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步站桩,通臂劲,摇肩(作者:医盲先生

 春风杨柳荷香 2014-12-24

马步站桩---快速健身法----------医盲

    在各种站桩中,马步站桩属于大运动的桩法,大运动量,意味着气血运行猛烈,也意味着对人体锻炼的作用来的猛烈,通常这类功法对人体浅层的气血作用非常迅速,所以,健身效果非常的明显。但是由于运动量很大,能够认真坚持的人少之又少,但是真正坚持锻炼的人,是绝对体验到它的神奇功效而视为珍宝。

    马步站桩,可以说,接触过传统锻炼的,差不多都知道,或者也站过,但是往往都是浅尝辄止,没能深入去体会他的精妙,其原因之一就在与它的强度太大,不宜坚持,智邦这里啰唆,将马步站桩的锻炼方法及心得简单整理,提供给有缘。

    姿势的具体要求可以参见前面姿势与健康一节,比如头顶悬,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尾闾中正、宽胸实腹,尽量放松等等。两脚开三个脚长的宽度,平行,下蹲,大腿呈水平(稍高亦可不要过高拉),两臂作胸前环抱状,亦可两掌作前推状,可叉腰,可抚膝盖上(不建议,容易使力),在保持站姿的前提下,全身尽量放松,愈久愈好。

其他:
1.备一个小闹钟放在面前,计时用。
2.每天至少锻炼一次,每次锻炼累积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每次锻炼开始是不能坚持30分钟的,那么可以分多个小节来锻炼,各小节时间累计最好能满30分钟。
4.一定要坚持明天每个小节的时间逐步延长:比如今天第一节锻炼,只能坚持60秒,第二次45秒,----,那么明天第一节争取站65秒(哪怕62秒),第二次50秒,----,后天第一节争取站70秒,第二节争取站55秒,----,依此类推。
5.注意汗出勿当风,勿冲凉,尤其是天气凉爽的季节,尤应注意。
6.一般能一次坚持到5分钟时,就会体会到身体热能发动的情况。少数人还可以体验到体内热能循经流动的现象。
7.一般能一次坚持到10分钟左右,会出现“呼吸极限”,类似长跑运动跑到千把两千米的时候出现的呼吸极限。这时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要放弃。
8.能轻松过呼吸极限后,会渐入佳境,一蹲数十分钟不是难事。身体内外隐将疾逐步攻动。
9.就算按5秒钟递进锻炼,从一分钟开始,坚持到5分钟只要48天,到10分钟只要百日左右。能坚持百日筑基,轻松过呼吸极限关,自会体味到其中乐趣,大有欲罢不能之感。
10.高血压、心脏病等对大运动量有忌讳的病,要注意控制运动量,保持警惕。精神病患者不宜练习。
11.每节蹲完,一定要在极端疲劳的情况下起立,不要松懈蹲下甚至坐下。故事供一笑:小时候跟师父学武练马步,一蹲累就坐下,师父就骂,叫你坐,练完马步就坐以后长成个大屁股,可能智邦现在屁股大就是那时候不听师父的话的严重后果,懊丧!
12.练完后,可两手抚盖小腹处散步至心平气和。

    在传统锻炼方法中,对身体内在的锻炼有很多层次,打个比方说,练气,这个气通俗的说,就有粗细的不同,一般来说,越是费劲用力的,其所练之气就越粗,其功效相对于就作用于表(肌体)就比较多(注意并非表皮之表),越是不费劲而用意的方法,其所练之气就越细,其作用相对于里(精神)比较多。作用于表,可以很快色身反应而健康,作用于里,甚至可以逐步调整性情。所以古人说,修行事,在于变化气质,变化气,多在调身,变化质,多在养性。古来锻炼,一般都是由粗到细,由外及里。先调整好身体,打通内在通道,然后随着功夫内渗,人生观健全,知识阅历的丰富,逐步由粗到细的转变锻炼,这样,可以避免直接锻炼"细"功夫带来的难以处理的偏差(可参阅智邦关于偏差的论述)。

    智邦所介绍的马步站桩,不属于武功,不属于练气,不属于练意,各位同仁莫作武功会,莫作气功会,但是它又的的确确的暗含武功气功最最基本的锻炼原理。

    没有进行过传统功法锻炼的人,只要不是前面所说禁忌病症范围,不妨大胆练习,智邦建议尽量由此下手,以为今后有机会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或有身体不适出现,先排除其他的因素,再在马步上找原因。若确实是体质特殊,不适合马步锻炼,应该改练他法(这种人太少太少了,智邦即今还没碰到一例真的不适合此法的,若是觉得自己不合适,那么长跑也必定不合适,锻炼就需要小心些了。) 练功中出现的疑问或问题,智邦只要能够上网,会尽量及时交流。

    也希望喜欢此法的同仁,锻炼过程中,细心观察自身的变化。比如,精神是否好转,精力是否感到充沛,饭量是否变化,消化是否好转,声音是否变亮,眼神是否更晶莹,小便是否更有力,呼吸是否更深长,小腹是否更弹性,,,,,,,,当身体发生疾病状态时,要注意体会和以往发病是否有不同之处,,,,等等,做个有心人吧,传统的锻炼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锻炼,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内省自察。经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若更有心者,把智邦前后介绍的方法,联系起来琢磨一下,或许会有所得。只希望大家尽快把身体练通练好,喜欢传统锻炼的人们,后面还有很多值得去探讨的东西,但是先把最基本的练好,才是深研细究的基础。

原文地址 http://zbjs./thread-8-1-1.html

 

为什么鼓励年轻人练马步

 

    对我的帖子有较全面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马步,并不是我推荐的最通用最普及的“最佳”桩法,但是为什么对于年轻人,一般鼓励从马步下手呢?

1.锻炼意志,无与伦比。
2.锻炼力猛,易筋煅骨功效显著。
3.不易出偏。
4.气势雄伟,。
5.还有------很多原因,大家都可以说出许多条来。

    现在很多坛子里和群里的很多人,真正严格按照马步锻炼要求的人并不多,但是,锻炼过程中遇到的艰难却不少。对此,对于年轻人,只有一个对策,那就是鼓励坚持!当你低马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心性上,你的意志更加坚强,忍耐更加坚韧、心胸更加宽阔,控制能力更加理智------,身体上,耐力、爆发力、应急能力乃至生病后的回复能力都会得到增强。

    马步锻炼的过程是艰辛的,尤其是在初学阶段,还没达到30分钟以上并能体会到放松的人,其心情、体能上的起伏,是其他的锻炼无法比拟的。这个过程中,许多人败下阵来,也有许多人顽强的坚持过去。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前面所说的心性体能上的进步过程。锻炼,不是咬咬牙挺过一会痛苦,就换来一劳永逸的畅快的。那应该是一种持续的生活理念、态度和方式。

    有的同学说,我站马步多久多久了,除了饭量大了,睡眠深了,耐力强了,不容易感冒了,没感到有什么好处啊?你们说的丹田火烧、任督奔腾,乃至内景、觉明、天眼、体感、测病治病等等功能我怎么都没有啊?这时候,不妨看看关于健身与修炼那篇帖子。传统健身,不仅仅是健身。

原文地址 http://zbjs./thread-1041-1-2.html

 

宏效健身---通臂劲------------医盲

 

    但凡对中国武术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武术中有个通背拳。但是医盲遇到有些练习通背拳的人,居然不知道通背劲是怎么回事,或者只是听说过而不知为何物。其实,通背劲,就是一种达于外的通透劲力,太极拳一身备五弓,其中有通背劲的奥秘,外家拳根于足发于腰达于掌的劲力,也是通背劲的体现。

    武术各流派正规的传承,都有完善的通背劲的锻炼方法和步骤,只是各家说法侧重不同而已。医盲在马步站桩和摇肩的帖子中,简单提到过练家开胯活肩的说法,下面再简单介绍通臂劲的练法。对了,是通臂劲不是通背劲,一字之差,应该看出通臂是通背的“局部”锻炼方法。

    方法很简单:两臂侧平举,肩臂掌指一条线---平,坚持!这就是练法。很简单,医盲介绍的都很简单,但是过去传承中,都是隐伏在很多有用无用的招式中间传授的,以至后来有很多传人都不知道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里面到底那些是关键起效的了。

    不要小看这一个动作,医盲以前在向别人介绍时,时常是和对方打赌的:你要是能坚持10分钟乃至5分钟,我就许你为练习通背拳的天才,结果,包括当兵的壮小伙,乃至习练通臂有年的人,一个个都赌败在医盲面前。

    话归正题,医盲在这里介绍练家的劲力练习方法,并不是要大家都去练武术,而是练家的锻炼方法中,蕴含着多少代人千锤百炼的符合人体内在规律的东东,有着强效的健身治疗效果(当然练武术多年不得其窍的人,认真琢磨医盲介绍的锻炼方法,也必定会有所得的)。

    通臂劲锻炼,不但对肩臂劳损等有卓著的疗效(还有深层的内练效果,暂不叙说),对于推拿医生的推拿练功,也有极强的辅助作用。有推拿师练过练家的几种基本功后,意外的发现,自己忽然有了一双神奇的手,推拿效果出奇的好,其中的奥妙,练过自知。蹲马步、摇肩之余,不妨两臂一字平伸,看看自己是不是“通臂”奇才。


    医盲作文是最差的了,因为是过去的经历和学练过的东西,边想边说,也没有什么章法文法,只是希望过去的经验所学,能对有缘人有帮助。通臂劲既然是练家练习劲力透达的基本功,其功能肯定不止是简单的健身。至于医盲所说深层的内练效果,等练习到一定程度应该会有感觉。如果你本来就有练习武术或气功之类,就会有明显的体会,否则可能就疏忽过去了。

    如果是从事医疗按摩的人员,应该有推拿练功,通臂劲也可强化推拿练功的效果,细心的人,或可从疗效上发现变化。有些东西,不宜先说出反应,否则容易追求,到时候不知是真有反应还是因追究而产生的幻觉。等过一段时间,医盲会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练家的内功锻炼方法,那时候能够坚持马步站桩、摇肩、通臂劲、末梢锻炼的人练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945c50100a77m.html

 

宏效健身---摇肩!----------医盲

    前面介绍过马步站桩并说过开胯的一点东东。现在介绍练家的又一法宝,摇肩!(比马步站桩要轻松点,治病效果不差的哦)

    除了胯关节要通,练家非常重视肩关节。而且,一般锻炼非常不重视肩关节的锻炼,现在很多人年纪不到五十,五十肩就得上身了,包括很多运动员(有解释说是年轻时练过度了,实际上还是没练或没练对的缘故)。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有五十肩的人,身上决不会只有五十肩一个毛病。好了,先介绍练法,太简单:前摇臂肩后摇臂肩。介绍完了。有人会说,我平时没事肩酸时也偶尔摇摇的,没见多大作用。那好,医盲就说说练家摇肩的不同之处:量变到质变。

    具体操作,每次不少于半小时。功效---包治百病(假的!),对百病都有效(真的!)这也是练家开关节的一项运动。医盲人轻言微,说了这么好的方法一样被大家嗤之以鼻,无奈之下只好透露点高深的东西好让大家深信不疑:

    武当功家南派入门第一个功课:摇肩!两肘弯曲,摇肩,就是拳头摇过头摇过腋下,摇摇摇,摇到---,突然想着有点像老火车的拐臂哦--动力澎湃----呜-----轰隆隆----疗效大大的,莫忽视啊。不要太拘泥动作的所谓准确,尽量大幅度摇动肩部是关键。

    摇的时候,腋下张开是诀窍。能大幅度的摇又能放松,效果会更显著。两脚平行,肩宽,微屈膝。每次能坚持半小时效果会更好,每天至少坚持一次。有时间就摇几下也不会白白费力的。如果说,有不练自练的气功筑基法门,你练还是不练?

    能把马步和摇肩坚持下来,医盲不敢保证你不生病(因为生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能保证你一定比其他方法健身效果更快更好更安全,万一生病,康复能力更强。肘曲一些摇也没问题,关键是肩关节要摇的幅度尽可能的大,但又不要猛,还要尽可能的放松。诀窍尽矣。刚开始就以不会拉伤肌肉的速度为标准吧。也就是说,肌肉不要感觉有猛烈的拉动感,每个人因为体质不同是有所不同的。大致上说,比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年轻人,一般开始不要超过一秒一圈,锻炼少的或年纪大的人,应该更慢些。经过锻炼再把速度放缓些。但如有肩周炎的人,要逐步体会适合自己的慢频率,然后逐渐加快加大幅度。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945c50100a77k.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