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说新语》译文及注译:忿狷第三十一.谗险第三十二.尤悔第三十三

 爱雅阁 2015-01-02
《世说新语》译注:忿狷第三十一/谗险第三十二/尤悔第三十三

图片图片图片


 
忿狷第三十一

    
【题解】
    忿狷(
juàn),指愤恨、急躁。本篇所述;多是因一小事而生气。仇视或性急的事例。第1则记曹操只因一名歌女情性酷恶,就把歌女杀了。一怒之下,滥杀无辜,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第6则记王子敬去谢安家不肯与习凿齿并榻而坐,只因王子敬出身士族,便仇视出身寒门的人,不肯屈尊。当时等级之森严,于此可见。至于描绘性情急躁者的表现,最生动的莫过于第2则写王蓝田性急一事,这里通过几个小的动作把一个因性急而暴怒的人,绘影绘声地刻划了出来。所有这些,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豪门贵族的丑恶形象。

     
    
1)魏武有一妓,声最清高,而情性酷恶。欲杀则爱才,欲置则不堪①。于是选百人一时俱教。少时果有一人声及之,便杀恶性者②。
    
【注释】
    
①置:赦免。
    
②还:一本作,似乎更好。
    
【译文】魏武帝曹操有一名歌女,她的歌声特别清脆高亢,可是性情极其恶劣。曹操想杀了她,却又爱惜她的才能;想赦免她,却又难以忍受。于是就挑选了一百名歌女同时培养。不久,果有一名歌女的歌喉赶上了她,曹操便把那个性情恶劣的歌女杀了。
            
  
   
2)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①。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②。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③!
    
【注释】
    
①屐():木板鞋。底部前后有两块突出的木头,就是齿。
    
②内:同
    
③安期:王述的父亲王承,字安期,清虚寡欲,为政宽恕,名望很大。豪:同
    
【译文】蓝田侯王述性情急躁。有一次吃鸡蛋,用筷子去戳鸡蛋,没有戳进去,就大发脾气,拿起鸡蛋扔到了地上。鸡蛋在地上转个不停,他就下地用木履齿去踩,又没有踩破。他气极了,再从地上捡起来放进口里,咬破就吐了。右军将军王羲之听说了,大笑起来,说:假使安期有这种性格,尚且没有一点可取,何况是蓝田呢!
            
  
    
3)王司州尝乘雪往王螭许①。司州言气少有牾逆于螭,便作色不夷②。司州觉恶,便舆床就之③,持其臂曰:汝讵复足与老兄计!螭拨其手曰:冷如鬼手馨,强来捉人臂!
    
【注释】
    
①王螭:王恬,小名螭虎,是王胡之的堂弟。
    
②言气:说话和态度。牾()逆:件逆;触犯。不夷:不平和;不愉快。
    
③恶():冒犯。舆床:举床。
    
【译文】  
    
司州刺史王胡之有一次冒雪前去王螭府上。王胡之说话时的言谈、态度稍为冒犯了王螭,王螭便生气不高兴。王胡之觉得冒犯了他,就把坐床挪近王螭身边,拉着他的手臂说:你难道值得和老兄计较!王螭拨开他的手说:冷得像鬼手一样,还硬要来拉人家的胳膊!
            
  
   (4)桓宣武与袁彦道樗蒲①。袁彦道齿不合,遂厉色掷去五木②。温太真云:见袁生迁怒,知颜子为贵③。
    
【注释】
    
①樗蒲(chūpú):古代一种赌博棋戏,以掷五木决胜负。
    
袁彦道句:五木是棋戏用具,原先用木头做成,一套是五颗,故称五木,类似色子。五木每个有两面,一面涂黑,一面涂白。以五木掷采,按所掷采数,执马(棋子)在棋盘上行棋。齿是博齿,也即色子。这里所谓齿不合,可能指所掷采数不符合。
    
见袁生句:颜子,指颜回,是孔子的弟子。孔子说过: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袁彦道迁怒,就比不上颜回了。
    
【译文】 
    
桓温和袁彦道赌博,袁彦道掷五木的采数不合心意,竟然板着脸把五木扔掉了。温太真说:看见袁生把怒气发泄到五木上,更知道颜子是可宝贵的。
            
  
    
5)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①。王正色面壁不敢动②。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云: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注释】
    
①数:数说;数落。肆言极骂:肆意攻击、极力谩骂。
    
②面壁:脸对着墙。
    
【译文】 
    
谢无奕性情粗暴固执。因为一件事彼此不合,亲自前去数落蓝田侯王述,肆意攻击谩骂。王述表情严肃地转身对着墙,不敢动。过了半天,谢无奕已经走了很久,他才回过头问身旁的小官吏说:走了没有?小官吏回答说:已经走了。然后才转过身又坐回原处。当时的人赞赏他虽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宽容别人。
            
  
    
6)王令诣谢公,值习凿齿己在坐,当与并榻①;王徙倚不坐,公引之与对榻②。去后,语胡儿曰:子敬实自清立,但人为尔多矜咳,殊足损其自然。
    
【注释】
    
①王令:王献之,字子敬,曾任吴兴太守。中书令。习凿齿:字彦威,曾任桓温的主簿,后出为荥阳太守。
    ②徒倚:徘徊。按:王献之不肯和习凿齿并榻而坐,是因为自己出身士族,而习凿齿虽然世为乡间豪族,却是寒门。晋代看重门阀等级,士庶不肯同座。
    
③胡儿:谢朗的小名。谢朗是谢安的侄儿。清立:清高、特立。矜咳: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说:咳,一本作硋(),疑是。矜该,傲慢、固执。
    
【译文】 
    
中书令王子敬去拜访谢安,正遇上习凿齿已经在座,按礼法本应和习凿齿并排坐;子敬却来回走动,不肯落座,谢安拉着他坐在习凿齿的对面。客人走后,谢安对胡儿说:子敬确实是清高不随俗,不过人为地保持这样多的傲慢、固执,特别会损害自己的天然本性。
            
  
    
7)王大、王恭尝俱在何仆射坐,恭时为丹阳尹,大始拜荆州①。讫将乖之际,大劝恭酒,恭不为饮,大逼强之,转苦,便各以裙带绕手②。恭府近千人,悉呼入斋;大左右虽少,亦命前,意便欲相杀。何仆射无计,因起排坐二人之间,方得分散。所谓势利之交,古人羞之。
    
【注释】
    
①王大、王恭:两人是同族叔侄关系,但是感情上有裂痕,所以会做出下文所述之事。参看(德行)第44则。何仆射:何澄,字子玄,曾任尚书左仆射,为人清正。
    
②讫:通,到。乖:指意见不合。裙:古人穿的下裳。
    
【译文】
    
王大和王恭曾经一起在左仆射何澄家作客,王恭当时任丹阳尹,王大刚受任荆州刺史。到他们快要闹别扭的时候,王大劝王恭喝酒,王恭不肯喝,王大就强迫他,越来越急迫,随即各自拿起裙带缠在手上。王恭府中有近千人,全都叫来何澄家中;王大的随从虽然少,也叫他们前来,双方的意思是想要打起来。何澄没有办法,就站起来插入两人中间坐着,才把两人分开。人们所说的依仗权势和财富的交往,古人认为是可耻的。
            
  
   (8)桓南郡小几时,与诸从兄弟各养鹅共斗。南郡鹅每不如,甚以为忿。乃夜往鹅栏间,取诸兄弟鹅悉杀之。既晓,家人咸以惊骇,云是变怪,以白车骑①。车骑曰:无所致怪,当是南郡戏耳②!问,果如之。
    
【注释】
    
①车骑:桓冲,桓玄的叔父,曾任车骑将军。
    
无所句:桓冲不可能称自己的侄儿为南郡,这是记言疏忽。
    【译文】南郡公桓玄还是小孩时,和堂兄弟们各自养鹅来斗。桓玄因为鹅常常斗输了,就非常恼恨他们的鹅。于是就在夜间到鹅栏里。把堂兄弟的鹅全抓出来杀掉。天亮以后,家人全都被这事吓呆了,说这是妖物作怪,去告诉车骑将军桓冲。桓冲说:没有可能引来怪异,定是桓玄开玩笑罢了!追问起来,果然如此。

 

 谗险第三十二


    
【题解】
    
谗险,指奸诈阴险。本篇所载,或进谗言,或用奸计,都有其阴险用心。例如第则记用奸计游说,“几乱机轴”,以求宠幸。第3则记用阴险手段阻止皇帝召见别人,以防失宠。第则记因受谗言毁谤而用阴险手段离间进谗的人,等等。
    
1)王平子形甚散朗,内实劲侠①。
    
【注释】
    
①劲侠:原注引邓粲《晋纪》作“劲狭”,指刚烈、心胸狭隘。按:不管是劲侠还是劲狭,都很难说是谗险。
    
【译文】
    
王平子外表非常潇洒、爽朗,内心却实在刚烈、狭隘。
            
  
    
2)袁悦有口才,能短长说,亦有精理①。始作谢玄参军,颇被礼遇。后丁艰,服除还都,唯赍《战国策》而已②。语人曰:“少年时读《论语》《老子》,又看《庄》《易》,此皆是病痛事,当何所益邪③!天下要物,正有《战国策》。”既下,说司马孝文王,大见亲待,几乱机轴④。俄而见诛。
    
【注释】 
    
①袁悦:字元礼。晋孝武帝时,会稽王司马道子录尚书事,袁悦得到司马道子的宠信,且劝道子专揽朝政,后来,王恭把这事告诉了孝武帝。袁悦又盛赞得到司马道子宠信的中书令王国宝忠谨。而孝武帝已渐不满意司马道子,因此迁怒于袁悦,便杀了他。短长说:指战国时代游说之士那种合纵连横的言论。
    
②丁艰:旧时遭父母之丧叫丁艰。其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赍(jī):携带。(战国策):主要是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言行录,记载了他们的政治主张和策略,由汉代刘向编定。
    
③病痛:毛病,比喻小事。
    
④司马孝文王:即会稽王司马道子。《晋书》作文孝王。机轴:指重要部门或职位。
    
【译文】
    
袁悦有口才,擅长游说,道理也很精辟。最初任谢玄的参军。得到颇为隆重的待遇。后来,遇到父母的丧事,在家守孝,除服后回到京都,只带着一部《战国策》罢了。他告诉别人说:“年轻时读《论语)《老子》,又看《庄子》《周易》,这些都是讲的小事,会增加什么好处呢!天下重要的书籍,只有《战国策)。”到了京都以后,去游说会稽王司马道子,受到了特别亲切的款待,几乎扰乱了朝政。不久就被杀了。
    
3)孝武甚亲敬王国宝、王雅①。雅荐王珣于帝,帝欲见之。尝夜与国宝、雅相对,帝微有酒色,令唤珣。垂至,已闻卒传声,国宝自知才出珣下,恐倾夺要宠②,因曰:“王珣当今名流,陛下不宜有酒色见之,自可别诏召也。”帝然其言,心以为忠,遂不见珣。
    
【注释】 
    
①王国宝,晋孝武帝时任中书令,后任尚书左仆射,善于谄媚,总揽大权。晋安帝时,兖州刺史王恭以讨伐王国宝为名起兵,晋室恐惧,杀国宝。王雅:字茂建,因得到宠幸而任太子少傅。
    
②倾夺:争夺。要宠:显要职务和宠幸。一本作“其宠”,绽是。
    
【译文】
    
晋孝武帝很亲近并且尊重王国宝和王雅。王雅向孝武帝推荐王珣,孝武帝想要召见他。有一夜,孝武帝和王国宝、王雅对坐喝酒,孝武帝脸上略带点酒色,便下令召见王珣。王珣将到,已经听到了吏卒传话的声音,王国宝知道自己的才能在王珣之下,恐怕王珣会争夺显职和宠幸,就对孝武帝说:“王珣是当代的著名人土,陛下不宜带着酒色召见他,本来可以另外召见的。”孝武帝认为他的话说得对,心里认为他是忠心,终于没有召见王珣。
            
  
    
4)王绪数谗殷荆州于王国宝,殷甚患之,求术于王东亭①。曰:“卿但数诣王绪,往辄屏人,因论它事;如此,则二王之好离矣。”殷从之。国宝见王绪,问曰:“比与仲堪屏人何所道?”绪云:“故是常往来,无它所论。”国宝谓绪于己有隐,果情好日疏,谗言以息。
    
【注释】
    
①王绪:是王国宝的堂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心腹,任从事中郎,会谄媚。
    
【译文】 
    
王绪屡次茬王国宝面前说荆州刺史殷仲堪的坏话,殷仲堪对这事很担忧,向东亭侯王珣讨教对付他的办法。王珣说:“你只要一次又一次地去拜访王绪,一去就叫手下的人退出去,于是谈别的事情;这样,二王的交情就疏远了。”殷仲堪照他所说的做去。后来王国宝见到王绪,问道:“你近来和殷仲堪在一起,赶走随从,都说些什么呢?”王绪回答说:“只不过是一般往来,没谈别的什么事。”王国宝认为王绪对自己有隐瞒,果然两人的感情日渐疏远了,谗言这才平息下来。    


尤悔第三十三

    
【题解】
    尤悔,指罪过和悔恨。本篇所记,多涉及政治上的斗争,少数是生活上的事情。有的条目侧重记述言行上的错误、坏事,有的侧重于悔恨,有的同时述及错误和悔恨。那些牵涉政治斗争的条目记载着为了争权夺位,置对手于死地的事实,可以看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残酷性。第
1则记魏文帝为了保住帝位,残忍杀害亲兄弟,这是罪行;第3则记陆机因受诬陷而被杀的时候慨叹: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这是悔恨当初进入仕途;第6则记因为王导三缄其口,王敦才杀了周侯,事后王导知错而悔恨。
 
   有的条目所载的不仅仅是悔,而是愧恨,是感到羞愧,心里自恨不该如此。例如第15则记简文见田稻,不识,问是何草,左右答是稻。简文还,三日不出。身为皇帝而连稻苗也不认得,是应该羞愧得无地自容了。

              
    
1)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①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啖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自选可食者而进②;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太后索水救之;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无以汲,须臾遂卒。复欲害东阿③,太后曰:汝已杀我任城,不得复杀我东阿!
    
【注释】
    
①任城王:曹彰,字子文,卞太后第二子,封任城王。骁壮:勇猛、刚强。
    
②卞太后:魏文帝曹丕的母亲,曹丕登位时尊为太后。
    
③东阿:曹植,字子建,卞太后第四子,封东阿王。按:曹植封东阿王是曹丕死后之事。
    
【译文】
    魏文帝曹丕猜忌他的弟弟任城王曹彰勇猛刚强。趁在卞太后的住房里一起下围棋并吃枣的机会,文帝先把毒药放在枣蒂里,自己挑那些没放毒的吃;任城王没有察觉,就把有毒、没毒的混着吃了。中毒以后,卞太后要找水来解救他;可是文帝事先命令手下的人把装水的瓶罐都打碎了,卞太后匆忙间光着脚赶到井边,却没有东西打水,不久任城王就死了。魏文帝又要害死东阿王,卞太后说:你已经害死了我的任城王,不能再害我的东阿王了!
            
  
   
2)王浑后妻,琅邪颜氏女,王时为徐州刺史,交礼拜讫,王将答拜,观者咸曰:王侯州将,新妇州民,恐无由答拜①。王乃止。武子以其父不答拜,不成礼,恐非夫妇,不为之拜,谓为颜妾。颜氏耻之,以其门贵,终不敢离。
    
【注释】
    ①王侯句:王浑袭父爵为京陵侯,故称王侯。晋代,州刺史往往掌握军权,王浑是扬烈将军、徐州刺史,所以称州将。颜氏女是琅邪国人,琅邪属徐州管辖,所以是州民。
    
【译文】
    王浑后房妻子,是琅邪国颜家的女儿,王浑当时任徐州刺史,颜氏行完交拜礼,王浑刚要答拜,旁观的人都说:王侯是州将,新娘是本州百姓,恐怕没有理由答拜。王浑于是不答拜。王武子认为自己父亲不答拜,就还没有成婚,恐怕不算夫妻,也就不拜后母,只称她为颜妾。颜氏认为这是耻辱,只是因为王浑门第高贵,终究不敢离婚。
            
  
    (3)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①。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②!
    
【注释】
    ①陆平原句:陆平原,即陆机。在西晋八王之乱中,成都王司马颖任陆机为平原内史。大安初年,司马颖起兵讨伐长沙王司马义,又任陆机代理河北大都督。陆机进兵洛阳,在河桥大败。于是被司马颖的左长史卢志诬为将要谋反,终于被杀害。
②华亭鹤唳:华亭,今上海市松辽县西平原村,有华亭谷、华亭水,是陆机故居。其地出鹤,当地人谓之鹤窠。后来用华亭鹤唳表示怀念故上而感慨生平,悔入仕途。唳,鸣叫。
    
【译文】
    
平原内史陆机在河桥兵败后,受到卢志的谗害,终于被杀。临刑时叹息说:想听一听故乡的鹤鸣,还能听得到吗!

    
4)刘琨善能招延,而拙於抚御①。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注释】
    
①刘琨:刘琨在西晋永嘉元年出任并州刺史,当时并州饥荒,百姓流散,寇盗猖狂。刘琨转战至晋阳,那里已是一片废墟。
    
【译文】
    
刘琨擅长招致人才,却不善于安抚和驾御。一天之内虽然有几千人前来投奔他,可是逃跑的也有这个数目,因此他终于没有什么建树。
            
 
  (5)王平子始下①,丞相语大将军:不可复使羌人东行②。平子面似羌。
    
【注释】
    
①王平子始下:王平子是王澄的字,西晋惠帝末年出任荆州刺史,东晋元帝召他为军谘祭酒,路过豫章,去探望堂兄弟王敦,被王敦杀害。
    
②羌人:羌族人。羌族是古代民族,住在西北一带。这里指王平子。
    
【译文】
    
王平子刚从荆州下建康,丞相王导告诉大将军王敦说:不可再让那个羌人到东边来。因为王平子脸长得像羌人。
            
  
    
6)王大将军起事,丞相兄弟诣阙谢①。周侯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卿②!周直过不应。既入,苦相存救。既释。周大说,饮酒。及出,诸王故在门。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大将军至石头,问丞相曰:周侯可为三公不?丞相不答。又问:可为尚书令不?又不应。因云:如此,唯当杀之耳!复默然。逮周侯被害,丞相后知周侯救己,叹曰:我不杀周侯,周侯由我而死,幽冥中负此人③!”..
    
【注释】
    
王大句:大将军王敦是王导的堂兄,在东晋初年,两人共同辅佐晋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王敦在镇守地武昌起兵反,以诛刘隗为名,直下建康。当时王导任司空、录尚书事,每天带着同宗族的人到朝廷待罪。刘隗则劝晋元帝杀王氏。阙,皇宫门前两边的楼台,泛指皇宫、朝廷。
    
②委:托付。按:这句指希望周侯保全其家族。
    
③幽冥:暗昧;昏庸。
    
【译文】
    
大将军王敦起兵反,丞相王导兄弟到朝廷请罪。武城侯周f.. 特别担忧王氏一家,刚进宫时,表情很忧虑。王导招呼周剀说:我一家百口就拜托你了!周剀照直走过去,没有回答。进宫后,极力援救王导。事情解决以后,周剀极为高兴,喝起酒来。等到出宫,王氏一家仍然在门口。周剀说:今年把乱臣贼子都消灭了,定会拿到像斗大的金印挂在胳膊肘上。王敦攻陷石头城后,问王导说:周侯可以做三公吗?王导不回答。又问:可以做尚书令吗?王导又不回答。王敦就说:这样,只该杀了他罢了!王导再次默不作声。等到周剀被害后,王导才知道周剀救过自己,他叹息说:我不杀周侯,周侯却是因为我而死,我在糊涂中辜负了这个人!
            
  
    
7)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同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答,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①,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②。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③
    
【注释】 
    
王乃句:宣王,指司马懿,曾受魏文帝曹丕重用,后来,为了夺权,寻机把皇族曹爽和曹操的女婿、吏部尚书何晏杀掉,并杀太尉王凌等。还逮捕魏朝诸王公。这就是诛夷名族。与此同时,因太尉蒋济追随他杀曹爽等,便进封蒋济为都乡侯。这就是宠树同己。建立晋国时,追尊为宣王。
    
②高贵乡公事:文王司马昭继其兄司马师任魏大将军后,图谋代魏,杀魏帝高贵乡公,立曹矣为帝,并进爵为晋王,死后谥为文王。参看《方正》第8则注①。
    
③祚:通,帝位。
    
【译文】
    王导和温峤一起谒见晋明帝,明帝问温峤前代统一天下的原因是什么。温峤还没有回答,一会儿,王导说:温峤年轻,还不熟悉这一段的事,请允许臣为陛下说明。王导就一一叙说晋宣王开始创业的时候,诛灭有名望的家族,宠幸并栽培赞成自己的人,以及文王晚年杀高贵乡公的事。晋明帝听后,掩面伏在坐床上,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皇位怎么能长久呢!
            
  
   (
8)王大将军于众坐中曰:诸周由来未有作三公者。有人答曰:唯周侯邑五马领头而不克①。大将军曰:我与周,洛下相遇,一面顿尽②。值世纷坛,遂至于此③!因为流涕。
    
【注释】
    
①邑:疑通、取。马:赌博用的筹码。按:此处以赌傅为喻,指周剀将作三公而被杀害。故王敦有下面的话。
    
②顿尽:指立刻倾吐真心。
    
值世句:据《晋书·f 传》载,王敦说此活是在他杀了周剀之后,只是《晋书》所记与此略有不同。
    
【译文】大将军王敦在大庭广众中说:周氏一族从来没有人做过三公。有人回答说:只有周侯已经拿到五个筹码领头,却不能取胜。王敦说:我和周剀在洛阳相会,初次见面,就能推心置腹。只是赶上世事乱纷纷,竟然落得这样的结局!于是为他流下泪来。
            
  
    (9)温公初受刘司空使劝进①,母崔氏固驻之,峤绝据而去②。迄于崇贵,乡品犹不过也③。每爵,皆发诏。
    
【注释】
    
温公句:温峤任刘琨使臣劝进事,见《言语》第35 则及注①。
    
②驻:车马停止不前。绝据:扯断衣襟,表示去意坚决。裾,衣服的大襟或前后部分。
    
③乡品:本乡的品评。不过:不能通过。按:温峤母亲在江北去世,温峤无法归葬,所以后来提升他为散骑侍郎时,他坚决辞让。只是由于晋元帝诏令朝臣议定,这才接受任命。
【译文】温峤当初受司空刘瑶委派过江劝说晋元帝即帝位,他母亲崔氏坚决阻止他走,温峤不顾一切地走了。一直到他显贵以后,乡里的评论还是不能同意他的做法。每当给他晋升官爵,都要由皇帝发布命令来说明。
            
  
    
10)庾公欲起周子南,子南执辞愈固①。庾每诣周,庾从南门入,周从后门出。庾尝一往奄至,周不及去,相对终日。庚从周索食,周出蔬食,庾亦强饭,极欢②;并语世故,约相推引,同佐世之任。既仕,至将军二千石,而不称意。中宵慨然曰:大丈夫乃为庾元规所卖!一叹,遂发背而卒。
    
【注释】
    
①周子南:周劭,字子南,隐居庐山。庾亮去拜访他,他躲避不见。后提拔为镇蛮护军、西阳太守。
    
②蔬食:指粗食。强饭:尽力进餐。
    
【译文】
    庾亮想要起用周子南做官,周子南执意推辞,而且越来越坚决。庾亮每次去拜访周子南,庾亮从大门进来,周子南就从后门出去。有一次庾亮一下子突然到来,周子南来不及躲开,就和庾亮面对面坐了一整天。庾亮向周子南要饭吃,周子南拿出租茶淡饭,庾亮也吃得很香,特别高兴;两人谈论世事,约定互相推荐,共同担负起辅助国家的重任。周子南出来做官后,升为将军、郡守,却不称心。夜半感慨地说:大丈夫竟被庾元规出卖了!一声长叹,终于背疮发作而死。
            
  
    
11)阮思旷奉大法,敬信甚至①。大儿年未弱冠,忽被笃疾。儿既是偏所爱重,为之祈请三宝,昼夜不懈②。谓至诚有感者,必当蒙佑。而儿遂不济③。于是结恨释氏,宿命都除④。
    
【注释】
    
①大法:指大乘佛法,是佛教的一派,泛指佛法。
    
②三宝:佛教称佛、法、僧为三宝。佛指创教者释迦牟尼(泛指一切佛),法即佛教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佛教教义的僧徒。
    
③不济:指不能挽救;逝世。
    
④释氏:释是释迦牟尼的简称,释氏泛指佛教。宿命:佛教用语,指前世善恶决定今世命运。此言阮为事实所教训,完全摈弃了宿命论。
    
【译文】 阮思旷信奉佛教,虔诚、信奉到了顶点。大儿子尚未成年,忽然患了重病。这个儿子既是自已特别喜爱和看重的,就为他祈请三宝,昼夜坚持不懈。自认为信仰最虔诚能有所感应,必定得到保佑。可是这个儿子到底也没救过来。于是就怀恨佛教,把命定论全都抛弃了。
            
  
    (12)桓宣武对简文帝,不甚得语。废海西后,宜自申叙,乃豫撰数百语,陈废立之意①。既见简文,简文便泣下数十行。宣武矜愧,不得一言。
    
【注释】
    
①废海西:公元371 年,桓温把普帝废为海西县公,立简文帝。申叙:指陈述事情。
    
【译文】桓温回答简文帝的问话,说得不很尽意。废黜海西公后,他应当亲自申奏说明,便事先构思好几百句话,陈说废黜旧君、拥立新君的本意。见到简文帝后,简文帝就泪流不止。桓温既怜悯又羞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3)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①。既而屈起坐曰②: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
    
【注释】
    ①寂寂:形容冷落凄清,比喻不能做一番事业、登上帝位。文、景:指晋文帝司马昭和晋景帝司马师。这两人都曾废旧主,立新君,为子孙篡位打下了基础。
    
②屈起:崛起;起来。
    
【译文】
    
桓温躺在床上和他的亲信说道:做这种寂寂无闻的事,将会被文帝、景帝所耻笑。接着一下坐起来说:既不能流芳百世,难道也不值得遗臭万年吗!
            
  
    
14)谢太傅于东船行,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又放船从横,撞人触岸,公初不呵谴。①。人谓公常无嗔喜。曾送兄征西葬还,日莫雨驶,小人皆醉,不可处分②。公乃于车中手取车柱撞驭人,声色甚厉③。夫以水性沉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无得保其夷粹。
    
【注释】
    
①放船:纵船,指让船任意漂荡,不加牵引。
    
②征西:指谢奕,曾任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卒于官,追赠镇西将军(并非征西)。雨驶:雨很急。处分:处理。
    
③车柱:疑是支撑车篷的柱子。
    
【译文】 
    
太傅谢安在会稽坐船,纤夫拉着纤绳,有时慢,有时快,有时停下,有时等候;有时又不拉,由船任意飘荡,撞着别人的船,碰着河岸,谢安从不喝斥、责备。人们认为谢安常常不表示喜怒。有一次给他哥哥镇西将军谢奕送葬回来,正赶上天晚了,雨又急,赶车的驭手都喝醉了,掌握不住车子。谢安于是从车厢中拿下车往来捅驭手,声色俱厉。按道理水的本性是很沉静、柔和的,可是一流入狭窄的地方就要奔腾激荡,拿人之常情来和水相比,自然会懂得人逢险境,就没有可能保持自己平和、纯洁的性格。
    
15)简文见田稻,不识,问是何草,左右答是稻。简文还,三日不出,云:宁有赖其末,而不识其本①!
    
【注释】
    
宁有句:意指依靠谷米生活而不识其根本。末,指谷穗。本,指禾苗。简文帝因不识稻子而自责。
    
【译文】 简文帝看见田里的稻子,不认识,问是什么草,近侍回答是稻子。简文帝回到宫里,三天没有出门,说:哪里有依靠它的末梢活命,而不识其根本的呢!
            
  
   (16)桓车骑在上明畋猎,东信至,传淮上大捷①。语左右云:群谢年少大破贼!因发病薨。谈者以为此死贤于让扬之荆②。
    
【注释】 
    
桓车骑句:东晋时,前秦的符坚直下淮水、淝水,桓冲派三千精兵来保卫京都。谢安部署已定,便令桓冲兵退还。桓冲以为谢安没有将才,必败。不久,听说谢玄大捷,很羞惭,发病而死。上明,桓冲的镇守地。畋(tián)猎,打猎。
    
②让扬之荆:桓冲原为扬、豫二州刺史,后来因为谢安辅政,声望很高,就要求解除扬州职务离京。于是改授徐州刺史,后调荆州。按:桓冲既羞惭,又不能发愤图强,为国立功,所以谈者以为不如一死。
    
【译文】
    车骑将军桓冲在上明打猎。东边的信使到了,送来淮上大捷的消息。桓冲对随从说:谢家年轻人大败贼寇!于是就发病死了。舆论认为这样死胜过让出扬州刺史到荆州去。
            
  
   (17)桓公初报破殷荆州①,曾讲《论语》,至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②。玄意色甚恶。
    
【注释】 桓公句:晋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 年),江州刺史桓玄、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反晋室,第二年桓玄又攻占荆州,杀殷仲堪。
    
富与贵句:出自《论语·里仁》。
    
【译文】
    
桓玄刚刚接到打败荆州刺史殷仲堪的报告时,正在讲解《论语》,讲到下面一句:富有和尊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是不能受用的。桓玄听了,心情、脸色都很不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