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文苑]子彧说诗:古典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

 白山 2014-12-27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对于诗歌,不明其常见的艺术手法,既不利于创作,也不便于鉴赏。下面选择常用的十六种艺术手法予以解说。
  一、巧比妙喻
  比喻是诗歌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比喻的恰当运用可以使写景、抒情、言志或说理形象、生动,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
  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
  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二、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咏物诗最常用的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对特定物象的描绘,来寄托自己的志趣爱好或人生追求。如李贺的《马诗》、王冕的《墨梅》、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等。
  三、对面落笔
  通过写对方思念自己来抒发自己对对方的思念之情,使这种情绪更加浓重。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昌龄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四、壮言夸饰
  壮言夸饰即夸张,通过夸张使物象特征更加醒目、突出,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如李白的《赠汪伦》、《望庐山瀑布》、《秋浦歌》及杜甫的名句:“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苍天两千尺。”
  五、动静互衬
  诗云:“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诗歌在动和静的处理上往往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这种手法可以使静者更静,动者更动。王维最善于运用这种手法,如他的《山居秋瞑》、《鸟鸣涧》诸篇和韦应物的《滁洲西涧》等。
  六、巧用典故
  用典在诗歌中极为常见,晚唐李商隐和南宋辛弃疾最善用典。典故的使用可以使诗歌表意含蓄、容量增大。如李白的《永王东巡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七、诗中有画
  王维的诗和画,苏东坡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从诗的角度看,这是说王维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画面效果。其实,古典诗歌中,相当多的作品都具有这一特点,如韦应物的《滁洲西涧》、柳宗元的《江雪》等。
  八、意象叠加
  意象指诗歌中融化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比如月,在天文学家眼里,尽管对它有情感,但它不是意象,在诗人笔下,它就成了意象,用以寄托思念之情。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有些诗歌中,意象连续出现,中间不用动词连接,组合出一幅画面,我们把这种手法称之为意象叠加。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一联,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几句。使用了意象叠加手法的诗歌又同时具备了“诗中有画”这一特点。又因为是在经营画面,这个写景又同抒情构成了映衬(分析见借景抒情部分)。
  九、妙用对比
  对比是艺术共同的法则。它的突出效果在于造成强烈的反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适的名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十、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有相似之处。借景抒情的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对特定环境的描绘来抒发某种情感,写景多起到交代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确定抒情基调,衬托抒情等多方面的作用。景对情的衬托有两种:一种是正衬,景和情基调一致,如高适的《别董大》;一种是反衬,景和情基调相反,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者当中,反衬的表达效果要强于正衬。使用反衬的名篇名句颇多,如《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几句,被王夫之评价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再比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焚稿断痴情”一回之所以有强烈的感染力,原因就在于作者使用了这种手法。只是这一回中的反衬属“以乐事反衬哀情”。
  十一、曲折含蓄与直抒胸臆
  含蓄的诗歌往往意味悠长,耐人品味。如张籍的《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杜牧的《泊秦淮》。有些作品因为作者性格狂放或创作时情感非常强烈,诗歌呈现出了另一种风貌,即直抒胸臆。如汉乐府中的《上邪》。
  十二、细节刻画
  细节刻画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艺术手法,它能够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叙事性作品中被广泛使用,产生了许多经典的细节刻画片断。诗歌中也经常用到,如孟郊的《游子吟》。
  十三、侧面烘托
  侧面烘托又称烘云托月,这是刻画人物时惯用的一种手法,即通过旁观者的反映和态度来表现中心人物的特点。它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立体,丰满。如汉乐府中的名篇《陌上桑》中刻画罗敷美丽的一段诗句。
  十四、精妙炼字
  古代诗人非常重视字词的选择锤炼,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炼字佳话。如为我们所熟知的贾岛和韩愈“推敲”的故事。炼字所炼之字往往耐人咀嚼,富于表现力。如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李白《塞下曲》中“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联中的“抱”字。
  十五、以小见大
  窥一斑而见全豹,落一叶而知天下秋。通过一个细小的点可以反映出面上的大问题。如杜牧的《过华清宫》,诗人借助对杨玉环喜欢吃荔枝这一嗜好的描绘,深刻反映出了统治者奢华的生活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
  十六、语涉双关
  刘禹锡《竹枝词》中有两句诗为人所称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两句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双关的巧妙使用。字面传达的是天的晴与不晴,实际说的是人的有情与无情,妙趣横生。这种手法在民歌中使用很普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