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P2P网贷行业的第一个寒冬以及2015年走向预测

 haosunzhe 2014-12-20

P2P观察【原创】栏目欢迎投稿。投稿邮箱:2811366384@qq.com。可以在文末附带作者简介。品牌合作请添加私人微信:p2p007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郝烨授权P2P观察微信公号(id:p2pguancha)发表,转载需著名原作者及出处。P2P观察登载文章内容仅传递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投资。


继10月份P2P问题平台38家刷新纪录仅仅一个月之后,11月份P2P问题平台再次刷新记录达39家。这其中不免存在诈骗跑路平台,但如果大家细下心来会发现,绝大多数平台都是因为经营不善而导致了提现困难,随着中国实体经济的下滑,对小额借款企业或个人的风险把控能力已经成为了平台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跑路或者集资诈骗,它是一个全面性的问题,它是每一个P2P平台都要面临的严峻问题。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11月问题平台39家,24家是提现困难,12家跑路或诈骗,3家停运。很多跑路的平台也是实在经营不下去了,真正诈骗的能有几家?大部分还是因为经营问题。另一方面,11月问题平台待还本息共计5.8亿,而中国P2P行业贷款余额总共才900多亿,有人会说占比不是才0.6%嘛,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可是这仅仅是一个月的数据,如果11月份按照年化计算呢?问题平台待还本金占行业贷款余额的7.2%,涉及金额超70个亿。结合这两方面来看,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平台在运作中出现问题,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借款项目在风控不力造成的结果,致使到期时无法兑付最终影响客户提现。


未来无论中国经济是继续下行亦或是低位徘徊,金融行业信贷不良率势必继续攀升,而信贷边缘化的小微企业所受到的冲击会更加明显,P2P致力于为小微企业或个人提供借款,未来小微信贷的不良率会像达摩斯之剑一样悬在P2P行业的头上,下文总结了P2P行业常见的风控手法以及笔者认为存在的缺陷与漏洞,愿与大家探讨。


风控一:有房产提供抵押。


很多人都觉得有个房产抵押品就觉得相当安全了,这本身是非常错误的理解,包括很多风控人员也是这么认为,这确实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先跟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一个人在二三线城市买了一套房,勤劳工作还贷款一年后发现房价跌了30%,现在他有两个选择,一:当地房价几近拦腰斩,影响发展影响就业,工资都可能下调的情况下继续勤劳的还房贷。二:跟银行说房贷还不起了,您收回吧,银行目瞪口呆的拿着砖头资产赶紧找接盘的去,而这个人稍微变通一下就能以当前市价再买一套,对于很多人来说,这辈子贷款唯一要做的就是买房,以后也没什么事求着银行,得罪就得罪了。这也就解释了之前发生的大量贷款买房者拒还房贷事件,我们不讨论中国的房价到底是高是低,但当你上网看到祖国形势一片大好的同时,顺便你也能发现我国二三线房价是如何剧烈波动的,试问一个都无法保值的抵押品怎么保证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回看一线城市是不是安全一点呢?假如我们建立在完全保值的基础上,如果借款企业或个人违约,是要经过很多环节抵押品才能将抵押物变现,我们不考虑先刑后民、抵押不过租赁、产权纠纷等问题,在一线城市单就弱势群体居住和维稳两个问题,法院就不好执行。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对八十岁的恩爱老夫妻像过去二十年一样快乐的住在儿子的家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希望安享晚年,这时一页法院判决书像晴天霹雳一样告诉这对年迈的老夫妻他们住了二十多年的房子要被强制执行了,这时…….(此处省略200字)。


所以说一个抵押品不是说执行就能执行的,中间出岔子的环节可能有很多,即便我们依然不去考虑这些环节,过程中的各项税费也是高得惊人。诉讼费占1%、执行费1%、拍卖费5%、营业税及附加5.6%、土地增值税5%、企业所得税25%,加在一起超过40%,再算上从起诉到能拿到房产变现款项所需要的一至两年时间,这就又解释了为什么抵押品要五折以下的原因。而且P2P平台还面临多投资主体对单一借款主体、中间环节过多、诉讼主体不清晰等问题,单有房产抵押,远没有想象中的安全。


风控二:担保公司或小贷公司等第三方公司提供担保。


与其说是让三方公司担保,倒不如说现在都是三方公司拿项目让P2P平台审核,审核通过了直接发布项目募集资金。真正能做到P2P平台自己收集企业借款信息,平台先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了让担保公司担保的,笔者确实没听过几家。前不久的天津前海租赁涉嫌骗贷2500万就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天津前海融资租赁私自将部分投资款转投,致不少项目违约,涉及两家平台将近1000名投资者,共计金额2500万,虽然前海租赁声称至今也未给投资者一个明确的答复。我们回过头再看与P2P平台合作最为紧密的担保公司,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通过主管部门年检的担保公司约为2013年末的半数,相当一部分P2P平台合作的担保公司根本没有主管部门授予的融资担保资质,仅是名称上有个担保字样而已,与这样的担保公司合作结果可想而知。天津前海租赁的类似事件可能不是第一次,但一定不会是最后一次,我们如何审核第三方的资质,将会是P2P平台一个要考虑的问题。



风控三:设立风险保证金。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现在有很多知名平台依然还在用风险保证金制度,一般计提的保证金比例为2%,如果项目无法到期还款,由计提出的风险保证金先行赔付。这个制度看似和银行的风险准备金很像,而且银行计提的只有1%,天哪,比银行整整安全了一倍,突然有一种P2P比银行风控还严格的感觉,那么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一般P2P平台计提风险准备金的方法是每一笔贷款业务提取该笔业务贷款总额的2%作为风险准备金。银行的做法比较复杂,首先提取一般准备金1%。之后提取专项准备金,专项准备金分为四等级,关注提2%,次级提25%,可疑提50%,损失提100%。假如说现在有100亿的项目,正常的80亿,关注的10亿,次级的4亿,可疑的4亿,损失的2亿。银行提取了多少呢?100亿*1%+10亿*2%+4亿*25%+4亿*50%+2亿*100%=6.2亿,这还不算银行要求150%的拨备覆盖率而需要准备的特种准备金。一般的P2P平台呢?100亿*2%=2亿。简单来讲,银行提取的风险准备金更像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项目很难直接从正常变成损失,它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银行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做出相应的变化,项目出问题的多了,风险准备金也会随之变多,项目出问题的少了,风险准备金也会随之减少。这个是不是要比硬邦邦的2%强上不少呢?再一个,现在已经上市的银行公布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贷不良率大都在2%以上,这也就意味着,P2P是在假设自身做小微贷款的不良率低于银行做小微贷的不良率。为什么他会这么假设呢?难道P2P平台有什么独特的手法?莫非是征信以及大数据分析?


风控四:通过征信以及大数据分析建立风控模型。


这个风控手段最美,美的都有点浮夸。虽然现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数据还没有对接,但并不妨碍很多P2P平台拿这个做宣传,拿这个作为P2P行业跨向新纪元的钥匙。下面我们来简单的分析一下,中国的征信系统截至去年年底收录自然人8.3亿,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将近2000万户,包含了以基本信息及银行信贷为核心的数据,还包括社保、公积金、环保、欠税、民事裁决与执行等信息,看似数据量相当充实,但是仅凭借这些信息就能确定这个人到底是否可以借款以及借款多少了吗?目前光P2P平台就还包括了手机清单、收入证明、家属身份信息、驾照、房产等34项信息,征信系统本身也只能满足现在P2P需求的一部分而已。甚至连征信中心的一位负责人都公开表示:你不能通过征信信息就给别人放款,关键还是需要自己做好风控。


当然,现在有很多人也在说大数据,我认为理想状态是可以达到的,大规模获取海量数据,然后加以分析,再结合央行征信,可以精准的判断出一个借款主体的资金用途和还款能力,想想真是,做梦也会笑啊。但是梦想就像泡沫,一戳就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问题要亟待解决。第一:如何获取数据?理想中的P2P大数据征信是多维度非相关数据,我们需要用户社会学基本数据信息、现金流信息、行为偏好、信息偏好、人际网、迁徒特征、消费场所信息。打一个比方,在线下做风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问借款人的邻居对借款人的印象如何,无论邻居说“他是一个勤劳朴实人”亦或是“他天天出去打牌”这些信息对信贷审核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到了线上我们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获取到我们想要的数据呢?第二:我们如何分析这些数据?目前,有复杂数据积累并且已经具备大数据分析基础的公司只有百度和阿里两家,同时这两家公司都在至少五年前就开始投入大量资源探索大数据业务。五年后的今天这两家公司数据分析到达如何地步了呢?百度公司每天净增数据量1PB,说的通俗易懂一点就是每天百度净增数据大约4千亿页文本的样子,但这其中99%都是无效数据,如何筛选出有效数据目前还是一个无法攻克的难关。回看阿里呢?数据使用率5%,依然是大量无效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也是一筹莫展。也就是说大数据的第一个关卡就剩两家公司了,第二道关卡可能要卡很多年。好了,现在我已经感受到有人在心中默念美国最大的P2P平台lending club了,那么我就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线上风控的。


首先用户在平台上申请借款,lending club在得到用户许可的情况下从experian/trans union/equifax三家大征信局获得用户的信用评分,不同分数有不同额度,也承受不同成本。审核通过后webBank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再转让给lending club,最后在转让给投资者。最重要的是,lending club与foliofn合作,推出了线上债券交易平台,当有用户逾期时,可以将债权在该平台上转让,专业投资者会在上面进行债券购买,数据显示,逾期16天以内的债权能在10%左右的折扣下出售,逾期16~30天的债权能在30%左右的折扣率成交。lending club有三个核心元素,第一:200年完善的征信体系。第二:非标准资产能够有效证券化。第三,有长期的历史数据对风险水平进行定价。以上三点目前中国还不具备。综上所述,中国目前还不能依靠征信或者大数据解决信贷审核问题,就好像袁隆平老师杂交水稻一样,先试几年,抗虫害够硬、对环境没有破坏、确定能够大幅增产了,再大面积推广。未来即便征信系统对接完毕了,我也希望P2P平台能够以审慎的原则对待它,别上来就临床治疗,会出人命的。


最后我总结一下,当前P2P对于金融本身来说没有实质性创新,几乎还都是借贷双方进行匹配,平台进行审核,它只是利用用互联网去做了金融的事情。在行业发展初期确实存在大量骗子平台,造成了投资者不少损失,但随着经营成本及难度的不断升高,骗子本身也会考量它会吸取多少资金以及承担多少风险,目前很多问题平台最初可能也都是抱着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心态去经营的,但是最后发现很多借款项目因为风控不力造成了严重损失的时候可能已经无力回天了。未来无论中国经济是继续下行抑或是低位徘徊,金融行业不良率势必将继续攀升,而边缘化的小微企业更是如此,大多数平台也会因此陷入代偿或流动性危机中。这或许是P2P行业面临的第一个寒冬。


正视项目风险是未来所有P2P平台都要面对的问题,既然P2P平台化身为一座桥梁,承接了中国老百姓与嗷嗷待哺的小微企业。那么,P2P平台既然有能力将老百姓的血汗钱输送到小微企业去,一定,也必须有能力将老百姓的血汗钱运回来。


笔者顺便在此对P2P行业2015年的走向做一个大胆预测。


一:越来越多的P2P平台会因为风控不力陷入代偿或流动性危机中。现在依然有很多宣称自己的违约率不到0.5%,我看到这些数据不免为之一笑,一个平台刚成立没多长时间当然没有什么不良率,这些风险都会后置的。P2P平台不经过几年的经营周期是无法说明自己的不良率到底是多少,目前大量小有名气的P2P平台都在2013年左右成立,算上这两年的经济趋势,2015年有很可能成为爆发危机的一个时间节点,而此轮因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所引发的危机才会是P2P行业的第一个寒冬。


二:未来P2P行业在我国会更大力度的得到支持。不仅仅是专家及大众层面的支持,在政府层面也会得到更大力度支持,因为P2P是中国开启利率市场化的急先锋。虽然银行有了破产法案,但是就像上文说的,袁隆平老师研制出了杂交水稻也不会上来就市场化,一定要先有试验田,在一个可控范围内,这里出问题了修修这里,那里出问题了补补那里,弄的差不多了再观察观察,确认没什么问题了再市场化。而现在,P2P就是利率市场化试验田。


三:明年P2P的发展更多地依靠产品的创新、风控的创新。P2P之所以现在这般受追捧,一是因为概念新颖,二是因为在中国过去几十年金融压抑所造成的结果。而现在P2P远没有被大众所接受,内部又进行着惨烈的斗争,原因我总结了四点:监管不明、风控不力、舆论不佳、信誉缺失,有些问题平台无法改变,而有些问题平台自身通过产品创新以及风控创新是可以改变的,最起码笔者想过几点创新方法还都是可行的。


P2P观察战略合作平台:私房钱

点击阅读原文,享新手专属福利:年化收益18+18%,100元起投,9倍余额宝收益,你,值得拥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