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灭亡:虚伪是一个国家的硬伤

 联合参谋学院 2014-12-27
明朝是一个让今天人们既熟悉又陌生,既骄傲又叹息的朝代,我们津津乐道于它的兴起于鼎盛,然而兴盛之后便是不间断地党政,内斗无休止的谩骂直到灭亡。
明朝后期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首先是党争与前朝的党争不同,其规模与影响人们的执着都是前所未有的,比起宋代的党争南宋党争杀岳飞清朝臣是以政权稳定为目的,明代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不顾江山不顾国家,大家似乎都不把这的政权放在心上只为自己争权夺利。
其次明代后期大明法度几乎成了废纸,明律规定阁臣的品级是很低的,可是到了明后期阁老往往身兼数职从吏部尚书到太子太保那个官大兼那个毫无束缚,明律规定农户不得转业离开驻地,可后来流民成风没人管甚至出现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都是流民出身。
再次明代官员给我们的印象一向是铁骨铮铮为国为民,从皇帝到高官人人都骂,官越大骂的越狠骂的人越多受不住辞职首辅不在少数,然而国难当头时朝廷无钱养兵崇祯要他们出钱时没有拖到最后捐了一万两,国破家亡京城沦陷殉国者寥寥无几反而排队到李自成哪里要官当,闯军从这些官僚家里搜出了7000多万两白银!
最后南明在南京有着全案套的政府机构,全套的官僚体制军力依然强大,就条件而言不知比南宋东晋好多少倍,清军入关十几万人只用十几年就把他灭掉啦,几乎非常顺利顺利的有心不可思议。
总结上述怪像明代人们有以下几个特点,嫉妒.贪婪.自私.铁骨铮铮.胆大妄为.不怕权威不怕法度却又胆小怯懦.目光短浅.无耻下流.贪生怕死.墙头草。如果要继续总结提纯那就是两个字,虚伪!明朝后期从上到下虚伪的一大糊涂。
然而我们不能责怪他们,明朝几乎是一个存在于“空中”的国家,传统道德被人为的抬升到一个近乎严不切实际的程度,如程朱理学,二十四孝,女性裹脚从起初的自愿到后来的强制,这些规范与道德在物质条件充裕的今天看来都很那实现更何况连饭都出不上的明代?所以传统道德因畸形不切实际而被大多数中下层劳动者所摒弃,要么敬而远之要么闭口不谈,法律国之重器明末的大明律简直就是废纸,明律创于朱元璋之手,这部法律适应于明代初期的社会体制促进了社会发展与稳定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使用例如官员的工资之底养活衙门里的差役都费劲还不算自己的吃住 然而祖宗之法不能改,为了过日子于是大家齐上阵自定新解释,擦边球.潜规则层出不穷法律基本被架空了。
最终法律的架空与传统道德的畸形产生的一大恶果是国家威信的丧失,随机全国上下大规模的贪腐以至于连皇帝都默认这一收入,不过人的欲望是无限的百姓受苦国家没捞到好处全被中间官绅包干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下降。而官僚则以严于律人宽于待己的精神在朝堂上开始了党争,到了明末甚至出现了东林党这样的表面上高风亮节到让人发指,内心却黑的没边的“精英团体”。从北明到南明大家都以表面的顺从应和着,而李自成.清兵一来人心的丧尽的大明帝国便如泥足的巨人连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啦。放下过去眼前的例子人民对党表示无限忠诚的红色柬埔寨,越军入侵之前我们认为他至少坚持两年,柬共甚至向北京承诺不需要援助自己就能击退越军,不过事实是柬埔寨基本没抵抗就被占领啦。
虚伪是一个国家的硬伤,今天的我们满目的歌舞升平,然而缓慢变化的法律与高速发展的时代。信仰的混乱人心的变化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