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寒温统一论(下)

 johnney908 2014-12-27

    《伤寒论》第277条中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这与“自利而渴者,属少阴”形成对偶式的表述。渴与不渴,在《伤寒论》里面还有很多地方。但在温病里面,口渴基本上是贯穿整篇内容的,只是存在口渴的程度不同而已。那么,温病里面是否存在“不渴”的情况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温病条辨》原文上焦篇第十五条:“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而这里所说的“太阴”与《伤寒论》第277条中说的太阴,其实都是说足太阴脾经。既然这是“热在营中”,那么,所谓的营就是以脾作为主体的了,而邪气当然是通过脾胃之间的经络通道从胃那里一路过来的了。

    对于这里为什么不渴,吴鞠通还特别作出了如此解说:“盖邪热入营,蒸腾营气上升,故不渴。”这里说的已经够清楚的了,如果要说得更充实一些,我们不妨这样理解:足太阴脾这个锅里面啊,是有很多水湿的,现在有邪热进入到这里,就好象在锅下面加了一把火似的,这样的结果当然就是把脾里面的水湿蒸腾得变成水气上升,那口咽得此濡润,当然就不会感到口渴了。

    但是,吴鞠通虽然口说“太阴温病”,但他却把本条文归于上焦篇中,很明显他还是认为这是属于手太阴肺的问题。还有一条文可以说明他并不是很清楚这是脾的问题。即原文上焦篇第三十三条:“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曰暑痫,清营汤主之,亦可少与紫雪丹。”他对此的解说是:“小儿之阴,更虚于大人,况暑月乎!一得暑病,不移时有过卫入营者,盖小儿之脏腑薄也。”既然是“小儿之脏腑薄”,为什么不直接就进入血分呢?这里的解说有点含糊了。我们知道,小儿的体制特征是“肝旺脾弱”, 脾弱当然就容易受伤,因此小儿暑温,易得营分证。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伤寒论》里面所说的“营”与《温病条辨》所说的“营”有很多时候指代不同,即《伤寒论》里面所说的“营”主要指代的是位于阳分的肌肉,而《温病条辨》所说的“营” 主要指代的则是位于阴分的脾脏。直到这里,卫气营的主体还是很明确的,而接下来要论述的血分,就会让大家有点头晕的了。因为呢,寒邪比较容易伤害到人体阳分的部分,因此《伤寒论》的阳篇特别是太阳篇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内容,而温邪则比较容易伤害到人体阴分的部分,因此在温病的范畴里面,作为最后的阴血部分就是最主体的内容,其涉及范围之广,其变证之多,是其它部分都不可比拟的。

    血分证虽说是以心脏为主体,但病变部位却有多个可能,大致可分为“经、脉、代、脏”四大部分。如原文上焦篇第五十三条:“热多昏狂,谵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名曰心疟,加减银翘散主之。”这是温邪伤及心的经络,由于部位偏表,所以还是可以用银翘散加减来治疗。又如原文上焦篇第四十一条:“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汗多,加减生脉散主之。”这里吴鞠通虽然说是“太阴伏暑”,但观其用加减生脉散治疗就可以知道其实是心脉受伤了。由于心经与心脉比较属于阳分的层次,因此这两部分所占全篇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内容,其条文自然并不多见。

    然后就是“代”这一部分,即①心包代心脏受病。如原文上焦篇第十七条:“邪入心包,舌塞肢厥,牛黄丸主之,紫血丹亦主之。”又如原文上焦篇第三十一条:“手厥阴暑温,身热,不恶寒,清神不了了,时时谵语者,安宫牛黄丸主之,紫血丹亦主之。”②肝脏受病。由于火性炎上的缘故,本来于下焦的肝脏是很难会受到伤害的,只是由于肝中藏有人体五分之一的血,相当于五分之一个心脏,因此,在心脏还没有受病,往往肝脏先受影响。但如果肝气正常,肾水充足(水生木)的话,一般都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否则,就会出现肝风内动之类的现象来。如原文上焦篇第三十四条:“大人暑痫,亦同上法,热初入营,肝风内动,手足瘛怂,可于清营汤中加钩藤、丹皮、羚羊角。”由于肝脏与心包均属于厥阴,所以就把此二者归于这一类。

    最后的“脏” 指代心脏与肾脏,此而脏均属于少阴,并且,心的先天部位在肾处,肾的先天部位在心处,所以,此二脏受害往往是相连在一起的。只是如果是寒邪伤之阳多受害,故常用“四逆辈”,温邪伤之阴多受害,故常用“复脉汤”。如原文下焦篇第十一条:“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又如原文下焦篇第十三条:“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

    此外还有很多变证,如原文下焦篇第三十二条:“饮退得寐,舌滑,食不进者,半夏桂枝汤主之。”又如原文下焦篇第七十二条:“久痢伤及厥阴,上犯阳明,气上撞心,饥不欲食,干呕腹痛,乌梅圆主之。”如此等等,均不出《伤寒论》之大法,大都以《伤寒论》之方药加减。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本文其实只是抛砖引玉说了个大概,论说尚未形成体系,因此如果读者能够从中找到一两句对自己有用的话,那么知霖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