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孙过庭的《书谱》提到了“五乖五合”,应该是总结写字心理最全面的说法,列举了五种最能写出好字的条件、五种最不能写出好字的条件。并强调说:“乖合之际,优劣互差”,说写字时,外部条件影响下,同一个人,写出来的字水平会有很大的差异。换言之,不要以为他水平高,任何时候一提笔就能写出精彩的字来。因为“合则流媚,乖则凋舒”,真的是受条件、受心理影响很大的,求一个人写字时,要有这种认识水平才对。 3.一个人写字,是负荷很多内容的,比如用笔的节奏、线条的审美质量、墨色的变化、结构的变化、章法的布局和诸多经典元素的融合等追求,说简单些,是有想法的,是在实践或实验着很多想法的。这些追求要求作者状态的水平,要极佳,就是要“合”。米芾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一天不写字,状态就不好,就找不好感觉,这从侧面说明两个道理,一是写字的人要有好状态,二是必须勤奋。李里在讲《朱子家训》时说:勤奋是一个人的品质,不勤奋会一事无成,不勤奋品质就不好。 很多大师级的书家是不断改变自己的想法,不断调整改变追求的,如颜真卿,把他写的碑对比一下,感受会很深的,一个人的字,一生一成不变,是很费解的。 说这些,有个另外的缘由,就是很多人认为写字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真的不是这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