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面故事 | 罗晓晖炼成记

 盐心Jaffe 2022-12-14 发布于四川

在四川语文界,罗晓晖是一面旗帜;在全国语文界,他创立的一套文本解读理论,影响很大,圈粉无数,许多学校和教育局培训新老师时,都会推荐阅读他的书;不少名师工作室和民间读书会,把他的书作为共读书目;在一些高校,他的著作被列为中文系师范生的必读书目。

留长发、黑边眼镜、文艺范儿的罗晓晖,爱语文,爱写作,他出的第一本作文书被重印了12次,他在2006年就创造出高考语文平均分119分的战绩,他的经典语录被学生辑录后广为流传……

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个智慧和风趣兼备的好老师。他的课堂,充满思辨和人文气息。本篇报道,我们试着从罗晓晖的成长经历、生活和工作的点滴中去解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是如何炼成的。


罗晓辉和母亲

罗晓晖,成都市语文教研员,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传统文化研究室主任,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成都七中原语文备课组长。著作有《方法与案例: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罗晓晖论语课》《罗晓晖诗词课》《高中作文要义:思维、材料和技巧》《高考作文经典材料“百变通”》等。罗晓晖公众号:“语文渡lxh”。

1

学生年代

在九寨沟景区下河洗澡,有此特殊经历的人不多,罗晓晖是其中之一。

1985年夏,罗晓晖从潼南中学毕业,高考成绩位居全县前三。作为奖励,学校选了五名学生公费去九寨沟旅游。前一年,九寨沟被评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正式对外开放。

在景区,他们住的藏民帐篷,中午天热,小伙伴提议去洗澡,一试水,发现高原的水冰凉刺骨。一人赌咒:“谁不下去谁是龟儿子!”于是几个少年硬着头皮下了水。

“我们大概是最早一批在九寨沟洗澡的游客。”握着酒杯,罗晓晖大笑回忆。

随性、不羁,是罗晓晖的性格底色。

高一时,他的裤子口袋经常都鼓鼓的,因为装着一把用来玩抓子的瓦砾(抓子,儿童游戏的一种)。看到学校花圃里鲜花灿烂,他便拔来一株,想移栽回家。

也因此,从小到大,他没少被教育。

比如那次“偷花”,恰好被学校花工看到,把他扭送到校长办公室,他吓坏了。

校长袁明道了解后说:“小娃娃怎么可能偷盗,只是喜欢这花罢了。娃娃呀,这花是学校的,绝不能再扯了。既然你已经扯下了,就带回家吧,把它栽活。这买花的钱我出了。”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他虽然没教过我,但让我理解了什么是好的教育。我后来从事教育工作,对学生充满理解、同情和尊重,与袁校长是分不开的。”

在读中师还是读高中、考大学这个命运的十字路口,袁明道校长也对罗晓晖有所影响。

恢复高考后,对农村孩子来讲,不当农民是头等大事。读中师,是当时很多农村学生的最优选择。中考罗晓晖考了420.1分,潼南师范学校录取线是370分。他和全家很开心。但体检后,他意外落榜了,被告知的理由是,1米42的他,没达到1米45的身高要求。多年后,他听到一些传闻,说是被顶包了。

在犹豫是否复读的那个暑假,罗晓晖家接到了潼南中学发来的三次录取通知书。在开学时袁校长接待了罗晓晖的父亲,他说,你孩子读潼南中学,考大学没问题!

追忆童年和少年,罗晓晖对生活的穷苦与匮乏,刻骨铭心。

读小学时,每个同学要从家中带凳子去上学。他还记得,夏日里跟同学一起,把粗糙的木课桌搬到水田边洗晒。

初中时,晚自习点煤油灯,初三备考要住校,没有学生宿舍,晚上就把课桌聚拢,在腾出的空地上铺上稻草,同学们都睡在地面上,往往整个冬天不洗澡,每个同学身上都有跳蚤、虱子,几乎都会长疥疮……

高中时,他一周生活费一块钱,从家到学校,三十多里,公交车费一角四,无论寒暑晴雨,他都是步行。学校食堂,一份肉大概两角,稀饭两分一碗,大馒头五分一个,蒸一顿饭(学生自带大米红薯等)一分。因为没钱,他的下饭菜,几乎仅仅是妈妈准备的每周一大瓶酱海椒。

母亲,是罗晓晖此生最感激的人。她用自己无私的爱,驱散了孩子们穷苦生活中的阴霾。

小时候,有一次母亲带着他去镇上卖竹子,一百多斤,母亲扛着去,午后一两点才卖掉,一分钱一斤。买完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钱已所剩无多。母亲带他去吃午饭,点了一碗面,儿子吃,母亲只是看着。那年头,干面也很贵重,是农村走亲戚的礼品。

罗晓晖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在他印象中,童年时吃饭,基本上都是喝稀饭,而且米少水多红苕多。如果动作慢了,去盛第二碗时,经常就没饭了。

“卖竹子那一天,我的母亲是饿着肚子回家的。懂事后我才意识到,那时候年轻的母亲更需要食物。她忍着饥饿让我一个人吃,那是因为贫穷和爱。”

而这个高小都没读完的平凡女性,却让罗晓晖受益无穷。从母亲身上,他学到了坚毅、勇敢,生活的力量以及如何为人父母。

2

为爱迁徙

1993年夏,重庆持续高温,罗晓晖的儿子出生了。

初为人父,不懂育儿,他就买书看。他观察到这个新生儿每分钟胸部起伏次数和脉搏频率,远超书上说的正常值,找了两位医生诊断,结果都一样——先天性心脏病。他躲在卫生间大哭一场,收拾好心情后,去书店买来相关书籍,研究日常如何护理,哪家医院手术水平好,费用多少,最佳手术年龄等。当时他工资只有一百多,手术费则超过三万。

高中毕业去九寨沟那次,途经江油。江彰平原(江油和彰明)地势平坦,夏天还有些凉爽,这让罗晓晖印象深刻。1993年的暑热使儿子不断发烧进医院,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他和夫人就考虑迁居江油。

那个年代,工作调动特别难,多次找校领导、教育局和县政府后,终于同意放行。1994年,罗晓晖两口子调往江油中学。

从母亲身上,罗晓晖学到,孩子有合理需要,作为家长可以付出一切,自己的需要不重要。在江油时,他认为人生中最大的事情,就是让儿子好好地活着。

九十年代中期,在江油时罗晓晖和儿子合照

儿子心脏有问题,跑二十多米就气喘吁吁,鼻翼两侧经常乌青乌青的。罗晓晖和夫人经常提心吊胆,生怕出事。周末,他用一条长布,把儿子捆到背上,骑着自行车在江油周边游玩,他说他要“带儿子看世界”。

三年后,到了动手术的最佳时机,当时西南地区,华西医院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技术已然成熟。于是,1997年初,罗晓晖和夫人坐火车到成都,寻找新的教职,以便于儿子术后的照料。

当时从地方调到成都,要收取入城费,一个人15000元,而罗晓晖全部身家只有为手术准备的两万多。最后新都一中伸出了橄榄枝,象征性每人收取500元,且学校全部减免。

夫人班上有个学生的家长,与华西医院院长有私交。两口子找亲戚四处筹够手术费用, 1999年初,由院长操刀,手术很顺利。当时是开胸手术。

罗晓晖说,手术那天,他夫妇在医院绕室彷徨,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得知手术消息,几乎没坐下来过。

罗晓辉的母亲和儿子

手术成功,心结已解,罗晓晖就开始寻思找一个更适合教书的地方。2000年5月,经自荐和考核,他进入了成都七中。2013年至今,在成都市教科院任职。而他的儿子,在成都七中毕业后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目前已工作多年。

“我性格很被动,从来不主动发起社交,也不喜欢旅游。我觉得最舒服的状态,就是在家里读点书,喝点茶,写点东西。我的人生,很大程度是我儿推动了我。不是他的推动,我现在可能还在潼南教书。”罗晓晖说道。


3

诗与思

2022年9月,《罗晓晖论语课》和《罗晓晖诗词课》(2007年《高中古典诗歌教程》的修订版)出版,这是他在成都七中教书时,所开设特色课程的汇集,前者是“思”,后者是 “诗”,分别代表着思想与情怀。

在一篇文章中,他这样写道:

我很早就认识到,学生仅仅抱着语文课本是学不好语文的,我国的语文课改并未触及真正的要害,教学内容才是课改的关键而教学方法不是——要让学生长得茁壮,关键是让学生能够吃到诸如鸡蛋、牛肉等富于营养的食物,而不是去研究如何把萝卜、白菜做出五十种不同的花样。

基于这种立足于常识的朴素思考,我开设了《论语课》和《诗词课》。那时我还想,应该开设一门《世说新语课》。我的理解是,《论语》是理智的“诗”,诗词是情感的“诗”,《世说新语》是言谈举止的“诗”——这个理解很近于亚里士多德。然而精力和能力有限,《世说新语课》一直不曾开设出来……

古典诗歌,是罗晓晖深入语文专业教学研究的入口。而对诗歌的天然亲近,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读小学时,他每天都有项任务是打猪草,上学前先去打一道,朝露沾衣,看旭日初升;放学后再去打一道,夕阳西下,观倦鸟归巢……高中放假,农忙时晒谷子,他坐在一旁驱赶麻雀,看《唐宋词选》《唐宋词格律》等书,“古人诗词,读起来很有感觉”,他追忆道。

高中毕业前,他就掌握了平仄,能辨别几乎所有入声字,晓得许多词牌的句式、格律要求,并懂得了如何根据具体词作分析出格律的方法。毕业时,他送给每位老师一张画报,并在上面各填上一阕词。

“品质不一定高,但至少中规中矩,像那么回事。人啊,做一个东西就要像一个东西,不能丢脸!”

大学期间,罗晓晖读了大量哲学书和语言文字研究的书,文学书反倒读得不多。从教后,他兴趣变得广泛,扩展到历史、艺术、宗教、数学、中医、武术……

教书必先读书。什么书都可以看,重在择其善者而从之。广泛涉猎,能让你的知识背景得到拓展,思考问题才有跨度,才有联系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融会贯通思考的可能性。阅读的价值不取决于数量,而取决于你对这些书的消化程度,更重要的,是你必须独立思考。”

大学时,罗晓晖爱写诗。参加工作后的几年,很多世事他看不惯,就写杂文。

大约在1996年,他开始觉得,在报上骂来骂去的,挺没劲,自己是语文老师,不是作家,醒悟到该下些功夫钻研一下语文学科。1997年,他往上海《语文学习》杂志投了两篇文章,都刊发了。但他很快就认为,杂志文章很难构筑起系统性的思考,不足以称为学问,于是决心研究心头最爱——中国古典诗歌。

此后五六年,他收集了大量中国现当代学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专著,古人诗话、词话和文论,以及汉学家对中国诗词和古典文学的论著。

“我读了几年佛经后,就发觉古文很简单,加上对古诗词的钻研,我体会到了啥叫一通百通。当你能一眼看得明白古诗文时,现代文本就变得极为简单了。”

基于雄厚的积淀,分析诗歌,罗晓晖常有新解。例如孟浩然的《春晓》,很多老师说表现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他则说其中“隐藏着对人类生存寂寞的大悲慨”;再比如崔颢的《黄鹤楼》,通常理解为思乡之情,他则认为表现的是“一种极其普遍和深刻的生存体验,它触及生命与时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法则和秩序这个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

九十年代末,罗晓晖教书差不多十年,就不怎么写教案了,他形成一个观点:教师最重要的备课就是读书。教语文,书没读通透,随便怎么写教案都是低级的;书读少了,教书就不中用。

在教学方面,罗晓晖很务实,这基于他对学校教育及教师职责的清醒认知。

在他看来,教书要满足学生的发展利益,这种利益分为短期的和长期的。短期发展利益是升学,比如一个孩子,按潜质能考上清华北大,若因老师水平差而导致学生没考上,那就是失职。另一层面,教书要满足学生的长期发展利益,高中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期,老师要教给学生受用终生的东西,让学生对人生和世界,形成正确的认识。

“换言之,我的教学,不只是影响学生读哪个大学的问题,更重要是传递观念,启迪智慧,对学生的人生建设有帮助,有意义。”

这背后,是教育情怀,也是真正的师德。对师德,罗晓晖有个说法——教师无能,就是缺德!一个老师没本事,就没师德。误人子弟的平庸老师太常见了,但没有哪个说他们的师德有问题。

此外,罗晓晖很早就有一个观点:不具备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就不会有格调与品位;不具备格调与品位,语文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最好的应试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如果一个学生在学科上具有高素质,哪有连考试都无法应对的?在这种观念下,他的教学当然不会也不屑只盯着考试。

他如此解释“立德树人”——所谓“立德”,就是要增进心性修养,心性不清明,德之不悟,何以立德?所谓“树人”就是要使人有能力有格调,能力欠缺格调低下,人如何树得起来?他说,立德就是要有所醒悟,树人就是要有所建树,立德树人其实也就是“内圣外王”。

在教书和写作方面,罗晓晖立意很高,从来不会敷衍,不会苟且地去写。这与他中学时的作家梦有关。

初中时,罗晓晖俨然是当地的名人,作文常得满分,被抄录传播。“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他说,那时候他幼稚地渴望成为一个作家,像历史上那些文人一样,人以文传,生命不朽。

“现在看来,很虚幻。但我教学生写文章,第一条就是绝不苟且,人要有尊严,写文章,要对自己的脸面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要以能否流传下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一旦学生把写作文当成任务来应付,就容易敷衍。人做事,千万不能敷衍,一敷衍,便无足观了!”

在教学生涯中,对罗晓晖产生影响的人,多是书上的人物,现实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成都七中老教师刘朝纲(参见本刊2022年2月刊《老爷子刘朝纲》一文)。在他看来,只有人生中出现了值得真心信服的人,与之交好,我们才能够看到自己的局限,进而领会到这世界的伟大。图为罗晓晖与老爷子及师母合影

4

罗式”文本分析

教育要尊重人性,尊重理性,尊重情理,这是罗晓晖的教育信条之一。

譬如教学民主。罗晓晖说,《论语》中讲,“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佛法主张克服“我执”。一个好老师,须保持心灵的自由和开放,随时准备接纳学生的观点,也随时准备反驳之,这能让教学有很大的民主性。

再以成长为例。他常跟学生讲,人生基本是一种堕落态势——小孩子时个个是天使,对世界对他人,怀有美好的憧憬;但随着人的社会化,赤子之心丢了,就会因自私而损人利己,有时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也要干。而人的伟大在于对堕落的抗拒,这抗拒才能显现出人生的意义。

他告诉学生,自私自利本身不是罪恶,但要尽可能地在自利之外利他。君子的境界,是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人活着,要有一种广大的格局和慈悲心。慈悲心是菩萨具备的,但一个大的格局,世俗之人是可以做到的。

有一次,课堂讨论人的格局问题,有学生提到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罗晓晖说,比起为升官发财而读书,这当然是大格局。他进一步解释,学生甲的理想是当市长,乙也想当,如此就形成竞争性关系,零和博弈,人性的恶就容易被激发出来。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不一样,这是一种共荣共利的关系,大家不会产生利益冲突,阻力会被最大程度消减,有利于形成合力,抵达目标。

但罗晓晖告诫学生,为一个宏伟目标而抑制、损害自我乃至他人,格局虽大,但未必值得鼓励。

“若一个老师只是说,大家不要为升官发财而读书,大家只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教育,是反人性的,因为学生不会心服口服,毕竟物质是生存的前提,这是常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洞察人性,才能教好语文。罗晓晖指出,人类行动,背后一定有理念和逻辑,文学作品里都是人类在行动,分析人的行为和人性的关系,离不开对人性的洞察。他之所以能赢得学生尊敬和喜欢,是因为他讲的,学生信,而且能够受到启发。

“我所讲的,其实并不高深,多数只是常识,只是人之常情。教语文要讲情理,但很多语文老师都没做到这一点。”

谈及此,罗晓晖举了一个经典案例——莫泊桑的《项链》一文。

教学参考书上,将此文定调为批判小资产阶级妇女的虚荣心。按教参教了几年后,罗晓晖觉得有问题,他提出了几个疑问:一,自己身为无产阶级,同样有虚荣心,那自己的虚荣心与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有何区别?虚荣心有无阶级差异?二,玛蒂尔德作为一个年轻女性,受邀参加舞会,想戴个项链让自己显得更漂亮些,这个行为本身何错之有?

独立思考后,他再也不遵从教参的说法,他认为《项链》一文的写作目的,肯定不是为了批判所谓的资产阶级妇女的虚荣心。

“我们很多老师,喜欢贴标签。不具体分析,不尊重理性而去贴标签,只会把学生越教越傻!”

罗晓晖论语课和诗词课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有老    师讲《孔乙己》表现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罗晓晖质疑道:文本当中,有哪些证据证明了科举制度毒害了孔乙己?这些证据充足且只能指向科举制度吗?丁举人也是个读书人,科举制度是如何毒害丁举人的?……

再比如《祝福》一文,经典解读是四条绳索(政权、族权、夫权、神权),不少老师称鲁四老爷也是杀人凶手,罗晓晖指出,祥林嫂第一次来鲁家工作,不久“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这是生活改善的标志……

类似的质疑增多后,罗晓晖渐渐产生了一种尊重文本的意识。

文本是有边界的,一切合理的解读结论,都必须从文本中寻求证据的支撑,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一定不能浮想联翩,不能想当然,要实事求是。正确的阅读教学,一定要尊重文本事实、文本逻辑,遵从人类的基本情理。”

在2012年至2017年间,罗晓晖费尽心神,写了两本书,建构了自己的一套文本解读理论,分别是《方法与案例:语文经典篇目文本解读》(2017年)和《文本解读与阅读教学讲谈》(2018年)。这两本书,以及他和冯胜兰的《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中学语文名师课例深度剖析》(2020年),均列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夏书系·语文之道”丛书。

《追求更高品质的阅读教学》一书,堪称一本勇气之书,里面剖析了当今最著名的一些语文名师课例中的问题。罗晓晖认为,那些名师的示范作用很强,他们的课例,在学术层面存在问题,不指出来商榷一番,将对一线老师产生误导。

譬如一位名师讲《愚公移山》,称体现了执着进取的民族精神,这位老师还将个人的观点凌驾于文本之上,讲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不太适合的假设和引申、讨论。

罗晓晖就提出两大疑问:一,山是不是愚公移走的?文中分明写的是“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二,《列子》是道家著作,道家的基本观点是顺其自然,怎么会宣扬儒家 “知其不可而为之”式的执着进取呢?

至于这则神话故事的本意是什么,罗晓晖认为,它要表达的意思是,人不可能创造奇迹,愚公是不可能移走山的,但人又可以通过 “诚”来感动上天而创造奇迹。愚公执着努力没有结果,靠神才有结果,“帝感其诚”是关键,诚是感动神灵的唯一路径。

“在知识领域,天大的东西是事实。事实就是真,真是善和美的基础。没有真,善就是伪善,美就是虚假的。没有真作基础,所谓美与善,都没有意义。不管教书还是做人,要谨记这一点。”

5

李白苏轼是“表哥”

见过罗晓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的率真,真性情。笔者第一次见他,是在天府新区某小学的师徒结对仪式上,他讲座时烟瘾犯了,就边抽边讲。

对于戒烟,罗晓晖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 “人一辈子总得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虽然抽烟有害,但我喜欢。有时候我觉得人生太无聊了,有点喜欢的事不容易。”

生活中,罗晓晖是个不修边幅的人。他说他几乎不洗脸;洗澡时除了洗发水,他不用任何洗漱品。他的车,后座经常又脏又乱,极少去洗车,偶尔下雨刷刷,“老天爷帮车洗澡,自然环保!”

学生眼中的他,真诚、真实、温情、智慧,且不乏幽默。他会自我调侃,“西施破相了,叫作悲剧;老罗破相了,叫作喜剧。”也会调侃学生,看到有人上课睡觉,他说:“凡事要考虑长远点。例如,今天下午第二节你要打瞌睡,早读时就该从家里带床被子到学校来。”

这种真性情,和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关联颇深。

罗晓晖尚友古人,中国几千年文化风流,他从中认了两个“表哥”——李白和苏轼。

“他俩都是我们四川的。一般人没资格当我'表哥’。如果追加一个'亲戚’的话,那就是孔子,我喊他孔表叔,他辈分当然应该高一点。”

2005年成都七中百年校庆时,退休教师刘朝纲与高2006届语文备课组合影,自左至右分别为:游俊松、邓惠鑫、罗晓晖、刘朝纲、安礼玲、刘源、汪晓丹、马健、杨燕(当时刘老已退休,校庆时回到学校,与退休前所在的备课组老师合影留念)

在罗晓晖看来,李白是个真正的诗人,他的本性就是诗,他的人生、他的生活,表现出一种诗歌的状态,诗歌天然的特点,是“真实,天真或者说幼稚”。而杜甫则是个写诗的人,杜甫本性不是诗,而是现实,但杜甫是一个很现实同时很敏感的写诗的人,他是在写作的意义上的诗人。苏轼则是个愿意妥协的人,顺境时就向上发展,不顺时也可以过得去,两个字形容,就是通透。被贬岭南蛮荒之地,还可以“日啖荔枝三百颗”,比起杨贵妃的“一骑红尘妃子笑”,苏轼可以现摘吃新鲜的,“有啥子不可以嘞!”

“现实环境如果很严酷,李白这种人是活不下去的,但苏轼可以。苏轼的人生态度,很符合生存的需要,有一种生存的大智慧。他们两个人,代表两种不同的生活路径。我本性和李白更接近,但现实生活中和苏轼更接近。”

基于此,罗晓晖很清醒,一旦感到不公平,长期遭受不公平,他一定会选择离开。他觉得,一个人过于委曲求全是不对的,这种状态久了,会损害人格,增长奴性。一个人沦为他人的奴隶,就从失去思考力、判断力开始。另一层面,又不能过于激烈,撕破脸了也不行。过于委屈和过于激烈,他觉得都不符合中庸之道。

一个人有能力选择去留,罗晓晖认为,其中的关键处取决于个人的社会价值,当一个人创造出来的东西越不可替代,相对而言他的安全系数就越高,自由度就越大。教书时,罗晓晖从来不会逢迎领导,反而时常是领导的批评者。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高级教师,没有评学科带头人,不是特级教师,不是正高级教师,但他也并不很在乎这些。他说,重要的是学科功底,是学术水平,这才是决定一个教师真实水平的尺度。 

当教研员之后,罗晓晖听了很多课,发现语文老师的主要问题还是读书太少。他受邀去大学讲课,发现学生思维活跃,但还是读书太少。

有次在某所大学开了场讲座,一个学生激动地告诉他,称听后觉得大学这几年白读了。这令罗晓晖相当震惊!

在成都七中时,有一年要招一个语文老师,来了四十多个应聘者。罗晓晖出了一套满分100分的试题,考下来,绝大多数都是二三十分、三四十分,六十分上下的只有四五人。面试时,一个唐宋文学专业的硕士试讲《山居秋暝》,罗晓晖提了一个简单问题: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押不押韵?对方竟不分平仄,答称押韵……

“我们的师范教育,和大学生的需求严重脱轨,大学老师想当然地教,学生该发展什么,职业需求是什么,大学老师考虑得太少,缺少关心和关注。这对中国教师的专业水准,是很危险的;对中国基础教育,也是很危险的。”E

审 | 周春伦

排 | 彭运康

图 | 受访者

END

2022年/第105期2022/12月刊


发现教育价值  记录教育改革

订阅《新教育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