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危机 走进边缘人格的世界:混乱与空虚

 青衣问道 2015-01-02


生气让人思维清晰


      人们的常识是生气容易让人判断能力减弱,特别是强烈的愤怒情绪,会让人失去理智,判断力大大降低,甚至思维混乱,做出非常愚蠢的事情来。

  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最新研究证实,生气可以让人的思维更清晰。若处理得当,不但不会扭曲人们的思维,还会在你陷入两难无法抉择时, 给予适当帮助。 生气会使人们更加注重实际情况,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因而可以帮助人们,尤其是平素缺乏理性思维的人做出更好的抉择。

  心理学家设计了三个不同的试验来观察生气后人的判断力都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在第一个试验里,研究人员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然后激怒其中一组受 试者,而另一组不做任何处理。其后,要求两组受试者就一份相同的论证材料进行分析,对论点做出判断。结果发现,生气的受试者对待问题更具识别力,更倾向于 强有力的论点。相反,那些不生气的受试者对此却缺乏很好的分析判断能力。接着,研究人员对两组受试者又进行了第二轮试验,要求他们对刚才所给材料的论证机 构进行判断。结果表明,生气的受试者在此问题上亦具有更好的分析能力。

  经过以上两轮的试验,研究人员挑选出那些不太善于做出理性抉择的受试者,采用不同的论证材料进行了第三次试验。结果再一次证实,生气可以使一个典型的缺乏逻辑判断力的人更具有理性。

  研究人员认为,生气更易使人注重事实真相,而忽略那些可能会干扰人们分析的不相关因素,同时也会调动整个机体的力量,激发人们采取正确行动的潜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当然这项研究还是有有待进一步检验,但可以使我们对生气有了一种新认识。












心理危机 

1概念
一般而言,危机( 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行为界定
1.自然灾难:地震,暴风雨,洪水等。
2.社会卫生灾难。
3.破坏家居、社区、私有财产或日常工作极度混乱。
4.情感反应;震惊、失去信心、困惑、无助、失控、易激怒、幸存者自罪、焦虑、绝望、恐惧或悲伤。
5.躯体反应:睡眠和食欲障碍、疲乏、脱水。
6.儿童出现依赖,假装或攻击行为以及退缩行为。
7.以思维、梦境、错觉或反复出现的表象的形式再体验灾难。
8.明显回避唤起对灾难的回忆的刺激,诸如思维、情感、谈话、活动地点或人之类。



特征
一,普遍性
二,复杂性
三,危险与机遇并存
四,时代性
分类
一,情境性危机
二,发展性危机
三,存在性危机





2反应

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不知不觉”。一个自以为遵守某种习惯了的行为模式的人,也有可能潜在着心理危机。染有严重不良瘾癖的人,常常潜伏着心理危机。当去戒除瘾癖时,心理危机便会暴露无遗。

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危机反应会维持 6—8周。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行为方面:呈现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发展过程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首先是冲击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





精神被物质所奴役

无论是物质生活疲乏还是富有,只要能使当事人心理感到空虚,精神受到折磨,这就是精神被物质所奴役了。家无隔顿粮的贫民,自然是愉快不起来的。他们看着甚至只是想象阔人们、“大款们”在丰盛的餐桌前大吃大喝,心中自然十分难熬,更有甚者会因此做出某种铤而走险的行为。与此相反,生活富裕而精神生活贫困、道德低劣的人,其内心同样十分空虚,同样可能存在着心理危机。




后果
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危机。由于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一般有四种结局:第一种是顺利渡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种是渡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对于大部份的人来说,危机反应无论在程度上或者是时间方面,都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者是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有时间去恢复对现状和生活的信心,加上亲友间的体谅和支持,能逐步恢复。但是,如果心理危机过强,持续时间过长,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出现非常时期的非理性行为。对个人而言,轻则危害个人健康,增加患病的可能,重则出现攻击性和精神损害;对社会而言,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秩序混乱,冲击和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如听信传言,出现超市抢购,哄抬物价,犯罪增加等。其结果不仅增加了有效防御和控制灾害的困难,还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和别人制造新的恐慌源。

3影响因素
个体危机反应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事件的强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个体对危机的反应有很大差异,即相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比如对待 SARS,有的人平静坦然,镇定自若,善于应付;有的人无所适从,惶惶不可终日。危机反应程度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个体的个性特点、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有关、社会支持状况、以前的危机经历、个人的健康状况、干预危机的信息获得渠道和可信程度、危机的可预期性和可控制性、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等都会影响危机反应。
4应对方法
一,重新认知世界
二,积极调适情绪:深呼吸等方法消除过分紧张、哭泣、呐喊宣泄
三,有效解决问题
四,寻求社会支持:找人倾诉苦恼、参加社会活动、寻求专业支援








1.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等。
2.促进交流,鼓励当事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其自信心和正确的自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
3.提供适当医疗帮助,处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动状态。
原则
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当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
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
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方法
1.确定问题
2.保证危机者安全
3.给与支持
4.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
5.制定计划
6.得到承诺



走进边缘人格的世界:混乱与空虚



作者⊙杰洛.柯雷斯曼、郝尔.史卓斯 译者⊙ 邱约文

「我有时在想,自己是不是被恶魔附身了,」原本在大医院精神科担任社工人员的凯莉说:「我搞不懂自己,只知道这个边缘性人格,逼得我把所有人都排斥在外,因此非常非常的寂寞。」

凯莉於1983年诊断出患有边缘性人格疾患,在此之前,她曾接受各式各样心理和生理疾病的治疗,服药、住院,前後共达二十二年。她的病历就像是一本磨损的护照,上面所盖的章,记录了所有她曾「游走过的」精神医学领域。

「我在医院进进出出好多年,但从没遇过一位医疗人员能了解我、知道我所经历的是什么样的过程。」

凯莉的父母在她还是婴儿的时候就离异了,她九岁以前一直都是由酗酒的母亲抚养,之後进入寄宿学校住了四年。

二十一岁时,她因为心情沮丧得无法承受而不得不求医,被诊断为忧郁症而加以治疗。几年之後,她的情绪开始暴起暴落,被诊断为双相情绪障碍症(bipolar disorder,又称为躁郁症〔manic-depression〕)并进行治疗。这段期间,她一再服药过量,好几次还割了自己的手腕。

「我割腕,又服下过量的镇定剂、抗忧郁剂,或是任何我正在服用的药,」她回想著说:「那简直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到了二十五岁左右,她开始有了幻听,并且有严重的被害妄想。这时她第一次住进医院,所得到的诊断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c)。

之後,凯莉因为胸口剧烈疼痛,在心脏专科住院住了好多次,诊断结果还是与焦虑有关。她曾有过几次暴食和厌食的时期,每次均为时几周,当时她的体重变化可高达三十公斤。

三十二岁时,她被任职同一家医院的一名医师,以残暴的方式强暴了。不久之後,她回到学校念书,并与一位女教授发生性关系。四十二岁之前,她病历中满满的诊断,几乎包括了所有可以想到的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忧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症(躁郁症)、虑病症、焦虑症、厌食症、性功能障碍,以及创伤後压力症候群(在经历了强暴事件後)。

尽管有这些心理与生理的问题,凯莉在工作上仍表现得相当优异。虽然她时常换工作,但也完成了社工系的博士学位,还在一所小型的女子学院教过一阵子的书。

不过,她在人际关系上却有著严重的问题。「我与男人仅有的几次交往过程中,都遭到性虐待。有些男人曾经想跟我结婚,但我有很大的心理障碍,没办法忍受肉体的接触和日渐亲密的关系,那会让我想要逃跑。我订过几次婚,但最後都解除婚约。我不能想像自己成为某个人的妻子,那对我来说不切实际。」

至於朋友,凯莉说到:「我非常以自我为中心,会将自己的想法、感受、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全都直接说出来,我很难对其他人感到兴趣。」

经过二十多年的治疗後,凯莉的症状终於在1983年被诊断为边缘性人格疾患。她的行为功能上的障碍,起因於根深蒂固的人格特质,是属於人格或「特质」的疾患,而与先前诊断是为某种精神状态的疾病(state disorder)较无关连。

「身为边缘人格者,最难忍受的就是空虚、寂寞,以及强烈的情绪,」她指出:「行为极端到让自己都很困惑,有时候我不晓得自己的感受到底是什么、自己到底是谁。」

当医疗人员终於比较了解凯莉的病情之後,开始采取较为一贯的治疗。药物对急性症状很有帮助,也可以使自我意识不再中断、涣散,但这同时,凯莉也承认药物治疗仍有其局限性。

在精神科与其他科医师的协助之下,凯莉了解了自己身体的不适与焦虑有关,因此不再进行不必要的医疗检验、药物治疗和手术。她也开始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针对的是她依赖的习性,同时也试图稳定她的自我认同与人际关系,而不再是无止尽的急诊治疗。

四十六岁的凯莉必须认清,以往那一整套行为模式不足为取。「我不能再选择割腕、吞药或住院来逃避问题;我发誓要活在现实?面对问题。但我得说,现实世界是个恐怖的地方,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做到,或者说,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这么做。」

边缘性人格:人格疾患的一种

凯莉经历了精神医学和生理医学上的各种症状与诊断,这趟混乱的旅程中所夹杂的困惑与失望,正是每位患者与专业人员共同的经验。也许有些人会说,凯莉的故事是极端的特例,但不可否认,此时正有数以千计的男性、女性,在人际关系上、亲密关系上、忧郁与毒瘾等方面,面临著与她相似的问题。如果能早一点正确诊断出凯莉的疾患,也许她就能避免一部份的痛苦与寂寞。

边缘人格者因复杂的症状缠身,生活受到严重的干扰,但直到最近,精神科医师才开始了解这项疾病,并加以有效的治疗。什么是「人格疾患」?边缘人格的范畴以何为界?边缘人格与其他疾患有何异同?边缘人格的症状在精神医学的整体架构中如何定位?这些问题对精神医学的专业人员来说都很难回答,特别是这个疾患本身的特性如此捉摸不定、自相矛盾,其精神医学理论上的发展又非常的奇特。

边缘性人格疾患与其他疾患的不同之处,在於边缘人格者所具有的一组根深柢固的人格特质。这些长期形成的特质僵固而不具弹性,导致患者采取不当的思考、行为与应对模式。

边缘人格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所列的十一项人格疾患之一。而人格疾患的症状就是一种人格特质,通常比较持久,要改变也比较缓慢。一般来说,药物对这类疾病的疗效较小,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心理治疗,但其他的疗法(包括药物)也可能减轻某些急性症状,像是严重的情绪不安或忧郁等等(参见第7章)。边缘人格或其他人格疾患通常是属於第二阶段的诊断;初步诊断出明显具有某种精神状态之疾患之患者,在针对其行为模式背後的人格特质进行分析後,可能得出人格疾患的次级诊断。


边缘性人格疾患的临床定义

下列的诊断标准经采用後证实,能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案例中,有效区别出边缘性人格疾患与其他病症的不同〔注17〕。求诊者的症状若符合以下八项标准中的五项或五项以上时,即可诊断为具有边缘性人格疾患:

执著於追寻完美的伴侣
标准一:人际关系紧张且不稳定,对人的态度极端而又反覆无常(如对某人的观感从过份理想化转变成鄙视,或是从过度依赖,转而规避或自我孤立),并明显表现出操控他人的企图。

边缘性人格疾患患者之所以有著不稳定的人际关系,与本身无法承受别离而又害怕亲密息息相关。典型的患者是依赖的、黏人的、理想化的,直到爱人、伴侣或朋友开始拒绝或阻挠他们的需求,患者的反弹又成了另一种极端──贬抑对方、抗拒亲密关系,并一昧逃避。患者一方面期望与他人紧密结合、被人照顾,但另一方面,又害怕卷入亲密的关系,而这两种心态间冲突不断。对边缘性人格疾患患者而言,处在亲密的关系?,意味著得抹煞独立的人格,丧失自主性,就好像自己会消失不见了。他们渴望与人亲密,以消弭空虚无聊的情绪,但又恐惧亲密,认为会剥夺自信与独立,於是在渴望和恐惧之间来回摆荡。

当边缘人格患者谈恋爱时,这些内心的感受便戏剧化地转换成激烈的、多变的、有控制欲的交往模式。他们常提出不实际的无理要求,在旁人眼中是被宠坏的人物。他们会以某些手段操控他人,包括抱怨身体不适,或演变成虑病症,表现出无助与虚弱的模样,或是挑衅、自虐等。要胁自杀或作势自残也是常用的手段,意在引起注意,期望获得拯救(参见标准五)。患者也可能以引诱作为操控的手法,目标甚至是原本就知道不适合或不能成为伴侣的对象,例如治疗师或神职人员等等。

虽然边缘性人格疾患的患者非常敏感,但对人却缺乏真正的同理心。患者在碰到老师、同事、治疗师等等的熟人时,若场合与以往不同,就可能不知所措,这是因为他们很难想像对方拥有另外的生活。再者,他们无法理解治疗师的生活中有些层面是与他们无关的,对此,患者的反应可能极端到心生嫉妒的程度,若遇到了治疗师其他的患者,也会变成他们嫉妒的对象。

边缘性人格疾患的患者缺乏「客体恒常」(object constancy)的概念,也就是说,患者无法理解每个人虽然都是复杂的个体,依然可以以一贯的态度来对待。边缘性人格疾患患者与他人相处时,根据的是最近一次接触的经验来决定应对的态度,而不像一般人之间的交往,是随时间累积的过程,交情是奠基在更广的基础上,且每次都以一贯的态度应对。由於边缘人格者每一回对待同一个人时,总是把对方当成刚刚结识的人,因此对对方的观感常常改变。

边缘人格者总是专注於事情的片面,而无法看到事情的全部;不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也无法观察到自己的行为模式,因此一再重覆对自己有害的感情模式。譬如说,典型的女性患者会回到施虐的前夫身边,再度受其凌虐;男性患者交往的通常也是不合适的对象,而这些女性又具有相似的特质,於是施虐与受虐的关系一再重演。

边缘性人格疾患患者不断地追寻,想要找到一个完美的保护人,能对自己全心付出、寸步不离。但在寻觅之後所找到的伴侣,通常具有与自己互补的病症,两人均不能察觉双方将对彼此造成的伤害。以蜜雪儿与马克为例,她渴望从男人身上找到保护与慰藉,而他正好展现出充满雄性的自信,虽然马克的自信底下深藏著强烈的不安全感,但表面上,却完美地符合了蜜雪儿的需求。一方面,蜜雪儿需要马克扮演保护她的白衣骑士,另一方面,马克也需要蜜雪儿继续无助下去,依赖他的施予。不久,两人都辜负了对方的期待,无法扮演好互相指定的角色。马克出於自恋的情结,不能忍受挑战与失败所造成的创伤,为了掩饰自己的挫折感,便开始酗酒并对蜜雪儿施暴。蜜雪儿禁锢在马克的控制之下,又惊又怒,但当她看出马克真实懦弱的一面时,却也不免惶恐。种种的不满,衍生出更多的挑衅与冲突。

边缘性人格疾患的患者厌恶自己,也怀疑别人关怀自己的诚意。以山姆这位二十一岁的大学生为例,他在接受治疗时强调:「我需要有个对象约会。」山姆是一名有魅力的男人,但在人际关系上却有严重的问题,他总是追求那些不该成为伴侣的女性,这一点很符合典型的边缘性人格疾患。但当对方接纳他的求爱时,他却又立刻鄙弃对方,认为不再是值得追求的对象。

这种种的特质,使得边缘人格者与人交往时,很难达到真正的亲密。就像凯莉自己所描述的一样:「有些男人曾经想跟我结婚,但我有很大的心理障碍,没办法忍受肉体的接触和日渐亲密的关系。」边缘性人格疾患的患者似乎无法培养充分的自信,因此不能以健康的方式倚靠他人,反而是以自暴自弃的方式形成依赖。而为了达到自我认同的圆满,老是渴望与另一个人结合,想要与其成为灵魂的连体婴,在这样一个需索无度的依赖关系?,分享的真义却被牺牲了。



冲动型人格特质
标准二:冲动下作出可能有害自己的行为;例如药物滥用、性滥交、赌博、偷窃、过度花费、过量饮食、厌食症或暴食症等。

边缘人格患者的行为可能出其不意并且互相矛盾,这是因为他们的行为通常导因於短暂而强烈的感受──反映的是独立而互不连结的瞬间经验。当下这一刻是独立存在的,与过去的经验无关,也与未来的展望无关。对患者来说,没有所谓的历史模式、一贯性或可预测性这类的概念,因此他们会一再地重蹈覆辙。

讽刺的是,边缘人格患者的心理状态,是一九六O年代的人所想要追求,却又无法时时刻刻保持的精神境界──「活在当下」。但对边缘人格患者而言,是无法离开「当下」这个状态的,甚至不能抽离出来、短暂地作一番回顾与展望。现实,就好比墨西哥诗人帕斯(Octavio Paz)所称,是「无止尽的现在」:是「一座阶梯,既不往上也不往下,我们动弹不得,今天是今天,永远是今天。」

边缘人格患者的耐心有限,需求总是非立即获得满足不可,这样的特质可能与相关於其他病症特徵的行为模式有关:激情所产生的挫折感,可能突然引爆冲突与愤怒 (标准一);情绪暴起暴落(标准三)的结果可能引发口角;不当的震怒(标准四),可能是由於无法控制冲动;自毁或自残的行为(标准五),也许肇因於边缘人格者内心的挫折。患者常以滥用药物或酗酒等这类的冲动,对抗寂寞的情绪与遭人遗弃的感受。

三十一岁的乔艾丝经历了离婚及丈夫再婚之後,酗酒的问题便愈来愈严重,虽然她本身很有魅力,也很有才华,但却怠忽工作,待在酒吧的时间愈来愈长,她之後回忆:「那时我简直把『逃避现实』当成了工作。」当孤独的痛苦和被人抛弃的感受扩大到不能承受的时候,她便以酒精来麻醉自己,有时也会找个男人带回家过夜。就像其他边缘人格的案例一样,她在酗酒与纵欲之後,会因罪恶感而自我挞伐,进而认为被丈夫遗弃是自己罪有应得。痛苦的感受又让她陷入了恶性循环,之後必须更加惩罚自己的一文不值,结果是,自毁性的成瘾行为,不仅是用来逃避痛苦的方法,也成了惩罚自己罪过的工具。

情绪彻底的转变
标准三:情绪不稳定:心情起伏显著,突然变为沮丧、易怒、焦虑;持续的时间通常不超过几个小时,很少有超过几天的情形。

边缘人格患者的情绪经常莫名其妙地转变,过程为时甚短,常常只有几个小时。他们的情绪基础通常并不是平静的、自制的,比较常见的状况要不是过於亢奋、无法自制,要不就是处在悲观的、讥讽的、抑郁的情境中。

被激怒的牛
标准四:不当的震怒,无法控制怒气,例如经常脾气暴躁、持续愤怒、不时与人起肢体冲突。

边缘人格者突发的愤怒不仅出人意料,也令人恐惧。一点点不顺心都能让患者怒气冲天。家庭争执可能严重到拿著菜刀互相追逐,气得乱砸盘子也是典型的发泄方式。患者可能因一件特定(且常是无足轻重)的事而被冒犯,但熊熊怒火所燃烧的,其实是他们在害怕失望、害怕遭人遗弃的心态下,蓄积已久的恐惧。

患者的愤怒如此强烈,经常濒临暴发的边缘,因此生气的对象通常是自己最亲近的人──配偶、子女、父母。事实上,他们的愤怒也许是求助的哀号,或是在测试别人对他们的忠诚,也或许是出自於对亲密关系的恐惧──不论愤怒背後的原因是什么,患者反而将自己最需要的人愈推愈远。那些受到如此对待却没有离患者而去的配偶、朋友、恋人或亲人,也许是能够谅解、具有无限的耐心,但可能本身也患有精神疾病。面对时时可能暴发的怒气,亲友很难对患者产生同理心,若想共渡难关、改善彼此的关系,必须运用所有可以得到的资源(参见第8章)。

患者也会将愤怒带到治疗的情境中,精神科医师和其他心理卫生专业人员便成了出气的对象。拿凯莉来说,她就常常对治疗师大发脾气,用尽方法不断地测试治疗师的承诺,看看他是否真会在治疗过程中一路陪伴她。这样的状况使医病关系变得不稳定(参见第7章),有许多治疗师因此被迫中断对病患的诊治。因此大部份的治疗师会尽可能限制自己正在治疗的边缘人格者人数。

乞求帮助
标准五:重覆有自杀的举动或以自杀要胁,或者一再发生自残的行为。

以自杀威胁或采取自杀的行动是边缘人格的特徵──这反映了边缘人格者极度忧郁、无助的倾向,以及具有控制他人的欲望。患者频频扬言自杀,或故作自杀状,目的并不是真的求死,而是一种对痛苦的表达,期望他人加以拯救。不幸的是,一再重覆自杀的举动只会带来反效果──当其他人觉得厌倦而不再回应时,可能迫使患者以更激烈的方式尝试自杀。自杀的行为是边缘人格者的亲属与治疗师最难以因应的状况:提出来与患者讨论,可能引发一连串的对峙,徒劳无功;但故意不加以理会,患者最後可能真的自杀成功(参见第6至第8章)。

除非已确定患者是精神病患,否则自伤是属於边缘人格者特有的症状。在所有心理疾患中,自伤与边缘人格最为相关,患者可能在自己的生殖器、四肢、躯干上造成伤痕。有自伤倾向的边缘人格者,他们的身体就好比一张地图,身上的伤疤就是自己在地图上标示的记号。常见的工具包括剃刀、剪刀、指甲和点燃的菸头;患者也可能以嗑药、酗酒或暴食作为伤害自己的方法。

刚开始时,自伤常只是一股想要惩罚自己的冲动,但久而久之,可能演变为精心的仪式。这类案例中,边缘人格者可能小心翼翼,只在衣服覆盖得到的地方留下伤疤──这正显示了边缘患者强烈的矛盾性,不由自主想以夸张的手法惩罚自我,但又细心地掩盖抑郁的证明。

有时候患者是以比较不直接的方式惩罚自己。边缘人格者可能一再成为「疑似意外」的受害人,也可能常常挑起斗殴。在这样的事件中,边缘人格者不觉得自己要负直接的责任,认为是情况使然,是别人而不是他诉诸暴力。

举例来说,当亨利与女友分手时,他怪罪他的父母,认为他们对他不够支持,对女友又不够友善。当女友结束这段六年的感情时,他等於是被人抛弃了。二十八岁的年纪,偶而去父亲的办公室上班,所住的公寓还得由父母负担房租。早年的时候,他曾经想要自杀,但最後又决定不要「称了父母的心意」,转而从事危险的活动。他出过无数次车祸,其中几次还是酒醉驾车,就算被吊销了驾照还是照开不误。他经常出入酒吧,有时在那?挑衅比他壮硕的男子打架。亨利很清楚自己有这些自毁性的举动,有时还希望「自己能在哪次就死了算了」。

以上这些戏剧化的自毁行为和威胁,可从几方面来解释原因。自我加诸於肉体的痛苦,可能反映出边缘人格者需要有所感觉,想要从麻木的束缚中挣脱。边缘人格者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透明罩?,不仅要保护自己的情绪不受外界影响而痛苦,也把自己对真实世界的感知给阻绝了,肉体的疼痛在此时成了与自己的存在唯一的连结。然而,加诸於自己的疼痛,常常不足以强烈到能跨越这道阻隔(虽然流出的血与形成的伤口,能让患者著了迷似地观察许久),这时候,患者的挫折感将驱使自己更频繁地去感受肉体的痛楚。
加诸於肉体的疼痛,也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不去理会自己受到的其他型式的折磨。有位患者在感到寂寞或恐惧时,会割自己不同的身体部位,藉此「不去想」自己的孤独。另一位患者则是当压力引发偏头痛时,撞自己的头。

自我伤害的行为也被当成是为自己的罪恶赎罪。有位男士将婚姻破裂完全归咎於自己的错,感到罪恶感时,他会不停地喝他所厌恶的琴酒,直到呕吐为止。唯有在他承受过这种不舒服和羞辱之後,他才觉得自己已赎了罪,能够回复日常的作息。

边缘人格者可能认为自己的某些举动有失控的危险,便以疼痛和有害自己的方式来制止这些举动。一位青少年就将自己的手和阴茎割伤,为的是要打消想自慰的念头,自慰在他看来令人作呕,希望疼痛的记忆,能防止自己继续沉迷於这个令他矛盾的行为。

冲动下采取伤害自己的行为(或威胁要伤害自己),可能其实是要惩罚别人,且通常是亲近的人。有位女性边缘人格者,不断地向男友描述她与其他人性滥交的情节(通常牵涉到被虐和卑微的仪式),而她总是在生男友的气、想惩罚他时,出现与他人性滥交的行为。

最後,患者也可能是想要控制他人,因此作出伤害自己的行为来博取同情或被人拯救。有位女性患者在与男友争吵过後,一再在他面前割腕,强迫他帮忙寻求医疗的救助。

许多边缘人格者表示,自伤时并不会感到疼痛,甚至说在自残之後产生了平静而愉悦的感觉。要伤害自己之前,他们情绪上也许有极大的压力,或是无法承受的忧伤,但事後则有焦虑解除後的解脱感。

之所以产生解脱的感受,可能有心理上或生理上的原因。内科医师很早就发现,在受到严重的生理创伤如战争受伤後,伤者可能意外地平静,尽管尚未进行医疗,却好像自然而然被麻醉了。有些专家推论,身体在这段期间,会释放出如脑内啡(endorphins)的天然物质,有助於自行治疗疼痛。

我是谁?
标准六:在自我认同上持续有著明显的困扰,以下项目中至少有两项自我定位不明确:自我形象、性别取向、长期目标或职业选择、喜好交往的朋友类型、价值偏好。

边缘人格者缺乏一贯的自我认同感,就像他们对他人也没有一致的观感一样。边缘人格者不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程度的聪明、魅力、敏感等特质,反而觉得这些特质是相对的,是必须不断与他人比较之下赢得的。比方说,患者可能只有在参加了正式的智商测验後,才会根据成绩认定自己是聪明的,但到了第二天,当他犯了一件「傻瓜才会犯的错」,他便会改变看法,认为自己很「愚蠢」。又比方说,女性边缘人格者可能认为自己很有吸引力,直到患者看到了一位她认为比自己更漂亮的女性,那时她又会觉得自己很丑。

对边缘人格者而言,身份定位的等级可连成一条曲线,个人的价值是以自己今天的角色(以及做了什么)来决定的,与之前自己的一切没什么关联。患者不容许自己在获得某项荣誉之後有所休息,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薛西弗斯(Sisyphus)一样,得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巨石滚上山坡、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自己。唯有在别人脑海中造成深刻的印象,自己才能获得尊严;因此患者是否喜欢自己,先要看他是否能取悦别人。

边缘人格者之所以挣扎著要建立稳定的自我定位,与他们自觉虚伪的强烈感受有关──他们总认为自己在「装腔作势」。大部份的人在某些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觉,例如,某个人开始新的工作时,试图要表现出一副知识丰富、自信满满的样子。当熟悉了整个工作架构、工作愈来愈得心应手後,则不需再装模作样,也产生了真正的自信。就像冯内果(Kurt Vonnegut)说的一样:「我们都是伪装出来的。」

但边缘人格者不曾达到这样的阶段,始终认为自己虚有其表,因此也很害怕迟早会被人发现,尤其当边缘人格者获得了某种成就时,这样的想法会浮现,他们觉得自己不够格,名实不符。

患者长期虚假的感觉可能源自童年时期。本书第三章的探讨指出,患者幼年尚未发展出边缘人格之前,就觉得自己不真实,其原因包括各种环境的因素──遭受暴力或性虐待、幼年时就被迫担起成人的角色,或者必须角色替换,负责照顾生病的父母。另一种极端则是,患者人格成熟的过程受到阻挠,与父母分离并形成独立人格的这个过程受到打击,而就算早已过了与父母分离的适当年龄,患者仍然卡在一个依赖他人的角色?。在这些情况下,边缘人格者从未发展出独立的自我,仍然「扮演」著别人指定他的角色。患者担心,若扮演失败了将会受到惩罚,但若成功了,又会被揭穿是个骗子,受人羞辱。

不切实际地想达到完美,也是边缘人格模式的一部份。举例来说,有厌食症状的边缘人格者可能想尽办法保持体重轻盈,如果体重小小地变动了一磅也会惊慌不已,却不认为自己对维持体重的期望不切实际。患者认为自己是不变的,并不是处在不断改变的动态之中;所以当僵固的自我形象有了任何改变时,患者都会觉得事态严重。

然而,边缘人格者也可能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获得满足,包括经常换工作、职业、目标、朋友,有时甚至经常转换性别或性向。患者希望藉由改变外在的环境,或是彻底改变生活方式,来获得内心的满足。所谓「中年危机」或是「男性更年期」的例子,代表的是一种极力的尝试,为的是要逃避对死亡的恐惧,或者是要处理对生命中的选择所感到的不满。希望被人接纳并找到归属感的青少年边缘人格者,可能时常更换身边的死党──从运动健将到萎靡不振之人,从用功的学生到另类的怪人。对边缘人格者来说,甚至性别也是他们困惑的来源。

崇拜团体保证无条件地接纳、有著结构化的组织、提供认同的界定,因此对边缘人格患者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当个人的自我定位与价值系统与团体的认同与价值相结合时,团体领导人就取得了无上的权力──权力之高,足以说服信徒效法他的行径,甚至走向死亡。1978年圭亚那琼氏镇集体自杀事件(Jonestown Massacre)就是一个例子。

「集体自杀」的现象──尤其是发生在年轻人当中──可能反映了在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上有缺陷。当名人自杀後,自杀率通常会突然升高。在自我认同较不稳固的青少年身上,也可能发现同样的趋势:他们容易受有自杀倾向的同侪领袖的影响,或是受到同一地区其他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团体的影响。

永远盛不满的半瓶水
标准七:长期感觉空虚与无聊。

边缘人格者由於缺乏核心的自我认同感,特别难以忍受孤独,因此想方设法填满内心的「空洞」。根据许多边缘人格者的描述,他们的感受就好像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 , 1904~1991)在《A Sort of Life》中所描述的一种肉体上的感受:「脑袋?无聊的感受,像是汽球一样愈胀愈大,在头颅?形成一股压力;有时候我很害怕,一旦汽球爆裂,我也将失去理智。」

当然,有许多作者将空虚和无聊,标示为二十世纪的问题本质,我们并不想对心理学理论上的分歧多作深究,在这?仅要指出的是,边缘人格者想找寻减轻无聊的方法,结果在冲动之下,染上对自己有害的习性,或陷入令人失望的人际关系。从许多方面来说,患者找寻新关系或新经验的理由,并不积极,而只是消极地想逃避空虚的感受,著实活出了沙特、卡谬和其他哲学家笔下存在主义人物的命运。

边缘人格者经常对自己的存在感到焦虑不安,这可能是治疗上最大的障碍,因为会破坏患者想要康复的动机。从焦虑这个核心的感受向外幅射,形成了许多边缘人格其他的特质。
要回应永无止尽的空虚,自杀在患者看来可能便成了唯一理性的方式。由於患者需要填补空虚和排解无聊,产生了暴怒与有害自己的冲动行为(尤其是嗑药);患者的情绪也反覆无常、大起大落,为的就是要激起强烈的感受。

「他人对我采取了行动,所以我真的存在」
标准八:不论是真的会被人抛弃还是纯属想像,想尽办法要避免被人抛弃。

就像婴孩无法分辨母亲是暂时离开了还是永远消失了,短暂的独处在边缘人格者感觉上,就像自己永远被孤立一般。因此,当患者遭重要的人离弃,或预期将被人抛弃时,会产生严重的忧郁,之後会对这个世界感到愤怒(或者对身旁任何人生气),认为是别人剥夺了自己最基本的需求。

尤其是当边缘人格者独自一个人时,会对自己的存在失去感觉,觉得好像一切都不真实。他们不认同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的存在原则,而是以另一种哲学生活,类似於「他人对我采取了行动,所以我真的存在」(Others act upon me, therefore I am.)。

神学家田立克(Paul Tillich)曾写到,「只有能忍受孤寂的人才能战胜寂寞」。由於边缘人格者难以忍受孤独,他们在精神上受困於强烈的寂寞,唯一解脱的方法就是身旁有人陪伴,所以常常跑到单身酒吧或人群聚集的地方,就像「寻找顾巴先生」中的泰瑞莎.唐一样,边缘人格者也经历了与泰瑞莎类似的失望,甚至是暴力。

我们大部份人都渴望独处,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回顾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和事物──独处是个能让我们接触自己、再度发现自己的机会。约翰?厄普戴克(John Updike)在《人头马》(The Centaur)中曾这么描写:「一个空房间?,四面墙就是镜子,将我们对自我的感知,不断地复制、再复制。」

边缘人格者自我的感知非常微弱,在那房间中看不见镜子映出的自己。孤独使他们又回想起小时候,面临著可能会被父母抛弃的恐惧:谁来照顾我?就像无数的情歌所描写的一般,只有当想像中的爱人前来解救,才能解除孤独的痛苦。

除了这八项定义边缘性人格疾患的标准以外,甘德逊也提出了第九项标准──短暂的精神病发作(brief psychotic experiences。编注:此书於1989年出版,当时《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尚未出版,所以作者参照的是第三版,也就还没有将第九项标准纳入诊断)。当边缘人格者面对极大的压力,或是处於非常混乱的情况时,可能有短暂性的精神异常(psychotic)。例如,精神科医师有时在传统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疗程中,观察到患者精神病发的症状。古典精神分析的疗程,就是在一个没有系统的架构上,靠著自由联想来发掘患者过去的精神创伤。吸毒也可能引发精神异常。与精神分裂症、躁症(mania)、精神病性忧郁症(psychotic depression)、或器质性精神疾病?毒瘾症(organic/drug illnesses)等其他精神疾患的患者不同,边缘人格者的精神病发通常为时很短,与平时的状况极为不同,此外,精神病发对边缘人格病患而言,是较为激烈恐怖的经验。边缘人格者最常见的精神异常是虚幻的感受和妄想的错乱。

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确实认为,边缘性人格疾患已是美国常见的精神性疾患之一。专业医疗人员必须要能辨别边缘人格的特徵,以期有效医治人数众多的病患。非专业人员也必须能辨识这些特徵,才能对那些与自己共享生活的亲友有更多的了解。














   脱离空虚心,培养对生活的热情

    空虚是一种病,是一种危害健康的心理上的疾病,是指一个人没有追求,没有寄托,没有精神支柱,精神世界一片空白。精神空虚所导致的“生命意义缺乏症”,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不容小觑。



    1.长期的空虚感是病态的

    我们所经历的各种情绪中,以“空虚感”最无以名状且捉摸不定。

    一个中学生说:“每天,我照常地学习、生活,可总觉得心里好像有点不对劲,似乎我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什么生活,常常有一种很空虚的感觉……看看其他同学,学,学得有劲;玩,玩得潇洒。可我却学也学不踏实,玩也玩不痛快,感觉什么都无聊,什么都没意思。这种情绪让我整天百无聊赖,心绪懒散,寂寞惆怅却又不知该怎样解脱。怎么别人就能过得那么充实而我自己就那么空虚呢?”

    时下,人们在交往时常会听到:“算了,就这样,没啥干头了!”,“干什么都不顺心,就这么混吧,还能做什么呢?”,“唉,人老了,不中用了,脑子空空一片”等话语。这是一种空虚的表现。空虚感就像是心里面的黑洞,具有超强莫大的吸力,一旦被卷进了黑洞,整个人也就被空虚感所缚。

    君不见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精明能干,下海经商,开公司办企业,成了腰缠万贯的大款,人人羡慕。然而,他们赚了钱有了名之后,有些人却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醉生梦死;有些人被“白色幽灵”所俘虏染上了毒瘾。有人说这是愚昧。其实,他们谁也不愚昧,有谁见过愚昧无知者能挣大钱干出业绩来?他们何尝不知道寻花问柳、吸毒会导致病魔缠身,最终落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呢?凡此皆为精神空虚使然,从而迷失了自我。

    2.为什么会感到空虚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已步入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也是最易让人们感受生存挫折的时代。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的发展有时却显得苍白无力,致使不少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感到精神空虚,活着无意义,陷入心灵沼泽而无法摆脱。

    这种生活意义的迷失和价值观上的功利主义,便会使人感到生存受到挫折,觉得活着没意思,心灵空虚精神苦闷,这便是“生命意义缺乏症”,心理治疗学上称为“精神神经症”。其病因不是情绪方面,而是精神方面出了偏差,人性方面出了问题。

    空虚的心理,可来自以下方面:

    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己能力过低的估计,终至整天忧郁,思想空虚。

    因自身能力和实际处境不同步陷入“志大才疏”或“虎落平川”的窘境中,常常感到无奈、沮丧、空虚。

    对社会现实和人生价值存在错误的认识以偏概全地评价某一社会现象或事物,当社会责任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过分讲求个人的得失,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心怀不满,“万念俱灰”。

    外界环境突变因退休、下岗、失恋、工作挫折、投资失误、经济拮据等导致失落困惑感。

    功利主义价值观功利主义价值观对人的精神是种极大的腐蚀剂,是导致生命意义缺乏症的重要原因。

    经历了人生坎坷、过了大半辈子的中老年人,之所以发生迷失自我的现象,是功利主义价值观在作怪。他们面对人生的秋天,许多人尤其是患有不同疾病的老人,产生悲秋的心理,精神上被空虚和死亡的恐惧所困扰,认为“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成也好败也罢,谁都难免去火葬场化为一缕青烟。正是由于精神生活的空虚,便想方设法去寻找一种精神安慰剂,相信一种功利主义的人生观的人,极易误把延长生命当作唯一的生命意义。因为他们害怕死亡,尤其害怕死亡之后的无意义。

    幸福感缺乏有不少人拥有常人无法比拟的物质享受,却不觉得有什么幸福,也不感到它有什么价值。于是便去寻找其它东西,想来弥补空虚的心灵,例如去吸毒,让毒品来麻醉自己,过那种“飘飘欲仙”的虚幻生活,明知会毁了自己也不在乎。

    3.怎样不空虚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空虚是一种消极情绪。这是它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被空虚所乘机侵袭的人,无一例外地是那些对理想和前途失去信心,对生命的意义没有正确认识的人。有人说,一个人的躯体好比一辆汽车,你自己便是这辆汽车的驾驶员,如果你整天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没有理想,没有追求,那么,你就会根本不知道驾驶的方向,就不知道这辆车要驶向何方,这辆车也就必定会出故障,会熄火的,这将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因此,对待心灵空虚必须给予心理治疗。

    面对空虚,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

    俗话说“治病先治本”。因为空虚的产生主要源于对理想、信仰及追求的迷失,所以树立崇高的理想、建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就成为消除空虚的最有力的武器。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当你坚定地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前进时,空虚就会悄悄地离你而去。

    面对空虚,还要培养对生活的热情

    我们常说,生活是美好的,就看你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它。一样的蓝天白云,一样的高山大海,你可以积极地去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或者认认真真地学点本领,帮他人做点好事,也能对自己的成功颇感得意,从他人的感谢中得到欢愉。当你用有意义的事去培养对生活的热情,去填补生活中的空白时,你哪还有心情和闲暇空虚呢?

    面对空虚,还要积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有时候,人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但由于心理素质不同,有人遇到一点挫折便偃旗息鼓而轻易为空虚所困扰,有人却能面对困难毫不畏缩而始终愉快充实。因此,有意识地加强自我心理素质的训练,就能够将空虚及时地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给它以进一步侵袭的机会。无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问题,都应该沉着冷静,保持良好的心态,实事求是地应对一切。人老了,退休了,还可奉献余热;下岗了,再求职,作为人生拼搏的第二起点;工作受到挫折,投资失败了,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审时度势,东山再起,将其视为成功的“奠基石”。总之,不要灰心,不要气馁,充实自我,战胜空虚,就一定能迎来精神和事业上的光明。

    要对抗空虚就要看清空虚的本质——就是不存在

    这时如能转移注意力做些“实质”性的活动,如逛街就认真挑选衣物,聚会时就专心与人谈话,都可有效驱走空虚感。

    认清自己,脚踏实地

    常感到空虚的人,很可能是活得不踏实。有些人在生活中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或目标,自己总是在生活中追寻些什么,而没有落实到生活本身,如此不免常虚幻不实。要挥别空虚感就要建立“务实不务虚”的生活态度,能“活在当下”的人,心中是不会有这么一个黑洞的。

    扫除自闭心,勇敢走出自我的小天地

    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自我封闭的心理现象在各个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因羞涩引起的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同时,在不同的历史年代都可能存在这一现象。

    1.从自我封闭中走出来

    有封闭心态的人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于被动型,后者属于主动型。他们只愿意与自己交谈,如写日记、撰文咏诗,以表志向。自我封闭行为与生活挫折有关,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遭到挫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敏感,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自我封闭心理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挫折就会引起个人的焦虑。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较差,使得焦虑越积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降低挫折感。

    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关系。从儿童来讲,如果父母管教太严,儿童便不能建立自信心,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外出活动。从青少年来讲,同一性危机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重要原因。该危机是青年企图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即指青年人向各种社会角色学习技能与为人处世策略。如果他没有掌握这些技能与策略,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生活自信心以进入某种社会角色,他不认识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如何与他人相处。于是,他就没有发展出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这样就出现了孤单与孤立。从中年人来讲,如果一个人不能关心和爱护下一代,为下一代提供物质与精神财富(还应包括整个家庭成员),那他就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这种人只关心自己,不与他人来往,或者自我评价低而懒于与人交往。从老年人来讲,丧偶丧子的打击,很易使人心灰意懒,精神恍惚,对生活失去信心,不能容纳自己,常常表现为十分恋家。

    自闭的人往往有些孤独,生活中犯过一些“小错误”。由于道德观念太强烈,导致自责自贬,自己做错了事,就看不起自己,贬低自己,甚至辱骂讨厌摒弃自己,总觉得别人在责怪自己,于是深居简出,与世隔绝。有些人十分注重个人形象的好坏,总是觉得自己长得丑。这种自我暗示,使得他们非常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别人的目光,最后干脆拒绝与人来往。有些人由于幼年时期受到过多的保护或管制,他们内心比较脆弱,自信心也很低,只要有人一说点什么,就乱对号入座,心里紧张起来。他们最怕到公开场合去,在生人面前常显得束手无策,于是干脆躲在家中不出来。也有些人宁愿独身也不愿成家,大男不成家,大多是不愿意承担起建立家庭、养育子女的责任;大女不出嫁,是在期待出现理想中的“白马王子”。他们或者回避现实,或者期望过高,都将自己封闭起来。

    2.自闭的人,需要改变自己

    乐于接受自己有时不妨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

    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并得到完善;交往能使人的思想观念保持新陈代谢;交往能丰富人的情感,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克服孤独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对象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

    精神转移法

    即将过分关注自我的精力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如练字、作画、唱歌、练琴等。

    系统脱敏法

    自我封闭者要正视现实,要勇敢地介入社会生活,找机会多接触和了解外人。这样不断摸索经验,可扩大与外界的交往。这可以从最易的做起,逐步完成难度动作。






   3.你无法独自面对人生

    一个富翁和一个书生打赌,让这位书生单独在一间小房子里读书,每天有人从高高的窗外往里面递一回饭。假如能坚持十年的话,这位富翁将满足书生所有的要求。于是,这位书生开始了一个人在小房子里的读书生涯。他与世隔绝,终日只有伸伸懒腰,沉思默想一会儿。他听不到大自然的天籁之声,见不到朋友,也没有敌人,他的朋友和敌人就是他自己。很快,这位书生就自动放弃了这一搏。因为书生在苦读和静思中终于大彻大悟:十年后,即便大富大贵又能怎样?无论何人,你都无法独自面对人生。

    我们生下来就面对一个花花绿绿的世界。我们可以不说金钱,可以不说权力,可以不说各种各样的物欲和诱惑。我们不说金钱,我们最多沦为穷人;我们不说权力,我们最无奈是个平民;我们不说物欲和诱惑,我们最终将会心静如水。但我们不能不说感情,不能不说相互依伴,不能不说手和手真诚相握,心与心合拍地共鸣。我们不说这些,就会变成痴人,我们的心很快就会被荒芜吞噬。


  我们都曾经不安于命运的驱策,我们选择了遥远的地平线作为我们人生的终极之地。当我们踏上漂泊之旅,我们生命的风筝线已永远牵在所爱的人手中。有一双温暖的眼睛在我们身后凝视。吟咏千古的誓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执子之手,死生契阔。”执手之缘让我们能够直面人生。

    4.让自己合群

    合群就是与别人合得来。合群作为一种性格特征,具有既能够接受别人,同时也能被人接受的社会适应性特点。合群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他们不封闭自己,愿意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理世界;同时,合群的人往往是善解人意的、热情友好的,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正面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多于反面的态度(如仇恨、嫉妒、怀疑等)。因此,他们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较多知心的朋友。

    但是,生活中也确实常有些人过于洁身自好,或自命清高,不好交往;有些人过于自卑,缺乏积极从事交往和活动的勇气,总以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因而孤僻内向,离群索居。

    心理学家指出,这种不合群的性格,不仅有碍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因而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会使人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退缩感和孤独感,从而也有碍于人的身心健康。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改变不合群的性格呢?

    学会关心别人

    如果你期望被人关心和喜爱,你首先得关心别人和喜爱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了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除了关心别人以外,有了困难你要学会向别人求助,因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你的心理当然就会从紧张转为轻松,这不仅使你懂得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而且由于你的诚挚的致谢,别人也会感到愉快,这就沟通了人际之间的情感交流。

    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古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人际交往中,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正确,你的行为就越自然,表现也越得体,结果也就越能获得别人肯定的评价,这种评价对于帮助你克服自卑和自傲两种不利于合群的心理障碍是十分有利的。

    改正错误的人际知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人在评价别人时难免带有主观印像,结果常常因此而“失真”。比如,人们常常根据对方的一些个人资料(如籍贯、职业等)来推断此人的性格,如认为会计总是斤斤计较,小气万分的。这种错误的人际知觉,当然使你难于与人和睦相处。因此,只要能认识到这些人际知觉中的偏见并不为之所囿,你就能合群了。

    学会一些交际技能

    如果你在与人交往时总是失败,则由此而引起的消极情绪当然会影响你的合群性格。如果你能多学习一点交往的艺术,自当有助于交往的成功。例如,多掌握几种文体活动技能,如跳舞、打球之类,你会发现自己在许多场合都会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

    保持人格的完整性

    庄子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与人相处时,当然不应苛求别人,而应当采取随和的态度,但那是有限度的。因为随和不是放弃原则,迁就亦非予取予求。如果那样,根本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自然无从使自己合群了。

    保持人格完整的最好办法,是在平素的待人接物中,把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态度明白地表现出来,让别人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这样,别人就会知道你的作风,而不会勉为其难地要你做你不愿做的事,而你也不会因经常需要拒绝别人的要求而影响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了。

    学会和别人交换意见

    合群性格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肇始于相互的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又要靠彼此在思想上和态度上的沟通。因此,经常找机会与别人谈谈话、聊聊天,讨论某些问题,交换一些意见是十分必要的。

    友情是在相互的施与爱之中生长的。孟子说得好:“爱人者人恒爱之”,你如果能主动伸出善意的手,它马上就会被无数友情的手握住的。

    征服偏执心,行事切莫走极端

    偏激和固执像一对孪生兄弟。偏激的人往往固执,固执的人往往偏激。心理学对此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偏执。

    1.由关羽想到的

    三国时代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是何等英雄气概。可是他致命的弱点就是刚愎自用,固执偏激。当他受刘备重托留守荆州时,孙权派人来向关羽为儿子求婚,关羽大怒,出口伤人,以自己的个人好恶和偏激情绪对待关系全局的大事,不计后果,导致了吴蜀联盟的破裂,最后落个败走麦城、被俘身亡的下场。假若关羽少一点偏激,不意气用事,那么,吴蜀联盟大约不会遭到破坏,荆州的归属可能也不是另外一种局面。

    关羽不但看不起对手,也不把同僚放在眼里,名将马超来降,刘备封其为平西将军,远在荆州的关羽大为不满,特地给诸葛亮去信,责问说:“马超能比得上谁?”老将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关羽又当众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目空一切,气量狭小,盛气凌人,其他的人就更不在他眼里,一些受过他蔑视侮辱的将领对他既怕又恨,以致当他陷入绝境时,众叛亲离,无人救援,促使他迅速走向败亡。

    偏激是指人的意见、主张等过火,多存在于青少年中。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做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的产生源于知识上的极端贫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思维上的主观唯心等等。

    偏激的人以绝对的、片面的眼光看问题。总是带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人家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一概不听不理。偏激的人怨天尤人,牢骚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问别人给他提供了什么,不问他为别人贡献了什么。偏激的人缺少朋友,人们交朋友喜欢“同声相应,意气相投”,都喜欢结交饱学而又谦和的人,老是以为自己比对方高明,开口就梗着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无理也要搅三分,试想,这样的人谁愿和他打交道?比如,有的学生一次考试考好了,就以为自己什么都好,洋洋自得,容易产生骄傲情绪。而有时一次考试不理想,就消沉到底,一蹶不振,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了。

    偏激在情绪上的表现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如果对某人产生了好感,就认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错误、是缺点也不愿意承认。

    偏激在行动上的表现是莽撞从事,不顾后果。中学生往往认为友谊就是讲义气。当他们的朋友受了别人“欺侮”时,他们往往二话不说,马上就站出来帮朋友打架,把蛮干、鲁莽当成英雄行为。

    由于知识经验不足,辩证思维的发展尚不成熟,不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往往抓住一点就无限地夸大或缩小,自以为看到了事物的全部,极易出现以偏概全的失真判断,导致错误的结论。尤其是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内分泌功能迅速发展,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的兴奋度常迅速地增强或减弱,从而形成情绪的波动不安,出现偏激认识和冲动行为。

    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地对待别人的人,就一定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见到别人做出成绩,出了名,就认为那有什么了不起,甚至千方百计诋毁贬损别人;见到别人不如自己,又冷嘲热讽,借压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处处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而自己却不去尊重别人。在处理重大问题上,意气用事,我行我素,主观武断。像这样的人,干事业、搞工作,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在社会上恐怕也很难与别人和睦相处。

    我们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阅历,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全面、灵活、完整地评价事物,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同时,多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培养勇敢、顽强、坚韧、机智、果断、团结、互助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效地增强自控能力。此外,还要掌握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不放纵、迁就自己,说话、做事多冷静思考,才能有效地克服那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偏激心理。

    2.固执人的心理补偿

    固执,生活中并不少见,常有因它而造成朋友分手、恋人告吹、夫妻失和、父子反目。

    心理学家认为,固执与那种“不正常的”愚蠢的叫做顽固的倔强相近似。它是一种偏执型人格障碍,其主要特点是敏感多疑、好嫉妒、自我评价过高、不接受批评、易冲动和诡辩、缺乏幽默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固执的人不但妨碍了健全的精神面貌,而且还会导致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到人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使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易患多种疾病。如神经官能症、消化道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等身心疾病,并使人早衰,缩减寿命。因此,有必要给这些人一些心理补偿,以减轻其身心的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