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味地黄丸,小心“补”出病

 ddd603 2014-12-31

作为经典方剂,六味地黄丸在家庭药箱中的出镜率很高。房事不利、腰酸背疼、失眠多梦,都会吃上几粒,甚至有人将其作为保健品长期服用。专家提醒:六味地黄丸不是万能药,滥用反而易生病。

地黄丸溯源

1、配方来源

六味地黄丸最早源自“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后来,一些中医学者认为肾决定着人的生长发育,强调补泻要同时进行,遂从“金匮肾气丸”入手,创制了六味地黄丸,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6味中药组成。

2、药学基础

六味药物中,熟地滋阴补肾,山茱萸滋养肝肾,怀山药补脾益气。三味药相配,能够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的作用,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可治“本”。泽泻泄 肾利湿,并可防止熟地黄过于滋腻;丹皮清泻肝火,同时可以制约山茱萸的收敛作用;茯苓可帮助怀山药健运脾胃,这三味药物为泻药,泻湿浊,为佐药,是治标。

3、相关疗效

因为六味药物相互补益的同时可以相互制约,所以对很多症状都有比较好的疗效。在各种文献报道中,六味地黄丸治疗的病症涉及一百多种。最常见的是用于治疗亚 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所以才会有很多人误把它当作保健品长期服用。同时,作为治疗药品,它在高血压、糖尿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中也有良好的辅助效果。

不是男性专用

很多人将六味地黄丸当作补肾良药,因此也形成了一个误区,以为只有男性可以服药,其实不然。研究发现,六味地黄丸可以提高更年期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 平,改善机体内分泌功能及机体的内环境,从而改善消除各种临床症状。同时,六味地黄丸还可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此外,六味地黄丸还被证实,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还有一部分人,已经过了青春期,可脸上的粉刺仍然很多,从中医角度看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肾阴不足、虚火过旺的表现。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服用六味地黄丸可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使得阳气不至于过分亢奋,从而使身体恢复正常的状态。

阳虚,还是阴虚

肾虚分为阳虚和阴虚,二者的临床症状差异很大,可以简单地分为阴虚惧热、阳虚怕冷。而六味地黄丸的特点是“三补三泻”,并非纯补药,是补泻兼施的处方,更适合肾阴虚的人。

肾阴虚的临床表现:腰酸腿软;容易口干、烦躁;手心容易发热,爱出汗;常常头晕耳鸣,甚至耳背;过早脱发,牙齿有松动迹象;记忆力减退;性欲减退,容易遗精、早泄等。

肾阳虚的临床表现:舌质颜色淡;脉搏跳动多数缓慢;腰痛而且发凉;畏寒怕冷,常常手脚冰凉,也会扩展到全身,从而全身怕冷;面色容易有一些黄白;尿频,小便清长,大便汤薄;中青年同样会出现性欲减退、阳萎症状。

哪些人不适合吃

1、健康人群

六味地黄丸是药品而不是保健品,所以健康人群不适宜长期自行服用。

2、阳虚的人

阳虚的人不要马上补阴,应该先补阳再补阴,或者两者同时进行(比如金匮肾气丸就是这个作用)。

3、湿热、肺热的人

这种人的特点是舌苔厚、舌苔黄腻(不是在吸烟和饮用橙汁后),胃肠感觉胀闷,大便不成形。特别是肝脾湿热、肺热的年轻人误服后会加重湿热,更容易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黄。

4、脾胃功能弱的人

传统中医认为,六味地黄丸中的主药熟地有滞腻的性质,长时间服用会导致脾胃不振,所以要慎重服用。老年人一般脾胃功能不强,服用时需要更加谨慎。

5、体形偏胖的人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而肥胖者体内多“痰湿”,脾胃负担较重,若再服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进一步增加体内阴湿,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脾胃功能。因此,体形偏胖者不可随便服用六味地黄丸“进补”。

服用六味地黄丸的6个禁忌

1、 不可长期连续服用。 六味地黄丸虽然毒性很低,但是在临床上也时有不良作用的报道,所以一般主张服用一个月后停一周,或吃一周期间停一两天。

2、 感冒期间禁止服用。因为六味地黄丸不利于解表散邪,不利于感冒的康复。

3、不能与利福平(一种广谱抗菌药)同时服用。 因为利福平中含有山萸肉、味酸,可析出大量有机酸,同时服用会增加药物对肾脏的毒性。

4、不同疾病的服用时间不同。针对各类疾病,服用六味地黄丸的前提是中医辨证为肾阴虚,在服用时间上也应有区别:如更年期综合征要,用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慢性疲劳综合征一般建议先服用半个月;若用于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长期服用的话,要请医生根据具体病情设计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

5、长期服用者,需要增加消化药物。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可能会阻碍脾胃运化,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加一些消化类药物。

6、 服药期间应该戒烟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