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寺庙100座图文收录 佛山祖庙

 雨亭书馆 2014-12-26

雨亭书馆

中国寺庙100座图文收录 佛山祖庙
 雨亭书馆 - 雨亭书馆
37。佛山祖庙
37。佛山祖庙 - 雨亭书馆

 广东佛山祖庙坐落在佛山袒庙路的闹市中,它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一1085,原名北帝庙,明代改称灵应祠,而佛山人却称它为祖庙。这里所说的祖庙,包含有祖祠的意思。
  说起祖祠,就要追溯到宋代,宋代蒙元进攻中原地区的时候,大批北方人为了躲避战火,举家南迁。不少人在佛山落户,使佛山增加了许多新的姓氏。广东民间重视宗族关系,俗以祠堂为重,有建祠的风尚,于是这些薪的移民也建立了各自的宗祠,北帝庙址便被选宾为各宗祠共同议事的场所。遇到地方公众的事,为首者通过“庙传”,在北帝庙进行研究讨论。因此,北帝庙实际上变成了当地的大宗祠,成了联结各姓的纽带。

37。佛山祖庙 -雨亭书馆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广东南海县人黄萧养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围攻佛山时,地方势力曾集中租庙共商对策,并刑牲献血,在神前宣誓,配合明土朝镇压起义。明景泰元年(1450)起义失败。在《佛山真武庙灵应记》碑文中,详细叙述了这次起义的经过,同时更神化了北帝。文中说:“每当战,父老必祷于神,许之出战,则战必胜,大有斩获,不许,则严兵防守,不敢轻出。贼夜遥见栅外列兵甚盛,有海马千百为群飞噪贼舟上。又见飞蚊结阵,自庙间出,飘曳空中,若旗帜形,贼屡攻而屡败之。”大概是认为北帝“灵应”的缘故,祖庙被明土朝救封为“灵应祠”。皇帝还亲笔为它题写了对联。从此规定“凡有公会,咸至灵应祠”,祖庙的地位便随之一步步地提高了。
  佛山祖庙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原建筑已于元末被焚,明供武五年(1372重建,后又经20多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一座规模宏大、制作精美、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这些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尤为难得。
37。佛山祖庙 - 雨亭书馆
  祖庙由排列在南北向中轴线上的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建筑组成,结构严谨,体系完整。祖庙最南部的建筑万福台,是一座专供演出粤剧的大戏台。粤剧起源于佛山,每年农历六、七月份,在外演出的各戏班都返回佛山,解散旧班,重组新班。依照惯例,新戏班的头场演出,必在祖庙前的万福台进行。万福台为歇山卷棚顶,台面宽三开间。前台与后台用金漆木雕隔板分开,隔板两侧设门供演员出入。隔板正中的上部雕刻有福禄寿三星;下部雕刻戏剧故事“曹操大宴铜雀台”的场面;左右分别雕刻降龙、伏虎二罗汉。这些金漆木雕刀工洗练,技艺娴熟,笔法粗犷。画面中的曹操头戴金冠,身穿罗袍,正襟危坐,英姿焕发。这一光彩夺目的场面,为舞台增添了许多欢诀的气氛。台下东西两廊二层楼,是士绅们观戏的专席;台前空地容纳普通观众。
37。佛山祖庙 - 雨亭书馆
  万福台的对面是建于明景泰二年(1451)的灵应牌坊,由于牌坊是在明帝救封“灵应祠”时所建,故建造得十分华丽壮观。坊额为景泰所题,顶分三层,分别采用歇山顶、庞殿顶。顶柱大量用斗拱,顶上还装饰着绿色琉璃瓦。牌坊前有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的锦香池,初为土池,清代改建成石砌方池。池中有座石雕龟蛇蟠斗,雕刻得生动逼真,是北帝的象征。锦香池两侧为钟鼓楼和崇敬门、端肃门。两门旁的墙壁上饰育砖雕、灰塑和陶塑,其中的陶塑最引人注目。东侧陶塑是一位动作苍劲的老者,面露微笑,手擎宝镜,象征口神;西侧陶塑是一位美丽妇人,婀娜多姿,手擎宝镜,象征月神。这两个陶塑可称花脊类人物双绝,底座上还落有“黄古珍”字款,是研究陶瓷史的可靠资料。
37。佛山祖庙 - 雨亭书馆
  锦香池正北的三门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是进入祖庙殿堂的正门。建筑考究,檐下自东向西装饰着主色木雕额坊,雕刻内容均为民间流传的故事,共分十四段,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承尤街泰隆造”的款。屋顶有陶塑人物瓦脊横贯全顶。陶塑高约1。 5米,全长31。 6米,由152个人物组成,有“文如壁造”字款。按故事内容可分为三段:西段是“甘露寺”刘备招亲;中段是《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封神”;东段是三国故事“联吴抗曹”。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百态千姿,再现了舞台戏剧场面。这种多姿多彩、主动有趣的陶塑人物瓦脊,在祖庙内除三门之外,前殿东西两廊、前殿、大殿、庆真楼屋顶均有装饰。它使建筑物显得更加高大恢宏,富丽堂皇。
37。佛山祖庙 - 雨亭书馆
  跨过三门,即为前有香亭的前殿。前殿建于明宣德四年(1429),面宽、进深都是三开间,地面铺砌着不同尺寸的长方形花岗石,既美观又防潮。屋为歇山顶,装饰有陶塑人物瓦脊。檐下采用如意斗拱。殿中供有道教尊崇的诸神贴全夹舒造像。有的神像端严矜持,有的雄强威武,有的威猛粗犷,有的忽目圆睁,所塑造的每尊神像,都达到了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殿中陈放的金漆木雕大神案,是祖庙殿堂里的重要陈设。此神案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佛山承龙街黄广华造。神案的正面为神皂式镂空贴金人物木雕;两侧为贴金高浮雕;背面有黑漆描金木雕六幅。神案正面分上下两层,上层雕刻内容是“荆柯刺秦土”的故事;下层雕刻是“李元霸伏龙驹”的场面。整个木雕以下层最为精彩。画面中的李元霸暗指鸦片战争后加入反清义军的粤剧演员李文茂。在雕刻的众多人物手中,高举着写有“李”字的旗帜,这个“李”字实际上也是暗指参加义军的李氏。广东民间把“龙驹”比作“红鬃烈马”,而把洋人特别是英国人叫“红毛鬼”。所以“伏龙驹”就是寓意制服“红毛鬼”。
37。佛山祖庙 - 雨亭书馆
  前殿的北面即为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的大殿,这是神庙中年代最早、最重要的建筑,地方宗祠活动就是在这里进行。大殿正中供奉北帝铜铸造像,铜像重约2。 5吨。这尊北帝像端坐在神皂内,慈眉善目,五缕长髯飘在胸前,服饰华贵,赤裸双足。铜像的头光,面部及于是全部贴金,整尊神烽金光灿烂。古代各种神佛造像中,免冠、赤足者较为罕见。北帝像的塑造手法完全具有地方特色,符合岭南地区民众的艺术欣赏心理,是佛山古代工匠卓越铸造技术的体现。大殿建筑外观为歇山顶,清光绪年间重修时加上陶塑人物瓦脊,面宽与进深皆为三开间。殿内的前檐下大量施用斗拱,这些斗拱既可起升高屋顶的作用,又可疏风透气,更可贵的是这些斗拱依然保存着宋代斗拱的营造式样,是我国目前不可多得的宋式斗拱的实例。
  大殿后面的庆真楼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是祖庙建筑群中兴建最晚的建筑物。楼为二层,锅耳歇山顶,有后脊。传说这里曾是旧时佛山最高的地方,庆真楼是佛山十景之一,登上庆真楼,佛山和诅庙的美景尽收眼底。

37。佛山祖庙 - 雨亭书馆
 
37。佛山祖庙 - 雨亭书馆
 
37。佛山祖庙 - 雨亭书馆

 
 
 绿岛小夜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