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考场最奇事:每次考试所作文章竟于前世全写好!

 书山采宝 2014-12-18

史上考场最奇事:每次考试所作文章竟于前世全写好!

本人老家是江西,说起江西,近代史比较出名的就是南昌起义,加上井冈山的名声,通常江西就会被赋予老革命根据地的美称。但除此之外,实际上江西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自古以来,江西读书风气极盛,“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明朝永乐二年,江西士子甚至包揽全科的前七名:状元曾棨、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第四名杨相、第五名王环、第六名王训、第七名王直,创造了千年科举考试的神话。根据《江西省人物志》等书统计,江西历代有姓名可查的状元56人(其中武状元7人),榜眼45人,探花40人,进士1万余人。科举考试选拔出了欧阳修、黄庭坚、王安石文天祥等一大批江南才俊。


   而在这些才俊之中,有一人具有传奇的人生经历,至今仍成为美谈,他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年)。黄庭坚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高中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黄庭坚性至孝,虽身居高位,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马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以“涤亲溺器”名列二十四孝之一。黄庭坚是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黄庭坚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

   但比较少人知道,他的成就其实是来源于其特别的天赋和书香门第之熏陶,黄庭坚祖父一辈同族兄弟共十三人,均以学问文章显名,其中有十人考中进士,时称“十龙及第”,名声远扬。黄庭坚的父亲黄庶也在宋仁宗庆历年间登进士第,虽一生仕宦不达,但为人守正不阿,这种品格对黄庭坚有很大的影响。

  黄庭坚是家中次子,据传满周岁时,家里人让黄庭坚“抓周”,在弓、矢、纸、笔等物件中,小庭坚一手拿起毛笔就不愿放下。幼年时,黄庭坚读书即能一目五行,读过几遍就能默诵,被乡人称作神童。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千里之才。中进士后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黄庭坚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开始名扬四海。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其前世实为一位洁身自好的才女,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下黄庭坚的前生今世所创造的史上考场最震撼之奇事:每次考试所作文章竟于前世全已经写好,且一字不差!
史上考场最奇事:每次考试所作文章竟于前世全写好!
黄庭坚(1045-1105年)

根据江西《修水县志》记载:相传黄山谷在中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的知州,就任时他才二十六岁。一日,午寐。

 

梦见走出州衙大门,径直来到某处村庄。见一个老妪站在某门外的供案前,手持香,口中喃喃自语,似呼某人。


 

黄庭坚趋前,见供桌上摆着一碗煮好的芹莱面,香味飘溢,黄不自觉地端起来便吃,吃完走回衙府。

 

醒来,梦境清晰,嘴留芹香,心中纳闷,但并不以为意。

 

次日,午寐。梦境重现,依旧齿颊留芹香。黄庭坚甚感讶异,起身出衙门,循着梦中道路行去。一路行来,道路的景致和梦中的情景一致。行至一处人家,此家门扉紧闭,黄庭坚叩门,一白发的老妪出来应门。

 

黄庭坚问,这两天是否有人在门外喊人吃面。


老妪回答说:“昨日是女儿的忌日,她生前非常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忌日,便供奉一碗芹菜面,呼喊她来食用!”


黄庭坚问:“你女儿去世多久了?”


老妪回答说:“已二十六年了!”

 

黄庭坚心想,自己不也正是二十六岁吗?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大骇。

 

于是更进一步问这婆婆,有关她女儿在生时的种种情形。


老妪说,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女儿在生时非常喜欢读书,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顺,但就是不肯嫁人,后来在二十六岁时,生了一场病死了,临终还告诉她说一定会回来看她!


为进一步解疑,黄庭坚进屋,老妪指着一个大木柜说,她女儿平生所看的书全锁在里头,只是不知锁匙放到哪里去了,所以一直无法打开。


黄庭坚一看,猛然想起一处,近前试看,果然找出钥匙。打开木柜,里面发现了许多文稿,细阅之下,大吃一惊:每次参加考试所写的文章,竟然全在这些文稿里,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黄已完全明了,老妪就是他前生的母亲,于是将老妪迎回州衙,奉养余年。


后来黄庭坚在衙州后园,建造一座亭园,亭中有他自己的刻像,并且自题石碑像赞曰:“似僧有发,似俗脱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清朝的袁枚,也在听闻这个故事后,在《随园诗话》中言: 谚云:“读书是前世事。”余幼时,家中无书,借得《文选》,见《长门赋》一篇,恍如读过,《离骚》亦然。方知谚语之非诬。毛俟园广文有句云:“名须没世称才好,书到今生读已迟。” 所以轮回并非没有,在来生若再度转世为人,常常能秉持前世优势,这种“延续”常被世人称为:天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