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疯狂转帖:壳牌总经理李嘉的访谈的节录

 锋驭 2014-12-24

以下是汽车之友对统一壳牌总经理李嘉的访谈的节录,《汽车之友》也登了全文。

汽:据我们观察,国内车辆的换油周期比国外的车要短很多,经常是5000公里就换,而国外至少是10,000公里才换。这样是否不太合理?有什么建议?

李:你说得很对,这属于不理智消费。有的汽车公司在国外要求15000公里换,但同样的车和油到中国就变成5000公里了,这对厂家来说是保险了,但消费者付出更多。但这并不是厂家能决定的,润滑油公司做了大量的消费者教育,但是没有用。而且我们教育完了,厂家在说明书上还写“5000公里换油”。比如标为“SL”的油,是全球第二高级的油,就算中国的路况再差、油再不好,1万到1.5万公里换都有富余。而且润滑的效果有个曲线,我们测试SL级的油7500公里是最好用的时候,但这时候很多人已经把它变成废油了!不是说黑了就不能用了。我们自己用的油都是1万多公里才换油。

近几年发动机油发展很快,从前几年的SE级、SF级到现在市场主流产品的SJ级、SL级、还有最近发展的SM级。级别是越来越高,可是许多消费者都不是很清楚高级别的发动机油优点究竟体现在何处,是不是级别越高的机油抗磨性能越好。

记者:到汽车特约服务站做保养,工作人员强烈建议更换机油及两滤在车辆行驶5000公里~7500公里范围之内,这样做是不是很科学。

孙先生:汽车在行驶5000公里~7500公里后就更换机油及机油滤芯是不太经济的。机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颜色会变黑,但是机油的粘度等理化指标并没有大的变化,添加剂也并没有消耗多少,SH以上级的机油完全可以使用行驶10000~15000公里,机油的功能也不会有明显的衰退。机油颜色变黑是因为机油中的清净剂和分散剂受到高温催化后它所具备的功能开始起作用的结果。SH级以上级别的机油因为指标的要求在生产时都会使用加氢基础油,加氢基础油最大的特点就是抗氧化性能突出,是一般溶剂精制基础油的2~3倍,所以使用寿命长。加氢基础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低温流动性非常好,汽车启动时可以瞬间泵送到发动机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避免发动机零部件出现无油状态的干摩擦,对发动机的保护更有力。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汽车制造商要求汽车机油的换油周期为2万公里左右,出租车、警车15000公里左右。当然这些国家没有低级别的机油,如美国目前市售的机油只有SL、SM两个级别的机油。

在2004北京——新疆、2005北京——云贵川首都Police警用车辆万里追击演练赛上所有车辆全部使用日产嘉禾SL级别的机油,来回路程一万三千多公里,尽管条件恶劣,中途没有更换机油。事后到国家石油产品检测中心对使用过的机油进行检测,机油的各项指标全部在标准的范围之内。事实证明汽车使用高级别机油在每行使10000~15000公里后更换机油是安全可靠的。这里还要特别提醒一下,汽车在行使5000公里以后,有亏机油的现象,这时一定要把机油补充到标准液位,最好是每隔2000公里就观察一下机油尺,观察一下发动机是不是亏机油。在北方的春季有扬沙的天气,更换空气滤芯的次数就要多一两次,发现脏了就赶紧更换,没必要非得和机油一起更换,过脏的空气对发动机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

记者:在美国、日本、欧洲这些汽车大国和地区,消费者都在使用什么样的机油?

孙先生:在美国、日本汽车都在使用以美国石油学会制订的发动机油标准为基础的机油,市场上只存在四个质量级别的机油SM级、SL级、GF ? 3级、GF ? 4级、其它级别的机油已经强制淘汰,GF ? 4、GF ? 3是节能型机油,这个规格为美国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共同制订,它和美国石油学会制订的规格的机油区别是它的粘度级别只有五个低粘度级别、即0W20、0W30、5W20、5W30、10W30。在美国10W30粘度级的机油占有60%以上的份额,在日本以5W20、0W20粘度级为主。在日本汽车制造商销售的机油都含有一种叫做有机钼的物质,有机钼是一种能够减少摩擦的优秀物质,它能够牢固地吸附在发动机的摩擦副表面上,当摩擦副发生相对运动时,在高温、高压、机械作用下,有机钼分子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副金属表面形成含有MOS2等物质组成的摩擦反应膜,MOS2是典型的层状晶体结构,减少摩擦效果显著,摩擦系数可减少60%以上,并具有极强的抗磨损性能,直接效果是可使发动机延长使用寿命、节能、提高发动机功率。现在日产嘉禾润滑油公司已经把这项技术引进到日产嘉禾生产的机油之中,日产嘉禾生产的机油中就含有有机钼减摩剂。

记者:好多开车的朋友,到了夏季就要给汽车换上15W40粘度级的机油、甚至更高粘度级的20W50,到了冬季就要换上10W30、5W30低粘度级的机油,这样做是不是很正确。

孙先生:这样做不是很正确,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活塞与缸套之间的间隙只有0.001英寸甚至更小,活塞环上的缺口同样也被减小了很多,活塞裙部已经被涂上了一层能够减少摩擦的物质,这些技术的发展,使的低粘度级的机油完全能够满足发动机的润滑和密封要求。低粘度级的机油能够减少发动机曲轴运转时的粘性阻力,达到节省燃油的目的。低粘度机油流动性更快,所以散热性更好,在汽车启动时可以避免发动机发生干摩擦。在日本和美国10W30、5W30、甚至5W20、0W20、0W30粘度级机油已经被汽车制造商确定为四季通用机油。如果您的汽车的发动机没有到了活塞环、曲轴已经磨损严重,致使发动机间隙过大,就劝您使用低粘度级的机油,这样做又节能又环保对发动机保护更好。这里特别还要提醒一下由于大众汽车公司的设计理念和日本、美国的汽车公司不同,大众品牌的汽车最好使用厂家指定的5W40、15W40粘度级的机油。

 

日前无意中听到几位同仁反映,他们驾驶的威驰轿车换油周期只有5000公里。都是买了不到一年的新车,因此没有介意频繁换油带来的麻烦和为此付出的时间、金钱,只当是对车辆的关爱。

但是大家凭经验可知,对于2001年以后推出的新车,换油周期如此之短似乎有点不合适宜。 记者驾驶的1998年购买的富康车,装配的是国产第一代电喷发动机,使用国产SG级润滑油,维修手册上指定的换油周期是7500公里2003年底,东风雪铁龙售后服务用油全面升级为SJ级润滑油后,换油周期延长为1万公里。记者随机调查了几款常见轿车的换油周期:毕加索赛纳使用SL级油的换油周期为1.5万公里。派力奥1.3轿车的换油周期是:SJ级矿物油为1万公里SL级合成油为2万公里高尔夫的换油周期为7500公里~1.5万公里;POLO1万公里赛欧1万公里嘉年华也是1万公里

记者查阅了丰田威驰保养手册上对换油周期的规定,不论是用SJ级还是SL级润滑油,不论是多尘崎岖道路、城市道路还是长途行驶,换油周期一律都是规定为5000公里。这是由于对中国消费者的特别关照?还是想从并不富裕的中国消费者身上捞一把? 威驰的使用环境有那么差吗。丰田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中国的道路条件和使用环境差,所以规定了一个最保险的换油周期----5000公里,这是否符合真正的中国实际? 丰田进入中国的历史不算短了,可以说对中国的国情了如指掌。实际情况似乎并不象丰田理解的那样糟糕。中国从南到北,由东到西气候、环境、路况差异很大,既有与欧洲相似的海洋性气候,也有风沙多尘寒冷的西北地区。既有全世界最长里程的高速公路,也有乡村的沙石路。地势上既有丘陵、盘山路也有城市坦途、平原大道。但这些并不是丰田威驰单独面对的问题,而是进入中国市场所有品牌的车型都要面对的问题,丰田威驰并不特殊。不分具体情况笼统地定下一个5000公里,是否有偷懒和不负责任之嫌?

上个世纪80年代的轿车,由于发动机技术和工艺水平低,换油周期常定为5000公里。丰田对威驰发动机换油周期的解决方案显得绝对保守。令人怀疑威驰的发动机是否很糟糕?能让润滑油5000公里就失效?威驰5A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恐怕要高于上世纪90年代的发动机,丰田汽车的制造质量水准可以说是世界一流的。丰田绝对不会承认威驰发动机比其竞争对手的发动机水平低一倍。威驰保养手册中,对车辆的使用环境和条件进行了比竞争对手更多更细的划分,让人感觉很人性化,为什么换油周期比竞争对手规定的低一倍以上,甚至比老三样轿车都低。在专家看来,威驰发动机的技术虽不是最先进的,但质量水准也不是最低的。即使是最差的使用环境和路况,威驰的发动机也不会如此弱不经风,需要依赖5000公里的频繁换油来得到保护。

上个世纪中叶,轿车用润滑油由于品质等级不高,换油周期常定为5000公里。记者看到,威驰指定的售后服务用油的包装桶上,标示着:日本丰田纯牌SLSAE5W/30润滑油。这在长城润滑油的总工张春晖眼中已不算低了,他说,不能以直观的润滑油变黑简单断定润滑油脏了,该换了,这说明润滑油的清洗性很好。5000公里是润滑油黏度刚刚进入状态最好的平稳期,此时换掉他感觉可惜。张总认为5000公里的换油周期是把保险系数放得过大了,这不符合目前国际发展的趋势,不符合节能、环保的原则,也不符合消费者的利益。

记者了解到,派力奥轿车使用SL合成油的换油周期达到2万公里。两者的反差竟是如此之大。威驰手册中规定可以用SJ级润滑油,许多同类车型使用SJ级润滑油的换油周期里程都在1万公里以上。专家指出,即使这样。至少还留有1万公里的保险量。长城SJ级润滑油经过6种车型行使2万公里以上不换油实际测试可知,润滑油主要指标的劣化程度很低,2万公里还远不是极限。现在,国内外轿车用润滑油级别都升级了,换油周期都应该延长到1万公里以上。威驰车的换油周期不升反降,那么丰田提供给中国用户的纯牌润滑油是否不那么纯?

我国目前生产SJSL级润滑油基础油绝大多数依赖进口,高档基础油资源奇缺,从资源充分利用的角度,至少可以正常使用1万-2万公里的润滑油,强制性提前报废,是否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是否是对环境的损害?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度,国民骨子里养成了节俭的习惯,日本汽车除普遍省油外,润滑油也都是长效换油周期,其本土轿车的换油周期高达3万公里。此外,日本还常常使用一种润滑油劣化指数快速检测仪,随时检测出润滑油的剩余使用寿命,物尽其用,很会过日子。 我国目前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年进口量达1亿吨,虽然基础油占有的份额不大,但是润滑油是汽车整个使用寿命内需要频繁更换的产品,节约润滑油与节约燃油的意义同样重大。

丰田为什么要在中国反其道而行呢,搞润滑油奢侈消费。 一个没有悬念的答案 威驰的换油周期按照规定的5000公里一换,每次4。按每年平均行驶2万公里机算,每年换油4次,需16油。在30万公里或15年的使用期内,要做60次换油保养,需换油240。每次费用200元计,总计约12000元。按照威驰10万辆的保有量,需要2400万升润滑油,消费者为此要付出12亿元。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都照此规定行事,丰田的售后服务商和OEM润滑油供应商就能够通过缩短换油周期,获得可观的利润。但如果延长一倍的换油周期,消费者就会少买一半的单,相关润滑油供应商就会多损失一倍的进项,但同时也会少产生一倍的废油。这一缩一延,一多一少是个没有悬念的答案。 

关于机油的探讨

 引子:厂家规定的换油周期是15000公里1年,而从坛子里大家的反映看,鲜有等到这个里程的,甚至有些车友12千公里就换。读来不仅扼腕叹息——银子就这样白白浪费了。究其原因,多是因为大家对这个15000表示怀疑,而宁愿相信一些传统的说法。

为此,偶专门收集了一些信息,目的就是要证明这个15000是完全有理由、有根据的。


图片一个一个存,再一个一个插太麻烦了,感兴趣的朋友搜原帖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