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理疗【便秘穴位】

 勿染尘埃 2014-12-19


网络材料 【 勿染】汇集

通便穴:天枢、大肠俞、足三里、丰隆、支沟、阳陵泉、照海、大敦、内庭。

 天枢穴: 天枢穴 Tiān shū(ST25),出《灵枢.骨度》。别名长溪,大肠募、谷门。属足阳明胃经。大肠之募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三指宽】。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第十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绕脐切痛,水肿,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以及肠道蛔虫症,肠梗阻,阑尾炎,细菌性痢疾,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

操作方法两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以食指、中指的指腹按压天枢穴,在刺激穴位的同时,向前挺出腹部并缓慢吸气,然后上身缓慢向前倾呼气,反复做5次。两腿并拢坐于椅上,按压天枢穴,左腿尽量向上抬,然后收回,换右腿上抬、收回为1次。反复做5次。

      
大肠俞穴大肠俞穴人体穴位,归足太阳膀胱经。取穴方法:该穴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疾病:腹胀,泄泻,便秘
,腰痛。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四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腰神经皮支,深层为腰丛。
基本操作:这些穴位均可采用双侧指压法,按住这些穴位点有酸胀感,保持按压几分钟。腰腿痛者可以选择大口径的火罐,穴位拔罐10至15分钟。
 
 

 

足三里穴: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具体操作: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简便易行,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二是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以上两法只要使用其一,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丰隆穴:丰隆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丰隆穴位于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是足阳明胃经的络穴,亦是化痰要穴,主治一切痰病。丰隆穴在趾长伸肌外侧和腓骨短肌之间;有胫前动脉分支;当腓浅神经处。主治:头痛、眩晕,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癫狂,下肢痿痹。现代常用于治疗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支气管炎、腓肠肌痉挛、肥胖症等。丰隆穴位置配阴陵泉、商丘、足三里治疗痰湿诸症;配肺俞、尺泽治疗咳嗽痰多, 配照海、陶道,有涤痰醒神的作用,主治癫痫。
取穴方法:

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这个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1到3分钟。穴位一般比周围要敏感,按摩丰隆穴时会有轻微疼痛感。

 

 
 支沟穴:支沟穴 Zhigouxue (SJ6),中医腧穴。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2)手少阳五输穴之经(火)穴。定位取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伸臂俯掌,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处取穴。主治病症:头痛,耳鸣,耳聋,中耳炎;目赤,目痛,暴喑,咽肿,热病,瘰疬;咳引胁痛,胸膈满闷,卒心痛,逆气;便秘,呕吐,泄泻;经闭,产后血晕,乳汁不足;胁肋痛,肩臂腰背酸痛,落枕,手指震颤,腕臂无力;缠腰火丹,丹毒。
基本操作:直刺0.5-1寸;可灸。治大便秘结,支沟,照海习惯性便秘,支沟,足三里,大横透天枢。 
 

阳陵泉穴阳陵泉,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阳陵泉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筋之会穴。 位置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 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膝关节炎,小儿舞蹈病等。
基本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刺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深刺可透阴陵泉,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放散。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配环跳、风市、委中、悬钟,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 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阴陵泉中脘,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照海穴:照海穴是八脉交会穴,通阴蹻,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现代常用于治疗尿道炎、肾炎、神经衰弱、癫痫、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配列缺主治咽喉肿痛;配中极、三阴交主治癃闭;配肾俞、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
基本操作:热则点刺出血,寒则补之灸之。直刺0.5-1寸。
 
 
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人体大敦穴位于足大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主治: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小腹痛。目眩、腹痛、肌肋痛、冷感症
 基本操作: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可灸。
按摩法治疗:缓解焦躁情绪的穴位及指压法: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脚拇趾是一般所说“肝经”的起始处,肝经由此到生殖器、肝脏、脑、眼等依序。因此指压“大敦”的话,能是头脑清晰、眼睛明亮。指压时强压7-8秒钟,才慢慢吐气,每日就寝前重复10此左右。指压大敦有速效性。因此迟醒的早上,不妨在床上加以指压。 
 
 内庭穴:内庭穴,ST44 Nèi tíng,是足阳明胃经荥穴,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主治:齿痛,咽喉肿病,口歪,鼻衄,胃病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热病,足背肿痛。近人报道还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急慢性肠炎,肠疝痛,脚气。定位:足背第2、第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齿龈炎、扁桃体炎、趾跖关节痛等。配合谷主治牙龈肿痛; 配太冲、曲池、大椎等主治热病
基本操作:按摩脚背内庭穴治口臭。内庭穴在脚背,在第二趾根部,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荥穴可以说是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多按内庭穴,每天早晚用大拇指点揉100次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