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趙宋皇室三派世系字辈对照表及太宗派紫金分支

 水共山华 2014-12-18

文化

二、趙氏玉牒摘录及太宗派紫金分支简述

     源流:宋太祖趙匡胤,于建隆元年(960年)建立趙宋王朝,但趙氏家族传至太祖已是第5代。一世为僖祖(赵眺),二世为顺祖(赵珽),三世为翼祖(趙敬),四世为宣祖,就是趙匡胤的父亲趙弘殷。趙弘殷有5个儿子,长曹王(匡济后更名为光济),次太祖(匡胤),三太宗(匡义后更名为光义),四魏王(匡美后更名为光美),五岐王(匡赞后更名光赞)。曹王、岐王早亡,所以趙氏皇族分为太祖、太宗、魏王三大枝派,一起传衍到现在。

    玉牒:宋朝立国之初,宋太祖趙匡胤亲写御书,三派“玉牒”各立14字,以为排辈之分,《玉牒》有“朕族无亲疏,世世为缌麻”之训。

   “太祖派”十四字为:德惟从世令子伯 师希与孟由宜学。

   “太宗派”十四字为:元允宗仲士不善 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派”十四字为:德承克叔之公彦 夫时若嗣古光登。

    十四字用完,又重新从头开始,这样从宋代开始已经循环了2次又重新起始,至今1030多年已历36代之多。鉴于趙氏子孙蕃衍人数众多,同一姓名者颇多(这在宋代宗正司管理时是不允许的),所以在明成化年间,太祖派后裔趙(惟)珤(字德用号古愚)和趙惟宪(号朽叟)重修族谱时,曾把“玉牒”又增加14字,称为今14字,而把原“玉牒”14字称为原14字,仍按三派区分。

   “太祖派”今十四字为: 溥纲鼎建存忠厚 礼义谦和昮永循。

   “太宗派”今十四字为:原本懋兼思尚实 式景均中庆以充。

   “魏王派”今十四字为:生贤廷辅文才广 资质端庄盛传芳。

     原宋时14字一直在海内外流传,除个别字辈有差异外,如:《宋史》太祖派第3个用“守”字,族谱则“守”、“从”通用,其他基本上一致的。而今14字并无传下,只在《天源族谱》中看到很多名字是“原”和“今”辈并用。如:趙惟(纲)珤,即古愚公;又如军事学家趙本学,原名趙世(建)郁。尚可举出一些,如:从鼎中,德傅养,惟纲祥,仲兼哲,士思夏,不尚明,承贤夏,克廷雍,叔辅之。这种3个字为名,不是姓名,而是“原”和“今”字并有,这也是南外宗支系在明、清时的一个特点。

     太宗派紫金分支:宋太宗匡义 ━ 元佐(1世,宋太宗长子,楚王,太宗始立派) ━ 允言(2世) ━ 宗说(3世) ━ 仲全(4世) ━ 仕琫(5世) ━ 不磷(6世) ━ 善仁(7世)  ━汝正(8世) ━ 崇谊(9世)━ 必埈 (10世)━ 良枢(11世)━ 友通(12世)━ 季胜(太宗13世孙,梅州紫金房始祖)━━ 越8世至 友(字月梅,太宗20世孙,尊为紫金始祖)。

      太宗派紫金赵氏的迁徙路线是: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杭州——江西吉安——梅州——紫金(旧称永安)县蓝塘镇南山村——紫金县凤安镇凤民村、上义镇郊田村。

                    (文/赵国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