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或不正,三观就在那里

 联合参谋学院 2015-01-01


       有些当时觉得很有道理的东西,过一段时间再看就觉得真他妈傻逼。于是在一次次痛骂过去的过程中依稀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而大概过多久会觉得过去的自己是傻逼呢?根据我自己的经历,这周期大约是两个月,每次看自己两个月前写的东西就觉得卧槽这什么鬼小朋友真是三观不正。为了时不时获得这种批判,我还是决定勤动笔记录自己肤浅的认识。年末是一个好节点,适合强行总结。以后有空翻起来,大概会羞愧得在床上打滚吧。

 

      神存在吗?那要看怎么定义神。先来看已知的东西,万事万物都存在因果链,既然存在在这里,那么一定能往前推出原因。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因果链的起源是什么,那个万事万物的因到底在哪里?这问题很多人都想过,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存在万有引力,只能把这归于上帝,便将自己裹在神学的大氅中。若是说今天的一切“果”追溯上去都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的“因”,可是宇宙大爆炸的原因又是什么?

     若是将神定义为因果链的源头,即那个所谓的“第一因”,那么毫无疑问,神是存在的。至于这种“第一因”是否是宇宙之外的超意识,以及宇宙之外是否存在超意识,那谁也说不准了。但毫无疑问,第一因是存在的,我将其视为神,我对此深信不疑。要当一个广义的有神论者。

 

宇宙

      小时候听别人介绍宇宙大爆炸理论简直excited,我们居然活在一场持续一百五十亿年至今的爆炸里!而激动过后难免疑惑,爆炸之前的是什么?时间的源头在哪里?空间的尽头在哪里?宇宙之外又是什么?曾想宇宙之外是真空吧。但又不对,如果是真空,宇宙的大部分环境也是近乎真空,那不是连为一体了么,哪里还有什么尽头?那肯定不是真空了。后来想想,平时一直生活在水中的鱼,若是没有水面的经历,肯定很难意识到水的存在。我们以为真空中一无所有,但是这里明明有时间空间,相比宇宙之外没有时空的存在,这里简直是造物者之无尽藏。就像一张平整的台布上起了些皱褶,我们也只是这空间上的皱褶,意识到了其他皱褶的存在,却习惯性无视了台布本身的存在。我们没有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感受器,便认为真空一无所有,真无趣啊。

 

费米悖论

     “他们都在哪呢?”浩瀚的宇宙过于庞大,可观测宇宙内的恒星数量比地球上的砂粒数量还要高好几个数量级,我们看到的星空无异于恒星构成的大沙漠了。如果从地球上挑出一粒组成成分与其他沙子完全相同的砂粒,然后说,这颗沙子是特殊的,只有它的周围能孕育生命,你信么?反正我不信,从概率上看这是不可能的。在宇观的尺度内,就算他们只比我们快十万年——十万年从宇观角度实在微不足道——那他们的科学技术应该远远超过我们,掌握一些逆天的能力,可是我们并没有看到。从概率上看我们观测范围内一定存在大量智慧生命,可是“他们都在哪呢?”这就是费米悖论。

      任何人,只要深切意识到了费米悖论的存在,就一定会想尽办法试图给出一个解释,但怎么都不尽如人意。刘慈欣在三体系列中表达了他对费米悖论思考的结果——黑暗森林假说,当你凝视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每个文明既是猎手也是猎物,隐藏自己,消灭别人,存在即地狱,暴露即毁灭。我很喜欢这种解释,但细推下去总有些问题。

     我的看法更悲观一些,费米悖论暗示了科学技术的极限。科学的唯一极限就是宇宙规律。科学所做的只能是认识规律,了解规律,熟悉规律后在规律之内进行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应用,既不能创造宇宙规律,也不能打破宇宙规律,焊死的规律就是一切智慧生命发展的极限,这规律就是一加一等于二,再怎么折腾都变不成三的。早晚有一天,一切科学技术总要碰到宇宙规律的壁,等这一天到来,我们曾为之痴迷探索的宇宙规律就会变成制约我们的枷锁,出不去了。而科学发展到什么程度会碰上宇宙规律的壁呢?这正可以解释费米悖论了,在宇宙规律的限制下,科学技术所达到极限也无法使智慧生命产生宇观上的影响。

 

 

宇称不守恒

      曾听过这样一个问题,某地外生命在飞船中,你只能通过无线电与它交流,怎么口头指导它在一双手套中分辨出左边那只呢?我曾以为这是无解的,因为左与右只是相对的概念,是人为定义出来的,自然界不存在绝对的左或右,脱离了人的定义,在地外环境下当然无法区分左右了。后来知道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理论,知道了吴健雄做的宇称不守恒实验,原先的世界观就崩塌了。简单来说,就是微观粒子世界,互为镜像的物体施加相同的条件,按理其运动除了左右不同外其他都应该相同,但实际上不是这样。比如中微子的自选方向永远是左旋的,利用这一点,你就可以对地外生命说,你将手套大拇指伸出,其余四指握紧,大拇指指向中微子的运动方向,若中微子的自旋方向四指的指向相同,那么这只手套就是左手手套了。

     知道了这题有解并没有让我感到开心,相反则是恶心与困惑。原来宇称是不守恒的!这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存在着一种孤立的左,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右,太可怕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件精心设计处处完美的作品,居然有着如此令人不愉悦的不对称,世界并不像我们臆测的那么完美。

 

 

     dQ/T,熵代表着体系的混乱程度。绝对混乱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秩序真的非常重要,生命就是低熵的存在,一些普普通通的原子按照很精妙的秩序排列起来,我一直把生命定义为能从外界摄取低熵排出高熵,维持自己低熵状态的物质存在。

如果不考虑熵,毁灭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没有什么被毁掉,也没有什么被灭掉,物质的质量没有变,角动量也没有变,只是物质的排列顺序嘛——变了那么一小点。就像洗牌一样。可是生命是好不容易才凑起来的一副同花顺,轻轻一洗,什么都没了。

人类的发展进步,正是要维持我们处在一种整体低熵的水平,也即高秩序的水平。秩序——这是我们要努力创造努力维持的东西。

 

生命游戏 

     不知道多少人知道生命游戏。把二维平面划分为M*N个方形网格,每一个格子只有生或死两种状态,生记作1,死记作0,为了让游戏更有趣,定条规则,方格生存也是有尊严的,如果身边很少有其他活着的方格陪伴,他就会死,如果身边方格太多,他也会觉得很拥挤而死,严谨一些来描述,每个方格周围都有8个格子,8个格子中如果有二或三个格子是活的,那么接下来一次运算中,这个方格状态就成了活,其余情况,这个方格都是死的。为了方便,把3*3的九个格子当做一个元胞来看。

     规则非常简单。但运算下去很有意思。在脑海中脑补一下,这个二维平面内什么都没有,代表着永恒的死寂,运算再多次也是死寂。现在,给定一个初始状态,让一个格子活起来,打破了死寂,但是,在仅仅一步运算后,它就没了,又恢复到原先的一片死寂。现在,给它一个元胞,元胞有九个格子,每个格子1和0两种状态,也就是2的九次方512种可能的状态,经历大量步骤的运算后,不同状态会带来什么结果呢?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全部死亡或周期性重复,周期性重复或许也就代表着一种死亡了。第二种是运动,元胞会以一定的规律进行运动。第三种则是混沌,做永不重复,大量繁殖,扩展到无限远处的运动,这里包含着无尽可能。

     给定的初始条件不同,在相当宏亮的计算过后,有些初始条件发展到后来甚至产生了类似于生命才有的举动,两个已经相当大的,由数不清个方格组成的集合相遇,碰一下,随机各自离开——它能以一定的秩序存在,这种秩序维持着自己本身的稳定性与独立性!把这定义成生命,我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生命游戏展现了,在简单的规则下,生命从无到有的过程,给定一个很简单的初始条件,给定一套简单的规则,凭借大量运算产生了类似生命的存在!这是我见过最奇妙的游戏。

      另外,我一直认为我们的世界也处在这样一种生命游戏中。比如光速为什么是一个那么小的定值,小得从太阳跑到地球都要8分钟,而世界上的一切,居然被这么小的一个速度框死了。在生命游戏中,也有类似于光速的速度极限存在。试想构成生命游戏的基础单元,方格,有一个边长x,而每一步运算所需的时间是t,于是,x与t的比值就是这个世界速度的极限,任何东西的速度都无法超越x/t。对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空间与时间的极限都是无穷小的量,但是两个无穷小量除一除,dx/dt,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极限,光速。或许光速不变是这个世界的元真理,不需要给出解释或证明,可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光速的不变性恰好解释了时间与空间的耦连,时间与空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一个东西。这也说明我们生存的空间是闵氏的而非欧式的。很有意思。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我曾想,世界上一定存在一条元真理,找到它就可以推导出一切。可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残忍打破了这种幻想。简单来说,一切体系都建立在相应的公理之上,通过公理推导出定理,定理是可以证明的,公理是不可以证明的。任何体系都存在公理,因此任何体系都存在自己不可证明的东西。比如平面几何无法证明平行线永不相交,这是它默认的公理啊。当然,换一个体系就可以证明了,比如在解析几何系统中,把两条直线的方程写出来,联立,没有解,所以没有交点,证明完毕。可是,解析几何也无法自证自己的公理,只能用另一套系统再来证明。想证明什么东西,就需要公理,想证明公理,就需要元公理,想证明元公理,就需要元元公理……无穷无尽,无始无终。

     说白了一切系统就是同一句话——我是对的,而这是一句废话,陷入无法自证的逻辑怪圈,一切系统都是不完备的呀。虽说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不应该考虑太多奇怪的东西,但我们默认的那些公理是否真的正确这也是有疑问的。最著名的例子比如欧几里得几何中的第五公设,也即平行定理平行线不相交,引发了无数人的思考,最终诞生了了不起的非欧几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基础也在于此,平行线不相交?我把空间弯一弯它们不就相交了么。

     持有这种精神去审视身边成文或者不成文的公理,很有意思。

 

 

环保

     不站在人类自身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之类的实在是很无聊的事情。二叠纪晚期的物种大灭绝中,地球上95%以上的生物灭绝了,很可怕吧,但是过了一千万年——仅仅也就过了一千万年——地球上的物种丰富程度又超过了大灭绝前的水平,一千万年在动辄按几十亿年算的地质纪年或者进化史中都是弹指一瞬间的事啊。灭绝又算什么呢?

     可是如果灭绝的是人类那就不一样了,环境的破坏如果只加大其他物种生存压力,那是没什么的,可是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东西,破坏到一定程度,吃亏的还是裸猿类自己。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一类的事并没有那么神圣,地球经历过太多次物种大灭绝了,旧物种灭绝,新物种产生,多正常啊。裸猿们之所以保护环境,还是为自己的生存考虑。

 

 

暴力

     罗泌《路史》:“自剥林木而来,何日而无战?大昊之难,七十战而后济;黄帝之难,五十二战而后济;少昊之难,四十八战而后济;昆吾之战,五十战而后济;牧野之战,血流漂杵。”

     暴力不是文明的目的,却是文明的产婆,暴力的形式可能不一样,但本质却一点没有变,战争、屠杀、奴役、压迫、剥削、反抗,都是暴力,都是历史的常规——而非特例。历史从来不会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中前行,相反,是踩着无数人的尸骨,伴着无数人的哭泣呐喊行进的。

     然而,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不可调和的,悲剧性的历史二律背反,暴力是难免的,但偏偏我们都不喜欢暴力,才从丛林间爬出来了几年,就开始奢求什么平等啊人权啊自由啊。凭什么?天赋人权?上天赋予的只有数学和物理规律,什么时候眷顾过裸猿类丢给你什么人权。心为形役,身为物役,没办法的。对于暴力的厌恶却又无法逃离,这是人类悲剧性的来源。

 

 

存在

     且不讨论海德格尔所谓存在主义来源于人的必死性。但我们活着的确就总是要死的,从个体角度,最大的问题并非政治、伦理问题,而是个体的存在问题。人以何种形式存在?作为血肉之躯的生命存在,与作为某一群体(家、国……)的社会存在以及某种目的(名、利……)的手段存在,这三者又经常起冲突,什么才是人“真实”的存在?肉体总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亡,做成腊肉也不例外,那么物质世界的超越不可能实现,只能寻找一种精神层面的存在,于是,我们要人格独立,我们要精神自由,推出一些独立自主、绝对自由的人格本体,本体论是这样,认识论也是这样,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不可知论都是这样。

      主观即客观,规律即目的,人即自然。

      把这说成生活态度就已经不确切了,这也不是人格神,这其实是一种审美态度。人的本质存在是美学,我对此深信不疑。也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规律与目的的统一。

 

坎普品味

      很难解释坎普(Camp)这个词,所以就直接叫坎普就好了。你可以理解为将昨天那些丑的东西变为今天审美快感的对象。当然这和《麦克白》中的“美就是丑,丑就是美”不太一样,很难说清坎普是把丑救赎成美,还是把美贬低为丑。但总之,这是一种品味,将严肃便为轻浮的感性。品味坎普的标准不是寻常的规律性的美,而是个性化的程度。坎普品味也不是风格,而是一种思考风格的能力。

     说起坎普,更多人想到的还是对其对性的玩味,雄昂的男人,最美的部分是含有女性元素的部分,阴柔的女人,最美的部分也是含有阳刚元素的部分。坎普在性上倡导一种雌雄同体的理论,其对性的夸大特征,对矫揉造作人格的喜爱是令许多人难以接受的的。有人将其当做同性恋者的审美概括,但其实并不属实,并非所有同性恋者都具有坎普品味,而没有同性恋者,也会有坎普,只是以另一种更讨巧的形式出现。坎普并不主张颠倒事物,而是为日常事物提供另一套审美标准作为补充。如果人存在的本质真的是美学,那么毫无疑问,坎普是对存在本质的拓展。

     需指出,坎普品味不能出于违背本心的做作,你可以将过去的丑作为审美对象获得审美快感,但不能假装称赞,你可以矫情做作,但这种做作是一种出于本心的做作。

     引一首坎普品味的诗,《“垃圾”美学》:

      东京最美的东西是

       麦当劳

      斯德哥尔摩最美的东西是

       麦当劳

      佛罗伦萨最美的东西是

       麦当劳

       

         从某些角度看,这和今天网上所提的“朋克”其实有点像,你要把它和达达主义联系在一起,我也是同意的。

 

      人类对于大脑的工作还完全没有认识,单从表面现象上看,爱、恨、嫉妒这些情感都表现为大脑同一区域多巴胺的增加,只是剂量不同。如果说人只有一种情感,那毫无疑问就是“爱”。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人真正的“劣根”是爱啊。




2014年12月3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