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名利色为心病之源

 johnney908 2014-12-21

名利色为心病之源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之本体,万物平等一相,无异无别。而世人眼里所见之高下长短皆相对而言,正所谓“山外青山楼外楼,更有高者在上头”,故此相对的高下长短只是状态,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相反却常常引发人们争论乃至争斗,因此有害而无利。

 

老子在这一章,从三方面说逆道之害.即名,利和色.

其一是名,在古代为"贤",今即名人,崇尚出名.人们为了出名,不惜代价,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因此争讼不断,丑闻四起.全为一个字"争".而真正的贤者皆隐士,隐其名也.所谓树大招风,名来则祸起.所以,真人不露相,大隐隐于世也.

 

其二是利,"贵难得之货".所谓"物以稀为贵".去年雪灾,有人将方便面卖到几十元一碗,此与"盗"有何区别.为利,人们不惜冒险,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违法乱纪.更有甚者,谋人性命,夺人钱财.全在一个字"盗".所谓利害利害,无利不害.

 

其三是色,情之诱惑.古代之女人,豆蔻年华,则待字闺中,所谓大家闺秀.即使出门,也是衣不露体,面无妖容.此所谓"不见可欲",不诱惑他人,当然也可保护自己不受侵犯.再看今天,有多少少妇少女,坦胸露臂,招摇过市,惟恐男人之心不乱.故又不免遭作奸犯科之徒害之.正所谓色字头上一把刀,自作自受全自招.

 

名利色皆虚妄不实.生未带来,死也不能带走,何苦追逐不休?皆因人心之分别妄想思虑而来.妄则伤神,虑则伤魂,久思不得,则神魂颠倒,进而鬼迷心窍,病由此生.

 

所以圣人之治,治心而已.教人断妄想分别之心,堵塞病根.故说"虚其心".而民为帮本,民安则国泰.所以使民保暖自足,其心自安.故曰"实其腹".我在广州讲课时,听说一台资企业为员工盖楼,然后让其慢慢还钱,而员工则安心工作,很少跳槽.此即圣人无为而治的现代楷模

 

如管理者清廉身正,不以名利惑人,爱人如己,则民无杂念,一心工作,无以他求,无需争斗而自安,则其志自弱.无需劳神费心,身安体泰,故筋骨自强.如此,即使少数有小聪明者虽有欲亦不敢为也.如此管理,则各得其所,人人安心,又何须管理!这就是无为而治.故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