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过程中的思考

 江山携手 2015-01-01

教育过程中的思考

 

 

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别人,自然也包括教育的过程,以民主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既然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的真谛在于艰辛的探索,而任何一劳永逸的方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任何所谓的先进的教育模式,那可能就是在忽悠。

 

思想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告诉今天的中学生,他们今天的努力实际上就是为了明天的和未来,为了走向社会更为幸福的生活着。

 

学科知识实际上首先是一个体系。如果能够把某一具体的“知识点”,放到具体的所在的体系的背景中去理解,效果既然会不一样。

 

由于今天的学生他们实际上已经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教育提供难题。任何理想化的教育,往往在实践中屡遭挫折。为此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的方式都要不断的调整。

 

教育的目标既有显性,也有隐性的目标。其中“知识与能力”,是主要的,也是基础的。对于“过程与方法”,则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在教育过程中优化。“情感和价值观”,则是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实现。

 

在设置教育的具体目标之前,我们应该清晰学生知识的原点、盲点,知识本身的关键点和学生易错点。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过程,从导入、整体感知、探究和总结的过程,又是一个生成和预设的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智慧与心灵碰撞的过程。

 

课堂的艺术在于在特定的背景下师生对文本意图的揣摩过程以及个性化的不断的解读过程。课堂需要教师学会对学生的倾听、引导、师范、概括、补充和解释,用文化、思想、艺术等高度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让他们汲取其养料来丰富、提升自己。

 

教师的课堂总结应该是该课程的思想和艺术的最高点,是从“文本”引入学生心灵并且促使改变的归结点。

 

作业实际上就是把课堂知识转变为学生的实践的操作过程。学生的独立思考,思考的状态和品质的尤为重要。

 

考试实际上就是综合的作业训练,如同军事演习。学校和监考人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不感到压抑的氛围。

 

学习诊断对于引导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好的作用。科学的个性化的学习诊断对于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成功做好这一点,是成功的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辅导的前提。

 

当别人在思考高考走向的时候,我更多在思考学生答题过程的欠缺。尤其我喜欢思考造成这些欠缺的原因,包括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误,也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

无论是班主任工作和其他的学生工作,我们习惯叫做政教工作,应该首先是教育,其次是管理。而实际上我们所做的却是恰恰相反。

 

现在许多青年教师,为了获得学生的掌声,不是在教育,而是在迁就,甚至在讨好学生。这实际上在饮鸩止渴,其后果是相当大的。自己也失去了教师的职责。当然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也可能为了生源,也在考核上关注学生对一个老师的评价。

 

一个教师发现学生身上的不良因素,而且是对于学生终身成长有影响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的教育。否则这位老师就是在玩忽职守。

 

教育最为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我们在实践中正是如此。过分的强调教育的形式,甚至在追求教育的热闹,结果我们失去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的效果。

 

学生丧失了主动探究的兴趣,主要责任在我们老师,根源在于我们的管理。为了追求学校的发展,往往需要对老师的量化考核;而对老师的量化考核,有必然老师在教学上的急功近利的教学,老师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所带班级的成绩,不得已有强化了临时性提高成绩的措施。在老师的“逼迫”和填鸭式的灌输,学生在没有消化的情况下,采取死记硬背等和大剂量的作业,暂时成绩提高了,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既然逐渐的消失了,学习的潜力也没有。以后在提高成绩,除了老方法,已经没有招数了。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缺乏家庭教育的家长,学校有义务予以帮助。学校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家长学会教育自己的孩子。

 

真正成功的家长,要做好这几件事情,引导、沟通、示范和帮助。具体地说,就是引导孩子树立一个人生目标,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通过沟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从而寻找正确教育方法;就是通过家长自身成长的言行,从而影响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就是在孩子成长的几个关键期,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紧要关头,健康的走好人生的道路。

 

从青年教师来讲,必须热爱教育,善于教育。否则趁自己年轻,选择改行。

 

作为学校管理者的首要条件,必须自己热爱教育,喜欢教育。不然的话,很可能在管理中陷入行政化甚至官僚化的陷阱。

 

成熟的教育者,在制定和执行学校的政策时候,一定要想到教育本身的艰难和特点,要注意尊重第一线老师的工作,认真的考虑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价值、意义和难度。

 

作为一个把关教师,不仅要对自己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熟知其中的重点难点,而且更知道学生的疏忽点和盲点,知道如何最大限度帮助学生来解决这些困难。

 

教育学生战胜学习过程中的困难,要善于培养学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找到一些乐趣,就要不断引导他们从整个人生的发展阶段过程中,把善于挑战自己,包括正确的面对成功和失败,从而让自己心理不断强大起来。

 

的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多少个无奈、迷茫,也有长期接触自己一知半解的知识中所感受到枯燥无味。而这些我们的老师尤其是处于复习阶段的老师,不能忽视,从而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给予他们学习以乐趣。

 

“培优教育”,不是在简单的学科知识方面引导他们,或者仅仅是指导他们做一些男题目,而是在人格,在学习品质上,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其中既然包括治学严谨的态度。

 

教育的智慧,在于教育时机的把握,在于教育内容的取舍,包括在作业选择上的取舍等。

 

过度的教育的危害性,可能比教育的不足更大。

 

我们应该注意学生在自己成长中,心灵的困惑,生活自理能力上的不足,以及在集体生活中与同学相处的苦难。我们在心灵上帮助孩子,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有益处的,有的孩子会感激一辈子。

 

我们承认教育不是万能,这实际上是一种智慧。对于那些已经放弃学习念头的学生,并且已经是顽固不化的,在他们身上过分的花费时间,实际上已经是“对牛弹琴”。我们的孔子也说过,“朽木不可雕也”。如果硬要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的话,那只能痴人说梦,自欺欺人。

 

对于学困生,我们要学会倾听,在倾听过程中,找到帮助学会提高学习的信心,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

 

一个学生的学习困难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许多与我们教育失误有关,也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有关。因此我们在引导学困生的时候,一定要知道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

 

我觉得,我们应该对于自己学科知识的“核心点”和学科知识体系,一定要学生学会梳理,因为这是让学生学好本学科知识的前提。

 

如果我们能够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盲点”,并能够知道帮助他们解决,我们则是功德无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