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2015年,对闫涛而言,已是房地产从业的第17个年头。从大学时代的规划出身,到如今克而瑞信息集团西南区域总经理,经历着房地产市场从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的转型。她用“萧索”二字形容2014年的成都房地产市场,如今,拷问开发商的已不是利润高低,而是如何在房地产市场中继续存活的问题。对于2015年房地产市场,她给出了一个谨慎的判断:不会比2014年差,局部会有回调。 房观察智库专家 克而瑞信息集团西南区域总经理闫涛 房观察(以下简称“房”):最近,双流多宗地块再次流拍。纵观整个2014年,成都土地市场频繁流拍,但另一方面,土地出让价格却仍然居高不降。土地频繁流拍的原因? 闫涛(以下简称“闫”):频繁流拍的原因,价格过高。其实从2011年开始,土地价格过高导致的流拍就一直存在。所谓的今年的流派特别严重,这只是印象当中的感觉。如果只从数据分析,今年并不比去年严重。或者这么说,从去年到今年,成都土地供应量是没有完成全年计划的。 一般发现土地流拍,最肤浅的原因就是价格高了,其实,相对来说,还有更直接的原因,房地产市场的整体下滑,新房市场整体双向指标的整体下降,造成开发商对市场整体的信心,还是资金链整体运营情况造成流拍,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还有流拍的土地位于什么区域,比如三环左右,或者大家比较看好的土地。像今年我们都知道鲁能的高价入市,看到恒大在成都的拿地。其实只要相对的热点区域,或者说大家看好的区域,土地市场还是蛮正常的。 我们可以说一个普遍的观点,2014年只有10%的开发商能完成全年的开发指标。在一个正常的销售链条当中,当前端的回款不能及时的时候,后端的土地资金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成都市场,还是中小开发商的市场。所以,土地市场的整体情况在意料之中,这种情况已蔓延已久,并不是2014年突然出现的。 房:土地频繁流拍将导致的结果? 闫:至于说会导致的结果,流拍并不是所有都流拍,热点区域同样有人在拿地。多供应,去化得最好的仍然是热点区域。这个问题要分为两方面来看,宏观层面,房地产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现在都俗称白银十年,势必日子不会像过去那么好混。在大势不好的情况下,我们要看区域市场,或者说看热点市场或产品市场。 房:从土地拿地来看,明年的热点区域? 闫:其实近几年的热点区域不会有太大区别。第一热点区域攀成钢,第二是城北,第三外光华,第四北改有土地出让。这些热点不会某一年或短时间内发生偏移。唯一值得探讨的,是否还有洼地。判断洼地,要看开发商角度,还是购房者角度。而且千万不要是捡漏的思想。实际上,今天是在一个很艰难的市场当中,为自己找寻到更强的生存空间,这种角度去思考洼地。从消费者来说,洼地更好判断,哪一块性价比和未来价值更好,就有自己的选择。城北的凤凰区域,可以说将是一个价值洼地。 房:从新房市场来看,目前成都主城区存量状况如何? 闫:目前说存量的绝对值,没有准确的数值,但是有大概存量的方向研究。哪些区域是高风险区域,哪些区域相对于风险偏低。说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只说住宅市场,城西就是低风险,去化率和存量消耗周期大约在2个月。这个区域,只要拿到地,就别愁卖不了。相对高区域的是城南。然后紧跟着就是城东。应该说最近两三个月,城东已经超越城南了。城北比较正常。 房:今年以来,开发商为了走量,降价成为关键词,如何看待降价走量与利润率之间的冲突? 闫:今年很多楼盘降价,实际上,这些楼盘已经没有利润率了。只要是降价,可能不存在保本,甚至是亏损。但是在这个时候,某一个项目的亏,换来集团资金链的活,这个钱仍然能算得过来。所以说降价走量,就一定和利润率有冲突。严格说来,成都的住宅开发利润率不高,如果拿着2011年、2012年的高位土地在今年进行销售,有大量的一些楼盘,至少说,在今年的降价潮当中,这一波产品恐怕是保本甚至是亏损。 房:如果说明年房地产市场未获得好转,开发商继续降价走量,开发商如何去持续运营? 闫:企业的生存并不是说某个产品在某个阶段的盈亏所决定的,都有固定生产值以及负亏值,比如小米的负亏值是97%,只有3%是正利润。同理,开发商的状况也类似,开发企业的利润不可能只有3%,甚至是5%。开发企业在生存,没有关门,利润是一定有的,不能以单独的一个项目一个阶段来说亏或者盈。三星曾在经济危机时联系亏损三年,通用、别克也是。所以这个市场,为何中小公司越来越难,为何解决了资金通道的企业会活得越来越快,抓机会的能力越来越强。 目前成都有多个楼盘按照楼面价来算铁定是亏的,至少在这一段时间是亏的。不存在后期的利润,只需要看这个企业托底是否托住。或者说,一个楼盘的销售期够大,并不特指2014年,2013年、2014年、2015年最后打平微利。其实一个开发商操一个十亿楼盘,往往两三个亿就能滚动了。 只要是降价,就一定和利润率矛盾。但如今的市场,开发商的首要任务是活。在要求活的时候,怎么会去要求利润。只要活下去,就是有利润的。今天的首要任务是活下去,其他所有都不能考虑了,市场就是这样的。当大开发商有背后的大树输血时,作为小开发商还不降价,是没有办法应对这个市场的。成都现在的情况已经是这样,保利、万科等20家品牌开发商已经占到整个市场50%的量,余下的260家只占50%的量。市场状况越苛刻这种状况越明显。 房:今年以来,诸多改善型产品的销售缓慢,不少开发商修改产品定位改走刚需或小户型路线,如何看待? 闫:不能说今年以来改善型销售缓慢。限购、限贷政策是一个多月以前才取掉。之前如果想改善,无法改,既不能买也不能卖,谈何改善。实际上这部分市场,是政府强制压制的。反过来,我个人其实很看好改善型产品,并且还看好高端改善型产品。随着政策性的放松,这种压制型的需求肯定会释放出来。 在任何时候,暂定120-140平方米的改善型产品与70-90平方米的产品,都不能放在一起比销量。因为客户永远是金字塔结构,不会是倒金字塔结构。因此,在定位改善型产品的时候,不能想着卖得比70平方米的快。项目规划是一个专业的范畴,不可能所有都做70-90平方米产品。随着购房者收入的不断提升,大户型、城市洋房、别墅的换房需求是正常的。所以说,不能说改善型产品的销售是缓慢的。开发商专做小户型,主要是因为跑量回钱,是暂时的。 房:明年的新房市场将是什么状况? 闫:实际上明年的新房市场是由今年的供应量决定的,今年是一片萧索。第一,我不认为明年会比今年更差;第二,在供应的产品上,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因为产品,尤其是房地产产品,不是短时间的一个过程。它的定位往往是两年、三年前在做,产品不会与今年有太大变化,仍然是刚需绝对为主。如果说有所预判,局部一定会有所回调,甚至有些区域回调会很严重。 说回调严重时,其实要看之前下调得比较严重。城北的凤凰区域,比如北欧知识城去年的时候卖到接近6000元/平方米,今年打出4800元/平方米,这些区域最终一定会回调。一般降价最大的往往是低端产品,由于资金缺乏,不看好市场,但往往市场好转之后,这往往成为热点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