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经济学名词★

 茶香飘万里 2014-12-18

需求: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需求既强调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又要求消费者具备购买能力。需求规律使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供给: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供给不仅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愿望,也要求生产者有提供商品的生产能力。供给规律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向变动。

均衡价格:由供给等于需求所决定的价格。市场价格高低变化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其最终结果是趋于均衡价格。

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简称,表示在一定时间内相应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通常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表示,它被定义为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由点弹性或弧弹性来衡量。

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它反映了相应于商品价格的变动,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敏感程度。其大小通常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被定义为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价格的变动率之比。它可以用弧弹性或点弹性系数来衡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或劳务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原因在于追加消费的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的刺激和重要性逐渐下降。

消费者均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当消费者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即RCS1,2=MU1/MU2= P1/P   和P1X1+P2X2=M  图形表示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

预算约束线:在消费者面临的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收入对效用最大化形成约束。既定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可以购买到的商品组合构成的曲线即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方程为P1X1+P2X2=M。预算约束线限定了消费者能够选择的商品的范围。

无差异曲线: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描绘出来的轨迹。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对消费者而言是无差异的,通常具有特点:(l)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2)无差异曲线有无数条,每一条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效用等级,并且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效用等级就越高;(3)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它表示在保持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商品的数量。以RCS代表。呈递减趋势。

替代效应因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使得消费者在保持原有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用较便宜的商品代替较昂贵商品而对商品需求量产生的影响,为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消费者改变消费数量而对商品需求量所产生的影响,为收入效应。

边际产量:在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如果生产过程中只使用劳动(L)作为可变投入,那么劳动的边际产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MPL=ΔTP/ΔL。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要素的边际产量在可变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是递减的。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特征:①有无数条,每一条代表一个产量,且离原点越远产量越大;②任意两条不相交;③向右下方倾斜;④凸向原点(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报酬(产量)递减规律,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一般说来,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另外一种要素则更为需要,从而出现增加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而被替代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增。这样,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条件下,随着一种要素投人量的增加,它对其他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呈递减趋势。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故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与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相一致。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在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在成本既定时实现产量最大或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目标时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组合。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方程的图形中,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表现为这两条曲线的切点。该最优组合表明:使用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或者说,每单位成本用于任何要素的购买所得到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利润最大化是一致的。

规模收益:规模收益分析的是厂商的生产规模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全部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化有三种情况:①如果生产要素增加一倍,产量增加大于一倍,那么生产过程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增;②如果产量增加也恰好是一倍,那么生产就是规模收益不变;③如果产量少于一倍,则存在着规模收益递减。

边际成本: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成本。用公式表示为MC=ΔC/ΔQ。在短期内,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呈现U形。在长期内,规模经济的状况将决定厂商的长期边际成本形状。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长期内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总成本。它是基于长期总成本曲线而得。在生产由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阶段,长期总成本曲线呈U形。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又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因为对应于每一产量,厂商在长期内把生产要素调整到最优组合点,从而在这一产量下实现的平均成本为最小。

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是厂商决策时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它要求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或要素)所增加的收益等于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

完全竞争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基本特征:①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每个占有非常少的市场份额,以至于都把市场价格视为既定而加以接受;②厂商生产的产品是无差异的,至少在消费者看来是如此;③行业中不存在进入障碍,厂商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④消费者或厂商拥有完全信息。

垄断竞争市场:现实中较普遍存在的竞争程度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特点:①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②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决策时不考虑对手的反应;③厂商进入和退出较容易;④行业存在着模仿。

寡头垄断厂商:即寡头垄断市场,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上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结构。其典型特征是厂商之间的行为互相影响,以至于厂商的决策要考虑对手的反应。①根据产品特征,可分为纯粹寡头行业(产品无差别)和差别寡头行业(产品有差别)。②按厂商的行动方式分为有勾结的和独立行动的不同类型。寡头行业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市场组织。

古诺模型:法国古诺分析双寡头行为的一种理论模型,因而又被称为“双头模型”。①假定市场上只有A、B两个(成本为零的)产、销相同矿泉水的厂商,他们共同面临一条线性的市场需求曲线。双方都是在已知对方产量的情况下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②A厂商先进入市场,其最优产量为市场总容量的一半;③B厂商进入市场,其最优产量为剩余容量的一半,即总容量的1/4;当A知道B留给自己的总容量为3/4时,为了利润最大化,将产量调整为3/8;如此等等。经过一系列调整后, A厂商产量逐渐减少,B厂商产量逐渐增加。最终在分别达到总容量的1/3时,市场处于均衡。而市场价格则由此时两个厂商的数量总和所对应的需求曲线上的点所决定。

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量与产品价格之积,即VMP=P*MP。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它是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所增加的收益,即“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产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产品的边际收益之积:MRP=MR×MP。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如卖方垄断市场)上,由于厂商出售既定的产量可以索要的价格与厂商的产量有关(通常呈反方向变动),因而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为厂商增加的收益不等于原有价格与边际产量之积(因为增加这些产量会导致所有产量价格下降)。这样,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就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产出量的边际收益之间的乘积。

边际要素成本: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不变,所以增加一单位要素的成本就等于该要素的价格。在要素的买方垄断市场上,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要素成本高于要素价格。这是因为这时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要素供给曲线。因而,厂商使用要素的数量影响到要素的价格。

平均要素成本:厂商购买每单位生产要素平均支付的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它等于该要素的市场价格。在生产要素买方市场上,它就是厂商面对的要素供给曲线。这时,其曲线随着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最初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劳动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量反而减少的情况。这是因为,劳动供给是消费者在既定时间约束下对获取收入和消费闲暇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的结果。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其收入效应(增加闲暇消费)逐渐超过了其替代效应(减少闲暇消费)。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微观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理论。局部均衡指某一商品市场或部门的需求和供给处于均衡的一种状态。一般均衡指经济中所有商品市场或部门的需求和供给同时处于均衡的一种状态。局部均衡以所有其他商品和市场要素的价格和供求状况不变为条件,研究一种商品或市场要素的供求状况对价格的决定作用。与此不同,一般均衡理论把经济社会的价格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研究经济社会的各种商品和市场要素的供求状况和价格同时达到的均衡对价格的决定作用。

瓦尔拉斯定律:①对于任意价格,整个经济社会中所有成员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一定等于出售商品和劳务所得到的收入。②这一恒等式对一般均衡的意义在于,它表明无论经济是否处于一般均衡,总有一种商品的价格可以由其他商品的价格表示出来,即当所有其他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另一个市场一定处于均衡。因而,一般均衡分析不可能得到所有市场的价格。但是,如果规定一种商品为一般等价物,那该商品的价格就是1,从而一般均衡才可能有确定的解。③由此可见,该定律成立,意味着一般均衡分析只能得到相对价格。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经济效率。指对于一定的配置而言,当不存在任何变动,使得再配置可以在不影响他人福利状况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福利状况,则称原有的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在纯交换经济中,消费者通过交换获得最大满足。当任意两个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时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时,不可能在不影响他人福利条件下使得另外一个人获得更大的福利,因此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RCSA1,2=RCSB1,2 在表示纯交换的埃奇沃斯框图中,当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时,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

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生产中,生产要素可以被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当任意两种生产要素被用于任意一种产品生产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时,不可能在不影响一种产品产量的条件下使得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因此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是RTS1L,K=RTS2L,K

在表示生产的埃奇沃斯框图中,当两种产品生产的等产量曲线相切时,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

交换与生产同时符合的累托最优的条件:如果经济中某种物品既可以用于生产也可以用于消费,那么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任意两种产品对消费者而言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产品转换率,即RCS1,2=RPT1,2.此时,两种产量转换曲线与消费者消费这两种产品的无差异曲线相切。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外部条件或内部原因导致的市场机制转移资源的能力不足而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现象。原因主要有垄断、外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私人不愿供给或供给不足的社会需要的产品或劳务。通常具有非排他性或(和)非竞争性。这些特征使得消费者试图成为免费搭车者,从而私人供给者不能得到供给该商品的所有成本,故公共物品时常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供给。

免费搭车者问题:指经济中不支付即可获得消费满足的人及其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商品的非排他性。由于商品的这种特征,拥有或消费这种商品的人不能或很难把他人排除在获得该商品带来满足的范围之外。这一特征及其相应的问题被形象地称为搭便车。

外在性:又称外部经济影响,指从事某种经济行为的经济单位不能从其行为中获得全部收益或支付全部成本。结果,社会所得到收益或成本与经济行为人的收益或成本不相一致。正是这种不一致使得私人的最优与社会的最优产生偏差,从而自发行为导致低效率。它可以不同的形式分类。以某种行为对收益产生影响而言,外在性分为正向外在性和负向外在性两类:前者是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后者是社会收益小于私人收益。以外在性的源泉来划分,外在性有消费外在性和生产外在性两种:前者是消费者的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后者则是生产者的行为对他人产生影响。

科斯定理:①科斯为解决外部性问题而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自由谈判,那么在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的条件下,无论在开始时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初结果都是有效率的。②由此引申出第二定理: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条件下,不同的产权制度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③科斯定理现已是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结论。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个国家的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其中包括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收入,减去外国居民来自本国的收入)。GNP是一个流量而不是存量,通常用支出法和收入法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可供个人支配的收入。一个经济中的国民生产产品的价值并不一定就是个人收入,在对要素的收入进行各项扣除之后(如扣除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再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等),得到个人收入。在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得税及非税支付,即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名义的和实际的国民收入:前者是按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后者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年,按基年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或者说是用价格指数折算之后的国民收入。引入这两个概念在于弄清国民收入变动是由产量变动还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

消费函数:又称消费倾向。在价格总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C=C(Y)。通常,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也会增加,但不及收入增加的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

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称作储蓄函数或储蓄倾向:S=S(Y)。边际储蓄倾向递增。

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MPC=ΔC/ΔY。通常,边际消费倾向服从递减规律。

边际储蓄倾向:指在增加的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那么边际储蓄倾向递增。

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变化的比率。表示为ΔY=ΔI/(1-β)。式中:β为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即国民收入的改变量与引起这种改变的投资(政府购买)改变量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带动这种变化的税收变动的比率。假定税收的变动是由于定量税变动所引起的,则税收乘数用公式表示为ΔY=-βΔT/(1-β)。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动的比率。在税收为定量税的条件下,平衡预算乘数等于l。

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入的现值之和等于该项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资本,即R0=R1/(1+rC)+…+Rn/(1+rC)n。式中:R0为一项资本物品的价格;R1,…,Rn分别为该项资本物品在未来使用期内所有的预期收益;rC为该项资本物品的边际效率。由于它反映了投资者对预期收益的估计,因而也被称为预期利润率。

投资函数:即投资随利息率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可表示为I=I(r)。对于一项资本品而言,如果其边际效率超过购买该项资本品所需支付的利息率,那么它就会被用于投资。因此,一个经济的投资取决于利息率,并与之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IS曲线:将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利息率的组合描述出来的曲线。在两部门经济中,若储蓄函数为S =S(Y),投资函数为I =I(r),则IS曲线为S(Y)=I(r)。由于均衡收入与利息率之间呈反向变动,故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LM曲线:将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利息率和收入的组合描述出来的曲线。在货币市场上,对应于特定的收入,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决定均衡利息率。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对应关系就是LM曲线:L1(Y)+L2(r)=m。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流动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据称,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故人们会对其产生偏好。引起这种偏好的动机可分为交易、谨慎或预防和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同向变动,示为L1(Y);后一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息率呈反向变动,示为L2(r)。这样,货币需求可记为:L=L1(Y)+L2(r)。

流动偏好陷阱:当利息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处于高点,人们就会出售有价证券而持有货币,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蒙受损失,此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向于无穷。

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会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机制。西方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功能是通过收、支两方面发挥作用的。从财政收入方面看,当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相应地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税收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因而将促使经济回升;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失业率下降,收入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从而起到抑制经济繁荣的作用。从财政支出方面看,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也具有自发稳定作用。

财政政策: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出现总需求不足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扩大政府支出、减少财政收入;相反,当总需求过热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改变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税收和公债等。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调节利率,以便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政策是逆经济风向的。主要有变动法定准备率、变更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手段,以及道义劝告、放宽信贷条件、放松抵押贷款数量和信贷配额等辅助性手段。这些手段常配合使用。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即潜在的国民收入对应的财政收入与政府预算支出之间的差额。是基于凯恩斯主义的功能财政而设立的。以此为标准,可消除收入的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态势。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赤字减少了,财政政策是紧缩的,反之是扩张的。

货币创造乘数:一笔存款通过银行系统而对货币供给量所产生的倍数作用。若银行系统最初增加存款△D,以法定准备率rd留下准备金,通过向客户放贷则可在银行系统中最多创造出的货币量为△M=△D/rd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是指对应于既定的价格总水平的社会总支出水平或总需求量。表示需求总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就是总需求曲线。总需求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通常呈反向变动关系,故该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是指对应于既定的价格总水平,社会对最终产品及劳务的总供给量(用收入表示)。表示收入总量与价格总水平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就是总供给曲线。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之间通常呈同向变动关系,故向右上方倾斜。

货币工资刚性:货币工资不随劳动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而迅速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当劳动的需求量低于供给量时,货币工资下降出现刚性。这主要是因为劳动者存在着对货币收入的幻觉。货币工资刚性成为凯恩斯主义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基础。

哈罗德—多马模型:在20世纪40年代由哈罗德和多马相继提出的分析经济增长问题的模型。因基本分析思路相同,故被合称。它假定(1)一个经济只生产一种产品,(2)资本—产出比保持不变,(3)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也保持不变,(4)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基本形式为G=S/V。式中:v为资本—产出比;s为储蓄率。该模型表示,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一产出比成反比。结论是,当实际经济增长等于资本家意愿的经济增长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长率时,即GA=GW=GN时,经济才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但同时认为,这一增长路径是一“刃锋”。

新古典增长模型:20世纪50年代由索洛等人提出的一个增长模型。由于其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思路,故被称为新古典增长模型。它假定(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2)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3)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4)储蓄率不变;(5)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资本折旧;(6)人口增长率不变。从而得到:sf(k)=k1+nk。式中:s为储蓄率,k为人均资本占有量,y=f(k)为人均形式的生产函数,n为人口(或劳动力)增长率;k1为单位时间内人均资本的改变量。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单位时期内(如1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人均资本增加k1,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设备nk。第一部分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后一部分被称为资本的广化。该模型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可以处于稳定增加,条件是k1=0,此时经济以人口增长率增长。

有保证的增长率:即资本家意愿的增长率,它由社会的储蓄率与资本家意愿的资本—产出比所决定,即GW=s/vW

消费物价指数:衡量通胀率的一种方式,是从消费者购买商品角度衡量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幅度。通常,它是通过假定某些重要的消费品在基期内价格为100而测算出来的每一年价格上涨幅度。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消费、投资、政府和国外需求增加以及政府政策对上述需求的刺激,都会对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并不同程度地拉动通胀率上升。因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故其又被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的上涨。成本推动因素主要包括工资和利润推动。无论工资还是利润,如果超过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速度,则会对商品和劳务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形成压力。来自于工会对工资和垄断厂商对利润的过分追求以及货币工资价格的刚性,都被认为可以促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价格调整方程:用来表示通胀率与产生通胀压力之间关系的方程。用公式表示为πtte+h(Yt-Y*)/Y  式中:πt为第t期的通胀率,πte 为人们对第t期通胀率的预期,(Yt-Y*)/Y*为第t期总需求与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h为这种偏离对通胀率的影响系数。该方程表明,通胀率与人们的预期呈同向变动,且也受到来自于需求压力的正向影响。由于总需求与潜在产出水平的偏离与失业率成反向变动,则价格调整方程也被表示成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收入指数化:针对成本推动的通胀而采取的一种治理通胀的方法。是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通常规定,收入的增长率等于通胀率加经济增长率。据说,它可降低工资对通胀的推动力,更可降低通胀在分配上的影响。

货币主义:又称货币学派,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里德曼、沃尔特斯、帕金和弗里希等。其基本命题是:(1)货币最要紧,货币的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价格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2)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货币推动力的最可靠的度量标准;(3)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货币量的变动,从而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惟一地通过货币当局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来加以调节。其政策指导思想是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

自然率假说: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市场在竞争条件下达到均衡时所决定的就业率,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劳动市场上的就业率。由于这一就业率与经济中的市场结构、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因而被冠以“自然率”的名称。许多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都假定经济中存在着一个自然就业率,并运用各自的理论论证经济经常地处于这种状态。因而,自然率也被认为是一种假设。

菲利普斯曲线:英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首先提出,是用来描述通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替代关系的曲线。后被新古典综合派用来说明价格总水平、失业和总需求之间的关系。

单一货币规则: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为了防止货币成为经济混乱的原因,给经济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货币主义主张最优的货币政策是按单一的规则控制货币供给量,其货币增长速度等于经济增长率加上通胀率。

供给学派:是上世纪70、80年代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流派,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有五:⑴恢复萨伊定律,主张“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⑵降低税率,刺激供给;⑶降低政府开支;⑷放松政府干预,加强市场调节;⑸主张限制性货币政策。

拉弗曲线:由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拉弗提出来的用于说明税收与税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说明,边际税率与税收量之间并非总是同方向变动。最初,随着税率的增加,政府的税收量增加,但当边际税率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税率增加反而使得税收量减少,从而为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提供了依据。

理性预期假设:经济当事人对价格、利率、利润或收入等经济变量未来的变动作出符合理性的估计。特征:(l)预期平均说来是正确的;(2)经济当事人在充分利用所有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对某个经济量作出的预期;(3)经济当事人作出的预期与经济模型的预测相一致。

理性预期学派:(1)理性预期学派: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重要学派。它引入市场出清、理性预期和自然率假说,论证了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可能性及其波动的原因,否定了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自由放任。其8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成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2)理性预期:即合理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按此理论,行为的结果必然和预期的结果相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