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业余到职业,一名散户的炒股成长编年史(完整版)

 诸相非相118 2014-12-22

第一章,2007年,狂欢盛宴的尾声

虽然已经时隔7年,但对2007年A股那场狂欢的盛宴仍然记忆犹新。

股市仿佛变成了全民所有的印钞机,买什么都会涨,敢投入多少钱就很快能回报给你更多的钱。

大家只要聚在一起,就会谈股票;大家只要一谈股票,脸上就会喜气洋洋。然后会谈结束前,总有人会悄悄把你拉到一边,神神秘秘告诉你一串代码,让你买买买,买了后就再也不要卖,这个股票会一直涨到50、100、200块,甚至可以传给儿子、孙子。

说完后还会补充一句:不要告诉别人。

电视、报纸、网络上的各路专家大V,每天也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上证指数很快要到10000点的言论不绝于耳,让听的人也情不自禁热血沸腾。

除了“5.30”股灾(注:2007年5月29日晚,当局半夜鸡叫,宣布印花税提高到千分之三,5月30日,沪深市场大幅低开,个股大面积跌停,且后面几天连续深跌)那几天,给人们带来一些挫折和阴霾之外,那一年绝大部分的日子,都是阳光明媚。

每天早上只要走出家门,都会感觉到微风拂面,神清气爽。



说到这里有朋友可能会好奇,奶爸在2007年炒股到底赚了多少。

答案是一分钱都没赚。

因为在10月份大盘见顶6124点之前,我根本一直没有参与股市,工作之余主要在玩钱币的收藏和炒作。

那一年钱币市场也同样迎来了十年一遇的大牛市,热火朝天的局面与股市别无二致。有时候,买进的钱币还在快递路上没到手,价格已经上涨了20-30%。

泡沫的标志性特征是疯狂,疯狂的是千百年不变的人性,与炒作对象无关。

同样是买什么都会涨,每一次价格下跌都是新的买入机会。但是,收藏钱币听起来多么高雅,哪像炒股票这样赤裸裸充满铜臭味。

一位“泉友”(注:对收藏钱币者的雅称)后来赚得爽了,难抑内心的激动,感慨说:“这世界上竟然还有人不来炒钱币,他们真是傻!”

那年很多炒股的人应该也有类似的想法吧:这世界上竟然还有人不来炒股票,他们真是傻!



可惜,所有的盛宴,最后都需要有人买单。唯一不同的是,生活中的Party,是大多数人狂欢一个人买单,而股市中的每一场盛宴,却需要大批买单者。

11月下旬,老婆突然面带愁容说,她买的股票被套了,44买的现在跌倒了34。

她这个股票我是知道的,叫天鸿宝业(现名首开股份),8月份44买过,两天赚了10%很开心卖了,还在我面前得意炫耀了一回。卖后跌回44,她又再次买入,本想再上演一出两天10%的好戏,没想到两个月却跌没了10块钱。

那时我们刚刚新婚燕尔,窗上贴着大红喜字,映红了新人的面颊。我温柔地安慰她,没事的宝贝,把一切困难交给男人,股票以后你就别炒了,让你英俊潇洒智慧勇敢的老公帮你解套赚钱。

当时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句略带夸口哄老婆开心的话,七年后竟然会改变我的人生之路。



牛皮是很man地吹出去了,效果也非常不错,但股票到底该怎么炒我却是两眼抓瞎。接管老婆账户后很多天都没操作,就看着账户资金大跌两天后又有所回涨,苦苦思考破题入局的办法。

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企图每笔交易都赚钱、不能及时止损是新手的通病。和每个刚入市的散户一样,我想总不能卖掉一个低于成本价的股票,把账面上的亏损变成真正的亏损吧,只能等它先涨回来,再做别的打算。

好在专家大V们都说了,10000点不是梦,也许很快我就能够解套,然后再按照以前炒作钱币的路子,另外选几个靠谱一点的股票,不断低买高卖,高抛低吸,这样就能在工作收入之外,再挣一份副业。

和每个刚入市的散户一样,我运气也不算太差,2008年元旦刚过不久,天鸿宝业就给了我不亏钱跑路的机会,我果断抓住这次机会出货,实现了全身而退。卖出股票当天,老婆看我的眼神全是满意。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特意翻看了天鸿宝业后来的走势。后来,它在做了一个小型的M头后一路向下,整整七年再也没有回到当时的价格,最大跌幅超过90%,至今股价也不到原来的1/3。

人生的第一笔炒股交易,我就做了一次精准逃顶!




第二章,2008年,去年六千一,今年一千六(上)

我是一个热爱学习并且喜欢谋定而后动的人。成功从天鸿宝业脱逃后,我顶住了股市马上要涨到10000点的诱惑,没有着急交易,而是认真开始学习。

当时心里一个朴素的想法,再好的行情,也需要有本领才能把握。何况老祖宗在很多年之前就语重心长地说过,磨刀不误砍柴工。

但是没有买书,因为觉得写书的人都是骗子。一看到书店任何炒股相关的书籍,就会想起星爷当年在《功夫》里的那几句台词:“小子,我看你骨骼惊奇,必是练武奇才,将来维护宇宙正义与和平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我这有本《如来神掌》,原价……”而且,会不断脑补电影里那些画面。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近几年我的观点已经完全改变,书柜里塞满了各种有关交易的书籍。

那时候的学习主要是在各种股票论坛看帖子,还有到博客上搜索各路大神的观点,很快就学会了很多股市术语和谚语。这些话每句听起来都那么有道理还对仗押韵,可是到底怎么运用却让人费解,不过在和同事朋友讨论股票时偶尔冒出来一句,感觉还是很专业和高大上,他们常常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实际只做过半次交易--老婆买的,我把它卖了。

本来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是这样,心有点虚,后来炒股时间长了,才知道世界上原来有很多这样的人,能说出一大堆理论但从来没有真正从市场赚过钱,俗称“嘴盘”。



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学习和对部分股票历史走势的观察总结,我慢慢发现了一些规律。比如,股票的运动基本都是波浪式,跌的时间长了就会涨,涨的时间长了就会跌;如果是牛市,小段下跌后大段上涨,而熊市则反之。

假设我能找到几个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理论上不容易倒闭的公司,围绕他们的股票不断波谷买入、波峰卖出,那么是不是就能赚钱?如果是牛市,就在他们跌得浅一点的地方进入,等涨多一点再卖;如果是熊市,则等他们跌深一点买,稍微弹一弹就跑。

而且我很快就找到了两家好公司:中国人寿、海通证券。对于前者,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自然愿意多买一份保障;对于后者,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钱投进股市,券商当然是受益者。

这样交易就变得简单了,只要先买一些中国人寿和海通证券的底仓,然后不断围绕它们高抛低吸,就可以既享受伟大祖国改革开放促生的大牛市成果,又可以享受两个公司所在行业发展的红利,还可以通过做波段不断放大利润、扩大战果。

我为这个发现兴奋不已,它逻辑如此严密,看起来如此完美,实在不枉这么长时间的心血。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保守这个秘密,免得知道的人多不灵了,等以后在股市赚了足够的钱,再挑选一个可靠的徒弟传给他。并且,在传给他之前要他发誓,不得随便告诉别人。

也许有朋友看到这里也会觉得兴奋、很想尝试,所以必须提醒一下,这个方法其实挺不靠谱、挺扯淡的,具体理由后面会详细解释。现在我只能告诉你,交易本身其实没有任何秘密,当你自认为掌握了什么秘密武器、可以横扫市场的时候,十有八九只是一场悲剧的开始。

而如果有人总是说他掌握了什么秘笈(或者没事弄出几条预警蚯蚓),并且还起了一个好听名字的话,那么恭喜你,十有八九你遇到了忽悠。



2008年春节过完,市场已经持续下跌几个月,我觉得自己必须出手了,于是挑选一个良辰吉日正式入市,两个股票各买了1/4资金。剩下的钱,准备用来再寻找两个目标或做波段。

然后很快被套上了。

股谚有云,牛市每一次调整都是买入的机会。我在成本价下面10%左右的位置做了补仓,看着持仓成本瞬间比原来降低5%多,并且持股数还多了一倍多,心里感觉一阵莫名的快乐。

可惜快乐总是短暂的。这次牛市和以往好像有点不一样,股票总是三天两头往下跌,把我补进去的资金也死死套在里面。

无奈之中只好对国家和两个公司的基本面再次进行了全面分析,全面的意思是又上网看了很多博客和帖子,还百度了不少信息。所有研究都表明,国家还会欣欣向荣,市场还会继续走牛。

这不只是我个人的感觉,身边的朋友同事,各路专家也基本是这个观点。大家都知道股市应该还会上涨,就是该死的股票它们自己不知道。




第二章,2008年,去年六千一,今年一千六(下)

这场下跌一直延续到了4月下旬,上证指数从6124点见顶以来已不知不觉过去半年,整整跌去一半。不少人2007年积攒的利润回吐殆尽,人心终于开始动摇。

身边的朋友同事已渐渐开始不怎么谈论股票,而是谈论淘宝,于是市场出现了反弹。

好像反弹是因为击穿3000点政策底而触发,弹得很急很猛,短短10来个交易日指数上涨超过20%。我在扭亏为盈的临界点上仓皇出逃,再一次侥幸实现了全身而退。如果晚卖几天,应该还能不大不小赚上那么一笔。

卖出后两个股票的继续上涨让我有点懊悔:现在形势很清楚,市场已经跌得管理层开始护盘,加上举世瞩目盛大隆重的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我有理由相信市场会再次向好,为什么偏要在应该贪婪时恐慌呢?

此时深受广大散户爱戴、多头永远的旗手老沙也在博客上每天为大家加油鼓劲:同志们啊~~解放军已经来啦~~无良的空头们蹦跶不了几天啦~~珍惜手里宝贵的底部筹码吧~~8000点时我们一起去北京看奥运!

我为祖国买股票,就算站岗也光荣,我把两个股票又捡了回来。



这次二进宫,让我很好领教了什么叫做多头不死,跌势不止。

市场非常不讲政治地再次拐头向下,一路连绵阴跌,就像上海讨厌的梅雨一样,滴滴答答,没完没了,让人心也跟着一起发霉。

有了上次补仓被套的教训,我已不敢轻易补仓,只能眼睁睁看着账户资金日益缩水。

每天早晨上班的路上,把收音机搁在97.7兆赫的财经频道,希望能够听到一些关于股市的利好消息。可是没有。

主持人天天枯燥重复地告诉我,昨天A股跌去了多少,隔夜美股又怎么收跌,而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也在跌,帝国主义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

有时会郁闷得砰地关掉收音机,早高峰的路上本来就如此之堵,你还净给我扯这个。

听的次数多了,我逐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开始用熊市思维来看待市场,并且努力寻找相关应对策略。

我用剩下的一半资金去寻找8连阴的股票买入,略有3、4个点反弹就立即逃跑,后来发现8连阴好像也不见得有像样反弹,又改成9连阴。但仍然没用,因为很多反弹出现在买入当天,第二天开盘再卖已基本没有利润。

又去找KDJ低位金叉并且K、D、J数值都小于15的股票,效果一般,然后改成只买K、D、J数值都小于15并且低位金叉第二次出现的,还是没用,KDJ指标实在太灵敏而难以把握了。

反正尝试了很多极端的抄底方法,各种指标、各种均线、各种周期,甚至在这些办法的基础上用资金三等分方式不断往下买入去抓反弹,都不理想。

多年后我才明白,熊市最大的特征就是所有指标超卖之后还有超卖,最好的操作就是空仓什么也不操作。



市场总会给予新手一些特殊的关照,与很多2008年留在市场的股民相比,我是相对幸运的。

因为我虽然不停折腾,实际上并没亏多少钱,那种极端的抄底方式基本可以盈亏相抵,无意中让我以永动机的状态安全渡过了那段暗无天日的熊市。

真的暗无天日,一个股票没事可以连续跌上好几个月,稍微反弹几天再连续跌几个月,到了最后遍地都是2元、3元的股票,却没几个人再敢弯腰去捡。

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打麻将连续几个晚上只点炮不胡牌,那是什么感觉。

而很多人就没有我这种幸运了,他们有些被全仓深套,有些被迫从此远离股市,有些破产,有些甚至妻离子散。

其实股票买在顶部真算不上什么,无非就是做好保护性止损。最怕的就是你不服气,不停加仓摊低成本,所谓的以时间来换空间。

市场先生专治各种不服,熊市持续的时间总是比你能坚持下去的时间要长。即使现在6年过去了,大家可以去看看还有多少股票的价格仍然不到2007年巅峰价格的一半。何况,即使你坚持6年解套了,人生又有几个6年的大好青春?

钱币市场这年也同样遭遇了巨熊的横扫,第一章提到的那位泉友有天给我打来电话,说借钱炒钱币亏得还不起,和老婆吵得离婚了。他最后对我说:我怎么会想到去炒钱币,我真是傻!



写着写着感觉有点沉重,也说一些轻松点的吧。

2008年9月19日,由于多重利好刺激,导致出现大盘涨停的罕见景象。那天早上很多股票直接以涨停价开盘,随后只要能够正常交易的股票一个个跟着封板。我下午盯着指数看,突然发现指数很久没变,开始还以为网络出了故障,后来才知道,竟然是大盘被封住涨停。

碰巧那天我本来全仓,在第二天市场再次大幅跳空高开时卖个精光,基本挽回了全年的损失。一个月后,市场在再跌20%后,终于见底1664。

年底盘算,我6万的本金,居然盈利3000多块。

过来人都知道,这是多么了不起、值得炫耀的一个成绩。要不然,也不会带来后面那么多的悲剧。




第三章,2009年,错失的小牛市

是时候该说说我的工作了。因为2009年,由于工作原因,我有半年多完全离开了市场。

我在体制内的一个单位上班,从最基层的派出机构做起,两年后通过竞争性选拔进入局机关的核心处室。

处长告诉我,在笔试面试的人中,我成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经过综合权衡还是选择了我,主要是看起来比较能够当牲口使,而且和工作同样年份的人相比最年轻(注:那年23岁,如花似玉的年龄)。

年龄确实是我的优势。小时候家里送我上幼儿园,我呆了3天看他们每天都在学1、2、3,a、o、e还唱儿歌,感觉非常幼稚无聊,便再也不肯去了。被逼无奈,家里只好托关系让我直接念小学。所以从上学到上班,我比一般人都小1-2岁。

当时也没多想“当牲口使”这4个字背后的含义,后来才知道,这个处室是全局最繁忙的部门,在这里,一律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挂钟也比别的地方转得快。

本来加班就非常多,偏偏又遇上这个工作狂领导,所谓雪上加霜。

大部分时候不回家,睡在单位值班室,每天晚上工作到凌晨1点半,第二天清晨6点又起床继续工作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曾经遇到过。遇到就算了,他还要求我们也这样。

为了表示领导对下属的体恤,他允许我们比他早睡半小时,晚起半小时。

那时候处室除了一个负责内勤的老阿姨,剩下几个都是愣头青,个个年轻气盛,别的什么长处没有,但斗狠谁也不愿输人,竟然都跟着一路坚持了下来。

两年多后工作狂领导调离,临别时召集我们谈话,说:我们都是普通人,两个肩膀扛个脑袋,要想用三年取得人家五年的进步,唯有用三年做完人家需要五年的事……

他这些话的意思现在已经有了一种新的说法: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



我没有辜负这位魔鬼训练营营长的一片苦心,在他离开后不久开始独当一面,并且业务能力在全局博得了一些薄名。

所以2009年局里开展某重大专项工作时,我被点将抽调过去,与另外4名同样年轻力壮的小狼狗一起,组成了一个临时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另外一位知名工作狂领导担任。

我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也耳闻过该领导除了工作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爱好,在去新办公室报到前,自觉清光了账户所有的股票。

那时正好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天蓝水清,在2号知名工作狂领导的动员鼓舞下,我们5个人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决意要干出一番成绩。

都是二十八、九岁的年纪,都全身心投入,有时实在累了就睡沙发打个盹,基本每天下班到家都要晚上十一、二点,偶尔九点前进家门,老婆会很惊讶问:今天怎么这么早?

大多数周末别想休息,原来以前我听到的传闻并不完全属实,工作狂领导除了工作之外还有一个爱好:他是个吃货。

听起来是不是很萌?可惜这个吃货的爱好不是晒美食照片,而是在饭桌上谈工作。

每到周六早上,他就挨个打我们电话,说哪里有好吃的,请大家中午过去尝尝。饭桌上,他会兴奋地告诉我们,昨天晚上看电视时又想到了一个好的计划,大家可以边吃饭边讨论讨论,然后做一个实施方案,也不用很急,今天写不完明天礼拜天还可以写,反正周一早上放他台子上就可以了。

时间长了我们才注意到,他请我们去尝尝的饭店,经常会是同一家。



我职业生涯中大概有六七年是这样一个工作强度。全局最有名的工作狂领导一共3人,前前后后都被我赶上了。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位,另外一位我会在2010年世博会上遇到,他的口头禅是:下班回家真浪费时间,还不如天天在单位值班。

所以你如果买过两次股票,刚好全都亏了,千万别在第三次交易时赌博式下重注,认为这次总该赚钱了。市场中遭遇连续亏损的几率,远比你想象的要高。

花这么多篇幅写这些,并不是为了向谁诉苦,向谁邀功,而是想说,我一直是个专注和用功的人,深知无论哪行哪业,刻苦都是最基本的方法。

整个2008年,我投入过大量精力去研究市场背后的规律,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花在股市上,用实盘账户和一个模拟账户不断测试KDJ、MACD、RSI、BOLL,还有宝塔线和几个现在已经忘记名字的指标,以及它们的组合运用。

即使这样,我投在股市的钱仍然不多。有些朋友入市没几个月,没有做过几单也没有好好去研究,就敢用大笔钱去交易,真佩服他们的勇气。



重大专项工作结束已是9月份,股市这边的黄花菜早已凉了,很多股票短短半年多时间,从底部反弹超过3倍5倍,让很多股民又享受了一场盛宴。

倒没有太多遗憾,因为知道按照自己在熊市研究出来的操作方式,在这种单边牛市不一定能赚很多,何况本金投入也不大。

而且工作这边,我们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又通过在壕坑的朝夕相处,与几个兄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到现在还定期聚会。这些已足够给我安慰。

一个人的精力和运气有限,有所得到自然就会有所失去。

重新回到市场后,我不再一味只研究指标,开始加强K线形态的研究,包括单根日K和日K的组合。仙人指路、早晨之星、锤子线、红三兵、乌云盖顶……原来这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K线背后,竟然蕴含着这么丰富的意义。

那年冬天行情总体还行,我边学边试,又逐渐积累了一些盈利。到这时,我已经实现了三年连续盈利了(2007年虽然股票没怎么交易,但在钱币市场赚得不错,那是和股票差不多的投机市场),并且看起来似乎“跨越牛熊”。

我有点急不可耐,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第四章,2010年,率领60万大军挥师南下

有了两年多的“成功记录”,我不再满足只用6万块钱小打小闹过家家,决定把所有资金都投入股市,尽量实现获利最大化。

按照既往风格,在准备加大投入前我对自己的交易方式再次进行了回顾,隐隐约约感觉有点不踏实,于是综合比较网友的推荐,终于放弃偏见,买了第一本关于交易的书籍--《炒股的智慧》。

这真是一本好书。不但道理讲得清楚,而且浅显易懂,富有趣味,如果对散户炒股入门需要推荐且只能推荐一本教科书的话,那么我会首选它。

短短两周内我把这本书反复看了三遍,越看越觉得作者说的有道理,几乎每个字都对,仅有一个地方除外。

作者说,一般人学习炒股会经历四个阶段:蛮干阶段、摸索阶段、体验风险阶段和久赌必赢阶段。我对照再三,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体验风险阶段。

比如说我自己,虽然还在摸索,但是性格谨慎、刻苦用功又略有天赋,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应该可以跳过体验风险阶段而直接进入久赌必赢的行列。作者因为自己亏过大钱所以认为别人也要亏大钱,未免太小瞧天下英雄!

这个想法回头看起来似乎很可笑,但当时确实经过慎重评估,真心这么认为的。好在我多多少少还有那么一点自知之明,没有像有些在牛市入市的朋友一样,认为自己根本无须经历任何阶段而已经成了“股神”,不然现在可能羞愧得没有勇气再和大家提这段往事。

我把所有积蓄都转入股票账户,并卖了一些珍藏的曾视为“非卖品”的钱币,把本金增加到了30万。

想象着赚钱之后老婆崇拜的目光,我的嘴角勾出一丝微笑。



增加投入后做得还马虎,但一直又不是很顺,主要问题是收益仍然不稳定。

有时赚一点,还没高兴几天,又会亏了回去;有时连亏几单,正有点沮丧,又会干对那么一票。市场就像一匹野马,让人难以驾驭,又像年少时心爱的姑娘,让人难以琢磨。

最让人头疼的是,有些明明理论上讲得通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却非常不好使。

比如止损,它像汽车安全带一样重要,可以保护司乘人员在撞车时免遭重创,但为什么有时刚刚割肉,股票又会重回升势?

比如浮盈加码,理论上是扩大战果的必备良药,但为什么有时好不容易积累一些利润,就会遇到一次大的回撤,然后白白辛苦一场?

几次碰壁下来,我有些尝试不下去了,不自觉又走回前两年判断加估计,抄抄底、逃逃顶的老路,还加入了几个炒股交流QQ群。

真的非常可惜,如果那时再多坚持坚持,也许可以早几年领悟到趋势交易的魅力,更早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所以后来我非常赞同,炒股最难的是,错误的办法也可能让人在一段时间内不停赚钱,而正确的办法却可能让人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亏钱。

另外,炒股第二难的是,每验证一个办法是否真正正确,都需要很长一个周期,很多人都无法坚持那么久,最终熬过长夜等来黎明,熬过寒冬迎来春天。



众所周知,2010年上海举办了历时长达半年的世博盛会。

由于看起来比较能够当牲口使,我和局里一批精壮劳工被抽调到世博园区,参与某片区的安全保障工作。

这是一届史无前例、规模空前并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盛会,每名进驻园区的工作人员都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我们喊出“世博世博,一世一搏”的口号,做好了打一场硬仗的充分准备。

世博会每天晚上10时闭园,盘点清楚当日情况后一般已超过11时,然后片区指挥部连夜召开会议开展分析点评,同时强调部署第二天重点工作,被我们戏称为夜总会,夜里总是开会。

和一般夜总会不一样的是,人家在里面对酒当歌,我们却只能在会后吃一碗泡面,红烧牛肉味。

在指挥部我牵头的是综合组,每场夜总会都要参与汇报。由于片区总指挥是前面提到过的第3位工作狂,每晚都坚持亲自主持会议,我也不好意思让组内同事代汇报,只能一场不落地陪他一起拼身体。

这样倒好,大部分日子都睡在园区,反倒给我这个夜猫子提供了大量复盘时间。

每晚夜总会散场后,我都可以点燃一支香烟,开着一点音乐,悠闲翻上一两个小时股票。

有时看累了,还会只身在园区走走。夜深人静里,园区璀璨灯光和天上点点星光相映生辉,共同荡漾在黄浦江的波浪上,感觉离人如此之近,却无法真正抓住它。



随着时间推移,世博会渐入佳境,单日客流量不断刷新着记录,40万、50万、60万……与此相对应,股市行情也一天天好起来,金融等蓝筹股带领着大盘不断上攻,账户资金同样不断刷新着记录。

最夸张的时候,上证指数一周上涨了8%,中国平安、海通证券这样的大家伙每天也能窜上4到5个点。

那时我已经知道了龙头的概念,不再交易中国人寿,而是学会选择虽然看起来价格更贵,但是表现更活跃的平安大哥。

忙里偷闲时,会拿出手机瞄上几眼行情,享受着持仓上涨的愉悦和对自己股神感觉的窃喜。那是忙碌而快乐的一段时光。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股票,让心情更舒畅。

激动人心的一天不期而至,10月16日早上一开园,客流量就大得异常,到了下午,园区内外水泄不通,我们站在指挥部电子监控屏幕前,视野所及密密麻麻全是人头。看着客流计数器不断跳动,最终定格在103万,我不禁轻呼:客流涨停了!

受世博会大客流和那波大行情的双重冲击,我内心开始狂热,又把该年结余的资金加入账户,并从银行贷了一笔款,凑足60万用于操盘。

我感觉像个将军,像率领60万大军挥师南下一样操作60万资金纵横股市,把风险两字浑然忘在脑后。

人的内心一旦膨胀,危险就会如影尾随。市场终于没有再给我面子,自从世博会闭幕后不久每况愈下。由于追加的资金基本没有踏上行情,我慢慢开始赔钱。

年底《让子弹飞》上映,才知道这叫“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




第五章,2011年,初涉价值投资

股市就像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在股海冲浪过几年的朋友可能都有这种感受,只要认真去研究,每隔一段时间似乎总会有新的发现和体会。

多少个凌晨,我因为某些所得而欣喜若狂,夜不能寐,忍不住举步推窗和星星对话。可惜经过实战,最后往往都被证明是一场空欢喜,重归垂头丧气。

形态、均线、指标真的对交易有用吗?假设一支股票从10元涨到15元,不管你划什么线连接这两点,都免不了会产生一种形态。那么,形态到底是股价上涨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还是导致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同样,到底是先有价格上涨,带来均线或指标产生金叉,还是因为均线和指标出现金叉而导致价格上涨?

好熟悉的问题,聪明的朋友,请你们告诉我,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有些文章会提供很多通过形态、均线、指标抓住大牛股的实例,但事实上如果仔细去翻一翻,类似的形态、均线、指标失败的案例其实也一个不少。

不由得想到一个段子:

某君在肯德基上网看股票,遇乞丐乞讨。他扔出一块钱继续看K线,乞丐拿钱后没走也在旁看着。过了一会,乞丐悄悄说:“这股过布林中轨了”。某君惊诧问:“这个你也懂?”乞丐说:“就是因为懂这个,所以我才有了今天!”



随着亏损始终无法挽回,技术分析渐渐让我失去信心。我决定舍弃剑宗,走气宗的路子,回归公司价值本身,效仿巴菲特老爷开始尝试价值投资。

记不清是哪位高人说过,那种价格下跌很久,市盈率很高但市净率却很低的股票最值得价值投资,因为业绩一旦改善,市盈率就会急剧下降,从而激发股价上涨,而市净率很低代表了股票的安全边际。

通过对比,我选中安阳钢铁作为价值投资的处女单,好像当时是400的市盈率、市净率却不足0.8。我美美地想,只要股价回到1倍市净率的位置,将会盈利25%以上,多么有价值的一笔投资!

而且安阳钢铁最吸引我的是绝对价格比较低,仅需30多万资金就能买10万股。与以前一支票买几千股相比,这是多么大的手笔,简直是穷人翻身当土豪。你想想啊,每天只要涨1分钱就能进账1000元,嘿嘿嘿嘿。

我却忘记了,跌1分钱也要亏1000元。所谓利令智昏,人总是容易看到利润的一面而忽视风险的一面。



作为价值投资的第一票,安阳钢铁给过我初恋般的甜蜜。

从3月份买入后开始,它几乎一直都在涨,账面浮盈很快就超过了20%,差不多相当于我一年的工资。

当股价冲高到4块5毛多时我正在伟大首都北京出差,看着红彤彤的账户心花怒放,暗想这哪是过来出差,简直是过来登基——通过放弃技术交易这种“花架子”,终于登上了价值投资的伟大殿堂!

价值投资原来这么美妙,这种感受只有苦过的人才能体会。感谢巴菲特、感谢祖国、感谢CCTV,让我经过数年摸索,终于迷途知返、弃暗投明,走上了交易的“正途”。

我做着期待股价翻倍的美梦,再一次YY功成名就后的诸种情形,而对股价随后的下跌浑然不觉。

直到账面上出现亏损才突然醒悟,价值投资哪里这么容易,如果单靠市净率选股就能赚钱的话,马路上哪里还找得到人每天摆摊为大家卖早点?

太傻太天真、图样图森破。

我不得不重回补仓解套的老路,又一次陷入以前从狂喜到失落的循环。



如同初恋失败,这次交易给我自尊带来了很大打击。

止损清仓安阳钢铁后的一两个月,我几乎完全没有参与交易,甚至不愿意再看行情、学帖子。其实亏的并不算多,主要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有点撑不住了,市场是如此难以驾驭,我想放弃,想退出。

这时,幸亏一位多年未联系的美女及时出现,给了我重振旗鼓的信心。

她是我小学同桌,这年到上海开拓旅游市场,通过多方辗转后联系上我约我喝茶。昔日的丑小鸭,已出落成如今的白天鹅。

按照都市言情的套路,应该聊着聊着就擦出火花,但实际上却不知为什么说到了股票。

她开心地说,去年投了一些钱到股市玩玩,赚了很大一笔。她说这段话时轻描淡写,笑起来娇艳若花。

我的心再次被触动,不服气地想,当年我学习成绩远好于她,连她都能赚钱,为何我就不能?




第六章,2012年,深度套牢后的自救

痛定思痛,我买安阳钢铁顶多只能算一次伪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的本意是要寻找价格被低估的目标,然后耐心持有等待估值修复,最后在产生泡沫时离场。而价格跌了很多和价格被低估完全是两码事。

假设一位歌手演唱会的门票价格要300元,现在演唱会已经散场,黄牛说它手上还剩下两张门票,一起卖给你只要60元,这样的一折大甩卖你会觉得物超所值吗?

所以我问自己,怎么会傻到去钢铁这样的“黑五类”夕阳行业中去寻找价值,当然应该从符合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中去选择,才能一方面等待估值的修复,另一方面享受行业的高成长。

经过精心评估、货比百家,我决定从新能源入手,选择了当升科技作为最佳目标。

我煞有介事地搜集罗列了当升科技的诸多优点:处于新兴行业、股价长期下跌已不足发行价的三成、公司业绩很差正处于困境扭转……最重要的是,名字还这么好听,当升当升,股价当然要升,多么吉利,就差没有为公司的高管算八字了。

实际当时手里还有另外一个备选目标,是同行业的德赛电池,但我嫌名字太普通最终放弃。结果就和大家平时的遭遇一样,二选一没买的随后一路高歌猛进,而名字大吉大利的当升科技却整整深套了我一年多。



对于我的“价值投资”经历而言,当升科技就像是爱因斯坦的第二只小板凳,虽然比第一只做得好那么一点点,但是依然很糟糕。

本来我还很清醒,知道价值投资不能只买一个股票,那样和赌徒无异。可到了实际操作中,由于买后很快被套,又忍不住加码变成了重仓一根独苗。

知行合一,说起来简单四个字,做起来却是如此之难。

没办法,只能继续通过高抛低吸和日内做T+0的方法来抓生产、搞自救。印象中做T+0的成功率好像还挺高,但事实上折腾了大半年,持仓成本并没下降多少。因为2012年确实是比较清淡的行情。

这里顺便说说对做T+0的看法吧,现在我是很不建议朋友们T+0的,自己也再也不碰日内操作,因为T+0获取的利润其实远比你感觉到的少。

辛辛苦苦围绕日内小波动进出,好像隔三差五能赚一两个点或一两百股,但是T飞一次或者被套一次,揩的那点油又全部还回去了。总体是捡了一些芝麻,最终丢了西瓜。

有些朋友可能不服气,但浅显的道理摆在那里:周期越小的波动越难把握,一个股票你首次买入时高点低点判断不准,难道买后就变能耐,反而能看准更小级别的波动了?

除非本身是专做短线抓小波动的高手,否则大部分人自认为做T+0赚钱只是一种错觉:要么当时市场行情较好,玩别的股票也能赚钱,实际上付出了很大的机会成本;要么是选择性记忆了那些成功的愉悦,而潜意识过滤了失败的经历,所以看起来很美。

再退一万步说,如果T+0用了后真能腰不酸腿不疼一口气上六楼,那世界上怎么还会有这么多股民亏钱?

比较靠谱一点的办法,也许是依托某些支撑位浮盈加码做小波段。



与当升科技的苦苦缠斗没能阻挡总资产净值不断下滑,即使我常常到股吧里为它找到很多重大利好,也无法起到作用。同时,我对交易的热情也在此过程中被一点一点消磨。

像很多被深套很久的朋友一样,最后我终于完全放弃抵抗,卧倒装死,任凭账户资金随波逐流。

直到12月一声惊雷重新唤醒大地,我才再次回到市场。

2012年底,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没有如期到来,一波行情却不期而至。

那波行情是从12月4日转折启动的,开始还没往心里去,以为仍像平时一样只是跌久后的几根小阳线,沧海里不值一提的小浪花,到了20日左右内心深处才突然一哆嗦,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应该是一波中级反弹!

我这次判断是对的,但也没全对,因为现在回头来看,这根本不止是一波中级反弹,而是一波宏大牛市的开启。

在山顶上苦苦站岗、望眼欲穿十几个月的王二小,总算盼来了亲人解放军。我毫不犹豫,抓紧信用卡套现了20万注入账户,试图解救我那曾经60万挥师南下、如今已缩编严重的嫡系部队。



在初入股市的时候,我就认真考虑过风险,告诫自己永远不要借用急钱炒股,后来五六年也一直遵守过来。但是这次再也把持不住,为了尽快解套,决定违背纪律侥幸一次,并且保证下不为例。

因为我已经知道老婆幸运怀上了双胞胎,自己很快将成为两个宝宝的父亲。我不希望宝宝们刚出世就看到一个交易失败的父亲,我需要最短时间把亏损捞回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我说的这些都是借口。虽然听起来爱意深沉,实际却很牵强附会的借口。借急钱炒股,无论用多么精心的包装来粉饰,其本质无非就是红了眼的赌徒扳本(或赢钱)心切。

散户炒股有一个很大缺点,容易为自己的每个错误做法寻找各种理由,然后自欺欺人,我也不例外。

就这样,我基本判断对了这波行情,比较及时搞来了一笔不小的钱,并且后来还买对了股票,在你们认为我肯定能借这次机会迅速扳本的情况下,被市场再次狠狠教训了一场。

市场总会想尽办法在我违背纪律、心存侥幸的时候给我教训,这次也不例外。




第七章,2013年,最后一颗子弹(上)

给大家讲个比较狗血的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张三,重仓当升科技被套很深,因为2012年底感觉股市迎来了一波行情,就信用卡套现一笔钱准备快速扳本。他选啊选,此处略去研究过程若干字,后来买入一个股票达华智能。买后不久就停牌了,这本来是好事啊,可惜张三的钱50天之内必须还给银行,中间还隔着个春节长假,这可让他犯了愁。

张三做股票多年,从没买到过停牌的股票,以前一直羡慕别人的狗屎运,没想到第一次遇到就是这么尴尬的场面。无奈之下,只得分批卖出部分当升科技,拆东墙来补西墙。

看着当升科技卖出后一路上涨,张三肉疼不已,本想信用卡套现乘机捞一票,现在变成了白白折腾。好在达华智能复牌首日一字涨停,挽回一些损失,从第二天起,张三就准备时刻盯盘,以防万一涨停板打开快速跑路。

第二天早上他所在的单位召开党委会,张三有个议题要汇报,本来顺序排第二位,可是无巧不成书,原该第一个汇报的老兄突然有事来不了,于是他就变成第一个上。

体制内工作过的朋友都知道,党委会是一个单位最高形式的议事会,非常严肃,一般不会出现临时缺席的情况。所以对于这个意外,只能说那位老兄是上天派下来玩张三的。

等汇报结束,达华智能已经从6%的位置高开低走翻绿了。一种被命运戏弄的感觉瞬间击中张三,他突然情绪失控,竟然转手卖掉部分当升科技又去补买达华智能……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反正大家按照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或者赔了夫人又折兵去理解就是了。

股市中有各种各样的黑天鹅和黑天鹅组合套装,必有一款适合你。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在市场活得长久,最好老老实实做好风控,不要有丝毫侥幸,否则张三的故事迟早有一天也会发生到李四、王五的身上。



或许骨子里我本来就是打不死的小强,或许即将到来的小二宝已经在给予我力量,张三的这次意外事故不仅没有击垮我,反而激发了我的犟驴脾气。

我买来一堆专业书,调整情绪重新开始系统化学习。

在这些书中,不得不提到《股票作手回忆录》(注:包括它的姊妹篇《股票大作手操盘术》)。其实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但因为知道书中的主人公最终陷入绝望,饮弹自尽,所以心里一直很排斥去读它:我不要学习一个最终失败的人。

读过后才知道自己以前想得太错了,这是一本永恒的经典。

到如今这本书我已不知读过多少遍,每次翻看都会被震撼,经常莫名被书中某句话重锤在心,久久不能平静。

杰西·利物摩尔,这位不世出的天才作手,他的孤独坚定和叱咤风云让我无比神往。从此,在交易的道路上,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心灵导师。我暗下决心,坚持趋势交易的道路,死不悔改。

直到现在,我都宁愿相信,他最后的自行了断不是因为生活窘迫,而是因为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他是输给了自然而不是人性。

还认真学习了缠论。缠论写得比较生涩,我费了很多功夫,最终也没能弄懂如何画线、如何分型,但是禅师的有一句话,可能已经足够让我受益终身。

走势终完美。

这句话在实战中至少有两方面的应用:第一,上升趋势一旦确立,就可以忽略任何小的波动,耐心等待它持续下去,直到结束;第二,一个盘整走势到最后必定衰竭,然后不可避免产生上涨或下跌,这时是绝佳开多或者开空的机会。

由此看来,禅师其实也受杰西的影响很深。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一本本书读下来,以往许多碎片化的东西在我脑海里渐渐勾连,以往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k线在我眼前也渐渐清晰。我逐渐能够感受到k线背后存在的力度,感受到k线本身的律动和生命。

归根结底,趋势交易需要把握的关键点无非两个:趋势中继、趋势转折。所有的买入和卖出等操作,都是基于这两个关键点的应对。

我确信趋势交易的神秘面纱这时已经被触碰到,正在等待我小心翼翼把它揭开,于是开始进行大量的试错性交易,并且尝试构建属于自己的交易模型。

不能再凭感觉、凭判断、凭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和市场蛮干了,必须建立系统化交易的理念,用概率统计和行为规范来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来作为交易套利的工具。

再次省略很多字后,一个原始粗糙的交易模型呱呱坠地。

初步构建的交易模型似乎好用,又似乎不好用,感觉最后总是差那么一口气。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大部分时间都压着对方半场在踢,但临门一脚却老是捅不进球,冷不防后防线还要被对方撕裂一下。

我耐着性子,通过历史数据和交易实战相结合的办法,一个环节一个环节验证,一个补丁一个补丁修改,熬到8月底,终于形成了奶爸交易模型1.0版。

静静靠在椅子上,我的耳旁不停循环着一段画外音:当走出草原的古猿开始直立行走,并且慢慢学会使用工具后,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人类。




第七章,2013年,最后一颗子弹(下)

2008年初,刚入市不久的我“发明”过一个战法,围绕一两个股票来回做波段,低了买点,高了卖点,听起来好像不错,但在前面我提醒朋友们不要学着尝试,现在说说理由:

这个“战法”赚钱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大致判断对大势牛熊,二是大致判断对个股高低。如果说第一点还稍微能够判断,第二点就根本难以预测。如果能够判断个股高低,那么已经直接可以变成隐形人到市场抢钱了,哪还需要绕着弯子搞战法这么麻烦?

因此现在我坚持认为,“高抛低吸”是股市最大最美的谎言。那些年之所以我会头破血流,正是因为思维一直没有跳出“高抛低吸”的禁锢。

我花了将近6年的时间,投入无数精力,历经各种坎坷,终于识破这个谎言,建立了趋势交易的模型,可惜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我已经亏完几乎所有的本金,账面上虽然看起来还有30万,但剩下的这些钱银行借款占了绝大部分。

其实2013年是创业板和一些题材股的一波牛市,我参与的也基本都是这些股票,但是涨时仓轻跌时仓重,资金消耗起来的速度远比想象的快。谁说没枪头就捅不死人?

老婆说,要么算了吧,总不能真亏到一分都不剩,改天我们去销户,以后再也别碰股票了。

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当时第一感觉居然是很滑稽。你想啊,一个宅男每天向上天祈求,让他穿越回古代建功立业一次,然后多年后终于梦想成真,穿越后发现自己身为大将,兵法绝伦,坐着战车带着精锐正在穷追敌军,追到半路前方树木堵塞,上前察看,唯有一棵树未倒,纳闷间命令举火,结果只见树上刻有几个大字:庞涓……

如果这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估计我听说后一定会忍不住笑出声来,遗憾却发生在自己身上。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真的不甘心,又心疼老婆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这些辛苦钱,小声求她:再给我最后一次机会。

声音很轻很轻。



我疲惫不堪只身走在月夜下的荒原,身上的猎枪只剩最后一颗子弹,一头饿狼在悄悄尾随,堵住了我的退路。

我彻底安静下来,拉出近半年的交易单一笔一笔盯着死看。交易得太多,最多一个月竟然有20多笔,参与了10余种不同的股价形态;思路太摇摆,有时买了后悔隔日亏钱卖出,卖出又后悔过几天再追高买入;有时仓位太重,最大的一笔竟然下了2/3仓,并恰巧赶上6月24日、25日两天连续暴跌,第一天亏8%侥幸没有止损,第二天被砸跌停开板后恐慌出逃割在1849点大底,随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一口气连续反弹30%,然后账户资金再也没有恢复过元气。

都是些多么低级多么明显的错误,竟然会傻傻重复犯上这么多年。果然炒股和恋爱一样,会无限拉低一个人的智商。

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我耐心等待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股价形态出现,哪怕是几个月,或者半年。

好在并没让我等太久,中秋晚上复盘,上海物贸突然让我心中一动。作为上海自贸区概念龙头,它自6月25日底部以来,短短两个多月猛飚4倍,然后经过两周缩量回调,中秋小长假前一天再度拉出涨停,走势特点和犀利程度,像极了杰西当年苦苦守候六周狙击的伯利恒钢铁(注:狙击伯利恒钢铁是杰西·利物摩尔投机生涯中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一次经典战役,典故详见《股票作手回忆录》)。

我小心翼翼不断求证,9月28日上海自贸区会正式挂牌,在此之前一共还有5个交易日。如果按照“利好兑现是利空”来理解,这5个交易日很多资金应该做最后的冲顶出货,保守操作我可以参与前3个交易日。对于一个狂热概念的龙头股来说,3个交易日已足够可以拉出不小的空间。

节后开盘,上海物贸跳空高开,我在集合竞价时扣动扳机,抢入半仓。可能是最后一次交易了,我不愿意仓位下得太轻,希望即使退场,也要留下那么一丝丝悲壮。

如我所愿,上海物贸当天再次封板。我在第三天冲高途中挂了个吉利的价格出货,砍下20%的利润,总资金收益10%。卖出价格是18.18元,距离当天最高成交价仅差一个百分点。

第四天、第五天,恐怖的连续跌停出货情形发生了,我当时卖出的价格,至今看来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山巅。



这是从小到大我收到的最好中秋礼物。最关键的时候,运气站在了我这边。

我活下来了,侥幸保留了继续参与这个游戏的资格。确实是侥幸,因为这笔交易虽然确定性比较高,但肯定离100%还很远。如果事到如今我还会认为这次交易成功完全是因为判断准确的结果,还不懂对市场敬畏,那么这么多年的学费算是白交了。

成熟的交易者能够保证参与一系列交易后,大概率赚钱,但是永远不能保证某一笔交易一定赚钱。

这笔交易给了我足够的利润储备,让我随后可以更加从容去面对市场,执行自己的交易模型,即使后面仍旧犯过大错,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让本金亏到过“清盘线”。

只有经历过失去,才会更懂得珍惜。命运将我留在了场内,是不是有何暗示? 




第八章,2014年,从驾驭市场到驾驭自己

对于一个略有勤奋度的人来说,入市年份长了,难免每年都会有几次“顿悟”。但正如前面所说,每经过一段时间验证,往往很快便会从欣喜若狂重回垂头丧气。不知道这次会不会仍和往常一样。

清空上海物贸之后,我猛然反应过来为什么总会亏钱。

因为潜意识里一直把市场当做对手,太想驾驭它,太想把握k线的每一个波动。

市场是如此强大,背后集中了无数人无数智慧和资金的博弈。在强大的市场面前,个人即使智商高到爆表,努力程度超过一百只勤劳的小蜜蜂,也是无比渺小。任何一个企图征服市场的举动,都是以一己之力与千千万万人为敌,都是螳臂挡车,会遭到市场无情的碾压。

除非你有很多很多的钱,多到足以影响市场的走势,否则你所有依据再充分的研究、判断和预期,在被市场走势证明前都一文不值。

再深入一步去想,实际上导致我亏钱的,也不是市场。因为市场先生从来没理会过任何人,它只会自顾自地不断前行,亏钱只是因为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重仓交易和对过小波动下注,反映了贪婪的一面;不敢参与最强势的股票,反映了恐惧的一面;无法按计划止损,反映了侥幸的一面;随意性高频交易,反映了盲目的一面……k线的波动,看起来是价格波动,其实却是背后很多人情绪的共振。

市场无法战胜,个人唯有像尘埃一样去依附、去追随,而情绪虽然无法避免,却可以通过后天的修炼和纪律的约束,尽可能减少情绪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曾经那么渴望在股市赚钱,现在却一点都不急了。我彻底放弃扳本的念头,把2014年定为“执行年”,决定首先抓好交易模型的执行。

如果把亏掉的钱当做赌输的筹码,当然会急着扳回来,但如果把亏掉的钱当做交出的学费,那么注意力自然会转移到最终能不能毕业。理论上,市场永远不会关门,什么时候赚钱都不算晚,关键是什么时候才能开始赚明白钱。

我定下了几条死规则:如果前一天晚上没有事先计划,盘中哪怕看到再符合条件的股票,也绝不允许临时起意开仓买入;远离一切消息,绝不根据任何消息买入和卖出股票;绝不做T+0日内交易;只做模型规定的几种形态,其余股票再好再看到机会也一律不碰……

这些规则有的有道理,有的讲不出道理,但是我们不讲道理,只讲执行。你什么时候见过市场和谁讲道理?

最开始,我还允许自己根据交易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下半年起,连这一条也禁止了,不管模型执行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先做到年底再说,到时再统一研究修订。

不要在乎短期多赚多少、少亏多少,要让问题存在一段时间,不然怎么知道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不断修改的规则,等于没有规则。既然已经亏了这么久,就不在乎再多亏一年两年、三年五载。

我等得起。



仿佛重回当年魔鬼训练营的日子,一切从煎熬中开始,慢慢变得适应,最后像呼吸一样自然。

不做任何变通地执行规则看起来很刻板和枯燥,其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就如你刚把杂乱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一样,会产生一种有序、可控的成就感,特别是尝到甜头之后。

当我专注执行,只关心如何控制亏损,不再在乎盈利多寡,盈利却不知不觉到来。即使在年中行情最困难的时候,账面上始终保留着一段利润。

可惜的是,对交易的过度投入已经开始影响我的工作。

虽然我的交易频率不高,复盘选股等大部分事情都要盘后才能做,白天无需盯盘,而且工作也已经远不像早年那样繁忙,看起来两者可以兼顾,实际却并非如此。

热恋中的少年,很少能同时爱着两个人,何况作为一个向来要强的人,我难以接受自己工作质量的隐性下降,难以接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另外,我是个骨子里比较传统的人,总觉得如果以后一直这样带着“二心”工作,脚踏两条船,对不起所在的岗位。

专职交易的念头在我脑海冒出,再也挥之不去。

迫于生活和本金压力,本来计划晚一两年再行动的,但是因为意外遇到一个朋友,加速了我专职交易的进程。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的后记中说,生命中永远有许多特殊的意外。希望这次意外不仅特殊,而且美丽。



我在喜欢的岗位上工作了12年,也喜欢以现在这样的方式离开。

不是因为被嫌弃,不是因为厌倦,甚至也不是因为有了好得很多的选择,仅仅只是为了开启一段新的梦想。

从选择的角度来说,我才不会傻到认为自己现在已经能够快速从市场赚大钱了,不过是愿意把交易当做毕生的事业。

按照陈江挺(注:《炒股的智慧》一书的作者)的说法,一个交易者在大亏之后形成系统的交易方法,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微亏微利阶段,才能开始稳定盈利。而我,今年本该微亏微利的,之所以还能赚一些,赶上市场好而已。

但是,同时我也知道,只要能够坚持一些投机的基本原则,亏钱也并不那么容易。只在行情比较暖的时候入场,只在关键点参与表现强势的目标,每次只买入小部分筹码并且在发现做错时果断出局,只用赚来的利润去博取更大的利润(设好保护性止盈后让盈利奔跑)……怎么也不会亏太多。而所有这些,一年的实践证明,我已经基本能够做到。

还是那句老话,交易者只需要关注自我情绪的驾驭、关注执行和控制亏损,至于盈利就交给行情和运气吧,无论多少都是市场的奖赏。

千万别想着每日每月都要从市场赚钱,交易者必须学会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即使一个优秀的操盘手,可能大部分时间也碌碌无为,他们经常赚小钱,经常亏小钱,偶尔赚大钱,但是从来不会亏大钱。

有朋友曾问我,入市几年来,感觉交易最重要的是什么。现在尝试做个回答:交易最重要的只有一句话,“永远把保住本金放在第一位”。基于这句话的趋势交易策略也仅仅八个字:顺势、轻仓、止损、持盈。

市场虽然浩如烟海,但本质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性。



反正离开了,顺便帮体制内的兄弟姐妹们说几句话吧。

我呆过基层最一线,呆过小机关,2013年下半年被市委借调参与某专项活动一年多,也算呆过大机关,无论是办事员还是厅局级领导,都近距离打过交道。

他们大部分人和你、和我一样,为人子女、为人妻夫、为人父母,用智慧和汗水换取酬劳。他们是纳税人养的,但更是被自己双手养的,不然你让他们不上班试试,看看还能不能领到工资。

如果真像有些人想象那样,每天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然后拿着丰厚的福利和各种灰色收入,那么请相信,我绝对不会出来,而是会立志成为“最会炒股的公务猿”。

当年跟我一起睡办公室的小狼狗们,现在虽然散落到不同部门,但大家仍然暗中较着劲,盯着谁的部门考核又靠前了,谁又落后了。可以说那是因为想干出政绩混前途,但是能因此就否认他们的努力吗?

他们偶尔也会抱怨物价涨得太快,埋怨工资总是不动,可并不妨碍他们认真对待手里的工作。特别是大机关的领导和同事,很多拥有高学历,思路清晰、低调高效、吃苦耐劳,和其他地方的精英并无两样。过去我也以为他们每个都应该大腹便便,插着牙签打着饱嗝发着调头混吃等死来着。

都是为了讨生活,何必谁要偏见谁。至少我就是被“穷”出来的。

2002年春天入职面试,考官问:这么多政府部门,为什么会选择加入我们,又苦又累,有时还会有危险。我说:当每个人还是小男孩的时候,都应该曾经有过关于英雄的梦。

现在,小二宝在我身旁安静地熟睡,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当每个奶爸看着他可爱小宝宝的时候,都应该有过关于财富的梦。

第一章,2007年,狂欢盛宴的尾声

虽然已经时隔7年,但对2007年A股那场狂欢的盛宴仍然记忆犹新。

股市仿佛变成了全民所有的印钞机,买什么都会涨,敢投入多少钱就很快能回报给你更多的钱。

大家只要聚在一起,就会谈股票;大家只要一谈股票,脸上就会喜气洋洋。然后会谈结束前,总有人会悄悄把你拉到一边,神神秘秘告诉你一串代码,让你买买买,买了后就再也不要卖,这个股票会一直涨到50、100、200块,甚至可以传给儿子、孙子。

说完后还会补充一句:不要告诉别人。

电视、报纸、网络上的各路专家大V,每天也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上证指数很快要到10000点的言论不绝于耳,让听的人也情不自禁热血沸腾。

除了“5.30”股灾(注:2007年5月29日晚,当局半夜鸡叫,宣布印花税提高到千分之三,5月30日,沪深市场大幅低开,个股大面积跌停,且后面几天连续深跌)那几天,给人们带来一些挫折和阴霾之外,那一年绝大部分的日子,都是阳光明媚。

每天早上只要走出家门,都会感觉到微风拂面,神清气爽。



说到这里有朋友可能会好奇,奶爸在2007年炒股到底赚了多少。

答案是一分钱都没赚。

因为在10月份大盘见顶6124点之前,我根本一直没有参与股市,工作之余主要在玩钱币的收藏和炒作。

那一年钱币市场也同样迎来了十年一遇的大牛市,热火朝天的局面与股市别无二致。有时候,买进的钱币还在快递路上没到手,价格已经上涨了20-30%。

泡沫的标志性特征是疯狂,疯狂的是千百年不变的人性,与炒作对象无关。

同样是买什么都会涨,每一次价格下跌都是新的买入机会。但是,收藏钱币听起来多么高雅,哪像炒股票这样赤裸裸充满铜臭味。

一位“泉友”(注:对收藏钱币者的雅称)后来赚得爽了,难抑内心的激动,感慨说:“这世界上竟然还有人不来炒钱币,他们真是傻!”

那年很多炒股的人应该也有类似的想法吧:这世界上竟然还有人不来炒股票,他们真是傻!



可惜,所有的盛宴,最后都需要有人买单。唯一不同的是,生活中的Party,是大多数人狂欢一个人买单,而股市中的每一场盛宴,却需要大批买单者。

11月下旬,老婆突然面带愁容说,她买的股票被套了,44买的现在跌倒了34。

她这个股票我是知道的,叫天鸿宝业(现名首开股份),8月份44买过,两天赚了10%很开心卖了,还在我面前得意炫耀了一回。卖后跌回44,她又再次买入,本想再上演一出两天10%的好戏,没想到两个月却跌没了10块钱。

那时我们刚刚新婚燕尔,窗上贴着大红喜字,映红了新人的面颊。我温柔地安慰她,没事的宝贝,把一切困难交给男人,股票以后你就别炒了,让你英俊潇洒智慧勇敢的老公帮你解套赚钱。

当时怎么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句略带夸口哄老婆开心的话,七年后竟然会改变我的人生之路。



牛皮是很man地吹出去了,效果也非常不错,但股票到底该怎么炒我却是两眼抓瞎。接管老婆账户后很多天都没操作,就看着账户资金大跌两天后又有所回涨,苦苦思考破题入局的办法。

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企图每笔交易都赚钱、不能及时止损是新手的通病。和每个刚入市的散户一样,我想总不能卖掉一个低于成本价的股票,把账面上的亏损变成真正的亏损吧,只能等它先涨回来,再做别的打算。

好在专家大V们都说了,10000点不是梦,也许很快我就能够解套,然后再按照以前炒作钱币的路子,另外选几个靠谱一点的股票,不断低买高卖,高抛低吸,这样就能在工作收入之外,再挣一份副业。

和每个刚入市的散户一样,我运气也不算太差,2008年元旦刚过不久,天鸿宝业就给了我不亏钱跑路的机会,我果断抓住这次机会出货,实现了全身而退。卖出股票当天,老婆看我的眼神全是满意。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特意翻看了天鸿宝业后来的走势。后来,它在做了一个小型的M头后一路向下,整整七年再也没有回到当时的价格,最大跌幅超过90%,至今股价也不到原来的1/3。

人生的第一笔炒股交易,我就做了一次精准逃顶!




第二章,2008年,去年六千一,今年一千六(上)

我是一个热爱学习并且喜欢谋定而后动的人。成功从天鸿宝业脱逃后,我顶住了股市马上要涨到10000点的诱惑,没有着急交易,而是认真开始学习。

当时心里一个朴素的想法,再好的行情,也需要有本领才能把握。何况老祖宗在很多年之前就语重心长地说过,磨刀不误砍柴工。

但是没有买书,因为觉得写书的人都是骗子。一看到书店任何炒股相关的书籍,就会想起星爷当年在《功夫》里的那几句台词:“小子,我看你骨骼惊奇,必是练武奇才,将来维护宇宙正义与和平的重任就交给你了!我这有本《如来神掌》,原价……”而且,会不断脑补电影里那些画面。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近几年我的观点已经完全改变,书柜里塞满了各种有关交易的书籍。

那时候的学习主要是在各种股票论坛看帖子,还有到博客上搜索各路大神的观点,很快就学会了很多股市术语和谚语。这些话每句听起来都那么有道理还对仗押韵,可是到底怎么运用却让人费解,不过在和同事朋友讨论股票时偶尔冒出来一句,感觉还是很专业和高大上,他们常常向我投来敬佩的目光,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实际只做过半次交易--老婆买的,我把它卖了。

本来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是这样,心有点虚,后来炒股时间长了,才知道世界上原来有很多这样的人,能说出一大堆理论但从来没有真正从市场赚过钱,俗称“嘴盘”。



经过一个多月的刻苦学习和对部分股票历史走势的观察总结,我慢慢发现了一些规律。比如,股票的运动基本都是波浪式,跌的时间长了就会涨,涨的时间长了就会跌;如果是牛市,小段下跌后大段上涨,而熊市则反之。

假设我能找到几个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理论上不容易倒闭的公司,围绕他们的股票不断波谷买入、波峰卖出,那么是不是就能赚钱?如果是牛市,就在他们跌得浅一点的地方进入,等涨多一点再卖;如果是熊市,则等他们跌深一点买,稍微弹一弹就跑。

而且我很快就找到了两家好公司:中国人寿、海通证券。对于前者,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自然愿意多买一份保障;对于后者,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钱投进股市,券商当然是受益者。

这样交易就变得简单了,只要先买一些中国人寿和海通证券的底仓,然后不断围绕它们高抛低吸,就可以既享受伟大祖国改革开放促生的大牛市成果,又可以享受两个公司所在行业发展的红利,还可以通过做波段不断放大利润、扩大战果。

我为这个发现兴奋不已,它逻辑如此严密,看起来如此完美,实在不枉这么长时间的心血。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保守这个秘密,免得知道的人多不灵了,等以后在股市赚了足够的钱,再挑选一个可靠的徒弟传给他。并且,在传给他之前要他发誓,不得随便告诉别人。

也许有朋友看到这里也会觉得兴奋、很想尝试,所以必须提醒一下,这个方法其实挺不靠谱、挺扯淡的,具体理由后面会详细解释。现在我只能告诉你,交易本身其实没有任何秘密,当你自认为掌握了什么秘密武器、可以横扫市场的时候,十有八九只是一场悲剧的开始。

而如果有人总是说他掌握了什么秘笈(或者没事弄出几条预警蚯蚓),并且还起了一个好听名字的话,那么恭喜你,十有八九你遇到了忽悠。



2008年春节过完,市场已经持续下跌几个月,我觉得自己必须出手了,于是挑选一个良辰吉日正式入市,两个股票各买了1/4资金。剩下的钱,准备用来再寻找两个目标或做波段。

然后很快被套上了。

股谚有云,牛市每一次调整都是买入的机会。我在成本价下面10%左右的位置做了补仓,看着持仓成本瞬间比原来降低5%多,并且持股数还多了一倍多,心里感觉一阵莫名的快乐。

可惜快乐总是短暂的。这次牛市和以往好像有点不一样,股票总是三天两头往下跌,把我补进去的资金也死死套在里面。

无奈之中只好对国家和两个公司的基本面再次进行了全面分析,全面的意思是又上网看了很多博客和帖子,还百度了不少信息。所有研究都表明,国家还会欣欣向荣,市场还会继续走牛。

这不只是我个人的感觉,身边的朋友同事,各路专家也基本是这个观点。大家都知道股市应该还会上涨,就是该死的股票它们自己不知道。




第二章,2008年,去年六千一,今年一千六(下)

这场下跌一直延续到了4月下旬,上证指数从6124点见顶以来已不知不觉过去半年,整整跌去一半。不少人2007年积攒的利润回吐殆尽,人心终于开始动摇。

身边的朋友同事已渐渐开始不怎么谈论股票,而是谈论淘宝,于是市场出现了反弹。

好像反弹是因为击穿3000点政策底而触发,弹得很急很猛,短短10来个交易日指数上涨超过20%。我在扭亏为盈的临界点上仓皇出逃,再一次侥幸实现了全身而退。如果晚卖几天,应该还能不大不小赚上那么一笔。

卖出后两个股票的继续上涨让我有点懊悔:现在形势很清楚,市场已经跌得管理层开始护盘,加上举世瞩目盛大隆重的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我有理由相信市场会再次向好,为什么偏要在应该贪婪时恐慌呢?

此时深受广大散户爱戴、多头永远的旗手老沙也在博客上每天为大家加油鼓劲:同志们啊~~解放军已经来啦~~无良的空头们蹦跶不了几天啦~~珍惜手里宝贵的底部筹码吧~~8000点时我们一起去北京看奥运!

我为祖国买股票,就算站岗也光荣,我把两个股票又捡了回来。



这次二进宫,让我很好领教了什么叫做多头不死,跌势不止。

市场非常不讲政治地再次拐头向下,一路连绵阴跌,就像上海讨厌的梅雨一样,滴滴答答,没完没了,让人心也跟着一起发霉。

有了上次补仓被套的教训,我已不敢轻易补仓,只能眼睁睁看着账户资金日益缩水。

每天早晨上班的路上,把收音机搁在97.7兆赫的财经频道,希望能够听到一些关于股市的利好消息。可是没有。

主持人天天枯燥重复地告诉我,昨天A股跌去了多少,隔夜美股又怎么收跌,而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也在跌,帝国主义的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

有时会郁闷得砰地关掉收音机,早高峰的路上本来就如此之堵,你还净给我扯这个。

听的次数多了,我逐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开始用熊市思维来看待市场,并且努力寻找相关应对策略。

我用剩下的一半资金去寻找8连阴的股票买入,略有3、4个点反弹就立即逃跑,后来发现8连阴好像也不见得有像样反弹,又改成9连阴。但仍然没用,因为很多反弹出现在买入当天,第二天开盘再卖已基本没有利润。

又去找KDJ低位金叉并且K、D、J数值都小于15的股票,效果一般,然后改成只买K、D、J数值都小于15并且低位金叉第二次出现的,还是没用,KDJ指标实在太灵敏而难以把握了。

反正尝试了很多极端的抄底方法,各种指标、各种均线、各种周期,甚至在这些办法的基础上用资金三等分方式不断往下买入去抓反弹,都不理想。

多年后我才明白,熊市最大的特征就是所有指标超卖之后还有超卖,最好的操作就是空仓什么也不操作。



市场总会给予新手一些特殊的关照,与很多2008年留在市场的股民相比,我是相对幸运的。

因为我虽然不停折腾,实际上并没亏多少钱,那种极端的抄底方式基本可以盈亏相抵,无意中让我以永动机的状态安全渡过了那段暗无天日的熊市。

真的暗无天日,一个股票没事可以连续跌上好几个月,稍微反弹几天再连续跌几个月,到了最后遍地都是2元、3元的股票,却没几个人再敢弯腰去捡。

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打麻将连续几个晚上只点炮不胡牌,那是什么感觉。

而很多人就没有我这种幸运了,他们有些被全仓深套,有些被迫从此远离股市,有些破产,有些甚至妻离子散。

其实股票买在顶部真算不上什么,无非就是做好保护性止损。最怕的就是你不服气,不停加仓摊低成本,所谓的以时间来换空间。

市场先生专治各种不服,熊市持续的时间总是比你能坚持下去的时间要长。即使现在6年过去了,大家可以去看看还有多少股票的价格仍然不到2007年巅峰价格的一半。何况,即使你坚持6年解套了,人生又有几个6年的大好青春?

钱币市场这年也同样遭遇了巨熊的横扫,第一章提到的那位泉友有天给我打来电话,说借钱炒钱币亏得还不起,和老婆吵得离婚了。他最后对我说:我怎么会想到去炒钱币,我真是傻!



写着写着感觉有点沉重,也说一些轻松点的吧。

2008年9月19日,由于多重利好刺激,导致出现大盘涨停的罕见景象。那天早上很多股票直接以涨停价开盘,随后只要能够正常交易的股票一个个跟着封板。我下午盯着指数看,突然发现指数很久没变,开始还以为网络出了故障,后来才知道,竟然是大盘被封住涨停。

碰巧那天我本来全仓,在第二天市场再次大幅跳空高开时卖个精光,基本挽回了全年的损失。一个月后,市场在再跌20%后,终于见底1664。

年底盘算,我6万的本金,居然盈利3000多块。

过来人都知道,这是多么了不起、值得炫耀的一个成绩。要不然,也不会带来后面那么多的悲剧。




第三章,2009年,错失的小牛市

是时候该说说我的工作了。因为2009年,由于工作原因,我有半年多完全离开了市场。

我在体制内的一个单位上班,从最基层的派出机构做起,两年后通过竞争性选拔进入局机关的核心处室。

处长告诉我,在笔试面试的人中,我成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经过综合权衡还是选择了我,主要是看起来比较能够当牲口使,而且和工作同样年份的人相比最年轻(注:那年23岁,如花似玉的年龄)。

年龄确实是我的优势。小时候家里送我上幼儿园,我呆了3天看他们每天都在学1、2、3,a、o、e还唱儿歌,感觉非常幼稚无聊,便再也不肯去了。被逼无奈,家里只好托关系让我直接念小学。所以从上学到上班,我比一般人都小1-2岁。

当时也没多想“当牲口使”这4个字背后的含义,后来才知道,这个处室是全局最繁忙的部门,在这里,一律女人当男人使,男人当牲口使,挂钟也比别的地方转得快。

本来加班就非常多,偏偏又遇上这个工作狂领导,所谓雪上加霜。

大部分时候不回家,睡在单位值班室,每天晚上工作到凌晨1点半,第二天清晨6点又起床继续工作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曾经遇到过。遇到就算了,他还要求我们也这样。

为了表示领导对下属的体恤,他允许我们比他早睡半小时,晚起半小时。

那时候处室除了一个负责内勤的老阿姨,剩下几个都是愣头青,个个年轻气盛,别的什么长处没有,但斗狠谁也不愿输人,竟然都跟着一路坚持了下来。

两年多后工作狂领导调离,临别时召集我们谈话,说:我们都是普通人,两个肩膀扛个脑袋,要想用三年取得人家五年的进步,唯有用三年做完人家需要五年的事……

他这些话的意思现在已经有了一种新的说法: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



我没有辜负这位魔鬼训练营营长的一片苦心,在他离开后不久开始独当一面,并且业务能力在全局博得了一些薄名。

所以2009年局里开展某重大专项工作时,我被点将抽调过去,与另外4名同样年轻力壮的小狼狗一起,组成了一个临时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另外一位知名工作狂领导担任。

我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也耳闻过该领导除了工作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爱好,在去新办公室报到前,自觉清光了账户所有的股票。

那时正好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天蓝水清,在2号知名工作狂领导的动员鼓舞下,我们5个人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决意要干出一番成绩。

都是二十八、九岁的年纪,都全身心投入,有时实在累了就睡沙发打个盹,基本每天下班到家都要晚上十一、二点,偶尔九点前进家门,老婆会很惊讶问:今天怎么这么早?

大多数周末别想休息,原来以前我听到的传闻并不完全属实,工作狂领导除了工作之外还有一个爱好:他是个吃货。

听起来是不是很萌?可惜这个吃货的爱好不是晒美食照片,而是在饭桌上谈工作。

每到周六早上,他就挨个打我们电话,说哪里有好吃的,请大家中午过去尝尝。饭桌上,他会兴奋地告诉我们,昨天晚上看电视时又想到了一个好的计划,大家可以边吃饭边讨论讨论,然后做一个实施方案,也不用很急,今天写不完明天礼拜天还可以写,反正周一早上放他台子上就可以了。

时间长了我们才注意到,他请我们去尝尝的饭店,经常会是同一家。



我职业生涯中大概有六七年是这样一个工作强度。全局最有名的工作狂领导一共3人,前前后后都被我赶上了。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位,另外一位我会在2010年世博会上遇到,他的口头禅是:下班回家真浪费时间,还不如天天在单位值班。

所以你如果买过两次股票,刚好全都亏了,千万别在第三次交易时赌博式下重注,认为这次总该赚钱了。市场中遭遇连续亏损的几率,远比你想象的要高。

花这么多篇幅写这些,并不是为了向谁诉苦,向谁邀功,而是想说,我一直是个专注和用功的人,深知无论哪行哪业,刻苦都是最基本的方法。

整个2008年,我投入过大量精力去研究市场背后的规律,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花在股市上,用实盘账户和一个模拟账户不断测试KDJ、MACD、RSI、BOLL,还有宝塔线和几个现在已经忘记名字的指标,以及它们的组合运用。

即使这样,我投在股市的钱仍然不多。有些朋友入市没几个月,没有做过几单也没有好好去研究,就敢用大笔钱去交易,真佩服他们的勇气。



重大专项工作结束已是9月份,股市这边的黄花菜早已凉了,很多股票短短半年多时间,从底部反弹超过3倍5倍,让很多股民又享受了一场盛宴。

倒没有太多遗憾,因为知道按照自己在熊市研究出来的操作方式,在这种单边牛市不一定能赚很多,何况本金投入也不大。

而且工作这边,我们取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又通过在壕坑的朝夕相处,与几个兄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到现在还定期聚会。这些已足够给我安慰。

一个人的精力和运气有限,有所得到自然就会有所失去。

重新回到市场后,我不再一味只研究指标,开始加强K线形态的研究,包括单根日K和日K的组合。仙人指路、早晨之星、锤子线、红三兵、乌云盖顶……原来这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K线背后,竟然蕴含着这么丰富的意义。

那年冬天行情总体还行,我边学边试,又逐渐积累了一些盈利。到这时,我已经实现了三年连续盈利了(2007年虽然股票没怎么交易,但在钱币市场赚得不错,那是和股票差不多的投机市场),并且看起来似乎“跨越牛熊”。

我有点急不可耐,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第四章,2010年,率领60万大军挥师南下

有了两年多的“成功记录”,我不再满足只用6万块钱小打小闹过家家,决定把所有资金都投入股市,尽量实现获利最大化。

按照既往风格,在准备加大投入前我对自己的交易方式再次进行了回顾,隐隐约约感觉有点不踏实,于是综合比较网友的推荐,终于放弃偏见,买了第一本关于交易的书籍--《炒股的智慧》。

这真是一本好书。不但道理讲得清楚,而且浅显易懂,富有趣味,如果对散户炒股入门需要推荐且只能推荐一本教科书的话,那么我会首选它。

短短两周内我把这本书反复看了三遍,越看越觉得作者说的有道理,几乎每个字都对,仅有一个地方除外。

作者说,一般人学习炒股会经历四个阶段:蛮干阶段、摸索阶段、体验风险阶段和久赌必赢阶段。我对照再三,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体验风险阶段。

比如说我自己,虽然还在摸索,但是性格谨慎、刻苦用功又略有天赋,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应该可以跳过体验风险阶段而直接进入久赌必赢的行列。作者因为自己亏过大钱所以认为别人也要亏大钱,未免太小瞧天下英雄!

这个想法回头看起来似乎很可笑,但当时确实经过慎重评估,真心这么认为的。好在我多多少少还有那么一点自知之明,没有像有些在牛市入市的朋友一样,认为自己根本无须经历任何阶段而已经成了“股神”,不然现在可能羞愧得没有勇气再和大家提这段往事。

我把所有积蓄都转入股票账户,并卖了一些珍藏的曾视为“非卖品”的钱币,把本金增加到了30万。

想象着赚钱之后老婆崇拜的目光,我的嘴角勾出一丝微笑。



增加投入后做得还马虎,但一直又不是很顺,主要问题是收益仍然不稳定。

有时赚一点,还没高兴几天,又会亏了回去;有时连亏几单,正有点沮丧,又会干对那么一票。市场就像一匹野马,让人难以驾驭,又像年少时心爱的姑娘,让人难以琢磨。

最让人头疼的是,有些明明理论上讲得通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却非常不好使。

比如止损,它像汽车安全带一样重要,可以保护司乘人员在撞车时免遭重创,但为什么有时刚刚割肉,股票又会重回升势?

比如浮盈加码,理论上是扩大战果的必备良药,但为什么有时好不容易积累一些利润,就会遇到一次大的回撤,然后白白辛苦一场?

几次碰壁下来,我有些尝试不下去了,不自觉又走回前两年判断加估计,抄抄底、逃逃顶的老路,还加入了几个炒股交流QQ群。

真的非常可惜,如果那时再多坚持坚持,也许可以早几年领悟到趋势交易的魅力,更早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所以后来我非常赞同,炒股最难的是,错误的办法也可能让人在一段时间内不停赚钱,而正确的办法却可能让人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亏钱。

另外,炒股第二难的是,每验证一个办法是否真正正确,都需要很长一个周期,很多人都无法坚持那么久,最终熬过长夜等来黎明,熬过寒冬迎来春天。



众所周知,2010年上海举办了历时长达半年的世博盛会。

由于看起来比较能够当牲口使,我和局里一批精壮劳工被抽调到世博园区,参与某片区的安全保障工作。

这是一届史无前例、规模空前并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盛会,每名进驻园区的工作人员都深知肩上责任重大。我们喊出“世博世博,一世一搏”的口号,做好了打一场硬仗的充分准备。

世博会每天晚上10时闭园,盘点清楚当日情况后一般已超过11时,然后片区指挥部连夜召开会议开展分析点评,同时强调部署第二天重点工作,被我们戏称为夜总会,夜里总是开会。

和一般夜总会不一样的是,人家在里面对酒当歌,我们却只能在会后吃一碗泡面,红烧牛肉味。

在指挥部我牵头的是综合组,每场夜总会都要参与汇报。由于片区总指挥是前面提到过的第3位工作狂,每晚都坚持亲自主持会议,我也不好意思让组内同事代汇报,只能一场不落地陪他一起拼身体。

这样倒好,大部分日子都睡在园区,反倒给我这个夜猫子提供了大量复盘时间。

每晚夜总会散场后,我都可以点燃一支香烟,开着一点音乐,悠闲翻上一两个小时股票。

有时看累了,还会只身在园区走走。夜深人静里,园区璀璨灯光和天上点点星光相映生辉,共同荡漾在黄浦江的波浪上,感觉离人如此之近,却无法真正抓住它。



随着时间推移,世博会渐入佳境,单日客流量不断刷新着记录,40万、50万、60万……与此相对应,股市行情也一天天好起来,金融等蓝筹股带领着大盘不断上攻,账户资金同样不断刷新着记录。

最夸张的时候,上证指数一周上涨了8%,中国平安、海通证券这样的大家伙每天也能窜上4到5个点。

那时我已经知道了龙头的概念,不再交易中国人寿,而是学会选择虽然看起来价格更贵,但是表现更活跃的平安大哥。

忙里偷闲时,会拿出手机瞄上几眼行情,享受着持仓上涨的愉悦和对自己股神感觉的窃喜。那是忙碌而快乐的一段时光。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股票,让心情更舒畅。

激动人心的一天不期而至,10月16日早上一开园,客流量就大得异常,到了下午,园区内外水泄不通,我们站在指挥部电子监控屏幕前,视野所及密密麻麻全是人头。看着客流计数器不断跳动,最终定格在103万,我不禁轻呼:客流涨停了!

受世博会大客流和那波大行情的双重冲击,我内心开始狂热,又把该年结余的资金加入账户,并从银行贷了一笔款,凑足60万用于操盘。

我感觉像个将军,像率领60万大军挥师南下一样操作60万资金纵横股市,把风险两字浑然忘在脑后。

人的内心一旦膨胀,危险就会如影尾随。市场终于没有再给我面子,自从世博会闭幕后不久每况愈下。由于追加的资金基本没有踏上行情,我慢慢开始赔钱。

年底《让子弹飞》上映,才知道这叫“步子大了容易扯到蛋”。




第五章,2011年,初涉价值投资

股市就像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在股海冲浪过几年的朋友可能都有这种感受,只要认真去研究,每隔一段时间似乎总会有新的发现和体会。

多少个凌晨,我因为某些所得而欣喜若狂,夜不能寐,忍不住举步推窗和星星对话。可惜经过实战,最后往往都被证明是一场空欢喜,重归垂头丧气。

形态、均线、指标真的对交易有用吗?假设一支股票从10元涨到15元,不管你划什么线连接这两点,都免不了会产生一种形态。那么,形态到底是股价上涨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还是导致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同样,到底是先有价格上涨,带来均线或指标产生金叉,还是因为均线和指标出现金叉而导致价格上涨?

好熟悉的问题,聪明的朋友,请你们告诉我,世界上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有些文章会提供很多通过形态、均线、指标抓住大牛股的实例,但事实上如果仔细去翻一翻,类似的形态、均线、指标失败的案例其实也一个不少。

不由得想到一个段子:

某君在肯德基上网看股票,遇乞丐乞讨。他扔出一块钱继续看K线,乞丐拿钱后没走也在旁看着。过了一会,乞丐悄悄说:“这股过布林中轨了”。某君惊诧问:“这个你也懂?”乞丐说:“就是因为懂这个,所以我才有了今天!”



随着亏损始终无法挽回,技术分析渐渐让我失去信心。我决定舍弃剑宗,走气宗的路子,回归公司价值本身,效仿巴菲特老爷开始尝试价值投资。

记不清是哪位高人说过,那种价格下跌很久,市盈率很高但市净率却很低的股票最值得价值投资,因为业绩一旦改善,市盈率就会急剧下降,从而激发股价上涨,而市净率很低代表了股票的安全边际。

通过对比,我选中安阳钢铁作为价值投资的处女单,好像当时是400的市盈率、市净率却不足0.8。我美美地想,只要股价回到1倍市净率的位置,将会盈利25%以上,多么有价值的一笔投资!

而且安阳钢铁最吸引我的是绝对价格比较低,仅需30多万资金就能买10万股。与以前一支票买几千股相比,这是多么大的手笔,简直是穷人翻身当土豪。你想想啊,每天只要涨1分钱就能进账1000元,嘿嘿嘿嘿。

我却忘记了,跌1分钱也要亏1000元。所谓利令智昏,人总是容易看到利润的一面而忽视风险的一面。



作为价值投资的第一票,安阳钢铁给过我初恋般的甜蜜。

从3月份买入后开始,它几乎一直都在涨,账面浮盈很快就超过了20%,差不多相当于我一年的工资。

当股价冲高到4块5毛多时我正在伟大首都北京出差,看着红彤彤的账户心花怒放,暗想这哪是过来出差,简直是过来登基——通过放弃技术交易这种“花架子”,终于登上了价值投资的伟大殿堂!

价值投资原来这么美妙,这种感受只有苦过的人才能体会。感谢巴菲特、感谢祖国、感谢CCTV,让我经过数年摸索,终于迷途知返、弃暗投明,走上了交易的“正途”。

我做着期待股价翻倍的美梦,再一次YY功成名就后的诸种情形,而对股价随后的下跌浑然不觉。

直到账面上出现亏损才突然醒悟,价值投资哪里这么容易,如果单靠市净率选股就能赚钱的话,马路上哪里还找得到人每天摆摊为大家卖早点?

太傻太天真、图样图森破。

我不得不重回补仓解套的老路,又一次陷入以前从狂喜到失落的循环。



如同初恋失败,这次交易给我自尊带来了很大打击。

止损清仓安阳钢铁后的一两个月,我几乎完全没有参与交易,甚至不愿意再看行情、学帖子。其实亏的并不算多,主要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有点撑不住了,市场是如此难以驾驭,我想放弃,想退出。

这时,幸亏一位多年未联系的美女及时出现,给了我重振旗鼓的信心。

她是我小学同桌,这年到上海开拓旅游市场,通过多方辗转后联系上我约我喝茶。昔日的丑小鸭,已出落成如今的白天鹅。

按照都市言情的套路,应该聊着聊着就擦出火花,但实际上却不知为什么说到了股票。

她开心地说,去年投了一些钱到股市玩玩,赚了很大一笔。她说这段话时轻描淡写,笑起来娇艳若花。

我的心再次被触动,不服气地想,当年我学习成绩远好于她,连她都能赚钱,为何我就不能?




第六章,2012年,深度套牢后的自救

痛定思痛,我买安阳钢铁顶多只能算一次伪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的本意是要寻找价格被低估的目标,然后耐心持有等待估值修复,最后在产生泡沫时离场。而价格跌了很多和价格被低估完全是两码事。

假设一位歌手演唱会的门票价格要300元,现在演唱会已经散场,黄牛说它手上还剩下两张门票,一起卖给你只要60元,这样的一折大甩卖你会觉得物超所值吗?

所以我问自己,怎么会傻到去钢铁这样的“黑五类”夕阳行业中去寻找价值,当然应该从符合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行业中去选择,才能一方面等待估值的修复,另一方面享受行业的高成长。

经过精心评估、货比百家,我决定从新能源入手,选择了当升科技作为最佳目标。

我煞有介事地搜集罗列了当升科技的诸多优点:处于新兴行业、股价长期下跌已不足发行价的三成、公司业绩很差正处于困境扭转……最重要的是,名字还这么好听,当升当升,股价当然要升,多么吉利,就差没有为公司的高管算八字了。

实际当时手里还有另外一个备选目标,是同行业的德赛电池,但我嫌名字太普通最终放弃。结果就和大家平时的遭遇一样,二选一没买的随后一路高歌猛进,而名字大吉大利的当升科技却整整深套了我一年多。



对于我的“价值投资”经历而言,当升科技就像是爱因斯坦的第二只小板凳,虽然比第一只做得好那么一点点,但是依然很糟糕。

本来我还很清醒,知道价值投资不能只买一个股票,那样和赌徒无异。可到了实际操作中,由于买后很快被套,又忍不住加码变成了重仓一根独苗。

知行合一,说起来简单四个字,做起来却是如此之难。

没办法,只能继续通过高抛低吸和日内做T+0的方法来抓生产、搞自救。印象中做T+0的成功率好像还挺高,但事实上折腾了大半年,持仓成本并没下降多少。因为2012年确实是比较清淡的行情。

这里顺便说说对做T+0的看法吧,现在我是很不建议朋友们T+0的,自己也再也不碰日内操作,因为T+0获取的利润其实远比你感觉到的少。

辛辛苦苦围绕日内小波动进出,好像隔三差五能赚一两个点或一两百股,但是T飞一次或者被套一次,揩的那点油又全部还回去了。总体是捡了一些芝麻,最终丢了西瓜。

有些朋友可能不服气,但浅显的道理摆在那里:周期越小的波动越难把握,一个股票你首次买入时高点低点判断不准,难道买后就变能耐,反而能看准更小级别的波动了?

除非本身是专做短线抓小波动的高手,否则大部分人自认为做T+0赚钱只是一种错觉:要么当时市场行情较好,玩别的股票也能赚钱,实际上付出了很大的机会成本;要么是选择性记忆了那些成功的愉悦,而潜意识过滤了失败的经历,所以看起来很美。

再退一万步说,如果T+0用了后真能腰不酸腿不疼一口气上六楼,那世界上怎么还会有这么多股民亏钱?

比较靠谱一点的办法,也许是依托某些支撑位浮盈加码做小波段。



与当升科技的苦苦缠斗没能阻挡总资产净值不断下滑,即使我常常到股吧里为它找到很多重大利好,也无法起到作用。同时,我对交易的热情也在此过程中被一点一点消磨。

像很多被深套很久的朋友一样,最后我终于完全放弃抵抗,卧倒装死,任凭账户资金随波逐流。

直到12月一声惊雷重新唤醒大地,我才再次回到市场。

2012年底,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没有如期到来,一波行情却不期而至。

那波行情是从12月4日转折启动的,开始还没往心里去,以为仍像平时一样只是跌久后的几根小阳线,沧海里不值一提的小浪花,到了20日左右内心深处才突然一哆嗦,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应该是一波中级反弹!

我这次判断是对的,但也没全对,因为现在回头来看,这根本不止是一波中级反弹,而是一波宏大牛市的开启。

在山顶上苦苦站岗、望眼欲穿十几个月的王二小,总算盼来了亲人解放军。我毫不犹豫,抓紧信用卡套现了20万注入账户,试图解救我那曾经60万挥师南下、如今已缩编严重的嫡系部队。



在初入股市的时候,我就认真考虑过风险,告诫自己永远不要借用急钱炒股,后来五六年也一直遵守过来。但是这次再也把持不住,为了尽快解套,决定违背纪律侥幸一次,并且保证下不为例。

因为我已经知道老婆幸运怀上了双胞胎,自己很快将成为两个宝宝的父亲。我不希望宝宝们刚出世就看到一个交易失败的父亲,我需要最短时间把亏损捞回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我说的这些都是借口。虽然听起来爱意深沉,实际却很牵强附会的借口。借急钱炒股,无论用多么精心的包装来粉饰,其本质无非就是红了眼的赌徒扳本(或赢钱)心切。

散户炒股有一个很大缺点,容易为自己的每个错误做法寻找各种理由,然后自欺欺人,我也不例外。

就这样,我基本判断对了这波行情,比较及时搞来了一笔不小的钱,并且后来还买对了股票,在你们认为我肯定能借这次机会迅速扳本的情况下,被市场再次狠狠教训了一场。

市场总会想尽办法在我违背纪律、心存侥幸的时候给我教训,这次也不例外。




第七章,2013年,最后一颗子弹(上)

给大家讲个比较狗血的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人,名叫张三,重仓当升科技被套很深,因为2012年底感觉股市迎来了一波行情,就信用卡套现一笔钱准备快速扳本。他选啊选,此处略去研究过程若干字,后来买入一个股票达华智能。买后不久就停牌了,这本来是好事啊,可惜张三的钱50天之内必须还给银行,中间还隔着个春节长假,这可让他犯了愁。

张三做股票多年,从没买到过停牌的股票,以前一直羡慕别人的狗屎运,没想到第一次遇到就是这么尴尬的场面。无奈之下,只得分批卖出部分当升科技,拆东墙来补西墙。

看着当升科技卖出后一路上涨,张三肉疼不已,本想信用卡套现乘机捞一票,现在变成了白白折腾。好在达华智能复牌首日一字涨停,挽回一些损失,从第二天起,张三就准备时刻盯盘,以防万一涨停板打开快速跑路。

第二天早上他所在的单位召开党委会,张三有个议题要汇报,本来顺序排第二位,可是无巧不成书,原该第一个汇报的老兄突然有事来不了,于是他就变成第一个上。

体制内工作过的朋友都知道,党委会是一个单位最高形式的议事会,非常严肃,一般不会出现临时缺席的情况。所以对于这个意外,只能说那位老兄是上天派下来玩张三的。

等汇报结束,达华智能已经从6%的位置高开低走翻绿了。一种被命运戏弄的感觉瞬间击中张三,他突然情绪失控,竟然转手卖掉部分当升科技又去补买达华智能……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反正大家按照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或者赔了夫人又折兵去理解就是了。

股市中有各种各样的黑天鹅和黑天鹅组合套装,必有一款适合你。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在市场活得长久,最好老老实实做好风控,不要有丝毫侥幸,否则张三的故事迟早有一天也会发生到李四、王五的身上。



或许骨子里我本来就是打不死的小强,或许即将到来的小二宝已经在给予我力量,张三的这次意外事故不仅没有击垮我,反而激发了我的犟驴脾气。

我买来一堆专业书,调整情绪重新开始系统化学习。

在这些书中,不得不提到《股票作手回忆录》(注:包括它的姊妹篇《股票大作手操盘术》)。其实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但因为知道书中的主人公最终陷入绝望,饮弹自尽,所以心里一直很排斥去读它:我不要学习一个最终失败的人。

读过后才知道自己以前想得太错了,这是一本永恒的经典。

到如今这本书我已不知读过多少遍,每次翻看都会被震撼,经常莫名被书中某句话重锤在心,久久不能平静。

杰西·利物摩尔,这位不世出的天才作手,他的孤独坚定和叱咤风云让我无比神往。从此,在交易的道路上,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心灵导师。我暗下决心,坚持趋势交易的道路,死不悔改。

直到现在,我都宁愿相信,他最后的自行了断不是因为生活窘迫,而是因为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他是输给了自然而不是人性。

还认真学习了缠论。缠论写得比较生涩,我费了很多功夫,最终也没能弄懂如何画线、如何分型,但是禅师的有一句话,可能已经足够让我受益终身。

走势终完美。

这句话在实战中至少有两方面的应用:第一,上升趋势一旦确立,就可以忽略任何小的波动,耐心等待它持续下去,直到结束;第二,一个盘整走势到最后必定衰竭,然后不可避免产生上涨或下跌,这时是绝佳开多或者开空的机会。

由此看来,禅师其实也受杰西的影响很深。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一本本书读下来,以往许多碎片化的东西在我脑海里渐渐勾连,以往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k线在我眼前也渐渐清晰。我逐渐能够感受到k线背后存在的力度,感受到k线本身的律动和生命。

归根结底,趋势交易需要把握的关键点无非两个:趋势中继、趋势转折。所有的买入和卖出等操作,都是基于这两个关键点的应对。

我确信趋势交易的神秘面纱这时已经被触碰到,正在等待我小心翼翼把它揭开,于是开始进行大量的试错性交易,并且尝试构建属于自己的交易模型。

不能再凭感觉、凭判断、凭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和市场蛮干了,必须建立系统化交易的理念,用概率统计和行为规范来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来作为交易套利的工具。

再次省略很多字后,一个原始粗糙的交易模型呱呱坠地。

初步构建的交易模型似乎好用,又似乎不好用,感觉最后总是差那么一口气。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大部分时间都压着对方半场在踢,但临门一脚却老是捅不进球,冷不防后防线还要被对方撕裂一下。

我耐着性子,通过历史数据和交易实战相结合的办法,一个环节一个环节验证,一个补丁一个补丁修改,熬到8月底,终于形成了奶爸交易模型1.0版。

静静靠在椅子上,我的耳旁不停循环着一段画外音:当走出草原的古猿开始直立行走,并且慢慢学会使用工具后,它们就逐渐进化成了人类。




第七章,2013年,最后一颗子弹(下)

2008年初,刚入市不久的我“发明”过一个战法,围绕一两个股票来回做波段,低了买点,高了卖点,听起来好像不错,但在前面我提醒朋友们不要学着尝试,现在说说理由:

这个“战法”赚钱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大致判断对大势牛熊,二是大致判断对个股高低。如果说第一点还稍微能够判断,第二点就根本难以预测。如果能够判断个股高低,那么已经直接可以变成隐形人到市场抢钱了,哪还需要绕着弯子搞战法这么麻烦?

因此现在我坚持认为,“高抛低吸”是股市最大最美的谎言。那些年之所以我会头破血流,正是因为思维一直没有跳出“高抛低吸”的禁锢。

我花了将近6年的时间,投入无数精力,历经各种坎坷,终于识破这个谎言,建立了趋势交易的模型,可惜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我已经亏完几乎所有的本金,账面上虽然看起来还有30万,但剩下的这些钱银行借款占了绝大部分。

其实2013年是创业板和一些题材股的一波牛市,我参与的也基本都是这些股票,但是涨时仓轻跌时仓重,资金消耗起来的速度远比想象的快。谁说没枪头就捅不死人?

老婆说,要么算了吧,总不能真亏到一分都不剩,改天我们去销户,以后再也别碰股票了。

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当时第一感觉居然是很滑稽。你想啊,一个宅男每天向上天祈求,让他穿越回古代建功立业一次,然后多年后终于梦想成真,穿越后发现自己身为大将,兵法绝伦,坐着战车带着精锐正在穷追敌军,追到半路前方树木堵塞,上前察看,唯有一棵树未倒,纳闷间命令举火,结果只见树上刻有几个大字:庞涓……

如果这事发生在别人身上,估计我听说后一定会忍不住笑出声来,遗憾却发生在自己身上。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真的不甘心,又心疼老婆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这些辛苦钱,小声求她:再给我最后一次机会。

声音很轻很轻。



我疲惫不堪只身走在月夜下的荒原,身上的猎枪只剩最后一颗子弹,一头饿狼在悄悄尾随,堵住了我的退路。

我彻底安静下来,拉出近半年的交易单一笔一笔盯着死看。交易得太多,最多一个月竟然有20多笔,参与了10余种不同的股价形态;思路太摇摆,有时买了后悔隔日亏钱卖出,卖出又后悔过几天再追高买入;有时仓位太重,最大的一笔竟然下了2/3仓,并恰巧赶上6月24日、25日两天连续暴跌,第一天亏8%侥幸没有止损,第二天被砸跌停开板后恐慌出逃割在1849点大底,随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一口气连续反弹30%,然后账户资金再也没有恢复过元气。

都是些多么低级多么明显的错误,竟然会傻傻重复犯上这么多年。果然炒股和恋爱一样,会无限拉低一个人的智商。

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我耐心等待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股价形态出现,哪怕是几个月,或者半年。

好在并没让我等太久,中秋晚上复盘,上海物贸突然让我心中一动。作为上海自贸区概念龙头,它自6月25日底部以来,短短两个多月猛飚4倍,然后经过两周缩量回调,中秋小长假前一天再度拉出涨停,走势特点和犀利程度,像极了杰西当年苦苦守候六周狙击的伯利恒钢铁(注:狙击伯利恒钢铁是杰西·利物摩尔投机生涯中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一次经典战役,典故详见《股票作手回忆录》)。

我小心翼翼不断求证,9月28日上海自贸区会正式挂牌,在此之前一共还有5个交易日。如果按照“利好兑现是利空”来理解,这5个交易日很多资金应该做最后的冲顶出货,保守操作我可以参与前3个交易日。对于一个狂热概念的龙头股来说,3个交易日已足够可以拉出不小的空间。

节后开盘,上海物贸跳空高开,我在集合竞价时扣动扳机,抢入半仓。可能是最后一次交易了,我不愿意仓位下得太轻,希望即使退场,也要留下那么一丝丝悲壮。

如我所愿,上海物贸当天再次封板。我在第三天冲高途中挂了个吉利的价格出货,砍下20%的利润,总资金收益10%。卖出价格是18.18元,距离当天最高成交价仅差一个百分点。

第四天、第五天,恐怖的连续跌停出货情形发生了,我当时卖出的价格,至今看来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山巅。



这是从小到大我收到的最好中秋礼物。最关键的时候,运气站在了我这边。

我活下来了,侥幸保留了继续参与这个游戏的资格。确实是侥幸,因为这笔交易虽然确定性比较高,但肯定离100%还很远。如果事到如今我还会认为这次交易成功完全是因为判断准确的结果,还不懂对市场敬畏,那么这么多年的学费算是白交了。

成熟的交易者能够保证参与一系列交易后,大概率赚钱,但是永远不能保证某一笔交易一定赚钱。

这笔交易给了我足够的利润储备,让我随后可以更加从容去面对市场,执行自己的交易模型,即使后面仍旧犯过大错,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让本金亏到过“清盘线”。

只有经历过失去,才会更懂得珍惜。命运将我留在了场内,是不是有何暗示? 




第八章,2014年,从驾驭市场到驾驭自己

对于一个略有勤奋度的人来说,入市年份长了,难免每年都会有几次“顿悟”。但正如前面所说,每经过一段时间验证,往往很快便会从欣喜若狂重回垂头丧气。不知道这次会不会仍和往常一样。

清空上海物贸之后,我猛然反应过来为什么总会亏钱。

因为潜意识里一直把市场当做对手,太想驾驭它,太想把握k线的每一个波动。

市场是如此强大,背后集中了无数人无数智慧和资金的博弈。在强大的市场面前,个人即使智商高到爆表,努力程度超过一百只勤劳的小蜜蜂,也是无比渺小。任何一个企图征服市场的举动,都是以一己之力与千千万万人为敌,都是螳臂挡车,会遭到市场无情的碾压。

除非你有很多很多的钱,多到足以影响市场的走势,否则你所有依据再充分的研究、判断和预期,在被市场走势证明前都一文不值。

再深入一步去想,实际上导致我亏钱的,也不是市场。因为市场先生从来没理会过任何人,它只会自顾自地不断前行,亏钱只是因为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重仓交易和对过小波动下注,反映了贪婪的一面;不敢参与最强势的股票,反映了恐惧的一面;无法按计划止损,反映了侥幸的一面;随意性高频交易,反映了盲目的一面……k线的波动,看起来是价格波动,其实却是背后很多人情绪的共振。

市场无法战胜,个人唯有像尘埃一样去依附、去追随,而情绪虽然无法避免,却可以通过后天的修炼和纪律的约束,尽可能减少情绪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曾经那么渴望在股市赚钱,现在却一点都不急了。我彻底放弃扳本的念头,把2014年定为“执行年”,决定首先抓好交易模型的执行。

如果把亏掉的钱当做赌输的筹码,当然会急着扳回来,但如果把亏掉的钱当做交出的学费,那么注意力自然会转移到最终能不能毕业。理论上,市场永远不会关门,什么时候赚钱都不算晚,关键是什么时候才能开始赚明白钱。

我定下了几条死规则:如果前一天晚上没有事先计划,盘中哪怕看到再符合条件的股票,也绝不允许临时起意开仓买入;远离一切消息,绝不根据任何消息买入和卖出股票;绝不做T+0日内交易;只做模型规定的几种形态,其余股票再好再看到机会也一律不碰……

这些规则有的有道理,有的讲不出道理,但是我们不讲道理,只讲执行。你什么时候见过市场和谁讲道理?

最开始,我还允许自己根据交易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从下半年起,连这一条也禁止了,不管模型执行过程中发现什么问题,先做到年底再说,到时再统一研究修订。

不要在乎短期多赚多少、少亏多少,要让问题存在一段时间,不然怎么知道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

不断修改的规则,等于没有规则。既然已经亏了这么久,就不在乎再多亏一年两年、三年五载。

我等得起。



仿佛重回当年魔鬼训练营的日子,一切从煎熬中开始,慢慢变得适应,最后像呼吸一样自然。

不做任何变通地执行规则看起来很刻板和枯燥,其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就如你刚把杂乱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一样,会产生一种有序、可控的成就感,特别是尝到甜头之后。

当我专注执行,只关心如何控制亏损,不再在乎盈利多寡,盈利却不知不觉到来。即使在年中行情最困难的时候,账面上始终保留着一段利润。

可惜的是,对交易的过度投入已经开始影响我的工作。

虽然我的交易频率不高,复盘选股等大部分事情都要盘后才能做,白天无需盯盘,而且工作也已经远不像早年那样繁忙,看起来两者可以兼顾,实际却并非如此。

热恋中的少年,很少能同时爱着两个人,何况作为一个向来要强的人,我难以接受自己工作质量的隐性下降,难以接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另外,我是个骨子里比较传统的人,总觉得如果以后一直这样带着“二心”工作,脚踏两条船,对不起所在的岗位。

专职交易的念头在我脑海冒出,再也挥之不去。

迫于生活和本金压力,本来计划晚一两年再行动的,但是因为意外遇到一个朋友,加速了我专职交易的进程。

金庸先生在《鹿鼎记》的后记中说,生命中永远有许多特殊的意外。希望这次意外不仅特殊,而且美丽。



我在喜欢的岗位上工作了12年,也喜欢以现在这样的方式离开。

不是因为被嫌弃,不是因为厌倦,甚至也不是因为有了好得很多的选择,仅仅只是为了开启一段新的梦想。

从选择的角度来说,我才不会傻到认为自己现在已经能够快速从市场赚大钱了,不过是愿意把交易当做毕生的事业。

按照陈江挺(注:《炒股的智慧》一书的作者)的说法,一个交易者在大亏之后形成系统的交易方法,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微亏微利阶段,才能开始稳定盈利。而我,今年本该微亏微利的,之所以还能赚一些,赶上市场好而已。

但是,同时我也知道,只要能够坚持一些投机的基本原则,亏钱也并不那么容易。只在行情比较暖的时候入场,只在关键点参与表现强势的目标,每次只买入小部分筹码并且在发现做错时果断出局,只用赚来的利润去博取更大的利润(设好保护性止盈后让盈利奔跑)……怎么也不会亏太多。而所有这些,一年的实践证明,我已经基本能够做到。

还是那句老话,交易者只需要关注自我情绪的驾驭、关注执行和控制亏损,至于盈利就交给行情和运气吧,无论多少都是市场的奖赏。

千万别想着每日每月都要从市场赚钱,交易者必须学会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即使一个优秀的操盘手,可能大部分时间也碌碌无为,他们经常赚小钱,经常亏小钱,偶尔赚大钱,但是从来不会亏大钱。

有朋友曾问我,入市几年来,感觉交易最重要的是什么。现在尝试做个回答:交易最重要的只有一句话,“永远把保住本金放在第一位”。基于这句话的趋势交易策略也仅仅八个字:顺势、轻仓、止损、持盈。

市场虽然浩如烟海,但本质并不复杂,复杂的是人性。



反正离开了,顺便帮体制内的兄弟姐妹们说几句话吧。

我呆过基层最一线,呆过小机关,2013年下半年被市委借调参与某专项活动一年多,也算呆过大机关,无论是办事员还是厅局级领导,都近距离打过交道。

他们大部分人和你、和我一样,为人子女、为人妻夫、为人父母,用智慧和汗水换取酬劳。他们是纳税人养的,但更是被自己双手养的,不然你让他们不上班试试,看看还能不能领到工资。

如果真像有些人想象那样,每天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然后拿着丰厚的福利和各种灰色收入,那么请相信,我绝对不会出来,而是会立志成为“最会炒股的公务猿”。

当年跟我一起睡办公室的小狼狗们,现在虽然散落到不同部门,但大家仍然暗中较着劲,盯着谁的部门考核又靠前了,谁又落后了。可以说那是因为想干出政绩混前途,但是能因此就否认他们的努力吗?

他们偶尔也会抱怨物价涨得太快,埋怨工资总是不动,可并不妨碍他们认真对待手里的工作。特别是大机关的领导和同事,很多拥有高学历,思路清晰、低调高效、吃苦耐劳,和其他地方的精英并无两样。过去我也以为他们每个都应该大腹便便,插着牙签打着饱嗝发着调头混吃等死来着。

都是为了讨生活,何必谁要偏见谁。至少我就是被“穷”出来的。

2002年春天入职面试,考官问:这么多政府部门,为什么会选择加入我们,又苦又累,有时还会有危险。我说:当每个人还是小男孩的时候,都应该曾经有过关于英雄的梦。

现在,小二宝在我身旁安静地熟睡,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当每个奶爸看着他可爱小宝宝的时候,都应该有过关于财富的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