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如吃饭

 无痕教师 2010-12-03

读书如吃饭

——再议阅读教学中的学生感受 

 

苏盛葵

 

    老话重提,不得不提。

    北京青年报说,“最该读的书,没人读;最该读的人,不去读;最该读的时候,没在读”,这种现象虽是社会一痛,也是语文教学之痛。

    反思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对社会公众的厌读,是不是也该负些责任,甚至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看看我们的语文课,教师独占课堂,学生几若木鸡百无聊赖,语文学习无滋无味。每课每节,长年累月,老师一个人在台上做着繁琐甚至是无聊的拆解分析,有几人顾及到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几个学生享受到了母语阅读的快乐?学生跟着老师学10多年语文,到头来,最不喜欢的倒反是语文。

    我坚持认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主要存在于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讲”字当头,多年来积重难返。

读书如吃饭,原本就是每个人自己的事,甚至是纯个人的事。但长期以来,我们越俎代庖,由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读,学生在学校里几乎丧失了阅读的快乐,长此以往,当然是败了兴致,坏了胃口。

    吃饭必然要自己吃。现在书却不能自己读,语文课变得学生厌,学生怨。

    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但几乎不被语文老师重视:每学期一开学,新的语文教材一发下来,学生三两天基本上就粗读完了,了解了基本内容,而在剩下的一个学期的漫长时间内,老师仍在做着无味的分析,我们把学生的阅读动力和阅读感受放到哪里去了?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顾及他们的阅读感受。

    还是老话,第一要义仍是要“目中有人”,就是要摆正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努力让他们回到语文学习的独特规律上来,即多感多品,多悟多议。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学习在于习得和积累。阅读心理学告诉我们,读者并不需要消极被动地接受文本意义,恰恰需要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课标上说得很清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不要强行充当“讲师”,不要在潜意识里认为教师就是“讲课”的。读书归根到底是个人的事,谁的分析都无法替代自己主动的体悟。实在地说,许多的课文根本不需要老师讲什么,只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空间,适当的任务驱动,让学生自读自悟,体验交流,学生完全可以自行去接受文本信息,理悟文本价值。

    从教学操作上讲,要确保学生活动在先,教师活动在后。现在叫做“多读少讲,先读后讲,不读不讲”。学生不读文本,我不讲课;学生不熟悉文本,我不组织课堂交流,要保证让学生获得初始感受并产生疑问后再行讨论交流。一定要少讲精讲,尽量让学生表现。教师的讲务必是对问题的点拨和回应,应是启发、诱导、纠偏或裁决,而不是单纯强权式灌输。

    教学组织中还要注意尊重多元,少些一律化。

    课标首次提出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常常是多元的,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体悟的角度等不同,面对相同的文本,特别是文学作品,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见人见智应属正常,问题是学生一定要走进文本中去。我们的教学在不违背作品主旨的前提下,应当尽量爱护学生的阅读个性,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少些一律,少些规定性结论。

    读书如吃饭。不可缺少,别人也代替不了。“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这样说过。当这种现象在语文课堂和语文学习中成为普遍现象时,当是我们教育之幸。

    何时今天这个老话题不再重提,更是语文教学之大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