在词史上出现过许多传颂千古的名篇名句。如: 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怀》,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辛弃疾的《鹧鸪天·送人》有“浮云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陈与义的《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有“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张孝祥的《西江月·黄陵庙》,有“满载一船明月,平辅千里秋红”;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有“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有“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更是千古传诵名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