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招巧避赏识“陷阱”

 长沙7喜 2014-12-19

          七招巧避赏识“陷阱”

                                                                            琪琪爸(茄子老师)

 

前不久,好几位同仁在一起交流赏识教育的不同体会,在谈到“把孩子的缺点赏识成优点”这一论点时,有一位同仁大声质疑:如果孩子真的犯了错误,还要赏识他?真是奇谈怪论!他说:“我们要赏识孩子的努力行为,因为这是一种正面的肯定,能给孩子注入正能量。如果孩子做错了,也给赏识,那岂不是黑白颠倒,混淆是非了?”

他说的很有道理,另外还有一种现象,如果孩子根本没有“实际”努力的行为,凭着运气,就像摸彩票一样中了一个头奖,或者孩子挪用别人的功劳,而获取重重的赏识,那也是用错了赏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孩子会不自觉地建立钻营取巧的价值观。

如果孩子经过艰辛的努力,理应获得认可和赏识,他们也会倍加珍惜的,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要持续地跟踪孩子,恰当的时候,重点赏识孩子,让孩子脱颖而出。

 

那作为家长该如何规避日常的赏识“陷阱”呢?我总结出以下七项“赏识”基本原则,也称七招术:

“七分赏识”原则:赏识也需要掌握好“度”,赏识过头其实就是溺爱,容易助长孩子“小皇帝”“小霸王”的个性,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是非不分、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点亮进步”原则:多赏识孩子的进步,包括孩子成长过程中各方面的进步,哪怕只是取得了小小的进步,我们要敏锐地察觉到,然后通过赏识帮孩子点亮,孩子沿着明灯前进,会更加充满自信。在作文课上,我经常会重点点评某几位学生写的好作文,因为我从作文里看到了他们的点滴进步,我要帮助点亮,让孩子充满成就感,这就是赏识。

“放大优点”原则:只要认真寻找,我们从每个孩子身上都能找到优点,这些优点可能看起来还微不足道,只要找到了,就可以经常性地放大处理,孩子一旦得到鼓励和肯定,他一定会自觉地继续放大这些优点,甚至会融入孩子的个性特征,比如善良、乐于助人、懂得分享等等。

“赏识靠前”原则:我们要批评孩子的时候,可以采取迂回战术,先赏识孩子的某些优点,再拐弯抹角地帮助孩子分析不足,进而指导孩子如何改进。像上面案例中,孩子写作文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错别字呢?为什么一到数学考试就那么粗心呢?就可以采取这种原则。孩子不仅容易接受,而且不会伤及信心和自信心。

“及时赏识”原则:随时随地赏识,容易使孩子强化身上的优点,巩固已取得的进步成绩,其效果往往比较好。我在作文课堂上经常会对某一位同学的小小创意给予赏识和鼓励,使他们敢于想象,敢于大胆创意,如果畏首畏尾,肯定写不出创意的文字。

“赏识忽略”原则:为了使赏识效果最大化,就需要忽略一些缺点,我想这就是赏识专家们所说的“把孩子的缺点看成优点”的真实含义吧,其实准确的讲,并不是把缺点看成了优点,而是暂时忽略孩子的缺点,我们相信孩子会自觉地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或者是选择其他时机帮助孩子辨析和改正这些缺点,而不要和赏识同时进行。

“赏识疲劳”原则:赏识过频过简单,容易使赏识廉价化,达不到最佳效果。所以为了使赏识过于疲劳,还要掌握赏识的节奏和赏识内容的丰富化。

如果我们把“赏识”中的“识”替换成“实”,那就更容易理解了。只要孩子在正确的方向上真正努力了,甭管是否取得成绩,其实都值得赏识,但要掌握好一个度,规避一些陷阱,以获取更大的成长正收益。

一起努力吧,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