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书法家批评系列之十三

 隨风飘逝 2014-12-27

1.jpg

  藤原行成(972—1027)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一条摄政伊尹的孙子,左近卫少将义孝的儿子。其深得一条天皇的赏识和厚爱,在政治上成就非凡,位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纳言”,同齐信、公任、俊贤并尊为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纳言”。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后世称之为“权迹”(取“权大纳言的笔迹”之意),与小野道风的“野迹”、藤原佐理的“佐迹”合称书道“三迹”。为世尊寺家的代表人物、书道世尊寺流的创立者。藤原行成继承了小野道风与王羲之的风格,创立享有自我个性的书法风格,是日本平安时代书法集大成者。形成了温雅、干练的艺术气质。其凭借自身深厚而丰富的文化素养,以前瞻的眼光和聪慧对小野道风、藤原佐理等前人的法书进行继承、洗炼并发扬,奠定了在书法史上“和样书法集大成者”的历史地位。

  ■任钦功

  平安时代中期,从宇多天皇的894年开始由于采用了菅原道真的建议,停止了对遣唐使的派遣,到1086年的白河上皇院政开始,在这200年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孕育、积累和整合,使得日本文化走向了完全的“自我”发展。这表现在佛教、诗文和歌、文字、美术、书法等全面的文化表现样式,而在这多样的文化表现样式之中,作为文化载体的书法最能代表日本文化的嬗变。平安中期之初小野道风凭借历史的积淀,以开创和风书法代表者的形象出现在日本书法历史的舞台上,日本书法从此开始了其承传有序的历史发展,如此,藤原佐理在继承小野道风流畅和美、润泽典雅风格的基础上,从美学的高度对日本书法的表现形式进行更广泛的探索,这种探索对其后和风书法的成熟底定有着更为广泛的意义。历史把这一集大成的历史重担交给了藤原行成。

  藤原行成的书法活动,可根据他的日记《权记》(传存正历二年至宽弘八年)来进行考察:长保三年(公元1001)七月,29岁的行成为内里殿舍诸门挥毫题字,是关于他书法活动的最初记录。长保五年七月,为新建的紫宸殿、承明门、仙华门题写匾额;十月,题字世尊寺;宽弘二年(1005)题写净妙寺;为美福门及法性寺的南门、北野宫的大学寮等题写名额;宽仁元年(1017)题写兴福寺的龙华树院(现存东京国立博物馆)等等。此外,还写了大量的佛事供养愿文、屏风色纸等。

2.jpg

藤原行成临王羲之书法

  藤原行成作为“和风书法”的集大成者,并且在政治上有着非凡的历史地位,其所流传下来的书法墨迹很多,其中代表性的作品有:《白氏诗卷》一卷,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本能寺切》一卷,本能寺藏;《书状》一幅,个人藏;《陈定定文案》一卷,个人藏;《诗稿》十页,个人藏;《后嵯峨院本白氏诗卷》一卷,正木美术馆藏。此外,还有王羲之尺牍临本、《诗怀纸》、《四言八句偈》、《古文孝经·孔子传》等,以及草假名风格的和汉朗咏集、色纸、集切等诸多样式的书法。

  小野道风的书法突破了唐风晋韵,开创了流畅和美、润泽典雅的和风书法,但这应该只是艺术精神上的,而在书法技法上尚未成熟,无论是用笔还是章法都处于“谨慎”状态。而藤原佐理则是主要从形式美去进行更广泛的探索和追求,他的作品从结字上在润泽典雅中追求更加的张扬,于章法上则是试图把不同的字体进行糅合以展现个性的艺术美。藤原行成把小野道风的“静美”和藤原佐理的“动美”进行融合,底定了“和风”书法美的样式,这种“和样美”的样式在其行草作品《白乐天诗卷》(1018)中得以充分的展现。《白氏诗卷》是行成书法的代表作,书写的是中唐诗人白居易(772—846)的八首诗,此时行成47岁。从这篇行书中可以体察出其由临习王羲之书法的深厚根基,及对小野道风所开创的和样书风的追求和发扬。笔画气贯始终,笔笔送到,神气完备;匀整的字形,优雅润泽的书风,更可窥出藤原行成温雅敦厚的性格特征。我们从行成的日记《权记》长保五年(1003)11月25日的记事中可以知道,他在梦中与小野道风相遇并得到其书法的传授,由此吐露出他对小野道风无限崇拜的至情,也可以想象的出藤原行成对小野道风书法的用心。《白乐天诗卷》同小野道风的《屏风土代》相比较,追求的虽然都是润秀之美,但后者在用笔用墨上显然是略呈滞涩,章法整齐划一缺乏动态之美;前者则用笔收放有度,章法错落有致,于灵动中尽显温润之美。

  《本能寺切》是藤原行成书写的小野篁(野相公,802—852)、菅原道真(菅丞相845—903)、纪长谷雄(纪纳言85l—912)三人诗句的断简,这部断简收录在《本朝文粹》一书中。此书的编作者为藤原明衡,成书的年代被推定为长历(1037—1040)至宽德(1044—1046)年间,即在行成去世后(1027)才编成的,由此可见行成是根据其他诗集来书写的。书风大抵与前面的白氏诗卷相同,笔法娴熟谨严,潇洒明快的书风,构成了藤原行成书法的特质。这种书法特质在小野道风中有所突破;于藤原佐理中形成自我;这种书法表现的美代表了整个日本文明的风尚。

3.jpg

藤原行成白乐天诗卷切益田家本神奈川箱根美术馆

  平安时代中期,虽然文化高度发达并且已经完成了国风文化的形成,但仍然是围绕在以宫廷为中心的贵族阶级群体,由此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的兴衰,以及对文化精神发展的引领决定于少数人的素养和政治经济地位。正如史实所展现:平安时代中期的文化是以藤原家族的文化体系支撑着当时的社会体制!从书法的发展足可以反映出这种家族文化的力量以及藤原行成书法的历史影响和贡献。

  从藤原行成的墨迹中可以看出,其书法用笔洗练、结体均衡、气质富有中和之美;点画粗者则敦厚富有充实感,内含筋骨;细者则笔致精到润泽,整篇体现了高古的格调,后世称之为“权迹”。“和样”书风由小野道风始见萌芽,经佐理进一步整合深化,至行成才宣告完成。当然“和样”书法美的追求符合了时代的要求,这种“唯美”是当时代王朝贵族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藤原行成所完成的“和样”书风被他的子孙所传承,史称为“世尊寺流”,一直延续到室町时代。“世尊寺”一名是因为藤原行成的祖父伊尹将自家的桃圆别墅改称为世尊寺而得来。镰仓时代之后,其第八代子孙行能(1179—1251)又将其家名发扬光大。平安时代末期,从“世尊寺流”分离出来的藤原忠通(1097—1164)则开创了“法性寺流”而成就于书坛。之后,他的孙子藤原良经(1169—1206)作为“后京极流”而成名于日本书坛。此外,伏见天皇(1265—1317)的书法也继承了道风和行成的衣钵,被誉为历代天皇中首屈一指的能书家。其第六子尊圆亲王(1298—1356)承其家学创立“尊圆流”,亦称“青涟院流”。从镰仓时代至室町时代书法蓬勃发展起来,流派林立,“尊圆流”又承继青涟院的各门派,至江户时代成为幕府官方书体——“御家流”。这些从藤原行成的书风中派生出来的书法流派足可以反映出他书法的影响之大、之广、之深远。对日本书法史进行梳理可见藤原行成之前的藤原佐理、藤原道长、藤原公任以及其后自成门户的藤原赖通、藤原定赖、藤原行经等人都是在日本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也可以说,平安时代中期之后相当长的书法史亦可称为藤原家族书法史,藤原行成成就为“和风书法集大成者”历史地位的无可置疑。

  藤原行成的成功得益于他的家族,受益于自身的政治地位,奠基于对书法的孜孜以求和对艺术特有的敏锐,成就于自身文化的全面修养,决定了他“平安三迹”之一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日本《书道全集》卷13日本卷4平安卷3平凡社1959年9月15日

  舍人亲王等撰《日本书纪》

  日本《图说日本书道史》艺术新闻社1997年7月15日

  《日本大百科全书》日本小学馆

  《藤原行成》(三笔三迹)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01月

  儿耶明《日本书道史年表》二玄社1999年

  东野治之《书的古代史》岩波书店201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