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的榕树》教案11

 龙溪舟子 2014-12-27
《故乡的榕树》教学设计 
                           郑念美 
教学目标: 
1. 体会文中浓郁的思乡之情 
2. 品鉴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品鉴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浓郁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师朗诵带动学生背诵)(出示幻灯片①②)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如果把乡愁从台湾移至香港又如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香港作家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看看他又是如何书写自己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 
   二. 作者简介  (由学生讲,师补充)(结合导学P14  二文学常识) 
(学生读)黄河浪,原名黄世连,曾用笔名洪荒等。 
(师补充)1941年3月27日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县。 
(学生读)1975年9月赴香港定居 
1979年,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散文文学奖组冠军。 
(出示幻灯片②) 
  三.整体感知 
1.结合预习,读准字音(出示幻灯片③) 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读准加点字。 
鬈曲    兀立 汩汩 镌刻   苍虬   凹槽 皮癣 饭甑 战战兢兢 
凉飕飕 庇荫 安然无恙 
3.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一看题目《故乡的榕树》可以推测出本文的重点应该是写→故乡的榕树,仅仅写了故乡的榕树吗?课文还写了哪些地方的榕树? 
明确: 
香港住所的榕树 
大陆故乡的榕树 
香港住所的榕树 
哪些段落分别写了这三个地方的榕树? 
香港住所的榕树(1-3) 
大陆故乡的榕树(4-10) 
香港住所的榕树(11-13) 
香港住所、大陆故乡、香港住所→这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榕树?明确:空间顺序 
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仅仅为了写榕树吗?→不是 
目的是什么?→为了表达思乡之情 
教师小结:通过不同时地的榕树寄托思乡之情是本文的基本思路。 
  四.具体研读 
   (一)研习第二部分 
默读第二部分(4-10),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件来表达思乡之情(出示幻灯片③) 
(提到哪些人物?哪些事?) 
(第5段)→儿时“我”和伙伴把老榕树当作船划的乐趣。→树船的乐趣→体现什么情?→友情 
(第6段)讲了什么?→驼背老榕树的传说( 板书:驼背的传说) 
课文不是主要为抒发思乡之情吗?此处为何插入驼背老榕树的传说?有何作用?→使文章富有传奇色彩,增添神秘感,使内容更充实。 
(第7段)“不知什么日子,我们还看到一些女人到这榕树头虔诚地烧一叠纸钱,点几炷香,她们怀着怎样的心愿来祈求这榕树之神呢?( 板书:烧香求树神) 
“我只记得有的小孩面上长了皮癣,母亲就会把他带到这里,在榕树干上砍几刀,用渗流出来的乳白的液汁涂在患处,过些日子,那癣似乎也就慢慢地好了。”→母亲用汁液帮小孩治癣→用汁液治癣 
“而我最难忘的是”什么?(文中如何表达) 
“每当过年的时候,老祖母都会叫我顺着那‘驼背’爬到树上,折几枝四季常清的榕树树用来插在饭甑炊熟的米饭四周,祭祀祖先的神灵。”→折枝祭祖先 
从老祖母“慈爱的老祖母”“一边看着我爬树,一边唠唠叨叨地嘱咐我小心”体会出什么情?→亲情 
“……唯有这两棵高大的榕树撑开遮天巨伞,抗护逼人的酷热,洒落一地的阴凉,让晒得黝黑的农人们踏着发烫的石板路过这里透一口气) 树下乘凉 
(第10段)谁在哪里干什么?→ “我”树下度夏夜 
通过“农人树下乘凉”、“我”树下度夏夜表现乡间特有的生活,这是什么情? 
明确:浓浓的乡情(出示幻灯片③) 
小结:榕树下汇集着友情、亲情、乡情等美好的情感,怎不令作者魂牵梦绕? 
   (二)研习第一部分:本文不仅通过事件,还通过优美的语言表达思乡之情。 
1.分组(全班分两大组)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2.问题找出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并讲出其好在哪里,可以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提问三位同学,师适当点评 
(老师也找了一些比较优美的句子,我们一起来欣赏) 
3. 幻灯片出示优美句子,师生共同品鉴 
(1) 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 
问题:出示幻灯片④: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明确:比喻(回忆必修一《荷塘月色》时分析比喻句的一般方法) 
妙处:本体?喻体?相似点? 
比喻句妙处的固定表述:生动形象地突出本体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本体:我的心 喻体:一只小鸟 
相似点:(同学展开联想,思考:)飞翔的小鸟特点?(速度之迅速;体形小→轻快)轻快、迅速 
结合具体句子,如何表述?→“小鸟”之喻,生动形象地突出“我”心情的轻快愉悦;联想的迅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问题(出示幻灯片④)动词“飞”、“停落”用得好不好?有何妙处? 
明确:紧扣具体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妙处 
“飞”、“停落”的动作是由谁发出?→“小鸟” →动词“飞”、“停落”紧承上文“小鸟”之喻而来。 
(结合“飞”、“停落”搭配的词语进行品鉴) 
A“小鸟”飞,飞过什么地方?→“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 →为什么“烟水”是“迷蒙的”、“群山”是“苍茫”的“小鸟要飞向哪呢?→飞向家乡,作者身居香港,家乡→福建,隔着千山万水,因此用“飞”字。因此“烟水”是“迷蒙的”,“群山”是“苍茫的”。 
B“停落”的对象是什么?→故乡熟悉的大榕树→巧妙地引出故乡的榕树,十分自然 
(出示幻灯片④)明确:“飞”、“停落”紧承上文“小鸟”之喻而来,照应自己远离故乡的实际,并借助飞鸟的“飞”与“停”,巧妙地引出了故乡的榕树,文笔自然,不露痕迹。 
(出示幻灯片④)看到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仿照上一句的方法分析这一句话(生动的比喻,准确的动词) 
1> 本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 
明确:比喻。妙处→本体?喻体?相似点?(出示幻灯片⑤) 
本体:春天新长的嫩叶→(两种情形) A迎着金黄的阳光的嫩叶 
B在袅袅的风中晃动的嫩叶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写出嫩叶的什么特点呢?) 
碧玉 抓住“透明” →色泽鲜亮(色) 
→喻体 →相似点:  
耳坠 抓住“晃动” →形状优美(形) 
(结合比喻句妙处的固定表述) 
(出示幻灯片⑤)生动形象地表现沐浴在金黄的阳光里色泽鲜亮的嫩叶,摇摆在袅袅风中形状优美的嫩叶,写出春天新长的嫩叶的可爱至极(美丽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 运用哪些准确的动词? 
→迎着、晃动、摇落→生动的比喻加上准确的动词,描写更加传神 
这一段主要写故乡熟悉的大榕树,是现实描写吗?→不是,是作者的→联想 
从何处可以看出?→“我仿佛又看到……又看到……” 
虽是联想,是否给人生硬造作之感?→不会 
为何有此表达效果?→生动的比喻,准确的动词的运用,描绘形象生动的榕树形象,使人身临其境,联想可谓丰富 
师:生动的比喻,准确的动词,丰富的联想,使本文语言十分优美,分别找出文中相同用法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并体会其妙处。 
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再次体会优美的语言 
   (三)研读第三部分 
问题:文中哪一部分直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明确:第三部分 
齐读第三部分,思考课后题二:(品鉴语言→句式的选用) 
课文倒数第二段连用两个问句,这样写对表达情感有什么好处? 
(出示幻灯片⑤)“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的游子么?” 
1> 既是问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设问句 
设问句有何特点?→自问自答,答案就在语句之中 
2> 而且连用几个问句,不断追问,对表达思乡之情有何效果? 
明确:使思乡的感情表达更加连贯,更加强烈 
用几个设问句把思乡之情推向高峰。 (板书:句式的运用) 
拓展:仿照这样的句式(即连用几个设问句抒发强烈感情)写一个句子 
小结:生动的比喻,准确的用词,丰富的联想,句式的运用,使文章极有文采→这些是本文在语言上的显著特点,值得我们在写作上借鉴。 
五.总结:一枝一叶总关情,“故乡的榕树”牵动着游子无尽的思乡情绪。 
      优美的语言将作者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体会其妙处 
2.阅读《潮汕文学读本》(第一册)P2秦牧《故乡的红头船》→体会澄海作家秦牧又是如何通过“故乡的红头船”抒写自己的思乡之情。 
附板书设计: 
主板书: 
香港住所的榕树(1-3) 眼前 
大陆故乡的榕树(4-10) 回忆 思乡之情 
香港住所的榕树(11-13) 眼前 
副板书: 
语言特色: 
1. 生动的比喻 
2. 准确的用词 
3. 丰富的联想 
4. 句式的运用 

树船的乐趣 →友情 
“驼背”的传说 
烧香求树神 
用汁液治癣 思乡之情 
折枝祭祖先 →亲情 
农人树下乘凉 →乡情 
“我”树下度夏夜 
拓展: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笛音袅袅,乡愁不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