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杭州发布 撰稿/录制:陈诺 杭州往事第二集丨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1927年的夏天,21岁的戴望舒写下了这首如同梦幻般抒情朦胧的《雨巷》,并由此被叶圣陶称呼为“雨巷诗人”。 烟雨蒙蒙的三四月,江南的每一座城里,似乎都会有一条悠长而寂寥的雨巷,雨滴不急不缓,没完没了地落在青石板上。是否有丁香一般的姑娘,那就不可知了。 戴望舒的雨巷,是在杭州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塔儿巷 杭州市区解放路北侧,香溢大酒店后面,有一条和皮市巷交接的长约100多米的巷子,叫做大塔儿巷。 1905年11月15日,住在大塔儿巷11号的戴立诚喜得麟儿。戴立诚对这个孩子的未来充满期待,取名为戴望舒。 1908年,大塔儿巷育英书院 许多人喜欢戴望舒的《雨巷》,喜欢那迷惘伤感的情怀,喜欢那朦胧幽深的美感,却如同不知道大塔儿巷便是戴望舒笔下的雨巷一样,并不知道在戴望舒的生命中,真的有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 这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叫做施绛年。 那时的施绛年,并非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只是一个性格活泼的中学生。戴望舒的目光,却难以从施绛年的身上挪开。 然而,施绛年从未想过自己要嫁给浪漫多情的才华,而且,她觉得戴望舒不好看。 老照片丨青年戴望舒 陷入疯狂爱恋中的戴望舒,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只是彼此错的时间里遇到的错的人。在苦苦追求无望的情况下,他居然想出了要跳楼殉情的方法。 这下,施绛年吓坏了,只好勉强同意和戴望舒订婚。不过,她也提了一个要求:如果你真的爱我,那你要去留学,求取学位功名,然后再来娶我。 我们很难想象,戴望舒站在去往法兰西的船头,内心深处是怎样的期盼;我们只知道,三年之后,苦恋着施绛年的戴望舒回国,却发现,施绛年已经嫁作他人妇。 从初见面,到知道心上人琵琶别抱,整整八年。八年的苦情,最后的结局却像南唐后主李煜的那句诗: 青岛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戴望舒与第一任妻子穆丽娟 戴望舒与第二任妻子杨静 执着的戴望舒,后来也有过两次婚姻,但心底永远都没有放下那丁香一样的施妹妹,以致两任妻子也都离他而去。 45岁的戴望舒也在寂寥中,永远告别了他心中割舍不去的雨巷。 如今,戴望舒故居大塔儿巷11号已不复存在,却还是有许多的雨巷藏在江南的雨季里,藏在许多多情人的心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