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即将过去,按照“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积极稳妥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目标,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农户承包地规范有序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的机制已初步建立。截至今年6月底,1200多个县(市、区)、15000多个乡镇已建立起流转服务中心,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占到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总面积的28.8%,流转合同签订率达70.3%。按照中央要求,农业部在总结地方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把握好规模经营的度、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监管和风险防范、培育家...【详细】
2014年我国农产品供给总体充足,粮食价格在国家有效调控下稳中略涨,棉花、油料、食糖持续下跌,鲜活农产品季节性波动。在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延续下跌态势的背景下,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全面倒挂,进口继续保持较高水平。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国际农产品价格仍将低位运行,进口价格“天花板”将日益挤压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空间,同时我国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刚性抬升将日益挤压农民的种粮增收空间。如何从市场需求出发,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主动应对“天花板”和“地板”的双重挤压,实现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详细】
农民合作社是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农民合作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4年11月底,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126.7万家,比上年底增加28万家;入社农户达919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5.3%,合作社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民合作社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权结构不够清晰、治理方式不够民主、利益分配不够合理、财务制度不够健全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央提出了引导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部会...【详细】
2014这一年,是农垦事业发展60多年历史进程中极不平凡之年,是农垦改革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转型之年,是巩固农垦战略定位的奠基之年,是农垦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抢抓机遇的拼搏之年。这一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央部署和部党组中心工作,组织带领农垦干部职工,胸怀全局,敢于担当,科学谋划,锐意进取,扎实作为,农垦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捷报频传,生产总值突破6500亿元大关,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总产突破720亿斤,联合联...【详细】
2014年,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部署,将其作为四大重点任务之一,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活动,出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八项监管措施,印发了加强全程监管的意见,将基层监管体系建设纳入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督导检查,推动地方落实责任和条件。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呈现“总体平稳、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6.3%、99.2...【详细】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起步之年,多项改革任务涉及农业产业化发展。重视实地调查,汲取基层经验。为深入了解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的发展情况,农业部组成调研组赴江苏、浙江、山东、四川、重庆、湖北等地,走访调查农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各省级产业化主管部门也成立了调研组,深入实地调研,挖掘典型案例。深入开展研讨,汇聚八方智慧。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农业政策、土地、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和地方同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详细】
从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算起,新一轮深化种业改革进入第三个年头。今年,农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海南省政府等18个部门和单位,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合力深化改革,分头狠抓落实,推动一系列强基础、管长远的重大举措相继落地。2014,在民族种业强国路上注定是浓墨重彩的一年。年终岁尾之际,本刊编辑部特意推出中国种业十大事件,与您一起回眸2014,重温2014,记录2014。【详细】
即将过去的2014年,对于农药行业来说,可谓是风起云涌的一年。电商来袭、大户崛起、环保大考、跨界融合……这些新形势和新变化给农药行业形成了强大的催动力,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应对机遇和挑战,农药企业积极探索,变中求胜,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与此同时,科学用药、减量用药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监管趋严、竞争加剧推动农药行业告别粗放发展方式,沿着高效、绿色、环保之路迈步向前。
【详细】
2014年“耕地质量”“科学施肥”被频频提及,提上了政府常规工作日程。近年来,一方面是化学投入品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酸化、耕地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是化肥产能结构性过剩,肥料企业寻求创新突破。当此之时,国家的耕地质量建设和科学施肥乃至化肥产业政策的调整,全部指向新常态下的战略转型,以期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新形势下,农业生产进一步做好科学施肥与提质增效,达到环境更友好、发展可持续的长远目标。
【详细】
又到一年岁末时。农业机械化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力量。2014年,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60%;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达到历史性的新高;农业新技术、新装备广泛应用于生产;农民对生产模式进行新的探求,各地根据自己需求探索出多种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农业机械和生产薄弱环节装备购销两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