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岛印象之一:城市

 songJayi 2014-12-31

青岛印象

青岛印象之一:城市

(一)城市

 

以前就听说青岛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但也只是听别人讲,或者在各种媒体上零星地耳闻目睹一些这座城市的风光碎片,一直无缘亲临得见。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我们一行十余人在一个霪雨菲菲的季节去青岛。

按照旅行社的安排,我们的第一个游览项目是领略城市风貌。坐在旅游车里,我们一边欣赏青岛的城市风光,一边听导游给我们讲解。导游是位青岛当地的姑娘,长得很漂亮。我由此想到了《海的女儿》。是呀,在大海的滋润下,不仅孕育了都市的浪漫,也滋养了人们美丽的心灵与容貌。导游语速平和地向我们娓娓道来,每说到一处景点或一座建筑,她都显得那么激动,仿佛不是在和游人讲已经讲了多少遍的城市,而是在和我们讲她的恋人。我看得出,她以身为青岛人而自豪。

青岛位于胶东半岛,它濒临黄海,环抱胶州湾,在历史上一直是天然良港,也是中国著名的度假胜地。

青岛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旅游城市之一,每年夏天,这里的海滨浴场都拥挤着几百万名度假的游客。青岛年平均气温为12.2℃,冬天零下5℃的冷天气也只有9天左右,所以一年四季都有海内外的旅游者来分享青岛的阳光和海浴。

青岛的建筑很有特色。新旧城区的风格十分鲜明。新城区的香港中路上高楼比肩林立,俨然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海边的别墅精致而整齐,沿海的木栈道上还有不少小公园和城市雕塑。旧城区则在林荫里藏了许多旧房子,有着典型的殖民时期色彩,让人感觉青岛是一个浸在历史里的城市。

青岛是座百年老城,这里的城市建筑很欧洲化。漫步在大海边,你会看见一座座德国近代风格的花园别墅深藏庭院,顿时感觉是到了异国他乡。青岛为什么会遍布德国建筑呢?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屈辱的历史。1897年,德军用武力侵占了青岛,并强迫清政府签订屈辱的租借条约,青岛从此沦为长达17年。青岛现存的水泥炮室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青岛的见证。

游览青岛的建筑,就像在翻阅一部欧洲建筑的史书,看到里面尘封的掌故。有的基督教堂是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坚固的花岗岩墙基显现出宗教建筑的凝重粗犷。建造历时六年的提督楼,是当时德国驻青岛总督的官邸,是按照欧洲皇宫样式设计的。据说这位总督因奢侈造楼而受到德国议会的弹劾。

青岛保存的这些建筑被称为世界建筑的标本,因为有些建筑形式在德国的本土已经没有了。本世纪30年代建成的青岛八大关别墅度假区,集中了世界20几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游人在这里漫步游览,会发现浓荫蔽日,庭院深深,宁静美丽,仿佛是一次愉快的欧洲之旅。风格多样的建筑和优美的环境,使这里成为影视导演的理想外景地。据介绍,曾经有60多部影视剧都是在这里拍摄外景,游人漫步街头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也许是联想到了某个影片中的镜头吧。

这里的马路最早是以胶东半岛的地名命名,如文登路、荣成路等。后来又以中国关隘的名称更换了部分路名,最初因有8条以关隘命名的路,因此称为“八大关”。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里马路两边种植的树木都是完全不同的,几乎一条马路种植一种树木。只要你看一眼路旁的花木,就知道路的名称,可谓别具匠心。

导游告诉我们,如果来青岛度假一周以上,可以租用八大关的海边别墅。白天,可以在楼上观赏海边的风光,享用海滨的浴场。晚上,可以进城去喝啤酒,欣赏不同国家的歌舞表演。

青岛的美,不仅仅是她的外在美,而重要的是她的历史,和那曾经发生过的许多美妙的故事。

在本世纪30年代的一段时光中,青岛曾居住过众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像闻一多、老舍、杨振声、王统照、沈从文、梁实秋、萧红、剧作家洪深等都曾在这里工作、生活和创作过。

1917年秋天,有一位花甲老人来到青岛,他仅用十六个字,就点染出了青岛的山海风情:“碧海青山,绿树红瓦,不寒不暑,可舟可车”。这个人就是康有为,此时的他刚经历了政治的失意,在苦闷中来观察眼前的风景,想必他是从心底发现了青岛之美。1923年,康有为再次来到青岛,他购得福山支路五号的一栋西式小楼,取名“天游园”,作为自己终老青岛的安身立命之所。奋斗一生,却屡屡失意,看来这位出生在广东西樵山下的老人,是真的想溶身于他所钟情的这座山海之城了。

梁实秋有一句话,他说我在中国,北到辽东,南到两粤,我认为青岛是最适合于生活和工作的城市,所以他在青岛时间非常长。

现在,在海洋大学的校园内,还有一座二层小楼,是闻一多先生的故居,被称为“一多楼”。闻一多之所以来到青岛,则是受了当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的邀请。起初,闻一多并不肯来,他说我先去看一看,就是说先尝后买,觉得青岛好我就来。杨振声先生请闻一多先生来,给他租了一辆马车,当时青岛非常流行马车,他在全市一看就马上点头,说青岛确实风景优美,风光宜人,当天就答复杨振声。结果他就来青岛担任青岛大学的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从沱江到沅水,穿洞庭越长江,一直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也来到了胶州湾,这位一生都与水有着不解之缘的作家在海边体味着水的柔韧品格和水的广阔胸怀。涛飞浪卷,拍打着他不尽的思绪,他开始对自己三十年人生进行反思,并完成了著名的《从文自传》。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于30年代在青岛居住过3年,如今小巷内的院落已经人去楼空,四周寂静,可是我们站在这里,仍然能感受到作家当年的情怀。在这里,老舍先生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为后人留下珍贵的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