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不是什么

 和风谐雨里 2014-12-31
国学不是什么
□ 莫幼群

    20多年前我在大学读书时,读的可都是洋书,那些文学、美学、哲学、人文学等各种著作上,署的可都是洋作者的名字。不仅我,整个风气如此。当时,真觉得没国学什么事了,孔老夫子也真成了“丧家之犬”了。不料,这些年来,上演“剧情反转”,国学又成了显学,甚至是唯一的显学了。嘿嘿,既然这样,咱们就得好好辩证辩证,免得一些“别有用心”之士把国学这么美好的字眼给毁了,就像毁了小姐、作家、老师、文学等字眼一样。

    国学是什么?这真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恐怕写上三天三夜也写不完。那么,不妨说一说,国学不是什么?从逆向思维的角度说,这个问题可能好回答一点。

    国学不是《三字经》和《弟子规》,或者说,国学从来不是一味叫别人守规矩的东西,尤其不是想把天真烂漫的孩子管得服服帖帖的东西。国学中的精华,从来都是歌颂生命力的,从来都是标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所以,背《三字经》《弟子规》,不如去背诗骚汉赋、唐诗宋词、八大家散文,因为那里面有更充沛的生命感和进取心,也就是说,有着更多的正能量……

    国学不是母亲节给母亲洗洗脚,也不是重阳节给爷爷捶捶背给奶奶揉揉肩,或者说,国学从来不是只有“孝”这一个道德标杆。我们的古人还有着“上下求索”“当仁不让”“不平则鸣”“舍生取义”等许许多多可贵的品质,更有着“民贵君轻”“人有知学则有力”“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许许多多卓越的思想,正是这些品质和思想,让华夏民族长时期居于世界民族之先。

    国学不是百家讲坛,或者说,国学从来不是百家讲坛那么粗糙。国学是精细的,也是恢弘的;国学是多面的,也是深邃的,那几个电视说书人又怎么能完全说清楚?

    国学不是清宫戏或穿越剧,或者说,国学从来不是一种用来勾心斗角的厚黑学。国学是明媚的,明媚如春天的花信;国学是和悦的,和悦如夏日的荷风;国学是辽远的,辽远如秋天的雁行;国学是朗健的,朗健如冬季的山峦。

    国学不是静止的,或者说,国学从来就不是一种过去时,它也从来都拒绝一个解释、一个定义。国学是在不断发展的,是在不断更新的,是在不断调整的,也是在不断丰富的。它是过去所有人所有思想和言行的结晶,同样,它也将是现在和未来所有人所有思想和言行的结晶,这“所有人”当中,尤其包括风华正茂的00后、10后,而他们,不应该是被国学的客体,而应该是创国学的主体。

    国学不是季羡林,因为他虽然有一肚子真学问,但所长的是关于古印度的知识;国学更不是文怀沙和南怀瑾,尽管这二位老先生长相极其“国学”,名字也极其风雅(各位看官记住了,以后想和大师沾边,名字中务必带上一个怀字),但据说没有多少货真价实的真学问,甚至其中有一位,在阐释经典时,常常犯一些常识性错误,比如竟然不知道在古文中“亡”字通假“无”字。在我看来,只有那些有能力按动国学创造型转化开关的人,才配得上“国学大师”的称号。从这个意义上,国学是鲁迅、林语堂,尽管前者常劝青年不要读古书,后者基本上是用英文写作,但他们和陈寅恪、钱钟书等相对比较“本格”的学者一样,对国学是下了大功夫的,而且成功地进行了各自的创造性转化。鲁迅的事功,在于反对将国学封建化、木质化,他除了给国学增添了理性的反思和追问,更增添了感性的梦、爱、怕和渴望。鲁迅的国学,是摇曳多姿的国学。林语堂则将国学提炼和升华为一种生活艺术化的人生姿态,并且向全世界推广。林语堂的国学,是幽默多情的国学。

    至于鲁迅对于中医的批判,倒是与他的不读古书一脉相承,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对国学的“爱之深责之切”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 标题导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