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中无是非,便是自在人

 风雨黄昏后 2022-03-02

1

相对主义的是与非

作者|王雨棠(八年级)

在《庄子·秋水》篇“望洋兴叹”的故事里,河伯与北海若讨论了相对主义的问题。河伯认为,天地就是“大”,毫毛就是“小”;但在北海若看来,“物量无穷”,大与小是相对而言的概念。同样,时间、得失、终始、死生也都是相对的。

《庄子》中的很多故事都包含着相对主义的思想,像蜗角虚名、朝菌晦朔等。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相对主义呢?

相对主义的好处在于,它使人们能看见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传说中八百岁的彭祖在我们看来是长寿的象征,但在“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面前,又算得上什么呢?两相比较,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认知世界的唯一标准。其实,帮助我们认知世界的,同时也在限制着我们的认知。这就是认知的局限性。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立场、视角等,会对事物有不同的认知,就像“盲人摸象”中所描写的一样。事实上,这些关于事物的不同的认知本质上都是事物的一个侧面。当我们意识到事物并非只有一面,也并非是一定如何,而我们的认知和语言都有局限时,我们也就能够认识事物的真实面貌了。

但在了解了相对主义后,很容易陷入绝对的相对主义:既然好与坏、得与失、是与非都是相对而言的,那么我是好是坏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与其去追求那些“好”,还不如躺平,安于宿命——最后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而庄子在《齐物论》中说的“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是另一种情况。庄子所说的儒家墨家都以对方认为错误的事物为正确的,以对方认为正确的为错误的。这是纯粹为了肯定而肯定,为了否定而否定了。

前者模糊了事物的真相,而后者则遮蔽了事物的真相。这都不是庄子真正的主张。
庄子的主张是“莫若以明”。

庄子所赞同的是以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本然的情形,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的认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抛弃自己的成心。成心就像是人带上的一副有色眼镜,使万物皆带上了“我”的色彩。当去除“成心”,到达无我之境后,才能认识万物本真的面貌。


2

静态和动态的是非

作者 | 于越然(高一)

在《齐物论》中,庄子说“物无非彼,物无是非”,也即是说相反的命题之间其实并不相互排斥。我们习惯于对一个特定对象给出一个综合论断的“可”或“不可”,而庄子解释说,这些其实只是我们对世间万物的命名和描述,而不是其本质。

这其中的问题其实也不是我们对事物的命名和描述,而是我们所使用的语言——不管是自己的或者他人的。我们渴望甚至相信语言能精准地描述出现实中毋庸置疑的真相,我们希望拥有一些值得信任和依赖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话语和观念。但遗憾的是,当我们使用语言来描述和理解事物时,我们就不可避免地将万物扭曲了。

此外,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执着于差异和区别,我们在捍卫它的时候,其实也在让万物皆着我色。尤其是我们总把价值归于剥夺或压抑其内在价值的对他人的价值,这又造成了我们对物认知很容易被个体的情绪和个人所接受的观点所左右。

那事物的本来面目究竟是怎样的?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每个事物其实都既是“彼”,又是“是”。彼与是,是人的区分。“知”让我们以某种方式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但我们也必须知道其实“彼”生于“是”,“是”亦因于“彼”,二者是相互依存,而不是绝对对立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写“对立面是同时诞生的”。而事物本身是彼此同在的。

事物是存在差异的,这是我们不应该忽略的事实。这种差异也不是因为人而产生的,而是其本来就存在的。但人为的区分并不等同于万物的差异,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对事物所做的区分是存在局限性的。这种人为的区分包括命名、价值判断等。我们往往习惯于接受这一区分,并将其视为真理,却忽视了这其实是一种受到我们主观性影响的方式。更进一步,我们将万物固定在我们的语言之中,接受既定的语言,而停止了真正的思考;接受人为的区分,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质。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我们应当用静态和动态两个概念中的对立来解释两种我们的认知方式。上面所说的认知方式就是静态的。而庄子所提倡的其实就是动态的认知方式。我们不应刻意于事物被我所发现的样子,不应刻意于词语固定的意义,而是在变化中认知事物。 
 
庄子并不想废除是与非,他并不提倡一切事物都是相同的这一种近似于虚无主义的状态。庄子说“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并不是要求我们放弃或否认成心、人性,而是从更高的视野中去认识我们的认知方式,去发现事物的本质。

绑着锁链,活在这人世间

2022-02-17

杨枫:上海28岁自杀教师的死局

2022-02-14

杨枫:说起内卷,你们都是小儿科

2022-02-11

杨枫:《西游记》研读书单

2021-11-29

杨枫:《中国历史故事集》导读

2021-11-24

杨枫:《世说新语》研读书单(2021更新版)

2021-11-08

杨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导读

2021-10-29

杨枫:给初中生的一份假期书单

2021-06-22

想要快速提升成绩,我的答案只有一个

2021-03-0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