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宽:作为异数的自己

 westwindws 2014-12-30

在回到村庄过年的时候,有种从未有过的尴尬,就是无法准确寻找或者确定自己的位置。在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感到与他们有很大的隔阂。其实,这些上学出来的人确实是异数。因为大多数人没有通过上学这条路走出农村,而是选择留在了农村或者打工,他们早已独立的展开生活的篇章,成为了一家之主。自己还是一个学生,还没有工作,也不确定自己的未来是个什么样子。

要想在村庄中有个独立的位置,首先就要成家,成为一家之主。在当地,结婚又称为“成人”。就是说,只有结了婚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村庄意义上的人,才会明白其中的很多道理,才会有所担当。而未婚的年轻人经常被称为“半大孩子”,那些打光棍的人很多是无法上桌子面的人,就是他们能够参加很多正式性的社交活动,在村庄中没有面子,上不了台面。结婚是走向独立的开始。组成村庄或者社会的基本元素不是个人,而是家庭。一个正常的家庭,应该由夫妻和孩子组成。当成了一个家之后,夫妻双方都要为自己的小家开始谋划。他们的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是基于自己的家庭,而不再是自己原来的家庭,也不是单纯的个人。思考单位的不同,也让人们的整个精神气质都要发生变化。他们已经取得了与其他家庭同等的地位,不再是一个孩子,也不再是一个从属。他们也要全方位的思考问题,这样人生才能够完整。当然,成家之后,要生孩子,要分家,要不断的上升和壮大,成为村庄的中流砥柱。不成家就不会面临柴米油盐的经济生活,也不会牵涉到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代际关系。成家之后,就要当家,成为主人。此时,说话的语气就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结婚之后邀请客人到家里坐坐就说“到我那儿”。这句话表明,那个地方是我的,我可以做主,那个地方是从属于我的。而未结婚的人则只能说“到俺家”,这句话就有另外的含义,就是那个家是你的家,你从属于那个家,家长是你的父母,而不是你。你在家中并不具有完全独立的位置,家里人可以为你招待客人,但你要提前打好招呼,而不是说随便就带人来。在农村中要独立,成为社区性的一员,一定要结婚,要成个家。

想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意义,要有孩子,最好还要有个儿子。有了孩子家中才会有更多的欢笑,有了孩子才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有了孩子才会有完整的人生。结婚之后,迟早要分家。在不太讲究享乐的农村,家里要是每个孩子,就没有了生气,两个人的日子也不知道怎么过下去。有了孩子之后,才会感觉到有压力,也就有了动力。有了孩子之后,会为孩子辛辛苦苦的劳动,拼命的“巴结”孩子。在当地,巴结孩子就是想办法将孩子供出来,让他们有好的生活和未来,可以是让他们好好的上大学,也可以是为他们找一份好的工作。当把老人和孩子的事情办完之后,才会感觉到自己的意义,感受到自己取得的成就。一个人不是只为自己活着,而是为他人活着,从他人那里获得自己的意义。也许个人可以创造很多的财富,若不能将其转移出去,只是为了自己挣钱,只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自己为他人挣了很多钱之后,所获得的则是双重的效果。一是你为他人做了什么,体现高尚之处;二是自己做到了何种程度,证明能力之处。生命的意义的延续不单是自己有了后代,还要为他们做点儿什么。不单要为他做什么,还要让他自己成材。三十岁之前,子看父;三十岁之后,父看子。两者要相互的去实现。在村边碰到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按辈分算应该称呼为叔。本来就是打个招呼,表示一下尊敬,但是开了话头之后,我们两个人就在寒风中聊了一个半小时。主要谈的就是他的三个儿子和自己生活的感悟。他对自己的三个儿子的性格非常了解,既有对他们的担忧,也有欣慰。比如,大儿子比较老实,但是能够接触社会,朋友比较多;老二比较聪明,但是性格太偏执,不善于与人交往;老三则是喜欢独行,但不会吃亏,这几年总是一个人出外打工,没有和家里人在一起。他说,到哪里,人都不能懒,懒了日子就过不好。国家有国家的情况,小家有小家的情况,要考虑小家的情况。自己已经五十多岁了,也没有太多的奔头了,也快干不动了,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赶快结婚,也能为他们看看孩子。他是一个善于动脑筋肯干的人。三个儿子,盖了三个院子,都是主房、配房一下子起来。他的全部心力都放在了如何让小家生活的更好,也就是能让老婆、孩子过上很好的生活,让三个孩子都成一个家。成个家,在农村是件很普通的事,几乎所有人都要面对的事。

现在,重男轻女的观念已经大大减弱,认为女儿也是自己的孩子,也要好好的培养,但是最好还是要有个儿子。这与继承制度有关。在农村,一般是单系继承,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要给儿子,女儿只得到自己的一份嫁妆。女儿出嫁之后,就成为了别人家的人,自己不愿意给;即便是给了,也得不到儿子般的照料。虽然,女儿在家中的地位上升了,女儿养老的趋势也有所加强,但是人们的心理还未完全转变过来。即便是自己在活着的时候可以生活的很好,但是死了之后,是否有人给自己上坟呢。过年的时候,有谁会专门为自己磕头呢,自己的牌位应该放在哪里去呢。死了之后就不再感知到这些问题,但正因为活着才会去考虑死后的事情。

感觉同龄人所经历的才是正常的、自然的生活世界,他们并不存在太多的焦虑和迷茫,在按照既定的轨道不断的前行,千百年来祖祖辈辈就是这样不断的延续着。在老家,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成家,也都会有个孩子。生儿子,盖房子,娶媳妇,抱孙子依然是人们的理想和欢欣所在。当然,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但总会去克服与应对。在同龄人看来,这些上学出来的人是个异数;这些上学出来的人,通过与他们的对比来看,似乎觉得自己也是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不同主要在哪里呢?也许只是时间上的差异和空间上的距离。见面之后,很多人都会说,你看那个谁,人家的孩子都多大了,你连媳妇还没有。他们说这个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从具体的层次来看,确实如此。但他们也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仅仅表现为时间上的差异而已,他们所拥有的,那些上学出来的人迟早也要拥有。这也为那些上学出来的人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坚持两个标准,一个活在村庄,另一个活在自己走出来的世界里。只有这两个都活得很好,才会有圆满的人生。虽然,当下自己是个异数,但总归要走向统一,因为都要有基本的生活。至于更高的要求,则只有自己才知道。可能无法在财富上有更多的超越,但是精神状态上应有更好的表现。

通过自己的异,才能看出别人的同。他们正在进行着积极向上、丰富、充满意义的生活,不管他们愿意还是不愿意,也不管他们是否觉察到。每次回家,都会听说他们在哪里打工,有没有挣到钱,孩子怎么样了,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的老婆怎么样了,有没有和婆婆吵架。这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也是生活的意义之所在。在一般人的世界里,只有自己的家庭或者家族才是生活的真正之所在。他们可能会关注自己的村庄、民族和国家,但是这并不成为他们所思考和努力的重点。很大程度上,这只是三个被建构出来的概念,只有想思考的人才会去来回把玩。当从事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许世俗的生活和精神的追求就进行了分离。而在农村人那里,可以就不会存在这样的状况,他们的世俗和精神是统一的,所做的正是自己想要达到的。为了还孩子有个好的生活,那就去好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让他们上更好的学校。也许他们会从自己的孩子那里获得意义,思考他们的将来,同时,也可以将这些想法落实到行动中去。他们的生活是具体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

现在,很难从物质生活的角度来判断一个人或家庭生活的好坏,吃、穿、住的好,不一定就有很高的生活质量。而要去看他们的所想与实际达到的状态。当他们想多挣点儿钱,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事实上也达到了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幸福。幸福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是存在于相对的比较中。当目标太高时,无论怎么做都不会达到,就会让人永远处于失望之中;当目标很低,却也总达不到时,就会让人感到绝望。也许,得到一个蹦一蹦就够得着的桃子是最幸福的。

 

2013216 于沪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