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考场最奇事:每次考试所作文章竟于前世全写好!本人老家是江西,说起江西,近代史比较出名的就是南昌起义,加上井冈山的名声,通常江西就会被赋予老革命根据地的美称。但除此之外,实际上江西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自古以来,江西读书风气极盛,“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明朝永乐二年,江西士子甚至包揽全科的前七名:状元曾棨、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第四名杨相、第五名王环、第六名王训、第七名王直,创造了千年科举考试的神话。根据《江西省人物志》等书统计,江西历代有姓名可查的状元56人(其中武状元7人),榜眼45人,探花40人,进士1万余人。科举考试选拔出了欧阳修、黄庭坚、王安石、文天祥等一大批江南才俊。
黄庭坚是家中次子,据传满周岁时,家里人让黄庭坚“抓周”,在弓、矢、纸、笔等物件中,小庭坚一手拿起毛笔就不愿放下。幼年时,黄庭坚读书即能一目五行,读过几遍就能默诵,被乡人称作神童。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千里之才。中进士后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黄庭坚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开始名扬四海。
根据江西《修水县志》记载:相传黄山谷在中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芜湖地方的知州,就任时他才二十六岁。一日,午寐。 梦见走出州衙大门,径直来到某处村庄。见一个老妪站在某门外的供案前,手持香,口中喃喃自语,似呼某人。 黄庭坚趋前,见供桌上摆着一碗煮好的芹莱面,香味飘溢,黄不自觉地端起来便吃,吃完走回衙府。 醒来,梦境清晰,嘴留芹香,心中纳闷,但并不以为意。 次日,午寐。梦境重现,依旧齿颊留芹香。黄庭坚甚感讶异,起身出衙门,循着梦中道路行去。一路行来,道路的景致和梦中的情景一致。行至一处人家,此家门扉紧闭,黄庭坚叩门,一白发的老妪出来应门。 黄庭坚问,这两天是否有人在门外喊人吃面。 老妪回答说:“昨日是女儿的忌日,她生前非常喜欢吃芹菜面,所以每年忌日,便供奉一碗芹菜面,呼喊她来食用!” 黄庭坚问:“你女儿去世多久了?” 老妪回答说:“已二十六年了!” 黄庭坚心想,自己不也正是二十六岁吗?昨天也正好是自己的生辰,大骇。 于是更进一步问这婆婆,有关她女儿在生时的种种情形。 老妪说,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女儿在生时非常喜欢读书,而且信佛茹素,非常孝顺,但就是不肯嫁人,后来在二十六岁时,生了一场病死了,临终还告诉她说一定会回来看她! 为进一步解疑,黄庭坚进屋,老妪指着一个大木柜说,她女儿平生所看的书全锁在里头,只是不知锁匙放到哪里去了,所以一直无法打开。 黄庭坚一看,猛然想起一处,近前试看,果然找出钥匙。打开木柜,里面发现了许多文稿,细阅之下,大吃一惊:每次参加考试所写的文章,竟然全在这些文稿里,而且一字不差。 至此,黄已完全明了,老妪就是他前生的母亲,于是将老妪迎回州衙,奉养余年。 后来黄庭坚在衙州后园,建造一座亭园,亭中有他自己的刻像,并且自题石碑像赞曰:“似僧有发,似俗脱尘;做梦中梦,悟身外身。” 清朝的袁枚,也在听闻这个故事后,在《随园诗话》中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