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智夫勤 2014-12-31

在推动阅读中,我们常常遇到“有心栽花花不发”的情况:期待孩子读书,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做了班级图书架,也开展了很多活动,但是孩子们就是不理你,就是不能把阅读作为他们自觉的行动……这的确让人着急,甚至气馁。为什么?我觉得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应试教育的压力让孩子们缺少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当应试不仅把孩子们上课的时间全部挤占了,甚至把孩子们课外的时间都挤兑了,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时,想养成阅读的习惯是不可能的事情。时间就是生命,所以从这个意义而言,阅读也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它需要闲暇,它是在生命中抢占位置。但阅读是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奢侈,是必须在生命里占据重要位置的事情,所以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孩子,非常重要。

第二个原因,就是孩子们没有遭遇到真正的好书。也就是说,你可能也给孩子推荐了书,也配备了图书架,也开过了读书报告会、故事会,但是,这些书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没有真正打动过他们,没有真正触动过他们的灵魂。这样的阅读,并不能真正引发孩子的共鸣,他们也就很难对阅读倾注情感。这样的阅读,要想让孩子真正喜欢,真正拿起书本,十分困难。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书,是一门大学问,孩子开始遭遇什么样的书很重要。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在刚刚走进阅读世界的时候,老师一定要为孩子选择符合认知规律的童书。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老师还可以把曾经感动过你的书去感动更多的孩子。无论学生年龄大小,老师在选书的时候都要问一下自己,这本书是否感动你,如果根本没有感动过你的书,就不可能感动孩子。

同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作为老师,要和孩子们进行一些师生共读共写的活动。因为有些好书是需要通过分享,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阅读,帮助图书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让孩子真正领略到其中的美妙,才会真正赢得孩子的喜欢。所以我们新教育实验把“晨诵、午读、暮省”作为儿童生活方式,在这个基础上专门开设阅读课程。阅读课,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我们可以单独开设,也可以在语文课里拿出部分时间进行。这些阅读课程里选择的书是最吻合孩子生命的书,老师的共读又可以让孩子们领悟书里面的精要之处,领悟书里的关键之处,帮助孩子们掌握良好的方法,同时在共读的过程中促使孩子们彼此之间讨论、分享、争辨,让孩子们思维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被调动起来。所以,师生共读就是教师引领孩子分享、对话、剖析,是让孩子学会阅读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第三个原因,开展的各种阅读活动,要契合孩子特点,是孩子们感兴趣的,自主就会自觉。读书会、故事会等等活动当然非常好,但你在组织这些活动时,孩子们是主动地加入,还是被动地参与呢?应该让孩子们自主建立阅读俱乐部,自主举办阅读报告会、故事会,让孩子们成为阅读的主人。当他参与阅读活动时不是被动而是主动,他的日常阅读就会变得更主动、更自觉、更有效。同时,鼓励孩子深入讨论书中人物,分析书中人物的命运,续写图书、新编故事,进行创作和接力等,不仅能够引导孩子学会深度阅读,对促进孩子热爱阅读也有一定好处。

在国外的很多学校很多机构里,为了鼓励孩子阅读,可以说是不遗余力。比如说,当孩子阅读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有国外校长宣布,孩子读了多少书,我就在学校操场里面跑一圈。甚至有则新闻说,一个外国校长放言,当全校学生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他就去亲吻肥猪。结果为了让校长做这件匪夷所思的事,全校学生拼命阅读。这当然是极端的事例,不过这些非常有趣的、不功利的“奖励”,也是能够激励孩子多阅读的好办法。成功总在持之以恒之中。相信假以时日,你也会摸索出适合自己学生、适合周边环境的最有效办法,让孩子们真正爱上阅读。(来源:朱永新的新浪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