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自觉”路径

 许愿真 2015-01-03

                ——以苏轼《水龙吟》教学为例

 

 

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论坛,笔者执教了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一词,受到与会专家与老师们好评。反思这一节研究课,我觉得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觉”权力,让学生“自觉”阅读,“自觉”认知,“自觉”理解,“自觉”赏析,“自觉”评鉴。笔者认为,学生对文本的“自觉”体悟,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应然路径。

 

一、解构文本学习心理,让学生“自觉”阅读

阅读学认为,文本阅读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的心理认知活动。因而,文本阅读离不开读者的个性体验与独特感受。“语文即语言”[1],其文本的载体是语言文字。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东西,通常总是通过“自觉”的心理活动而实现其认知、理解、赏析、评鉴和沟通交流的。人们阅读生活的方式,包括对文本的“阅读”与“内化”,原本就伴随着“自觉”的心理认知活动。也就是说,文本阅读本身实质上就是一种对言语文本的“自觉”行为。

这里所谓的“自”是指“自己、自主、自然、自发、自动、独自”等;“觉”,含有“感觉、察觉、品觉、悟觉、醒觉”等意。许慎《说文》:“觉,寤也。从见,学省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寐觉而有言曰寤”。因而,“自觉”主要指“自己感觉、自能察觉、自主品觉、自可悟觉、自会醒觉”之意。

任何文本的字词句篇,按照不同规则组合的语言文字,分别表达着不同的含义与意蕴,传递着不同的思想与情感。即便是同样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章,不同的人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譬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独特意境,“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复杂情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奇特神韵……阅读者无不以“自觉”得之,古诗词阅读尤其如此。

例如,笔者教学《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一词,将学习目标设计为:“初步学会古典诗词鉴赏方法,自觉感悟苏轼词作言语意蕴”,而将导学方式确定为“自觉自悟,对话交流”。这是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与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2]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觉”权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3],即不宜作过多的呈现与分析,而要让学生“自觉”阅读。

 

二、抓住诗词体裁特征,让学生“自觉”认知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较之小说、散文、戏剧等,诗歌更显其含蓄、凝练、跳跃、丰富。面对同一篇古诗词文本,每一位读者都会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运用自己独特的的认知方法,遵循自己思维的“自觉”路径,自主领悟文章的内涵与优美,自主体验思想情感释放的快意,因而必然产生“自觉”的文本解读。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自觉”的平台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体悟与建构文本意义。

笔者在教学《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一词时,为了引导学生对词这种独特的体裁有所认知,利用上课之前的两分钟特意设计播放了一个说唱《水龙吟》的视频,学生们很快听出了唱词的内容,顿时兴趣大增,怀着好奇而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的学习环节。在多种形式的反复吟咏《水龙吟》之后,笔者率性大胆地为《水龙吟》现场谱曲并演唱,唱出自己的理解与情意。在我的感染和鼓励下,个别大胆的学生也颇具个性的唱上了一两句。这其中,无论是老师的曲调,还是学生的唱声,自然不乏阅读者对诗词内容的个性化解读,其实更是一个独特的心理“自觉”过程,也是一个情感“自觉”释放的过程。

不仅如此,我还结合当前流行的歌曲如《青花瓷》等,引导学生以今溯古、比较体味苏轼《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与章质夫《水龙吟?杨花词》(燕忙莺懒花残)的韵脚与重音等,以使学生加深对古诗词体裁特征的认知,体味古诗词体裁的独特与魅力,进而个性化地“自觉”阅读与品味。

 

三、把握诗词言语风格,让学生“自觉”理解

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形象、含蓄等特点,通常需要学生字斟句酌、自觉理解,方能读懂诗词句意,领会言语内在情蕴。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词言语风格,关注古诗词语言现象。语言风格诸如“豪放飘逸”“沉郁顿挫”“清空骚雅”“密丽质实”等,不同的作家有着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风格的语言背后,寄寓着作家不同的情感。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语言幽怨缠绵,寄寓了目睹杨花而惜春伤己之情;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语言雄壮超脱,则寄寓了身经风雨而潇洒旷达之情。

古诗词语言现象,例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月”涉及音乐文化常识,指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绿”和“闹”,涉及古诗词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无赖”另有特定语境义,这里是可爱、顽皮的意思;“昨夜西风凋碧树”中的“西风”隐喻严寒甚至是反动势力,“东风夜放花千树”的“东风”则隐喻希望、美好或是革命的力量,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深入体味,去理解和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这必然是一个“自觉”理解的过程。

在教学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对话交流:读苏轼《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后,你最欣赏词中哪一句?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句?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旨在引导学生从把握诗词语言风格的角度,自觉理解词句内蕴。学生自主展示时,仅“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一句,就有多名学生的多种解读:有的学生说“惜,怜惜的意思。从教坠,即任凭坠落。意思是说,杨花像花又不像花”,有的学生说“因为她‘似非花’,所以就任凭她坠落,也没有人怜惜她,这就点明了杨花的性质和命运”,有的学生说“这里运用了反衬手法,作者于‘无人惜’处,暗暗透出缕缕怜惜之意”,还有的学生引唐圭章《唐宋词简释》语解读“咏杨花确切,不得移咏他花。人皆惜花,谁复惜杨花者?全篇皆从一‘惜’字生发……”。

如此诸多解读,虽为学生“自觉”所悟,却又都能够自成其理,自圆其说,可见古诗词的阅读与理解,本身就是一个“言语自觉”的过程。

 

四、感悟诗词形象意境,让学生“自觉”赏析

形象与意境是诗歌内容的主体。品读和感悟诗歌的形象与意境,便于我们把握诗歌的情感倾向,准确理解诗歌的思想主旨。一般来说,诗歌的形象多表现为人物和意象。一首诗中的意象往往不仅是多样的,而且是内蕴丰富的。在传统的诗歌中,一些诗的意象通常有其固定的象征内涵,如明月象征团圆或寄托相思、杨柳象征离情别绪、蝉喻指品行高洁、冰雪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等。诗人对形象或意象描写所形成的特有境界或情调,往往就构成了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意境大多也正是借助具体形象(人、事、物、景或意象)及其相互关系来体现的。

感悟诗词形象意境,同样要让学生“自觉”赏析。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词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教师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独特意境、情感形象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自觉”建构文本意义。因为,人对语言的理解与内化原本就是“一个自我发掘、发现、发展的过程:从人生而具有的脑内语言习得机制(LAD),到得到后天刺激形成具体某一门语言的表达能力”[4],是一个信息输入、内化加工、合成输出的自觉过程。

笔者导学《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时,问学生:“这首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你如何理解这首词刻画的形象?”问题一出,学生积极讨论,主动交流,发言也不尽相同:

生:这首词意境凄惋,刻画了一个像杨花“抛家傍路”一样的游子形象。

生:这首词借写杨花的忽飞忽坠,意境缠绵悱恻,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刻画了一位伤春思妇的形象。

生:这首词的意境幽怨迷离,但既不是写杨花,也不是写思妇,杨花和思妇其实都是作者苏轼的化身。

生:这是首咏物词,意境凄伤悲怨,既刻画了杨花的“物”的形象,也刻画了如苏轼一般的游子离人形象。

……

真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每个学生都调动起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运用自己独特的的认知方式,追寻着心中“自觉”的理想答案,甚至当场就有别的小组成员站起来反驳,学生思绪得到了“自觉”地飞翔。显然,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学生的赏析是“自觉”的。

 

五、教给诗词赏鉴方法,让学生“自觉”评鉴

古诗词的鉴赏方法,历来并无固定模式,然而但凡鉴赏古诗词,总离不开阅读理解、体悟品味与分析评价,诸如刘勰的“玩味说”“披文入情说”、曾国藩的“涵咏说”等,仍是一个阅读个体内在的心理“自觉”过程,需调动起阅读者自身的生活体验与知识积累。为此,在教学《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最为通用的鉴赏流程:“看一看(观其作,识其人)、查一查(查其注,辨其体)、读一读(读其词,感其味)、议一议(议其作,明其旨)、品一品(品其句,悟其妙)、想一想(想其技,得其法)、评一评(评其优,获其美)、悟一悟(悟其境,领其情)、背一背(诵其句,会其心)、写一写(写其意,赏其蕴)”,姑且称之“诗词鉴赏十步诀”。

学生在“自觉自悟,对话交流”过程中,通常会涉及诗词评鉴诸要素,比如炼字、赏句、析景、悟情等,还包括对诗词所用表现技法之赏析评鉴。教师应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基本的诗歌技法与评鉴方法。古诗词表达方式以描写、抒情为多,其表现手法通常有比喻、对比、对偶、借代、双关、引用(用典)、衬托(正衬、反衬),情景交融、联想想象、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等等。凡此种种,皆须以学生为赏鉴主体,让学生走进文本,“自觉”评鉴。

在教学环节中,我还让学生“结合历代评家鉴语,品读比较苏轼《水龙吟》与章质夫原作《水龙吟》的异同,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此举并不强求学生一定要认同历代评论家的观点,而是倡导独立思考、自觉品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评鉴观点。何况,教材所提供的历代评家鉴语,本就是各执一词。因而,学生对古诗词的评鉴,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当然,这并不是说古诗词的鉴赏就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解读,这里只是侧重强调古诗词的解读要经历一个阅读个体“自觉”的过程。例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中“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虚实结合,画龙点睛,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究竟是离人的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离人的泪?虚中有实,实中见虚,总在虚实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盖“不离不即也”。此情此意,需要教师“垫路搭桥”,相机引导,学生方能“自觉”体悟,而不是教师直接呈现所谓的“标准解读”。

总之,正如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所说:“古人之言,包含不尽,后人读之,随其性情高下,各有心会。”古诗词的阅读因阅读个体的“自觉”差异而出现多维度解读,这其实是“不同的阅读主体因其心理图式的不同而形成的正常阅读现象”[5]。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和独特体验,不能用固有的思维定势,简单地呈现非此即彼的定论。无论什么样的古诗词,无论前人有过怎样的解读观点,学生都须“自觉自悟”“心领神会”,方能自觉建构文本意义——这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应然路径,是完全符合诗歌鉴赏规律的,也体现了教学者对审美接受主体的尊重。

 

参考文献:

[1]徐林祥.“语文就是语言”——重温叶圣陶先生关于“语文”含义的论述.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J],2008(3C).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

[4]许昌良.沉静语文——语文教学变革的深情嘱望[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231.

[5]李建邡.古典诗歌的鉴赏和教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6.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作者:程振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