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地图(16):保留爱的空间

 大漠胡杨968 2014-12-21

心灵成长·传递正能量

欢迎关注NLP心灵治疗师微信号:nlpxinling

 

保留爱的空间

 

无视别人独立性最极端的例子是自恋。明显自恋的人,无法理解他们的子女、配偶与朋友都有自己的情绪。我在跟一个精神分裂病人的父母会谈时,初次了解自恋是怎么回事。姑且称之为苏珊,她当时三十一岁,从十八岁开始曾多次企图自杀,此后十三年间一直是各医院与精神疗养院的常客。多亏以前各心理医师的悉心照顾,她的病情已有起色。

我接手那几个月,她正渐渐学会相信别人,并且有了分辨些人值得信赖的能力,她能接受自己罹患精神分裂的事实,培养面对疾病的自律,尊重自己,照顾自己而不依赖别人。由于苏珊进步神速,我认为他不久就可以出院,独立生活。

 

无视别人独立性最极端的例子是自恋。

 

就在这时,我会见了她的双亲,一对五十来岁,谈吐高雅的富裕夫妇。我很高兴的说明苏珊的进步,并详细解释我感到乐观的原因,不料苏珊的母亲随即哭了起来。起初我以为那是快乐的眼泪,但她脸上的表情明显的极为哀戚,最后我只好问:我不明白,夫人,我告诉你们的都是好消息,你们为什么难过呢?

她说:我当然难过,想到苏珊受苦,教我怎能不流泪?

我不厌其烦的解释,尽管苏珊确实在患病期间受了很多苦,但她也从中学会很多,眼看着就要脱离苦海。照我判断,她未来不至于比别的成年人更痛苦。事实上,她在与精神分裂对抗中学得的智慧,或许能使她以后少受很多苦。但她的母亲仍默默抽泣。

我说:过去十三年来你一定跟苏珊的各个心理咨询师谈过很多次,相信这次是最乐观的一次。你难过之余,难道不觉得高兴吗?

她泪眼汪汪地说:我只想到苏珊的日子过得那么苦。

我说:有没有任何事能使你为苏珊高兴呢?

她依旧哀哭到:可怜的苏珊,一辈子都在受苦。

 

自恋的母亲

 

我忽然顿悟,这位母亲不是为苏珊流泪,而是为自己流泪,她为自己受的苦在伤心。但我们谈论的主题是苏珊,不是她,她只她假借苏珊的名义发泄自己的伤痛。我起初不懂她怎么能这么做,接着我想通了,因为她根本无法区分自己跟苏珊的不同,她也以为她感觉的事苏珊都会感觉到,苏珊成了她表达自己感觉的工具。她这么做既不是故意,也没有怀着任何恶意,在情绪上,她一点也不觉得苏珊跟她有什么不一样。苏珊就是她。她不把苏珊(或任何人)当作一个拥有独立生命的独立个体。在知性层次上,她知道别人跟她是不同的,但是在更基本的层次上,她根本不觉得有别人的存在。在内心深处,全世界只有她,全世界就等于只有她一个人。

 

我从后来的经验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母亲,往往都是严重的自恋狂。倒不是说孩子精神分裂,母亲就一定自恋,或母亲自恋,孩子就一定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症本身极为复杂,跟遗传和环境都有关系,但母亲自恋带给苏珊的困惑不难想见,若能目击自恋的母亲和子女相处的情形,更有助于了解这种困惑。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母亲,往往都是严重的自恋狂。

 

例如有一天下午,母亲正在自艾自怜时,苏珊上美术课得了一个甲,带回家给母亲看。她正兴高采烈的当儿,母亲可能说:苏珊,快去睡觉,你上学不该搞得这么疲倦。现在的教育制度真是糟糕,根本不照顾小孩子嘛。另一方面,有天母亲正在高兴的时候,苏珊可能因为在校车上被几名男生欺侮,回家来哭泣,母亲却可能说:琼斯先生校车开得真好。他对你们这些小孩子打打闹闹这么有耐心,我有你圣诞节该送他一件小礼物才对。

 

自恋的人无视于别人的存在,只把他们都当做自我的延伸,所以他们没有神入empathy)的能力,亦即设身处地体会别人感觉的能力。自恋的父母不能深入之下,往往不能对子女的情绪作出适当的反应,也无法认知或肯定孩子的感觉。这种处境下,孩子成年后在认知、接受与处理自己的感觉上,发生严重困难,也就不足为怪了。

 

大多数为人父母者,虽不见得像苏珊的母亲那么自恋,却也多多少少会忽视自己子女的独特性。父母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或对孩子说:你就跟你的吉姆叔叔一个样儿,好像孩子只是一件遗传基因的复制品,殊不知两个人基因新的组合,一定会造出跟父母或任何祖先截然不同的新生命。运动家父亲逼爱看书的儿子上足球场,学富五车的父母逼外向好动的儿子啃书,使下一代心中充满不必要的罪恶感与迷惑。

 

两个人基因新的组合,一定会造出跟父母或任何祖先截然不同的新生命。

 

一位将军夫人抱怨十七岁的女儿说:莎莉一回家就关在房里写感伤的诗句。大夫,这太病态了,她也不肯参加派对,我担心她有病。跟莎莉面谈后,我发现她是个活泼而讨人喜欢的女孩,在校名列前茅,人缘也非常好。我告诉她的父母,莎莉完全没有问题,倒是她们自己该放松压力,不要逼莎莉变得跟自己一模一样。他们若要找一个肯把莎莉的独立独行说成病态的心理咨询师,只有另请高明。

 

尊重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经常抱怨,他们所受的管教并非出于真正的关怀,而是唯恐败坏父母的名声。

几年前,一名少年说:我父母成天盯着我的头发,他们说不出头发有什么坏处,他们只是不愿意让人看到他们的儿子蓄长发。他们其实根本不在乎我,他们只怕别人对他们有坏印象。青少年这种怨言往往与事实相符,父母不能体会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子女当做自我的延伸,跟他们的昂贵衣饰、修剪整齐的草坪、擦得晶亮的汽车一样,代表他们的社会地位。诗人纪伯伦一节谈论育儿的诗,对于这种形势上虽较温和,破坏力却一样庞大,而且普遍存在父母自恋情结,有精到的批评:

 

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产生的儿女。

他们经由你出生,但不是从你而来,

虽然在你身旁,却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蔽护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你的梦中也无法修企及的明天。

你要向他们学习,而不是使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在昨日留连。

你是弓,儿女是从发射而出活生生的箭。

弓箭手望着永恒之路上的箭靶,它会施全力

将你拉开,使它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欣喜的在弓箭手手中屈伸吧!

因为它爱飞翔的箭,也爱稳定的弓。

 

一般人似乎都很难充分接受自己身边的人的独立性,这不但对他们的亲职任务,也对包括婚姻在内的所有亲密关系,都构成困挠。不久前,我在一场婚姻治疗团体治疗中,亲耳听见一名成员说,妻子的目的与功能就是整理家务和做饭给他吃。这种公然的男性沙文主义令我惊讶不已,我以为让团体中其他成员发表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或许能让他领会到自己观念有误。

 

更令我意外的是,另外竟还有六个人,男女都包括在内,对配偶目的与功能的定义,都与他大同小异。他们都以自己为中心界定丈夫或妻子的存在价值,完钱没有考虑到对方是个独立的个体,除了婚姻还有自己的命运。我情不自禁地说:我的天,难怪你们的婚姻都有问题。除非你们认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命运,并且有待追寻,否则总是就会继续存在。团体中的人不但觉得被苛责,也觉得很困惑。他们挑战地质问我,我觉得我的妻子对家庭有什么目的和功能。我回答说:莉莉的目的与功能是尽她所能的成长,不为我个人的利益,而不为了她自己和上帝的荣耀。但他们仍然无法理解这种观念。

 

在亲密关系中保持独立的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但它在政治舞台上得到远超过婚姻关系之中的注意。例如纯粹共产主义的哲学观,与上段提及的婚姻观就颇为类似,换言之,个人存在的目的与功能只是为家庭、团体或社会服务。小我必须为大我牺牲,个人的命运不足为道。相对的,纯粹的资本主义却一味强调个人,即使牺牲家庭、团体、社会,也在所不惜。孤儿寡妇挨饿不足惜,企业家照样享受争名夺利的成果。任何思维周详的人都能轻易的看出。这两种各走极端的手段都解决不了人际关系中独立的问题。

 

在亲密关系中保持独立的问题,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