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中医之研

 山东子安图书馆 2014-12-2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年11月刊登本文

中医之研——属性关系

周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内科  100010)

关键词:中医;研究;属性;关系

中图分类号: R2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50(2009)11-0817-02

    自然为万物所成,万物皆有“象”与“质”。人类研究自然万物:一则,形上思维,从物象入手,以研究自然万物的属性与关系为目的;二则,形下思维,从物质入手,以研究自然万物的结构及功能为目的。人类,为了表达自然万物的属性及关系,创建了“阴阳五行”学说:用“阴阳”理论表达自然万物的属性;用“五行”理论表达自然万物相生、相制的关系。

    中医形上思维,从物象入手,研究人体(常态与病态)、致病因素及药物的属性与关系。那么,中医表达属性的标准是什么?中医表达关系的标准是什么?现在我们都讲标准,很多人指责中医没有标准,所以不属于科学的范畴。这是今人重质略象,强调世界是物质,却忽略了世界也是物象的,因而读不懂中医的结果。中医研究属性,“阴阳”为其表达属性的标准;中医研究关系,“五行”为其表达关系的标准。总是有一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要想弘扬中医、发展中医、推进中医的现代化,就一定要取缔中医的“阴阳、五行”,因为它是唯心的,不实的,是虚的。这是只用形下思维思考问题、不懂形上思维的人,在那里作祟。“度量衡”是现代科学表达定量的标准,现代科学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以形下思维为主体。如果说,取缔了中医的“阴阳、五行”,就好比取缔现代科学的“度量衡”,是一样的荒谬。因为,取缔了“度量衡”,现代科学就不复存在了;取缔了“阴阳五行”,中医也就不复存在了。

    1、中医研究属性

    中医研究属性。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气血、精津、饮液、痰湿、瘀阻”等表达疾病的属性;用“风、 寒、署、湿、燥、火”等表达外界致病因素的属性;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表达药物的属性。

    1.1中医研究疾病的属性

    中医研究疾病的属性,“阴阳”是中医表达疾病属性的标准。“阴阳辨证”是中医分辨(辨别)疾病属性(性质)的总纲,“八纲”、 “卫气营血”、“气血津液”、“脏腑”、 “三焦”,及“六经”辨证的方法,都是中医区别疾病属性的方法。临床上各类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体征及各种异常的理化检查指标,虽然繁杂多变,但总不外“阴阳”两大类别。如: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气属阳,血属阴;气实属阳,气虚属阴;……。

    1.2中医研究致病因素的属性

中医研究致病因素的属性,“风、寒、署、湿、燥、火”是中医表达外界致病因素属性的标准。尽管自然界的治病因素:从其结构来看,各式各样、千奇百怪;但就其属性来说,不外“风、寒、署、湿、燥、火”。如:致病因素属“风”的特性,按“风”去治;属“寒”的特性,按“寒”去治;属“湿”的特性,按“湿”去治;……。

    1.3中医研究药物的属性

中医研究药物的属性,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是中医表达药物属性的标准。每味中药的属性,都是中医大夫依据中医药理论,在临床医疗过程中总结而得。如:人们在服用了川芎后,发现其能止头痛,于是便用其治疗所有人的头痛。然而,在用川芎治疗头痛时,又发现其并不能治疗所有人的头痛。于是,中医大夫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在临床医治过程中,观察什么属性的头痛服用川芎可以止痛。结果,凡是血瘀性头痛,服用川芎都能把头痛止住,于是便确定了川芎具有活血的属性;……。

    1.4中医用药性解病性

什么是中药?黄连是中药还是西药?六味地黄丸是中药还是西药?黄连是植物药,不姓中也不姓西。当我们用黄连的药性苦寒清热的时候,它是中药;当我们用黄连的药理杀菌抑菌的时候,它就是西药。可见,中西药区别的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在什么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当我们不进行辨证,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所有的腰痛时,那就是西医的理念,用六味地黄丸去止痛。但是,六味地黄丸决不治疗所有人的腰痛!如果病人属于《伤寒论》讲的寒湿困阻——“肾着汤”证的腰痛时,越吃六味地黄丸,腰会越痛。有的病人会说:我吃六味地黄丸治疗腰痛没有效,所以六味地黄丸治不了腰痛,中医治病没效。其实这是对中医的误解。当我们用六味地黄丸补肾滋阴,治疗肾阴不足的要痛时,才能说它是中药。因此说:六味地黄丸、黄连等,它们既不是中药也不是西药,它们是植物药。再比如说,地龙是动物药,磁石是矿物药,青霉素是化学药,它们既不是西药,也不是中药。当我们用青霉素苦寒清热解毒的时候,它是中药;当我们用青霉素杀菌抑菌的时候,它是西药。是中药,还是西药?关键在于是用药性,还是用药理。因为,中医研究病性,西医研究病理;中医研究药性、西医研究药理。在治疗中,中医用药性解病性,西医则用药理解病理。

    1.5中医在用药性的基础上用药理

中医研究“药性”,治病是用“药性解病性”;西医研究“药理”,治病是用“药理解病理”。那么,中医大夫是不是就可以不掌握“药理”、不用“药理”治病呢?不是!!!面对不断涌现出来的现代疾病,中医大夫一定要尽量掌握现代“药理”。但是,中医大夫在用“药理”治病的过程中,一定是在用“药性”的基础上用“药理”。先用“药性”,再用“药理”,在用“药性”的基础上用“药理”,这是中医大夫用“药理”治病的根本原则。例如:我们通过药理研究,知道薏米有很好的降糖作用,夏枯草、白僵蚕、桑叶、黄芪、地黄等药,也有很好的降糖作用,这是用现代药理研究出来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见到糖尿病人,就用薏米降糖,那就不能叫中医,因为你只用药理,没有用药性;如果一个糖尿病人血糖高,我们经过辨证,确定其病机是“湿邪内困”,治疗就要“运脾化湿”,选药时不知茯苓有没有降糖作用,但知道薏米有降糖作用,那就用薏米。在用薏米“药性”化湿的基础上,用薏米降糖的“药理”作用降糖。用夏枯草、白僵蚕、桑叶、黄芪、地黄等药治疗糖尿病,都应遵守这一原则。先用“药性”,在用“药性”的基础上用“药理”,这就是中医的现代发展。但如果只用“药理”,不用“药性”,那已经不是中医了。如果一个糖尿病的病人,病机是“阴虚内热”,还在那里用薏米降糖,不但糖降不下来,肯定还会加重“口干舌燥”,出现很多副作用。又如:黄连素,大蒜素,一寒一热。从药理上都是灭菌消炎,用于肠炎治疗。但中医治疗肠炎,属于“肠胃湿热”的用黄连素、属于“肠胃寒湿”的用大蒜素,这就是在用“药性”的基础上用“药理”。

 

    2、中医研究关系

中医是一门关系学。其注重研究人与自然及人体自身脏腑、气血……的协同、协作的关系,强调的是互助、互制,用“五行”理论表达其相生、相制的变化规律。

    2.1 局部与整体

中医把人体放到自然环境中,研究人是如何适应自然,如何在自然界中生存,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医为人体做了大体解剖,在五脏六腑、组织器官的基础上,研究其是如何在人的整体环境中协调工作,研究人自身的功能关系。中医研究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药物配伍等各个方面的关系。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一点现象,都不能代表整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及药物的功能表达,建立在其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诊察疾病,亦在于诊察失常的内在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即指此意。

    中医认识人体,重点不在局部定位,而在整体联系。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一个脏腑,与其他脏腑之间都有着密切关系,从而相互影响,相互为用,相互制约。脏腑各自有各自的功能,但是必须建立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各自表达自己的功能。例如:肾主水。但其主水功能的正常表达,是建立在肺通调,脾运化,肝疏泄及三焦通畅的基础上。又如:心主神,是建立在心火清降下交于肾,肾水温升上济于心,使心火不致上炎,才能心旷神明。所以心主神,一定是要在其适应的环境中,才能主神。如果一个人心不主神了,是不是一定是“心”的问题。不一定!有可能是“心”所处的环境失常了,心主神的功能受到影响了。如:“心肾不交”之证,与脾胃升降之枢机失常有着极大的关系。脾虚气陷不能制水,则肾气下陷而不能上交于心;胃气逆升不降,影响于心,心火虚浮而不能下潜于肾,致使升降阻滞,水火分离,则神魂漂浮而不得安寝,脑胀神疲而健忘。

    2.2 主体与环境

中医以“和”为期,除追求脏腑、组织、器官间的协同、协作关系,更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人与外界各种生物的和谐共存。中医从宏观角度看问题,将人体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的各部分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因此,中医学在研究疾病时,主要从整体出发,用宏观、综合、系统的方法及实验手段,来研究和认识“有病的人”,注重分析人体功能的失调。认为疾病是在一定病因(同西医学的病因有别)的条件下,外感或内生的病邪,同人体正气相搏,从而导致机体内部和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遭到破坏时所呈现的异常状态。治疗上,中医是依靠人体的自身康复能力,用药不过是借以调动人体自身组织康复能力,调整重建体内外的平衡协调关系,强调治疗“有病的人”。如:一个南方人,来北京工作后,便长期咽痒咳嗽,久治不愈。经各种检查后,认为是灰尘螨过敏所致,咨询了很多中、西医大夫,均认为无法根治。我用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辨证分析,认为患者从潮湿的南方来到北方后,因为不适应北方干燥含有灰尘螨的气候,以至肺燥失宣,咽痒咳嗽。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清热润肺,调整患者自身的适应能力,重建体内外的平衡协调关系,服药7日,痒止咳愈,未再复发。
    2.3 现象与规律

不论中医,还是西医,他的研究对象都是人。中医通过对人体外在有形现象的研究,探求人体内在机能的调控规律。外在有形的现象,包括宏观、微观特征及生理、病理指标。中医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获取不同层次的、外在有形的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形上宏观的思维方式,研究其内在的协同、协调、协作的关系。西医利用现代技术,研究人的结构及功能。解剖生物学——细胞生学——分子生物学,从宏观到微观,看到的是不同层次的、外在有形的现象。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在于人体内在机能的调控规律。现代人应用形下思维理念及现代科学技术,不能演示人体内在机能的调控规律。人体内在机能的调控规律,受外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人体内在机能的调控规律一旦被改变,必将引起人体功能的异常,而出现病理现象和病理改变(先是功能失调,后是病理改变)。人体某方面的机能调控规律的改变,将引起与其相对应的病理现象和病理改变,同时又进一步加重原有功能的失调,并影响引发新的功能失调(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当今,医学是通过人体外在的、有形的现象,来寻求治病的方法。西医在揭示人体外在有形的现象方面,已经走在了中医学的前面,中医无法与其比拟,但他不能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中医学在揭示人体外在有形的现象方面,远远落后于西医,但他通过人体外在有形的现象,所总结出来的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调控规律,也许就是在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因为,中医按照自己所总结出来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控规律,用形上宏观的思维方式分析诊治疾病,确是解决了很多病理现象和病理改变。西医靠现代科技手段,能够解决的只是外在有形的病理改变,却不太注重探讨总结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调控规律。中医完全有能力运用好现代科学技术,解决自己原来不能解决的微观现象。而西医认为无法解决的病理现象和病理改变,中医也能运用自己所总结的调控方法与予解决。但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这有病已经到了死不治的程度问题,也有中医大夫诊治水平问题。中医要与时俱进,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揭示人体更深层次的外在有形的病理改变(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西医要善于总结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调控规律(己经有萌芽的趋,如提出的新的医学模式就是在向中医学的思维方式靠拢)。

    2.4 发展与未来

中西医的起始阶段,都对人体做了大体解剖。中医形上宏观思维,注重功能关系的研究;西医形下微观思维,注重组织结构的研究。

    西医在大体解剖的基础上,形成了解剖生物学。但是,在医治疾病的过程中,发现疾病不能用解剖生物学解释清楚。于是,就做深层结构的研究,形成了细胞生物学。从解剖生物学到细胞生物学,是西医的一大飞跃,当时人们为之振奋。认为只要能够把人类的细胞研究清楚,就能解决人体的所有疾病。但是,在解决了细胞生物学后,发现仍然解决不了人体的所有疾病。当西医发现细胞生物学依然解决不了体的所有疾病时,于是,又往更深一层的结构研究,形成了分子生物学。从细胞生物学到分子生物学,又是西医的一大飞跃,人们依然为之振奋。认为一旦把人类的基因排序问题解决了,就能解决人类的所有疾病。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不行!曾有美国基因学者说:分子生物学,仍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病理现象,医学界应该注重从研究结构转向研究功能关系了,这方面中国的中医作的最好。

    中医的先人们,站在解剖生物学的基础上,运用形上宏观的思维方式,研究脏腑、组织、器官彼此协同协作、互约互制的内在关系。那么,今天有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中医能不能站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依然研究中医?按照中医形上宏观的思维方式,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知识拿过来,研究细胞之间、分子之间是如何协调工作的?现代中医院校的毕业的高知们,微观知识都掌握得很好,如果能站在微观的层次上再去研究关系,我想应该会有突破的,这也许就是中医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