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面对追名逐利的困境时,庄子告诫人们要学会“心斋”以处世

 渐渐见见 2022-11-29 发布于四川

前言

在庄子的生命观中,庄子在面对生命带给人生死困境时,他选择不拘泥于生死的处世态度;在面对生命带给人形体残缺困境时,他选择了安之若命的处世态度。在庄子的社会观中,面对社会带给人许多不得已而为之的困境时,庄子告诫后人要托不得已以养中并学会夹缝生存。在庄子的自我观中,面对自我带给人的“成心”困境时,庄子提出了“乘物游心”的处世观;在面对争辩不休困境时,庄子选择了“和而不唱”处世之法;在面对追名逐利的困境时,庄子告诫人们要学会“心斋”以处世。尽管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离开人世,但是他所留下的处世哲学仍极具现实意义,对当代社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成心”困境观与“乘物游心”处世观

人常将自我对世界的评判标准凌驾于客观存在之上。因此引发出了人的“成心”这一处世困境,庄子对此也提出了“乘物游心”的处世观。

1.“成心”困境观。人常说事情不够称心如意,是因为事情没有随着其心里所想的理想状态去发展。庄子提及:“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⑬人往往会认为事物的分散往往会有新的生成,有新的生成必定有所销毁。但是在庄子看来正是人有这样的此消彼长的成心所在,固执己见认为很多事情就应当如此,因此影响了一个事物真正的自然进程。因此,个人的自我意志导致了人往往会不满意事物的发展结局,并且也会影响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庄子在此也点明了人的自我意志对个人的精神损耗或是事物的自然规律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这恰也是人需要面临的问题。

2.“乘物游心”处世观。在面对不合乎心意的发展境况这一问题时,庄子首先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天地万物的一员,正如:“天地与并生,万物于我为一”。天地与人化而为一,人与万物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人并非是居于万事万物之上的主宰者。在认识到人与万物都为平等之后,庄子提出的方法是让万物各得其所,正如“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庄子认为人应当和万事万物一样,各安其分并且相互包容。人之所以不能够称心如意就是因为人难以包容下自己所认为不好的那一面。因此,人也不应该再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事物之上,因为人与万物相同,万物都能包容的结局,人自然也应该包容。除包容与平等思想之外,庄子也告诫人们要学会并做到乘物游心,让心随着事物的流转而变,而不是让事物随着个人意志与进行发展。《庄子·应帝王》当中提及:“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人应当随着物的变化而发生心态上的改变,心应当随着自然发生改变。物是自然的原本状态,而人的自我意志是后天人自己赋予的。在庄子眼中后天的人为干预是没有办法抗衡过自然形态的,因此人应当顺应自然的发展而不是让人的自我意志去改变自然原有的规律。人产生出来的好恶之心对人造成了困扰,庄子在此也告诫人们不要被私我之好恶所束缚,被主观意志印象蒙蔽客观之心。综上,在面对客观事物不如个人之意的问题时,庄子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人应当与天地万物是一样的且平等的,并且人应当学会做到乘物游心,让自我意识随着事物的自然转变而发生改变,不去加以过多的人为干涉与控制。

(二)争辩不休困境观与“和而不唱”处世观

本节主要论述内容是社会上因人的自我成见而引发争论不休的处世困境,以及庄子所提出对应的“和而不唱”的处世观念。

1.争辩不休困境观。人常会拿自己认为的是去评论他认为的他人之非。世间所存在的争辩与是非在庄子眼中也是消耗人精神的一种体现,《庄子·齐物论》当中便提及:“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人在争议的过程中会动怒,在争议之外的时间也会在潜意识去思考如何能够在争论过程当中胜于他人。人的成心给人带的损耗不仅是表面上的动怒,还带有更深层次的对人精神上的损耗,日久便对人的身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此外,在庄子眼中,是非争辩双方的胜负并不是以客观是非作为依据,而是以人的主观意志去进行判断,这也是争论仍然存在的原因。⑲综上不难得出,庄子认为人的成心所构成的不同的价值体系引申出来的不同言论与争辩同样也是人需要面对的一个处世问题。

2.“和而不唱”处世观。在面对人言争论这一处世问题面前,庄子提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庄子并不否认人对各类事物的评价或是言说,但是庄子强调人要学会不论。很多争论其实是用人自己认为的对的去说自己认为的他人之非。拿是去说非本身就是不对等。庄子肯定世界是由二元对立的事物所构成的。一个事物有是非两个方面是自然存在的一种形态,因此庄子认为就应当是“知通为一”。不必去用此一面去和他人争辩彼的那一面,因为本质一样并无差别。其次,庄子也提出人在面对不同的言论面前应当尽可能做到“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庄子认为人在听取不同的言论时,应当如同人照镜子一般,听的时候就反映客观所听到的,不加以个人的判断;在听过之后也不留下自己主观意念上的痕迹。不去为了讨好他人而发表迎合的言论,同样也不为了去表达个人的主观意见去反对他人。同样,在《庄子·德充符》当中有一位奇丑无比却被众人所爱的人物,名为哀殆它。哀殆它能够接受一切人和一切言论,并且他不提倡任何的建议,同样也不对任何人的意见加以评判。之所以人们会喜欢哀殆它也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哀殆它那里找回真实的自我,哀殆它对待他们的言论正如同前文所说的镜子一般,客观反映每一个言论与言说者。庄子通过这一人物形象指出:任何人的意见都是自然存在的。因此,人应当做到承认外在一切的言论都是合理存在的,不必去迎合也不必去加以批评。综上,在面对不同的争辩问题面前,庄子希望人们能够明白只是言说而不是争论这一道理。同时庄子也指出人在面对任何的言论面前只需要如同照镜子一般,承认言说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存在,也告诫人们在面对不同的意见时不加以个人评判。

三)追名逐利困境观与“心斋”处世观

人在无法控制自我欲望的情况下,常常让自己身处追名逐利的困境中。庄子在此也提出人爱追名逐利的困境观以及对待这一困境的“心斋”处世观。

1.追名逐利困境观。人身处在名利社会中,往往会被名利所诱惑。庄子并不否认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适度的欲望可以促进人的良性发展。但是,当人的欲望过度膨胀时,人就会沉迷于追逐名利所带给自己的身份或地位,庄子认为这是人的虚荣心。在《庄子·人间世》颜渊辞别孔子去卫国想要拯救卫国民不聊生的社会这一故事当中,庄子借用孔子之口提出:“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㉑人的美好品德会在人群传开是因为他贪爱美名,而他的聪明才智之所以会彰显是因为他爱与人相争。人在追逐名利或是彰显自身美好德行就如同车轮互相碾轧。因此在庄子看来,名利与世人的小聪明其实是伤害世人自身心性的凶器。同样,庄子借用尧让位许由管理天下的故事向世人提出:人往往会认为名利是实在且有用的。正如同另一位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的“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人们也往往会将名利放在自己所追求的主位上面,并且会认为名利是人首要追求的目标。人常常会认不清名利居于客位这一事实。综上可见,庄子认为人在名利的问题上常会被自己困在追逐名利的陷阱当中无法脱身或是无法自拔,并且无法认清名利其实是居于客位这一事实。

2.“心斋”处世观。在面对名利之争这一问题时,庄子提出的解决方法时是认清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倡人们能够做到心斋。在面对名利的诱惑之时,庄子告诫人们要先学会认清名利居于客位这一事实。在《庄子·逍遥游》当中,庄子借用许由之口说出:“名者,实之宾也”。这一道理。许由被尧所看重,是因为他在天下很有名望。但是许由之所以拒绝成为继任者就是因为他认识到名利并非居于主位能够长久。许由虽是当时的名人,但是他选择不要天下是因为他心中无名,所以不以有名而要天下。人心不足所以才会有很多关于名利的不如意。庄子在此正是希望通过许由这一形象的案例告诉后世之人不要认为名利为主,而是认清名利为宾客,追求名利也并非长久之计。庄子在面对名与利的诱惑时,他提倡人们做到回归自己的内心。“虚者,心斋也”当中的“虚”其实是清空之意。在庄子眼中,人在面对自己对于,需要清空的只有从人心当中所产生的欲。人清空了自己心中过度膨胀的欲望之后,就会如同斋戒一般,心如明镜,自然也不会再被名利的诱惑所迷惑。综上,在人面对名利这一困惑时,庄子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名利是居于宾客之位,不再以追求名利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在面对名利诱惑之时,鼓励人们回归自己的内心,减少自己的过度膨胀的欲望,让自己达到心如明镜这一境界。

结语

除去外界命运使然的处世之困,庄子认为人存在着很大一个局限就是人内心当中的自我意志。因此,在本章节中论述部分主要有三点内容,分别是:“成心”困境观与“乘物游心”处世观、争辩不休困境观与“和而不唱”处世观、追名逐利困境观与“心斋”处世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