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问答题汇编

 宛平2008 2014-12-22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中考问答题汇编

1、方仲永最终结局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回答。

答案:方仲永虽有天赋却最终没能成才,可以看出后天的努力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很重要的。

2、本文借事说理叙事部分按照           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         个阶段;说理部分点明了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3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3分)

答案:天资是人成材的基本条件;天资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资好,但后天不努力,再好的天资也会泯灭(方仲永便如此)天资不算好;后天又不努力,就根本不能成材;天资不算好,但后天勤奋学习,最终也能成材(联系实际1分,二者关系2分)

4、读了《伤仲永》和《吕蒙劝学》两篇短文后,你获得什么启示。

哪怕天资再聪明也要不断地学习,即使今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也还要加强学习即可

5、方仲永“卒之为众人”的表现有哪些(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答案:不能称前时之闻  泯然众人矣

6、概括《伤仲永》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答案: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7、关于学习本文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是什么?

答案:观点:要靠后天勤奋努力,否则难以成才

根据或理由:父亲醉心于眼前名利,不让儿子学习,致使仲永荒废学业。

8、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答案:受于人者不至;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9、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2分)

答案: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结合原文1分,说出理由1分,共2分)

10、(1)文中与方仲永“世隶耕”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2)文中写他人对方仲永非凡才能的反应是通过“父异焉”和“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

答案:.(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答“未尝识书具”亦可)(2)邑人奇之

11、题目中的“伤”字是“为……感到惋惜”的意思,那么,作者到底为什么而惋惜呢?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①为天才的天折而惋惜;(为方仲永才能衰退而惋惜)②为仲永的父亲“不使学”而惋惜;③为仲永遭到世人的捧杀而惋惜。(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12、给“余闻之也久”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1、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3分)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

答案: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 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 (意对即可)

2、文中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例子略,好处:烘托了口技人表演艺术的精湛。

3、本文以"_____________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           是为了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             

4、文中描写宾客反应的句子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5、文中从哪些地方体现了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答案:在道具简单的情况下,模拟的声音之多,声音变化之多,各种声音模仿的惟妙惟肖,宾客入神地倾听。

6、你如何理解口技人表演时设置屏障?

答案:这是古代口技艺人表演时的一种摆设,增加表演的神秘感。

7、文中哪个字统领了全文?为什么?

答案:“善”字,因为全文的描述(直接描述和间接描述)都是要让读者领会到表演者的“善”于口技。

8、文中“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描写了什么?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描写了听众的动作、神态。从侧面烘托了口技人表演的高超。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3、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答案: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8.启示:①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②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5、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D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6、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7、本文按照屠户      、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        ”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理了屠户的        

答案:遇狼  目似瞑,意暇甚  机智勇敢

1、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事务多)

2、本文是谈学习的,你读后有什么启发?

答案:、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答案: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4、.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答案: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5、读了《孙权劝学》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案:提示:本题可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6、吕蒙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答案: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

7、简答题  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1)因为吕蒙现在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2)鲁肃与吕蒙交谈讨论,大吃一惊说:“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8.(3分。成语1分;启示2分)成语:刮目相待  启示:示例: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凡言之成理即可) 

8、文中隐含哪两个成语?(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

9、从本文故事中,你悟出了哪些读书学习的道理?

答案:);学习靠主动和自觉(军中多务;乃始就学;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开卷有益(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