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

 叶小婷 2015-01-02


 

(一)引导孩子释放不满的情绪  

在家庭生活中,出于种种原因,孩子常常会将种种不满情绪通过哭闹、烦闷等形式表露出来。作为父母,应该懂得当孩子闹情绪时,只有让孩子及时地宣泄出来,才能使孩子恢复心理上的平衡。这对自持力薄弱的孩子,尤为需要。有的父母,在孩子闹情绪时,常用打骂、训斥的方法制止,这种强制性手段的结果不仅损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还会使孩子养成孤僻的性格。因此,父母应该正确地引导孩子释放不满情绪。   

帮助孩子释放不满情绪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一般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表达情绔的榜样。父母一般不宜在家庭、孩子面前过分抑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为了家长的“尊严”与“权威”,老是一副威严的架势与面孔。正确的做法是经常自由地失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又不迁怒于别人,给孩子树立一个敢于表露情绪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明白:表达个的情感和宣泄情绪,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   2、创造宽松环境。为孩子创造更多的表达情绪的机会。一旦孩子闹情绪,既不要惊慌,又不必急躁,更不能凭主观意气横加阻止、压制。最好是抱着“闹就闹一会儿再说”的态度。然后因势利导,让孩子明白:表示不满是正常的,但不能不吃饭,或不学习、不干家务。这种“冷处理”,会使“热冲动”的孩子熄灭火气,懂得反思,接受父母的指教。   3.循循善诱。尽量倾听孩子的倾诉。孩子心里有事,一定会找人倾诉,而父母恰恰是他们的第一个倾诉对象。此时,父母千万不可因嫌孩子“罗嗦”、“无理”,或因自己忙于家务或工作等,全然不管孩子。应该平心静气地听完孩子的诉说。同时,最好用自己经历过的类似体会和教训,对孩子进行有理、有情的开导和劝解。只有如此,孩子才能始终在一种平等、亲切的情感释放中,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保持心理的平衡。   

(二)帮助孩子克服消极的情绪   

为了让孩子们快乐地生活,积极向上,父母应该帮助他们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特别是那些由于屡次失败而变得失去了信心,或天生比较羞怯的孩子更需要这种帮助。

 孩子的很多消极情绪大都是由不合理的思想和信念所引起的。如一个孩子认为自己坏、没价值、无希望,那么他就会感到悲伤失望;假如一个孩子认为他考试失败了是因为他笨,而不是由于学习习惯不好,那么他也可能变得沮丧。孩子们不合理的思想和信念表现为思想的概念化和绝对化。他们认为:不管做什么,应该不会有失败,否则就是糟糕的、可怕的、灾难性的。他们必须为人所爱,否则就不可爱。不论他们的欲望如何,必须立即给予满足。父母要把这些不合理的思想讲出来,帮助他们转变不合理的信念,用合理的现实的思想来替换这些不合理的思想。

假若一个孩子遇到一个问题,他没有把一件事情做好,或考试错了一道题,应该帮助他认识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事实上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经过努力,下次考试会取得好成绩的。要帮助他既预见到在前进中可能受的挫折,又能勇敢地大踏步前进。向他指出,没有人期望他是尽善尽美的。即使他没有做过什么好事,你依旧爱他,在他身上花费精力是值得的。  

要引导孩子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父母们还应做到:   1、约束自身的消极态度。孩子是最易受感染的,他们的消极思想情绪是从父母那里、别的孩子那里学来的。如果作家长的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什么事情达不到满意就消极沮丧,受到一点挫折就如大祸临头,这种情绪必然会影响孩子。   2、鼓励孩子。鼓励意味着给孩子以勇气、希望和信心,使孩子能正视和应付生活中的一切事情,特别是在危险、困难、痛苦、沮丧的时候,此时,父母的鼓励就是一种支援,它能帮助孩子摆脱困难,摆脱消极的思想情绪,增强自信心,乐观地生活下去。   3、努力帮助孩子发展积极的思想。积极的思想是以多方面看问题为基础的,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但不为其所难,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乐观向上,将使生活更美好。不要让孩子每天一早起来就想到他将会遇到不好的事情,而是要使他们精神饱满地去迎接一个好日子。乐观和热忱将帮助孩子克服各种困难,并使他们的学习或工作成绩达到满意的地步。你应该以你的积极乐观精神影响你的孩子,使他们情绪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   

(三)帮助孩子克服焦虑   

焦虑是一种类似担忧的反应,是预计到对自尊心有一种潜在的威胁或由于某种情境使人发生内心冲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不安状态。幼儿的焦虑主要是怕去母亲的保护和爱抚,自己的愿望和家庭、社会的规范发生冲突,怕自己不为同伴所接受,对某事某情境感到羞耻或怀疑,以及被迫对自己试着要做的事感到内疚等等原因引起的。   

针对这些引起焦虑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儿童消除焦虑心理:

1、提供爱和关心、支持,帮助幼儿处理矛盾。如尽量不用或少用惩罚的手段对待儿童的过错,以正面教育为主;支持儿童的独立活动,鼓励、维护他的独立性;帮助儿童正确处理愿望和原则的冲突。   

2、满足儿童安全感和自尊心的需要,支持他们为实现这种合理需要的行为。当儿童在行动上受到挫折时,要予以鼓励,并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克服困难。  

3、鼓励独立性和创造性,回避会引起儿童怀疑、羞耻、内疚的行动。对儿童不成熟的行动、言论要耐心指导,不包办代替。   

(四)正确对待胆小、退缩的孩子   

一般来说,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教师和家长对于那些具有外向攻击行为的孩子常常给予较多的重视,对于他们表现出来的冲动粗暴、打人骂人、破坏纪律、损毁公物、欺侮弱小等行为加以及时的批评、纠正。然而,对于那些表现为胆小、羞怯、懦弱自卑、不合群、缺乏进取心的孩子,因为他们对别人影响不大,而易被家长和老师所忽视,甚至有时还被誉为乖孩子。             

 其实内向退缩行为是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如不注意防治,有可能延续至成年后影响其社交能力、职业选择、子女教育及社会适应性。因此要多多关注那些具有内向、胆小、退缩行为的儿童。它们中有的喜欢小伙伴,也爱和小朋友一起玩,但与小伙伴在一起时,又畏首畏尾,胆怯得说不出话来,怕别人冷落他,一旦发生了纠纷、矛盾,自己无法解决。   

内向退缩型的孩子有可能是先天适应不良。这类孩子遇到新的环境特别拘谨,不愿与陌生的人交往,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缺乏热情和好奇心。这主要是由于后天教育不当造成的。有的家长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不让他与其他孩子交往;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迁就,使孩子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有的家长管教过严,干涉过多,使孩子常受批评、指责、惩罚,从而退缩。

?x 10@??χ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mso-hans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的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通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如何认识情绪障碍,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情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