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王夫差剑回归故里

 苏迷 2014-12-19
苏博馆藏吴越青铜兵器特展今起开展
吴王夫差剑回归故里
吴王夫差剑
  春秋晚期的错金三钩纹戈
战国的甲胄
  本报讯(记者 张丫 摄影 王建中)“吴钩重辉——苏州博物馆藏吴越青铜兵器特展”今起在苏博特展厅举行。在昨天下午的预展上,“吴越争辉”、“耕战并举”、“礼乐化民”、“金戈铁马”四大主题、140件(组)吴越地区出土文物震撼登场,尤其是被称为“吴老大”的吴王夫差剑回归故里首次展出,让观众叹为观止。据悉,特展结束后,吴王夫差剑将永久藏于苏州。苏州作为吴文化的中心,首次有了吴国国王的文物,苏州博物馆成为全国拥有吴越带铭文剑数量最多的博物馆。
  在历史上,吴人尚武,“好剑轻死”,干将、莫邪、鱼肠、湛卢诸剑皆是当世盛名之宝器。吴国兵器向以工艺精湛,品质优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吴钩声名最著。但让人惋惜的是,此前吴国有铭兵器出土报道不下百余件,但皆与苏州无缘。2014年初,苏州博物馆征集到包括吴王夫差剑在内的台湾古越阁王氏伉俪所藏58件吴越青铜兵器精品,这次征集不但弥补了苏州博物馆缺少吴国王室文物的缺憾,更完成了几代苏州文博人的夙愿。这些吴国兵器品相有精有破,吴王夫差剑最为精美,它被王氏夫妇趣称为“吴老大”,其精美程度居已知吴王剑之首,此次回归故里并首次展出,也让父老乡亲一睹家乡宝器吴钩的盛名。
  据介绍,“古越阁”主王振华、王淑华夫妇祖籍浙江,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广泛收集与研究吴越青铜器,虽以古越为名,所集却并不囿于越国,而是吴越兼收,内中包括吴国兵器精品多件,“古越阁”藏品先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引起了学界和收藏界的高度关注。
  本次特展是继“藏礼于器 吉金重光——陕西宝鸡出土青铜器珍品展”、“择厥吉金 自作御器——吴国王室青铜器展”、“金玉华年——陕西韩城出土周代芮国文物珍品展”之后,苏州博物馆举办的第四个反映两周文明的重要特展。展览的文物中除了吴越青铜剑,还有戈、矛、钺、斧、承、承弓器、弩机等吴越时期的青铜兵器。让人意外的是,展览现场还展出了吴越时期的玉器以及配饰。苏州博物馆陈列部、特展形式设计王振介绍说,吴人尚武好争战,但同时也观礼、尚礼。玉是人等级身份的象征,所以展出玉器、配饰等其他文物,不仅让更多观众了解“吴越铸剑”的传承源流,知晓吴越地区青铜铸造工艺之高超,同时让后人一窥吴越两国历史文明之昌盛。
  展览将持续到2015年3月1日结束。

  ■延伸阅读
  揭秘夫差剑“回家”之路
  唐代李贺有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古人眼里,吴钩即为优良兵器的代表。吴王夫差剑作为吴钩精品,目前带铭文已知存世的只有9把,其中铸造工艺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就是亮相苏博的这把,它历经千年游历终于回到家乡苏州,将永久入藏苏州博物馆。

  隔着玻璃看“寒光闪闪”

  作为大名鼎鼎的吴国君主,吴王夫差在历史上的记载和传说故事颇为丰富。他在公元前473年战败自杀,国家随之灭亡,象征着权力的吴王夫差剑也散落民间。据苏州博物馆馆长助理、考古学博士程义介绍,吴王夫差剑现存21把,国内存有19件,流失国外的还两件。大多数都是考古出土的,都非常残破。但回归苏州、入藏苏博的这种吴王夫差剑,却保存完好,且十分精美。不仅造型漂亮,在剑身约三分之一处有一个收腰,铭文部分、剑柄部分都很完整。这把剑长58.3厘米,身宽5厘米,剑身宽厚,形状从握剑的剑首开始,先窄后宽再窄,再到剑锋更加明显,刃锋极为犀利。尽管过去了2400多年,剑身也有了蓝色薄锈,透过玻璃依然能感受到寒光闪闪。
  这把吴王夫差剑有着多处独特的地方。据苏州博物馆陈列部特展形式设计王振介绍说,这种青铜剑比同时期一般的青铜剑要长,了解剑的历史发展可以知晓,剑之所用,一寸长则一寸强。吴王夫差剑更彰显出君主所携的霸气与威严。“吴王夫差剑的精美与价值体现在哪里?它有三绝,一是剑首同心圆,二是菱形暗格纹,三是剑身是双色剑。”剑身近格处还铸的铭文两行十字:“攻敔(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表明为吴王夫差所有的王室身份。

  与日本收藏家“夺宝”

  今年的5月份,苏州博物馆征集到台湾古越阁王振华、王淑华夫妇所藏的58件(组)吴越青铜兵器精品,58(组)件中27件(组)为有偿征集,另有31件(组)王氏夫妇捐赠,转让价为4250万元,其中最为重要、价值最高的就是这把吴王夫差剑。
  王氏夫妇如何获得此剑?据王淑华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这把宝剑在香港市场上出现,立即引起了他们夫妇的注意,没想到已经有日本的收藏家出资购买了。据她说,日本高中的教科书中有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日本人对此也颇有兴趣。王氏夫妇就多次与日本藏家谈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对他们说,这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物,不能流落异国他乡。”最后花大笔价钱终于从日本藏家手里“夺”回了宝贝。
  1991年初,上海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吴越青铜器座谈会,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把吴王夫差剑列为重大文物发现,当时就座的还有日本、美国、英国等专家,引起学术界的震撼。据程义介绍,著名的青铜器专家李学勤、俞伟超、马承源等学者,均曾鉴赏并撰文考证过这把宝剑。在苏博征集这批文物前,又邀请了国家鉴定委员会李学勤、朱凤瀚和吴镇烽三位专家赴香港对这批文物进行鉴定,58件(组)的所有文物都确定为真品无疑。
  经历了“夺宝”之后,王氏夫妇倍加珍视这些文物。她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好好安顿这批青铜器,不要让它再流散了。“山东画报社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中国珍贵文物蒙难史》,就记录了中国许多珍贵文物流散海外,以及战乱时期的颠沛流离。我想这种事情在我们能够控制的情况之下不要再发生了,毕竟收藏文物我们只是暂时的保管者而已,但是得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句点。”

  为何捐给苏州博物馆

  近几年来,吴文化遗存在苏州虽时有发现,但有铭青铜器却总与苏州无缘。吴国有铭文的青铜器极为稀少,自宋代以来也不过百余件。“征集吴国有铭铜器被列入苏州博物馆征集计划的首要任务。”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说,台湾古越阁王氏夫妇为古代兵器的收藏大家,藏有多件吴国精品兵器,尤其是“吴老大”吴王夫差剑,其所藏吴越兵器的品质之高、数量之多令学术界和收藏界为之震惊。
  “这把吴王夫差剑曾于90年代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过,首次亮相内陆,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程义介绍说,机缘巧合王氏夫妇后来多次来苏州,与苏博成了朋友,往来多年。直到2013年,王振华年满60周岁,在与苏博相识六、七年之后,王氏夫妇终于开口愿意出让这批藏品。“当时不仅只有我们苏州博物馆想征集这批宝物,包括无锡博物院在内有多家机构参与‘竞争’,其中还有一个至今也不知道身份的神秘藏家,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程义说,从2013年四、五月份开始准备,
  到六月份达成初步协议,吴文化研究专家论证会等各种会议举行多次,专家们都认为值得收藏。2013年8月17日到21日,国家鉴定委员会以李学勤为组长的七人小组飞赴香港,开始了正式的鉴定工作。经过李学勤、朱凤瀚、吴镇烽几位专家的鉴定,除吴王光剑和越王伯侯剑有疑义外,其他58件(组)文物都是真品,是研究吴越历史的关键物证,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建议苏州博物馆征集。令人振奋的鉴定结果出来之后,又经过三天的谈判,最终确定了征集内容。这批文物征集部分共计27件(组),王氏夫妇同时捐赠31件(组),合计58件(组),转让价为4250万元。
  王淑华说,“苏州是一个非常祥和的城市,城市发展与文化又结合得
  相当紧密,很有心地想发扬古文化,
  尤其吴越青铜器这一块,姑苏古城当然是当仁不让的。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归属。”
  “一个博物馆至少要有10件镇馆之宝,而吴王夫差剑肯定是镇馆之宝的级别,因为它对于苏州人来说太重要了。”谈起这次征集,程义颇为感慨地说,苏州是春秋时期吴国晚期的都城,阖闾以后的两代都城都是在苏州,也是吴国最繁盛的时期。自此所有跟吴有关的,比如吴郡、吴中等,都和苏州有关,苏州人也自称吴人。苏州博物馆是展示苏州本地吴文化的代表,非常遗憾的是没有一件东西上面有吴这个字,而吴王夫差剑上有:“攻吴王夫差”,“苏州第一次拥有了带‘吴’字的文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